相信很多朋友都看過一個叫做《超生遊擊隊》的小品,講的是在國家「計劃生育」的政策下,一對農村夫妻想要兒子結果卻接連生下三個女兒,於是為了逃避超生處罰,他們開始四處流竄、東躲西藏。到如今,「遊擊超生」現象已經成為歷史,但類似的故事,卻發生在了這部關於未來的科幻電影裡——《獵殺星期一》。
別的先不說,電影的海報就極富未來感與設計感,中譯名也有點噱頭,畢竟「星期一」一直以來都被廣大學生黨和上班族看做是一周中最讓人討厭的日子。那麼星期一如何獵殺?它又跟我上面提到的「超生」有什麼關係?別急,看到下面你就明白了。
故事發生在未來——由於世界人口總量激增以及人類活動對地球生態環境造成的災難性影響,全球的農業系統全面癱瘓。為了應對日益嚴峻的資源危機,人類開始著手研發各種高產轉基因作物,而轉基因的普及大大提高了多胞胎和遺傳缺陷的發生率。
也就是說,原本的解決方案變成了禍端。惡性循環之中,世界人口進一步增加,而可供利用的資源越來越少,人類正面臨有史以來最大的危機。於是在政治激進分子、生物學家卡曼的建議下,政府決定全面推行「獨孩政策」,不僅成立起專職機構「配額生育局」——
而且還要求所有公民佩戴身份識別手環,進出各個場所都要受到嚴格的檢查。
一旦發現超生的孩子,也不會處罰父母,而是直接將孩子送去接受「冷凍休眠」:
儘管這樣的處理方式聽起來似乎還挺「人道」的,但畢竟是親生骨肉,作為父母當然誰也不願意自己的孩子被強制冷凍。而因為轉基因食品的副作用,產下多胞胎的概率又大幅提高,所以很多父母只好帶著孩子東躲西藏,走上了「超生遊擊隊」的道路。
配額管理局強行帶走超生孩子
本片的主角,便是生於這樣的時代背景之下的七胞胎。她們的母親在生產中去世,父親則不知所蹤,於是外公(威廉·達福飾)只好承擔起照料她們的責任。而因為一周剛好有七天,所以外公便以此為她們命名——從老大到老七,分別叫星期一、星期二.星期日。
而為了避免孩子們被發現又可以健康成長,外公可以說是費勁了心思。首先,他對房屋進行改造,設計出藏身的密室。其次,制定出嚴苛的外出規則——每個人只允許在自己名字那天外出,並且外出的時候大家都得使用同一個身份:凱倫·塞特曼。
說的直白一點,就是七姐妹在外面要讓外人看起來是一個人。而為了實現這種效果,又必須做好兩點,一是維持人格的統一性——在家可以按自己的喜好打扮按自己的天性做事,但出了門大家必須展現出統一的行為習慣與性格特徵;二是維持記憶的連續性——大家必須知道此前曾在自己扮演的「凱倫」身上發生過什麼,彼此之間不能有任何秘密。
每天必備任務:觀看外出那個人的記憶錄像
這不僅意味著每個人都需要捨棄掉一部分自我與隱私,無法與其他人建立長期穩定的親密關係,也意味著大家會彼此影響,牽一髮而動全身。正如片中所展現的——有一次,星期四偷偷跑出去玩摔斷了食指,接下來外公便把剩下六姐妹的食指全部切下一截。
當然,也正是因為這些嚴苛到有些殘酷的規矩,讓七姐妹躲過了被送去冷凍的命運,並順利地長大成人。成年後她們依舊住在一塊——在外面,共同扮演同一角色;在家裡,每個人也都展現出獨特的個性特徵。
星期一嚴謹幹練,星期二悲觀敏感,星期三暴躁、擅長運動,星期四冷靜堅定且具有反叛精神,星期五是個謙虛的學霸技術宅,星期六性感美豔、時常吹噓自己的各種豔遇但骨子裡保守自卑,小妹妹星期天則賢惠又顧家。
姐妹七人由勞米·拉佩斯一人分飾
至於凱倫·塞特曼,則更像一張每人每周都必須要戴上一次的面具。然而有了這張面具,生活就高枕無憂了麼?當然並沒有那麼簡單——變數發生在一個星期一,大姐出門之後便再也沒有回來——她的GPS關閉,醫院和警局中也找不到與她相關的紀錄。
這可嚇壞了家中的六姐妹,畢竟從塑造出凱倫·塞特曼這個人物開始,七個人的生命就捆綁在了一起——如果大姐的身份被政府發現,她們也無法倖免;而即便身份沒有敗露,大姐遭遇不幸之後才被政府發現,凱倫·塞特曼也將隨著她的死亡而不復存在。
所以當務之急就是找到星期一,不管是生是死。
而首先承擔起尋找任務的人,便是照常該在第二天出門的星期二。通過走訪大姐昨天見過的各種人,星期二發現同公司與她們存在職位競爭關係的男同事傑瑞具有重大嫌疑,傑瑞甚至還曾對星期一說——「你覺得騙過了所有人,是吧?」
然而剛找到這條線索,星期二馬上便被「配額生育局」的人帶走了。並且通過「獨孩政策」負責人卡曼博士的臺詞我們可以猜到,政府部門已經發現了七胞胎的秘密,而大姐星期一的失蹤,應該也和他們有關——「上一個也是這麼說的。」
至此,矛盾衝突徹底激化,於是接下來的情節便圍繞衝突雙方的對抗展開——政府不斷派人追殺剩下的五姐妹,而五姐妹一邊躲避追殺,一邊繼續調查事情的真相:誰洩露了秘密?政府部門又為什麼不按流程派特工抓她們回去冷凍,而是派出秘密殺手?
不得不說,《獵殺星期一》後半段的劇情開始漸漸走向俗套,「人口問題」不再是影片關注的焦點,導演也無意對這個「反烏託邦」式的社會做進一步的闡述與建構——它幾乎完全淪為了一部觀賞性尚可但缺少深度與震撼的動作懸疑片。
片中剩下的幾個姐妹各有所長,擅長運動的星期三負責打鬥與追逐,技術宅星期五在幕後提供支持。顯然,這樣的人物設定以及由此建立起來的團隊合作模式在電影中早已司空見慣。
而除此之外,影片故事的發展脈絡也是高度模式化的:為了接近目標,團隊中的成員一個接一個的死去,剩下的主角承載著所有的悲痛與憤怒揭露出真相——所有人都不是被送去冷凍休眠而是直接被火化。而結局則是主角扳倒反派,取得成功。
這樣設計本來也沒什麼問題,但《獵殺星期一》也跟情節走向類似的《長城》犯了一樣的毛病,就是並沒有對人物與人物關係做深入挖掘,也沒有用足夠的細節來鋪墊姐妹之間深厚的情誼,所以很多時候死亡無法引起觀眾的共情,更不必說有些人還死的莫名其妙——
片中星期六的死亡就很突兀
總的來說,《獵殺星期一》算不上一部優秀的電影,它的噱頭遠大過內容,套路化痕跡相當明顯,價值觀非常模糊,細究起來邏輯上也有不少漏洞。但我會給大家推薦這部電影,當然是因為它也具有一定的看點。
首先必須要提的,就是女主勞米·拉佩斯的表演。
她在片中飾演七個性格迥異的角色,這便天然提高了表演的難度;而更難的是,電影裡有大量姐妹之間的戲分,姐妹又都是她自己——意味著表演缺少相應的對手演員的支撐。所以其實勞米姐有大量複雜升級版的獨角戲——她不僅需要演出自己跟自己之間真實的互動感,還需要頻繁的在同一情節中做出多種不同的情緒反應。
舉個具體的例子:有一場星期日被殺的戲,裡面涉及到五個角色。在這場戲中,勞米就需要演出兩大類五小種不同的極端情緒,其中包括瀕死前的恐懼,以及在喪失親妹妹之後四種不同狀態的悲痛。
而從最終的呈現來看,每一種情緒都與角色的性格極為貼合,每一種哭泣都準確地傳遞出角色當時的心理狀態——幾乎讓人看不出是同一位演員。
一句話,對於《獵殺星期一》來說,光看勞米的表演便足夠過癮。而影片的看點也還不止於此——它的節奏非常緊湊,畫面特效不華麗但蠻有質感,幾場姐妹大戰殺手的動作戲也可圈可點,整體看下來讓人感覺很舒爽;
而另外一方面,影片雖然沒有對主題做出深入挖掘和闡釋,但至少向我們提出了一系列值得深思的問題——比如只生一胎真的對社會的長遠發展有利麼?政府有多大的權力對公民的生育進行限制?這種權力又該如何監管?
這些問題可能對於西方社會來說屬於科幻的範疇,卻和我們的過去及現在息息相關。所以作為少有的講述「人口限制」的反烏託邦類電影,《獵殺星期一》對於我們來說無疑有著更深一層的反思與借鑑意義。而片中對「卡曼為救人類而殺人類」行為的諷刺則更像一種具有普世意義的提醒——
一切僭越他人生命權力的行為都是法西斯,人不能為了解決所謂的問題而喪失基本的道德底線,更不應該站在同類的屍體上去追逐更美好的明天。
往期精彩內容請點擊:
不小心有了最不正經的超能力怎麼辦?
看了一千部喪屍片,最後居然被它給笑死了
這個可男可女(我是說真的)的殺手故事你只能猜中一個開頭
這部國產片用一具具屍體告訴我們,亂搞男女關係後果有多嚴重
這部上不了院線的燒腦電影,可能是今年最好的華語懸疑片
如果國產電影都把功夫花對地方,怎麼可能票房不硬
科幻懸疑燒腦都有了,最重要的是這片還特別酷!
這部講述慰安婦的電影終於能看了,有多少人哭著打五星
相比爛到五雷轟頂,更可怕的是平庸無奇
這部既直白露骨又清新脫俗的小片片,送給你們
國產類型片都這麼拍,出一部我挺一部
夏日看這部清涼好片你必須備好紙巾
辦公室的同事們為什麼要這樣對我?
說這部劇爛是你的自由,但不要以惡毒之名
這個白富美設下的騙婚陷阱,你跳嗎?
長成這樣的喪屍片你見過麼?
當警察被女流氓色誘該怎麼辦
這部讓人看了想死的電影憑什麼值九分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