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時期有不少的地方豪紳都將自己的兒女送出國留學,接受新式思想的教育,希望子女們在留學之後有更加淵博的學識,但是有些人在接受了新式教育之後,漸漸地對家裡安排的封建婚姻不滿,被同樣留學的異性吸引,鬧出了很多風波,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徐志摩的第二段婚姻。
民國文壇大咖
提到徐志摩很多人都知道他是個才華橫溢的詩人,其實徐志摩出生於一個地方豪紳家庭,他的父親是清末民初的實業家,經營著很多的產業,為了能夠讓兒子更有出息,徐志摩的父親徐申如將他送到了英國留學。
徐志摩也確實在這裡學習到了很多的文化知識,成為了民國時期文壇上有名的「新月派」領袖,他的詩詞就像初升的月亮一樣唯美和浪漫,可是他的婚姻生活就沒有那麼美好了。
與「前妻」的恩怨情仇
徐志摩的第一任妻子是民國著名民主人士張君勱的妹妹張幼儀,張幼儀一直接受的是傳統教育,所以徐志摩嫌棄她土,在徐志摩出國留學之後遇到了才女林徽因,在這裡他與林徽因有了一段浪漫的感情,徐志摩甚至兩次登報宣布與張幼儀斷絕關係,可林徽因還是離他而去,回國嫁給了徐志摩的老師梁啓超的兒子梁思成。
徐志摩因此十分的傷心,更堅定了跟張幼儀離婚的想法,最終拗不過他的張幼儀只能跟他離婚,獨自撫養她和徐志摩的兒子,最後更是為徐志摩的雙親養老,一直在盡一個作為妻子的責任。
結識陸小曼
在徐志摩離婚之後經常出席北京的文藝青年聚會,在這裡結識了王賡和他的妻子陸小曼,後來王賡擔任著哈爾濱警察局長的職務,陸小曼在哈爾濱住了一段時間之後感覺十分不適應,於是就回到了北京,夫妻二人開始了兩地分居。
王賡因為工作時間忙的原因,陪伴陸小曼的時間越來越短,陸小曼因此沒少跟王賡發生爭吵,於是就拜託徐志摩幫忙照顧自己的妻子,結果徐志摩和陸小曼相互吸引,在陸小曼離婚之後,兩個人成為了一對戀人並且籌劃結婚。
梁啓超的驚世「證婚詞」
兩個人的婚姻受到了來自家庭和朋友的阻撓,很多人都反對他們兩個的結合,尤其是徐志摩的父親徐申如不能接受自己的兒子娶陸小曼,於是提出來兩個十分苛刻的條件,第一就是要張幼儀同意這門親事,第二就是要梁啓超做證婚人,胡適做媒人。
一開始的時候梁啓超十分反感兩個人的婚姻,因為兩個人走到一起的時候陸小曼還沒離婚。但是在胡適和其他朋友的勸說下,最終同意為兩人證婚。
梁啓超在婚禮現場還不避諱的說了一段真實卻又另類的證婚詞,開場白是:
「我來是為了講幾句不中聽的話,好讓社會上知道這樣的惡例不足取法,更不值得鼓勵」。
然後將兩個人的再婚描述成自私自利的舉動,覺得這件事情十分荒唐,最後希望兩個人都是最後一次結婚。
徐志摩和陸小曼聽完之後都羞愧難當,在場的賓客一時之間也不知道該不該鼓掌,一時之間竟然鴉雀無聲,最終還是胡適上臺活躍氣氛才讓婚禮得以繼續進行。
小結
梁啓超的「證婚詞」雖然沒有對新人的祝福,但是對於徐志摩還說卻是一種提醒和警示,希望他們兩個不要再這樣自私自利下去。從現代的眼光看徐志摩當初的做法也有很多不可取之處,難怪老師梁啓超會這樣說。
後來徐志摩去世後,陸小曼也一直遵從著證婚詞中的警示,沒有再跟別的人結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