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娛樂釜山報導 (採寫/陳媛 圖片/陳媛 編輯/三替)
釜山電影節開幕後的第三天,我們在瑟瑟寒風中來到距離主會場半小時車程的南浦洞美嘉影城,因為這裡將舉行古裝戰爭片《鳴梁海戰》的GV(主創到訪)場。檢票的時候,發現影廳門口擺放著一個非常有意思的蛋糕,上面放著兩個古代軍人形象的小人,小人前面立著「1700」四個打眼的紅色數字蠟燭。原來,這是粉絲為了慶祝該片動員了1700萬觀影人次、打破《阿凡達》壟斷了5年的韓國影視票房第一紀錄而特意訂製的。
1700萬觀影人次,光看數字表面實在難以理解,它究竟有什麼了不起。1700萬人次乘以韓國平均票價40元人民幣,總票房大約7億人民幣,對中國媒體來說,這不過是一個早已被《泰囧》、《致青春》輕鬆達到的數字。但只要將這個數字除以目前韓國人口總數約5100萬,等號右邊「三分之一的韓國人看過此片」的結論,應該足夠讓你吃驚了。
這1700萬人次到底怎麼來的?影片預計年內將在中國上映,在沒有被盜版分流票房的前提下,《鳴梁海戰》在韓國的成功能夠被複製嗎?有無其他共同盈利的方式?CJ娛樂總裁鄭泰成、導演金韓民、主演權律(飾演李舜臣之子李回)、李貞賢(飾演鄭氏女子),在釜山接受了騰訊娛樂的專訪,試圖在這件事情上為大家答疑解惑。 (左:導演金韓民 右:製片人、CJ娛樂總裁鄭泰成)
1700萬人次怎麼來的?
關鍵詞:李舜臣是超級英雄、連續60分鐘海戰場面高潮不斷、南北統一情懷、愛國主義
首先,可以肯定,這1700萬人肯定不是充話費送的。
《鳴梁海戰》在韓國的大獲成功,是有先天優勢的,能夠印在100元銀幣上,李舜臣在韓國人民心中的地位毋庸置疑。據片中的年輕一代演員權律回憶道,在韓國正常受過教育的年輕人都會知道這個人物,外國人在參觀光化門時也會因為巨大的銅像而在第一時間知道他。但權律也特別強調,實際上年輕人熟悉的是教科書中的李舜臣,比如他曾在其戰爭期間所著的《亂中日記》中寫下的那句千古名言:千萬不要讓敵人知道我的死訊!至於他那在鳴梁大戰中以12艘軍艦擊沉日軍31艘軍艦、將大約92艘軍艦損毀到喪失戰鬥力的超人行為,究竟是如何做到的就很少被人了解了。因此,《鳴梁海戰》有了足夠的理由成為一部戰爭動作片,在CG的幫助下製造出了長達一個小時的海戰戲來吸引觀眾的眼球。在這一個小時中,觀眾不僅看到了李舜臣運籌帷幄時的智慧和謀略,還看到了他秒砍下日軍將領人頭時的單兵作戰能力,一步步成了李舜臣的腦殘粉。
但在CJ娛樂總裁鄭泰成看來,《鳴梁海戰》不能只是成為一部啟蒙類的歷史題材電影。這年頭,超級英雄都有點「精神問題」,才能顯得更加貼近群眾,李舜臣也是如此,鳴梁海戰爆發之前,他還在因為遭人誣陷蹲監獄呢,臨危授命當了將軍卻借不到援兵還被下屬排擠……這得有多少內心戲啊,絕對不應該被埋沒。於是,鄭泰成力排眾議,讓李舜臣在為海戰做準備時冷酷、軟弱、霸道的一面也被保留下來,正如他力排眾議投拍了年度黑馬《奇怪的她》那樣。當然,與海戰相比,李舜臣的喜怒哀樂對於票房的作用,似乎沒那麼好量化。但在與崔岷植文戲部分對手戲最多的權律看來,正是這些戲份「讓年輕人感到李舜臣不僅僅是我們在教科書上看到的一個偉人,而是跟我們普通人一樣,在艱難的情況一樣會覺得疲乏,一樣去做非常艱難的決定」。
文武雙全,放到一個男人身上連公主都可以取了,更何況是一部電影。而導演金韓民的理想還不至於此,在他看來,還有一樣東西可以為《鳴梁海戰》錦上添花,那就是南北情懷:「這個故事跟現代的時代背景是非常符合的,比如韓國跟朝鮮的關係方面,韓民族整個民族的一些情感等等」。而看完片後會發現,單就這點來說,《鳴梁海戰》的確是深藏功與名,李舜臣和那些起初不願幫他、後來被他感動前來救援的艦長之間的關係變化,毫無疑問包含著對於南北關係能夠破冰、韓民族能夠統一的深切期望。
最後,則是能讓對其他元素持有不同意見的影評人都統一戰線的《鳴梁海戰》的大殺器——愛國主義。製片人鄭泰成也直言:「比如說韓國跟日本踢球的時候,韓國觀眾『紅魔』的整個狀態都不一樣,所以我們做這樣的電影的時候,會考慮觀眾這種心態」,可見愛國主義的價值。但在他看來,《鳴梁海戰》並不是粗暴消費這一民族特性的電影。影片中有這樣一個片段,李舜臣所在的主艦隊在即將被漩渦吞噬的時候,是漁民們乘坐幾艘小船拍馬趕到,拼老命將李舜臣從鬼門關救回來,影片結尾還特地通過李舜臣父子的對話,對此進行了總結——李回:難道漩渦的出現真的是天意麼?李舜臣:誰知道呢,也許,正是百姓。——簡直是讓每個觀眾的愛國情懷都能「擼」到人生峰值。
(男女主角:李貞賢和權律)
去中國能分多少羹?
關鍵詞:無人知曉李舜臣、愛國=主旋律
隨著中國銀幕數和觀眾的幾何級數增長,想來中國市場這個大Party分一杯羹的片方,如今估計能從故宮入口排到御花園出口了。作為韓國年度票房冠軍,《鳴梁海戰》拿到這張珍貴的入場券,無可厚非。不過,韓國電影進步再快,畢竟不是洗腦程度更高的好萊塢電影,中國觀眾可不會那麼容易買帳,今年的純韓國本土製作中,《盜賊同盟》的3000萬票房,已經是破過紀錄的成績了。最關鍵的問題在於,《鳴梁海戰》在韓國能夠成功的條件,到了中國可能反而成了軟肋。
就李舜臣的生平來說,且不說中國有多少NB的人還在排隊等著被拍傳記片,一個和明朝水師共同抗日的韓國將軍,能有多少人感興趣呢——大多數主婦倒是可能從電視就《不滅的李舜臣》裡有所了解。對此,CJ娛樂總裁鄭泰成也直言不諱,「《鳴梁海戰》要是萬一在中國不成功,原因之一就是中國觀眾可能是對韓國的歷史是不太了解,對李舜臣這個人的了解也不夠,可能我們作為營銷的人也沒有充分讓中國觀眾去理解這樣的背景」,他還列舉了《赤壁》的例子作為對比:「《赤壁》在韓國能夠成功,是因為很多韓國人都了解《三國志》,如果不了解的話,那韓國觀眾肯定也不會有那麼多人去看。」
而愛國主義的話,就更危險了,一不留神就可能被誤認為是「主旋律」電影,甚至是手撕鬼子等奇葩元素的集合體,簡直是在把觀眾往外推。所以,導演金韓民和主演李貞賢也主動給宣傳團隊出主意:「不應該從李舜臣這個人物開始,而是先從海戰入手,比如戰爭時期艱難的環境,還有大量動作戲,中國觀眾應該會喜歡。」
不過,電影就是電影,在上映前誰也不能確定它就會熱賣。《鳴梁海戰》鄭泰成面對記者,淡定地反問「至少不應該輸給《盜賊同盟》吧?——就看國慶檔1天1億的架勢。」但這其實是有可能的,特別是在上映檔期沒有定下來的時候,我們要打個問號。
不過,鄭泰成還曝料,CJ娛樂對於《鳴梁海戰》的中國票房心態如此的好,是因為他們另有計劃,那就是為了給續集《露梁海戰》(明朝水師露臉機會多)等一系列合拍片鋪路,為此他們在無法確定是否能夠上映的情況下,便已經制訂了《鳴梁海戰》中國上映的計劃。
而且,他的理由表明他們正在下一盤很大的棋:「我認為中國市場現在每年都會擴大,我們跟中國合作,不是要針對中國市場,因為中國電影也在發展,有很多優秀的編劇和導演出來,包括也有一些優秀的演員,我認為跟這些優秀的團隊一起來合作,然後再去走出,從亞洲市場再走向世界市場,這對我們來說是有意義的。」言下之意,如果能夠讓《露梁海戰》等一系列合拍片分到更大市場更多的羹,《《鳴梁海戰》殺進一條血路也是有意義的。
有趣的是,被問到3D元素時,導演金韓民手舞足蹈地透露《鳴梁海戰》時他已有用3D拍攝的計劃,只是礙於資金有限沒有做成。當騰訊娛樂告知中國觀眾愛3D時,他瞬間興奮地表示,《3D露梁海戰》可以有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