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禁片《Taxi》奪柏林金熊獎 《一步之遙》鎩羽而歸

2021-03-03 騰訊娛樂

騰訊娛樂柏林專稿 (文/陸姝 文燁)當地時間2月14號晚19點,柏林電影節閉幕並頒發各大獎項,最高獎項金熊獎由伊朗導演賈法·帕納西執導的《計程車》獲得。這也是繼2011年《一次別離》包攬金熊、影帝、影后獎之後,伊朗電影再次獲得這一殊榮。導演賈法因拍片獲刑,長期被伊朗政府限制出境,未能出席領獎。在頒獎後舉行的發布會上,其他獲獎者均捧熊拍照,唯有金熊「無人認領」,孤零零被放在地上供拍照,成為柏林電影歷史上令人唏噓的一幕。

伊朗電影《計程車》導演賈法·帕納西出現在大銀幕上

《計程車》劇照

年輕導演在本次電影節的成績單出色,智利導演帕布羅·拉雷恩的《神父俱樂部》被授予評審團大獎,頗受媒體好評的《45年》囊括影帝、影后獎,大師們的熱門新作則多半叫座不叫好。入圍主競賽單元的《一步之遙》以及入圍其它單元的華語片,均未能獲獎。

賈法的侄女代他出席領取了金熊獎,並在臺上流下了眼淚

伊朗電影《計程車》擒金熊,導演被軟禁無法領獎

賈法·帕納西是享譽國際影壇的伊朗導演,1995年的處女作《白氣球》技驚四座。2006年的《越位》和2013年的《閉幕》分別拿到了柏林電影節評審團大獎和最佳劇本獎,今次終於憑藉《計程車》成功擒金熊。此前,他執導的描寫伊朗社會對女性歧視與壓迫的影片《生命的圓圈》,曾將坎城金棕櫚收入囊中。

《計程車》的拍攝手法十分特別,是一部讓人困惑到底是紀錄片還是劇情片的電影。片中,賈法·帕納西自己開了一輛黃色的計程車在伊朗街頭和一個又一個乘客聊天,把讓人看來隨意拍攝的伊朗小市民百態搬上了銀幕。計程車裡的小攝像機捕捉下了車內車外發生的一切,幽默風趣的對話把伊朗的社會問題毫無保留地表達出來。

導演賈法曾經因拍電影被伊朗政府認為危害國家形象,判刑6年,且20年內不得製作或執導任何影片。在國際輿論的呼籲下,這一判罰雖然並未完全執行,但賈法至今仍被軟禁,不得離開伊朗。在電影中,他「扮演」輕鬆自如的司機,似乎他個人已經釋懷一切,可是乘客口中歷數的伊朗社會問題卻並未因為他個人的笑容而有半絲減少,影片因而諷刺而深刻。賈法缺席電影節,更增添了電影現實性的諷刺,戲裡戲外,《計程車》已經表達了它的一切訴求。

由於賈法在伊朗被軟禁,沒有辦法出席頒獎典禮和記者發布會。賈法的妻子和侄女代為出席領取了金熊獎。不過在後來的記者發布會上,卻沒有見到他們的身影,金熊更是被孤零零地擺置在沒有人的地面上,供攝影記者拍攝。

在《45年》中扮演夫婦的夏洛特·蘭普林(左)和湯姆·康特奈包攬了影帝影后獎

《45年》大熱包攬影帝影后 「老夫妻」雙雙拿獎

電影《45年》講述了一對老夫妻的婚姻危機。夏洛特·蘭普林細緻地演繹著這個敏感而容易受傷的女人:到位的舉止,在臉上細微的情緒變化,對多年婚姻感情淪陷的恐懼,每一個內心活動都被她的身體語言詮釋得滴水不漏。從電影試映之後,夏洛特·蘭普林一直都是眾多女星中呼聲最高的銀熊最佳女演員人選。

而相對戲份較少的湯姆·康特奈飾演了丈夫Geoff的角色,一個重病5年,感情脆弱敏感,沒有自己生活重心,脫離了妻子的照顧便無法自理的軟弱老頭。兩人在《45年》中的夫妻角色包攬影帝影后,實屬少見。畢竟,今年表現出彩的男演員也有很多,湯姆·康特奈的得獎有些出人意料。

夏洛特·蘭普林和湯姆·康特奈在得獎後的發布會上一齊出席,回答記者提問時,兩人你一言我一語的配合神態絕不亞於電影裡的夫婦角色。拍照時兩人更是雙雙拿起銀熊相親,默契十足。

《神父俱樂部》奪得評審團大獎

年輕導演交出漂亮成績單 大師紛紛被挑落馬下

今年除了擒得金熊的賈法,其他各類獎項大都落入年輕導演囊中。獲得阿弗雷·鮑爾創新精神獎的《火山下的人生》更是導演傑羅·布斯塔曼特的處女作,其餘獲獎作品均出自於近幾年在各大電影節備受追捧的新星導演。之前關注度頗高的大師導演泰倫斯·馬力克、沃納·赫爾佐格、彼得·格林納威等的新作《聖杯騎士》、《沙漠女王》、《愛森斯坦在瓜那華託》和伊莎貝爾·科賽特的開幕電影 《沒有人喜歡黑夜》等均未能斬獲獎項,在媒體中的口碑也十分一般。

獲得僅次於金熊的評審團大獎的《神父俱樂部》是帕布羅·拉雷恩執導的第五部電影,十分犀利地揭示了天主教會醜惡的一面,成為本次電影節備受關注的話題作品。他此前的電影曾入圍過坎城電影節和威尼斯電影節,此次終於在柏林獲得重要獎項。

帕布羅·拉雷恩在發布會上對賈法進行了聲援:「他被認為對國家很危險,被當局限制出境,而他所做的只是拍電影而已,他沒有武器,但是他的電影很尖銳,可以去到很深的地方。電影有時候可以很危險很深刻,這也是最吸引人的地方。」

全片一鏡到底的《維多利亞》和攝影極具美感的《電子云層下》,獲得了最佳藝術貢獻獎(攝影)。《電子云層下》的導演小阿萊克斯·吉爾曼現年38歲,是本屆柏林電影節競賽單元最年輕的導演之一,影片將幾個情感故事進行交融,是一部串聯時空的愛情史詩。

以下為第65屆柏林電影節獲獎名單:

最佳影片金熊獎 賈法·帕納西《計程車》

評審團大獎 帕布羅·拉雷恩《神父俱樂部》

最佳導演 拉杜·茹德《喝彩》、瑪高扎塔·施莫夫茲卡《身體》

最佳編劇 派屈克·古茲曼《珍珠紐扣》

最佳男演員 湯姆·康特奈《45年》

最佳女演員 夏洛特·蘭普林《45年》

最佳藝術貢獻獎(攝影) 《維多利亞》、《電子云層下》

終身成就獎 維姆·文德斯

最佳電影處女作獎 《六百英裡》

阿弗雷·鮑爾創新精神獎 傑羅·布斯塔曼《火山下的人生》

視頻:第65屆柏林電影節《計程車》導演缺席 主席聲援,時長1分51秒,請在wifi環境下觀看。

點擊「閱讀原文」,觀看《一步之遙》騰訊首映禮。

相關焦點

  • 《一步之遙》
    《一步之遙》亮相以來爭議頗多  搜狐娛樂訊 《一步之遙》在熱議中上映了一周後,「馬走日」終於回到了上海。昨天下午,影片導演姜文和出品人馬珂一同侃侃而談,姜文肯定《一步之遙》是自己拍得最好的電影。  經過一周上映,《一步之遙》票房表現出現分化,北京、上海等一二線城市上座堅挺逆襲,有望實現長線放映。與此同時,影片口碑在經歷了最初的負評潮後開始升溫,姜文表示《一步之遙》受制頗多,的確造成了普通觀眾理解障礙和損失,但最初一邊倒的評論動機可疑,相信觀眾會有自己理性的判斷。  問:《一步之遙》裡的上海會讓有些人覺得這不是20年代真實的上海,您怎麼看?
  • 自相矛盾的「一步之遙」
    「一步之遙」文縐縐的,又是「遙」,又是「之」,似乎是成語,很多人喜歡用,常見句式「……離×××一步之遙」。姜文也曾導演過一部名為「一步之遙」的電影,姜文、葛優、王志文等主演。不過最出名的還是西班牙探戈舞曲《Por una Cabeza》,此乃西班牙賽馬術語,意思是是「差一個馬頭」(的長度),中文譯作《一步之遙》。亞法多·勒佩拉作詞,卡洛斯·加德爾作曲,表達了對情人間錯綜複雜、難以割捨的惋惜。
  • 就是這部禁片,拿了柏林金熊獎,也惹怒了一個國家
    每到深夜,戰友入睡之時,就是他焦灼不安的時候。凱文對於這家人來說,如同聖人一般,他們談論起來無不露出崇拜之情。,諷刺當局的腐敗無能,因此被伊朗當局視為眼中釘。 他2015的作品《計程車》(Taxi)也曾拿下柏林金熊獎,當年在柏林領獎的是導演的侄女。
  • 姜文與電影大師的"一步之遙"
    姜文導演《一步之遙《一步之遙》首先是有原作的,即1921年拍攝的電影《槍斃閻瑞生》,原片根據舊上海轟動一時的真實事件改編。同時,電影中的主人公武六也在拍攝一部叫《槍斃馬走日》的電影。《一步之遙》的故事被講殘了,前部大量歌舞鏡頭就很游離,到了完顏英死,馬走日來到大帥府求助,故事出現巨大偏離。馬走日先是來到昔日老師面前一番調情,眼瞅著心情不錯。後來在大帥家宴上為救向飛田,大耍活寶,又唱歌又做體操,完全不像一生死未知逃亡者。救自己命這件大事,居然以張不開嘴為由就錯過去了,實在說不過去。我看到這裡時味道突然就壞了,因為對人物命運、故事走向的好奇被粗暴地打斷了。
  • 《一步之遙》為何是部壞電影
    但這次《一步之遙》尺度有點大,沒人能看懂,特別是在春節聖誕黃金檔,這一個不能容忍的錯誤。知乎上一名叫白頭豕的點評說:《一步之遙》不是藝術電影曲高和寡,而是商業電影欺詐觀眾 。2、「好看」是電影的最大痛點,姜文的情懷講得再好,《一步之遙》故事沒講好。
  • 怎麼看懂《一步之遙》?
    《一步之遙》是一部表層荒誕浮華的電影,這些表象只是一種用來吸引人的外殼,表象下掩蓋的內容才是重要的,它所表達出的人物感情和世間道理往往是最簡明醇厚的。要看透它的內容,不能從它的手法和故事入手,而是要先懂它的人物。
  • 《一步之遙》的敘事結構分析
    三、傳統敘事結構的突破 在正式對《一步之遙》的敘事結構進行分析之前,先闡述一下電影敘事結構的概念。 電影《一步之遙》在敘事結構上以線性敘事為主要方式,中間穿插了倒敘和插敘。故事開端於武七向馬走日的求助,以二十分鐘時長來表現百老匯的舞蹈和花域大選的過程,發展則是完顏英花域總統的當選和完顏英對馬走日愛情的表達,高潮則是完顏英之死導致了馬走日階下囚的身份,結局以馬走日選擇獨自面對死亡而結束。
  • 《一步之遙》:影片中講述他在法國的那一段故事
    很多人批評說《一步之遙》不知道在說些什麼,別說深層次的東西了,就連講故事都沒有講好。那麼我以為,這段歌舞其實就是《一步之遙》本身,你應該要去看青盧白狐的歌舞,因為這才是這個比賽真正應該比的東西,但是觀眾完全被完顏英的那個大段大段慷慨激昂的演說給吸去了眼球,最後完顏英不跳一舞就衛冕成功了。今天你應該來看《一步之遙》本身,去看它的藝術價值,可是觀眾又被它外在的宣傳、評論給勾去了。《一步之遙》和電影裡一樣就是要花錢就是要熱鬧,就是要看看你們這些觀眾到底要看藝術,還是要看熱鬧!
  • 閻瑞生案:姜文的一步之遙
    本月,姜文新片《一步之遙》,無論是未能如期公映,還是壓線過審,都轟動一時。這幕戲,將在2014年12月18日隆重登場。  《一步之遙》故事原型是1920年轟動上海灘的「閻瑞生案」。背後冒險、懸疑、荒誕、愛情等多重元素吸引著導演,早在1921年7月,「閻瑞生案」就曾被搬上銀幕。那麼,「閻瑞生案」真相到底如何?它如何在93年前鑄就了「中國第一部商業片的成功」?
  • 《一步之遙》影評:生死之間,一步之遙
    前段時間和某位姑娘去看了《一步之遙》,進場的時候姑娘說有的人講電影不好看,我當時就不以為然,看完後覺得並不差,笑也笑了。
  • 《一步之遙》影評
    作為一部可供各種解讀的影片,《一步之遙》看似嚴密卻提供了各種可能性的特質,讓人沉醉。而在1000種可能存在的解讀裡,個人最中意的是馬走日這位活在舊夢裡的滿清遺少,用自己的生命和新時代撕逼這個點。個體怎麼可能撕得過時代呢?馬走日的死於是成為唯一且必然的結尾。
  • 姜文情懷《一步之遙》影評
    當我看完《一步之遙》的時候我是那麼 的震撼。從看這部電影的窺一斑而知全豹,我看出了姜文的 野心如此之大,他將他的前幾部的電影經歷和古今的 現實情懷雜糅了在一起。你是否還記得《讓子彈飛》的江湖豪情俠肝義膽之大腿?腿是用來行走的。這部電影是姜文的自我表達,電影是姜文的,。折了,雙腿都被打斷了,一部電影是《》鬼子來了》(禁播),另一個是「太陽照常升起」「(票房很悽涼,不能人們理解)。
  • 賀歲大戰百舸爭流眾星追捧《一步之遙》
  • 《一步之遙》一二線城市長線放映 「馬走日回上海」 姜文:《一步之遙》是我最好的電影
    《一步之遙》在熱議中上映了一周後,「馬走日」終於回到了上海。
  • 走進《一步之遙》背後視效團隊
    就在上周,備受矚目的姜文新作《一步之遙》正式上映。在經歷了審查、配音、首映取消等一系列波折之後,《一步之遙》自信地進影院「嗨」了一把,把激烈的討論留給了影迷。截至12月23日,《一步之遙》累計票房已達3.8億元。影片的瑰麗的色彩、夢幻的風格一定還停留你的腦海裡,而幫助姜文打造這部「魔幻現實主義」大作的,正是來自德國的「奧斯卡級」特效公司PIXOMONDO。
  • 為什麼《一步之遙》最終還是差口氣?
    作者:Agnes《一步之遙》絕對不是爛片,它甚至比《讓子彈飛》或《太陽照常升起》有更多好玩的嘗試,但它也止步於此。好的原型故事、好的演員加盟、好的迷影點子,但最終拼在一起後為何還是差口氣?《一步之遙》舒淇浴袍頭紗嬌俏動人  首先,已經看過《一步之遙》的認定它為大爛片的觀眾就不用繼續讀此文了,因為我發現我們不會像是討論《星際穿越》中某個科學事實那樣有一個靠譜標準做參照,而是將陷入「反覆跟你解釋相聲裡的一個梗你卻還是笑不出來
  • 王思聰大罵《一步之遙》背後的營銷貓膩
    這兩天最值得大家八卦的事情,莫過於萬達集團老總的兒子王思聰在微博上大罵電影《一步之遙》。而且很互動的事情是,《一步之遙》片方索尼這邊也找人出面公開回應此事,說該片內容裡邊武七的角色就是嘲弄王思聰這種富二代。既然鈦媒體的讀者都是高智商人群,基於此事實,我跟大夥聊聊這場罵戰裡邊的營銷學常識。
  • 《一步之遙》和「元電影」的概念
    寫《一步之遙》前先懺悔一下(日常懺悔),直到這個禮拜要寫《一步之遙》以前,我都還沒有完整把這個電影看完過,不過看完以後發現值得寫的東西不少。關於視聽語言之前的若干篇影評已經帶到很多了,這一篇我想稍微學術一點,討論一個概念,叫做「元電影」。
  • 《一步之遙》打算幹掉《變4》
    沒錯,《一步之遙》當天的發布會因為葛優、王志文、文章等人的缺席,略顯星味不足。但姜文的壓軸登場沒讓人失望,他「舌戰」主持人與眾媒體,再度不負眾望上演完美脫口秀。談及為何找來洪晃與那英這倆非職業演員來出演,姜文先是佯怒,「你怎麼知道他們不是專業演員?我就那麼笨選不專業的人?不可能,夏雨也不專業,到我這兒也能專業」。
  • 《一步之遙》口碑兩極化 會影響票房嗎?
    [摘要]截至12月21日,《一步之遙》在豆瓣上的評分僅為6.2,時光網評分為6.3。口碑不佳,是否會影響到《一步之遙》之後的票房成績?從一開始,《一步之遙》就備受關注,它也曾被認為是有望超越《變形金剛4》,打破中國內地票房紀錄的一部作品。然而,《一步之遙》的首映日票房並未破億,不及《心花路放》,在內地華語片首映日成績中僅排第四,只能算差強人意。而截至12月21日,《一步之遙》在豆瓣上的評分僅為6.2,時光網評分為6.3。口碑不佳,是否會影響到《一步之遙》之後的票房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