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弓偏低問題需引起重視 可穿矯正鞋來緩解情況

2020-12-22 人民交通網

 

人是唯一有足弓的脊椎動物,足弓使重力從踝關節經距骨向前分散到蹠骨小頭,向後傳向跟骨,以保證直立時足底支撐的穩固性。在我們行走的過程中,足弓吸收體重的衝量及步行時產生的震蕩。

知道了足弓的重要性之後,就可以從鞋底的磨損程度來了解我們的足弓啦。一般來說,正常足的人鞋跟外側磨損大,扁平足的人鞋跟內側磨損大,高弓足的人鞋的外側磨損大。其實扁平足是一種很普遍的疾病,但是真正了解該疾病的人並不多,所以很少有人重視該疾病的發生。下面我們來了解一下扁平足的特徵是什麼,希望大家都能夠及時的發現該疾病的存在。

扁平足有哪些特徵:

扁平足只是足弓看上去很平,大概7%的人有這個問題,孩童期基本沒多大影響,多數到青中年或比較肥胖才會有症狀。和扁平足相關的病則叫「平足症」,表現為腳內側緣痛或後跟痛、走遠路乏力等。病因可能源於肌肉痙攣,亦可能是骨頭的結構異常。它的危害不止疼痛那麼簡單,既會導致運動受限,還會引起足部其他關節甚至踝關節、膝關節、髖關節等關節的連鎖反應,如發生炎症、變形等。

 

扁平足有遺傳性的先天性平足,也有穿鞋不當造成的後天性平足。後天性平足的主要原因是鞋跟,任何高度的鞋跟都會使人體重心前移,增加足弓的壓力,造成足弓高度降低,不但會加重平足,而且會直接導致扁平足。

除了可以去醫院檢查扁平足外,平時可以通過兩個簡單的方法初步進行自我篩查:

方法一:站立直視法

站立時從足的內側方觀察足部是否具有弓形。一定要是站立位時觀察足弓,因為非站立位不負重,姿勢型扁平足往往也會呈現出足弓的弧度,讓人誤以為足弓正常。

方法二:足印檢查法

在深色地板或不吸水的地面,用足底沾水或白粉印記,觀察足底印記的形狀。

 

有哪些保守治療方法:

1、早期採用體療法也能奏效,用足趾行走,也可做屈趾運動。

2、理療、按摩、加強足內、外肌鍛鍊,穿用矯正鞋或矯正鞋墊矯正。眾所周知,矯正鞋的原理是幫助嚴重扁平足的孩子更有效扶正後跟及足踝,拉直足踝、膝蓋、髖關節的生物力線,讓孩子走路時減少關節勞損的機率。但要矯正鞋發揮作用,大前提是要到正規機構進行定製矯正鞋墊。

愛矯健矯正鞋及定製鞋墊中心是不錯的選擇。擁有大型儀器,三維測量寶寶足部狀況,通過步態實時跟蹤,實時測量等,結合十多年積累的大數據,還原孩子真實的足部狀況。專業的足部矯形師還會根據孩子的試穿情況進行微調,務求給到孩子一雙十分符合足部發育的矯正鞋。

(新媒體編輯:hz)

聲明:

1、凡本網註明「人民交通雜誌」/人民交通網,所有自採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繫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相關焦點

  • 小兒足外翻危害多,應及時穿著矯正鞋幹預
    小兒足外翻危害多,應及時穿著矯正鞋幹預 發布時間:2021-01-12 11:55:06      來源:北國網   很多家長都發現一種現象,那就是在孩子剛開始獨立行走至三歲左右行走能力基本成熟的階段
  • 孩子嚴重扁平足伴隨後足外翻,矯正鞋應該這麼選
    足弓,可以幫助人走路緩衝震蕩、適應地形、保持穩定。嚴重扁平足及足外翻,是孩子成長中常常遇到的問題。特別是對於年齡較小,足弓尚待形成以及仍然學走路,沒有形成正確走姿的孩子。爸爸媽媽判斷扁平足其實很簡單,只要將孩子的足部沾溼水,如果足印中間的部分佔比與整個腳掌差不多,那可能就是嚴重扁平足了。但並不是所有孩子都需要用矯正鞋進行矯正。因為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尤其是0-4歲的寶寶,足部脂肪未完全吸收的情況下,大部分都呈現扁平足。
  • 孩子有扁平足 8歲前可穿足弓墊矯正
    N本報記者 林寶珍 暑假裡,很多家長都會帶孩子出去旅遊,可李先生卻為此非常煩惱,因為他9歲的兒子有扁平足,平時上學走一點路就喊腳痛,聽說要出去旅遊便連連搖頭,聲稱「全程有車坐」或「走累了老爸背」才肯去…… 由於足弓塌陷,扁平足的人走路容易感到酸痛,體育運動能力也較差,嚴重的還會引起踝關節、膝關節、髖關節等連鎖反應,發生炎症、變形。
  • 嚴重扁平足問題可不小,家長要給孩子穿對矯正鞋
    孩童時期正是上躥下跳的年紀,但是孩子的足部骨骼是未發育成熟的,日常活蹦亂跳、不良習慣都極易影響孩子的足部健康,容易出現兒童足部問題。注意到孩子不喜歡走路活動,還常常跟大人撒嬌、喊腳疼腳累,走路要抱抱,可不能只是覺得是甜蜜的負擔,而要往深處想孩子是否出現了健康狀況,患上嚴重扁平足等足部問題。
  • 裝備 偏低足弓跑者的必備神器 —— 補償鞋墊
    微信訂閱號 | 今日頭條  陪你跑   新浪微博 | 喜馬拉雅FM 陪你跑   (點擊圖片回顧上期內容)昨天推薦的偏低足弓跑鞋後臺一早收到留言市面上各家品牌偏低足弓跑鞋偏少也無法識別怎麼辦?今天棟哥給偏低足弓跑者推薦神器——補償鞋墊(迪卡儂就有售 )▼對於一個偏低足弓跑者往往伴隨的是內旋過度補償鞋墊的支撐
  • 矯正鞋幹預扁平足有效果?進行專業配置是關鍵
    其實,矯正鞋對扁平足是一種並不激進且有效的幹預方式,但要給孩子進行專業的配置,才能有一定的幹預效果,普通購買沒有經過驗腳定製的矯正鞋可能給嚴重扁平足造成更差的影響。所以,孩子有了嚴重扁平足,做家長的一定要了解孩子足部問題成因,研究怎樣定製合適的矯正鞋或矯正鞋墊。隨著孩子慢慢發育,足底的脂肪會慢慢被吸收,足弓漸漸發育成形,但並非每一個人都能夠形成正常的足弓,也會形成我們常說的扁平足。扁平足缺乏足弓幫助緩衝衝擊力,走久了足部就會感到疲勞、疼痛。所以,幫助孩子幹預扁平足非常必要。
  • 家長要清晰了解孩子足部,判斷是否要穿矯正鞋幹預足部
    扁平足是指站立時足弓偏低或下陷,一般伴有後足外翻,會導致足部容易疲勞及疼痛,嚴重者會導致足底筋膜炎、膝痛或腰痛等後遺症。雖說,孩子隨著發育足弓會改善,但仍然有孩子存在足弓偏低(扁平足)情況,兒童的扁平足情況需要引起重視。 但孩子有扁平足情況,家長先不要著急,應先清晰了解孩子足部情況,判斷是否是假性扁平足。
  • 矯正鞋提示您:是時候重視足弓了
    足弓作為一個不太顯眼的部分,家長的重視程度並不高。然而4-13歲其實是孩子足弓發育的重要階段,如果家長不加以重視,穿鞋不當、走姿不正確等各種因素下孩子很可能會出現扁平足、足外翻等足部畸形。扁平足的孩子往往還伴隨著足外翻、足內八、膝外翻、髖外旋、脊柱側彎等問題,每個孩子的情況更會千差萬別,這些是需要孩子進行更進一步的檢測,才能知道應當怎麼給他配置矯正鞋或矯正鞋墊。
  • 愛矯健小課堂:專業定製矯正鞋,科學幹預寶寶腳部問題
    尤其是兒童正處於生長發育階段,他們的腳部骨骼發育、足弓的形成正是關鍵期,孩子的站姿、走路習慣,甚至是穿的鞋都可能會影響到腳的成型,導致足部的變形。那當孩子出現扁平足、足外翻等足部問題時,我們該怎麼辦呢?
  • 足底疾患不能聽之任之 矯形鞋墊可緩解疼痛
    足底疼痛不能聽之任之患先天扁平足,走遠路腳底就痛;長期穿高跟鞋招致拇外翻,走路時腳趾一陣一陣地痛;走路外八字,鞋底底局部磨損嚴重,走路容易累……以上均是常見的足底疾患,但人們常因其無法根治或不重視而聽之任之
  • 耳鳴「盯上」年輕人,醫生提醒:需引起重視
    對此,上海市松江區中心醫院耳鼻喉科主任、主任醫師王正表示,經常耳鳴需要引起重視,造成耳鳴的原因有很多,應根據自身情況理性判斷。耳鳴主要分為生理性耳鳴和病理性耳鳴。生理性的耳鳴是指聽力正常者在極其安靜的環境中可以聽到的聲音,比如血液循環、肌肉收縮、血管搏動等。
  • 足弓問題全面解答(下)
    外科手術是矯正足弓一個方法,但是大多數的扁平足運動者都沒達到需要進行外科手術矯正的地步。 (2)矯正鞋墊矯正鞋墊是根據足部生物力學特徵設計的,它根據不同的患者情況,有針對性的對足前掌,足弓和足後跟這三個主要部位做出調整。
  • 對付足弓疼痛,矯正鞋是較科學的方式之一
    可如果我說患有高足弓的人,每走一步都承受著這樣的痛,你會願意讓自己的孩子體驗嗎?不止疼痛,高足弓也稱弓形足。足弓異常升高,只有部分腳掌和腳後跟支撐。通常,如果疼痛等症狀並不會嚴重影響活動能力,那麼建議可先採取以下保守治療以緩解症狀:1
  • 大便出血別忽視,這3種情況都會引起便血,第3種需引起重視
    在生活中,有的人在大便的時候,發現有便血現象,這些血顯然就是自己身體內的,很多人對此感到不解,那麼到底是什麼引起的呢?大便出血別忽視,這3種情況都會引起便血,第3種需引起重視。3.腸道息肉不管是食物還是痔瘡引起的出血,大部分的便血情況只是大便帶少量的血,而且顏色是偏鮮紅色的覆蓋在表面,像是剛流出來的一樣,但是有的人也會發現自己大便帶血是黑色的,而且大便和血充分混合起來,還散發出一種濃濃的腐臭味,這種情況就需要引起重視了,可能是腸道息肉或者是長了瘤子引起的,因為很早就已經流血了,並且血液在腸道中停留過久,在消化食物時充分混合,就會導致血液變為黑色
  • 寶寶不願走長路 當心足弓發育不良
    「我娃今年六歲半,上幼兒園體檢時發現足弓發育不良,後來一直墊足弓墊。」在西安市兒童醫院骨科第一屆兒童扁平足元旦義診現場,王女士一邊說一邊為孩子脫去鞋襪。「從片子上看,孩子的足弓發育已基本接近正常範圍。來,我再看看孩子的腳。」
  • 5個方法緩解疼痛
    很多人都有腳後跟疼的毛病,尤其是於45歲以上的中老年人、重體力勞動者、長期站立或行走的人,又或是長期穿高跟鞋的人。足跟痛常表現為一側或兩側疼痛、不紅不腫,休息後緩解,或運動後加重,症狀易反覆發作。長時間行走、過度負重引起蹠腱膜勞損;3.  長期穿高跟鞋或外受風寒而引起的足跟脂肪纖維墊無菌性炎症。當你出現腳後跟疼時,除了及時前往醫院接受專業治療外,還可以採取下面的辦法來緩解疼痛:第一步:用拇指或拇指指間關節按揉足跟部2-3分鐘,重點在足跟壓痛點。
  • 小腿肚酸脹有時不是休息即可緩解的,也可能是健康隱患,留個心眼
    正常情況下足弓能幫助身體適應不同的地面,減少地面對身體帶來的衝擊力,能有效保護腳底的血管神經,防止受到地面衝擊帶來的壓迫。但扁平足的人沒有足弓,勢必會壓迫腳底的血管神經,影響下肢血液循環,從而導致腿部酸脹。此類人要多鍛鍊下肢肌肉,堅持跳繩和踮腳運動,選擇舒適且合腳的鞋子以及足弓墊,能有效減輕腳部疲勞和酸脹感。
  • |扁平足|肌肉|平足症|足弓|足底_網易訂閱
    廈門大學附屬中山醫院足踝專科副主任醫師謝飛彬提醒讀者:足弓作用很大,可緩衝足部在走、跑、跳時的震動,保護內臟,特別是大腦免受震蕩,還可以保護足底的血管、神經免受壓迫,是「天然減震器」,大家都需要重視足底健康。 本報記者 劉 蓉 足弓為何退化?
  • 扁平足、正常足、高足弓……究竟咋樣才能選對鞋?
    通常來講,人體足部有個正常彎曲的彈性弓形結構,即足弓,幫助維持人體穩定性,可分為正常型、扁平足、高足弓。如何判斷你的足弓類型?正常情況下,空白部分的寬度與整個足寬的比應為2/3;如果比值<2/3,則為低足弓或扁平足;>2/3,則為高足弓。足型問題可能導致跑步時出現足內翻(外旋)、足外翻(內旋)的過度或不足等,造成運動損傷及崴腳。在足部生物力學看來,慢跑時,正常足以足外側先著地,然後輕微內翻降低衝擊力。足內旋,也稱足外翻,一般用內側足來負重和著地,走路易內八字,多見於低足弓、扁平足跑者。
  • 防腳後跟疼四字訣:堅持冰敷 用足弓墊
    12月19日,美國退休人員協會雜誌特邀著名網球運動員瑪蒂娜·納芙拉蒂洛娃給大家介紹了這種疾病及如何預防和緩解它帶來的不適。  足底筋膜炎是因足底肌肉受到外力衝擊(運動損傷)或長時間走路,如跑步、登山、徒步旅行、逛街等活動,引起局部肌肉勞損,導致筋膜發炎。常見症狀是腳跟疼痛與不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