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時的夏夜 和爸媽以及最愛的姥姥坐在門口乘涼 微風吹過街道

2020-12-25 l鮽沉

現在已經是夏日了,不知不覺想起了小時候好懷念呀!太多的回憶,太多的過往,我猜屏幕前的你也和我一樣吧!

昨天下午想在夕陽還沒完全落下去的傍晚,穿上了短褲和拖鞋,去街角的超市裡買一根冰棒和一瓶啤酒,時間過的好快,現在已經是夏日了。然後溜達著去了附近的海邊,等月亮和星星都悄悄露臉的時候坐到沒有人的地方,把煩惱和不快樂的事情一大口喝進肚子裡,然後拍拍屁股回家裡。

夏日是我最喜歡的時光了,那個時候的時光,是我記憶裡最美好的時光。不過是涼風拂過臉頰 陽光照耀在綠樹上 天氣正好 不炎不寒 。還有蟬鳴,繁星明月,傍晚清風,躺在椅子上,我就靜靜的看著。那時家門前還沒有煩人的廣告牌,沒有晃人眼睛的路燈,遮擋視線的雨棚和圍欄。天氣熱了就住在一樓,最喜歡夜裡觀星賞月,一覺醒來,金燦燦陽光,綠色的山林和清爽的空氣,天邊的藍色中透著青,小時候的生活才是真正的生活而不是活著。

想起了小時候在老家的幾個兄弟姐妹們一起湊點錢去買爆炸爆米花,還去集市上買麥芽糖,特別好吃,金燦燦的黃,那種感覺簡直不要太棒,一起打辮子的陀螺,一起坐在馬車上有人推著跑,一起摺紙飛機,在手背上畫畫手錶,在地上畫上九宮格比賽,一起去田野裡捉螢火蟲放在瓜葉杆子裡,還有最重要的,有童車的人,三腳架的那種,記得當時比別人家的用的自行車的人要快樂,比較踏實,舒心的多,當初看到別人家有隻有羨慕,兩眼放很光。那時候的夏夜真的好涼爽,星空也很近,螢火蟲的微光映在我的眼睛裡……

最難忘的是當時的夏夜,一起和父母和姥姥坐在門口乘涼,微風吹過街道,聽著大人們聊天,時不時抬頭看看天上的星星 看看有沒有流星划過,咳咳瓜子 現在只覺恍如隔世, 那時候沒有手機,卻是最開心的時候!其實那一年的那段時間天很黑,我也很怕黑,真的勾起我童年好多回憶的,好想念小時候抱著貓睡覺姥姥吵我的樣子,悶熱的夜晚,姥姥會搬出來兩把椅子,拿著蒲扇,給我講故事,讓我看星星,對了,我第一次看見流星就是那個夜晚(2000年的時候),那時候許願姥爺姥姥長命百歲,等著我孝敬。但姥姥的蒲扇是我吹到過最涼爽的風 那是我最快樂的一段時光 現在已經是姥姥在另一個世界的第二年了 。

只是想想小時候和家人一起在夏天的夜晚中靜靜坐著的場景,就會有眼淚奪眶而出的衝動,受了委屈總是撐直到看到媽媽才哭出去。小時候總是盼望著長大,,爸爸媽媽和姥姥總是笑著看著我,念叨著又長大了一歲,現在總是希望時間再慢一點,讓我再陪他們久一點,我長大了,他們也老了。

但是我還是去相信,萬物來去自有其時序。現在也同樣美好,有著追求的東西,更加沉穩了。就像這個調調一樣,有清晨鳥叫,有午間也有蟬鳴,陽光普照下,枝丫隨風輕撫,晃動的影子斜斜映在樹下。寧靜又和諧,歡聲又笑語,曲終又人散,不滅的回憶。

相關焦點

  • 熊姥姥與西門吹霾
    街道上的人,匆匆忙忙,自行車、汽車、公共汽車,目的地似乎還很遙遠。路邊有賣煎餅果子的 ,有個男人站在一個汽油桶改裝的烤爐邊,這個天估計城管不會來了,難道他們會沒收汽油桶自焚嗎?賣煎餅果子的男人看到了熊姥姥。熊姥姥穿的很厚,騎著腳踏車,後邊騎跨著一個孩子,一定是她的孫子。「 那孩子是誰?」有人問。 還有人居然有這個興致。
  • 楊萬裡夏夜乘涼,寫首短詩教授獨特解暑方式,短短4句清新可愛
    文/顧無【引觴漫談】生活在北溫帶和熱帶的我們,在炎熱的夏天如何乘涼是一個永恆的話題。而這個話題,對於沒有現代設施的古人來說,則更加嚴峻。其實現代人也是一樣,吹多了空調出來空調病,對身體是更加的不好,如何在涼爽的同時兼顧養生,還是一個值得探索的問題。現在許多上了年紀的人都吹不了空調,吹到空調風就渾身上下的不舒服,這也算是現代科技帶來的一個弊端吧。
  • 尾隨我十八年的姥姥 | 年度好書
    即便如此,我也還沒有獨自出門過馬路的經驗。那天陽光很大,我走出四合院,自行車鏈條飛速轉動的聲音從我面前擦過去,幾乎貼著我的臉。我背心冒汗,站在院子門口久久不敢挪步。或許是小女孩的愛美之心在作祟,對新衣服的渴望還是把我帶到了馬路上。姥姥帶我坐過很多次公交車,我記得去公交站點的路。許多腳步聲從身旁掠過,挨近馬路時,我能聞到灰塵和汽油的味道。
  • 三伏天裡,嶽麓山下好乘涼
    愛晚亭前一塘池水,清風峽裡波光燈影搖曳,清風徐來。微汗之後,品茗一杯,友人暢談,盛夏之炎熱瞬間拋之腦後。我們不會跳舞,乘乘涼看看熱鬧。熱鬧過後,山林歸於寂靜,便有一些人帶了張竹蓆鋪地而眠。清風峽口,一陣陣涼風吹過來,似乎吞下一口甘露,沁人心脾,盡情享受大山帶來的清涼。
  • 夏夜的晚風,吹散了整個青春,來日方長,願你安好
    「一起吹過夏夜晚風的人,真的會記得很久很久吧。」時間回到19年的夏天,高考結束,我們幾個玩得很好的同學一起在河邊的燒烤攤談笑風生。雖然我們相識僅一年,但這一年的友誼卻無比真摯。我們吹著夏夜的晚風,享受著美味的燒烤,細數著過去這一年的種種趣事,也暢談著未來。
  • 牙買加餐廳The Reef:讓加勒比海的微風吹過溫哥華的夏天
    說實話,雖然還沒去過多倫多,但我覺得整個北美能吃到的菜系應該都是大同小異的,溫哥華似乎沒有什麼特別的。好在朋友說吃什麼並不重要,只想找個可以聊天的地方。我想,去那些不擁擠有特色的街邊小店是最適合不過的了。除了享受美食之餘,也可以盡情享受一年中並不多見的夏日陽光。
  • 夏夜起風,風中有感
    夏夜裡,廣場上,一陣突如其來的大風擾亂了人們的娛樂活動。霎時間,跳舞的停止了跳舞,唱歌的停止了唱歌,紛紛解散,匆匆離開。我也無心再繼續停留在這樣的環境中,也是獨自往住的地方奔去……一路上,夾雜著沙子的大風吹得我有點兒睜不開眼。
  • 奶奶和姥姥的區別!寫的很透徹
    現在的80後90後有了娃,往往是姥姥帶得多,因為她心疼女兒。如果姥姥放手,最累的是她的女兒。
  • 夏夜放風派對!輕鬆一點,回味兒時夏夜的樂趣
    在院子裡,在樓下和小夥伴玩彈玻璃珠蹲在門口摔卡片,痛快追逐快到傍晚,媽媽喊自己回家吃飯滿身是汗,小夥伴們戀戀不捨地各回各家,各找各媽兒時,微風徐徐的夏夜西瓜、冰棒還有,鮮花交錯文藝青年踏著抒情樂隊的歌聲而來在照片牆前打卡留念《寧夏》、《七裡香》、《童年》《被風吹過的夏天》首首經典帶你回到童年夏夜……
  • 小玲的姥姥
    小玲的爸爸、媽媽和我的父親是同事,小玲和我的妹妹是同學。小玲是個非常秀氣的女孩,學習也很好,個子比我的妹妹要高,模樣也俊俏。小玲的姥姥也是雁北人,和我們是老鄉,母親經常去小玲家看望小玲的姥姥,噓寒問暖。小玲有三個弟妹,四個孩子全靠小玲的姥姥照看,萬分地辛勞。那時沒有液化氣,做飯全靠柴炭,買來的煤全是面子,沒法燒。家家戶戶都拉來黃土,摻在煤面兒裡做煤餅子。
  • 《倪萍:姥姥語錄》① | 如果有來生,我盼著姥姥只愛自己
    在倪萍心中,這位與她「認識了五十多年的老朋友」,是一位熱愛生活的人,以一副柔弱肩膀、一雙三寸小腳,拉扯大一群孩子,以及孩子的孩子,走的時候四世同堂。很多人忌諱提及「死」這個字,哪怕最親的人,因為心懷恐懼,從來對它避而不談。夕陽西下,已至生命的黃昏,倪萍直言問姥姥怕不怕死,姥姥坦誠回答:是個人就沒有不怕死的。
  • 夏夜微風正當時!上海市中心的這片大草坪你來撒歡過嗎?|十分上海...
    這一次,我們將鏡頭對準與自然親密接觸的人們,和他們一起納個涼,聊個天。傍晚,微風習習,有人繞著草坪散步,剛健完身的餘先生則乾脆脫了鞋,席地而坐。面對鏡頭,餘先生笑稱:「在市中心,難得有這麼大塊的草坪可以躺,太舒服了!躺下的那刻,你能夠感覺到肌膚和自然是有聯繫的。」草坪上最歡樂的要數孩子們了,遛娃的爸爸也樂開了花。
  • 「微風細雨」中的愛,鄧麗君、王菲PK原唱劉藍溪,誰最動聽?
    ↑↑↑長按本圖,識別二維碼進店逛逛《微風細雨》由林功信作詞、作曲,由臺灣校園民歌時期的歌手劉藍溪演唱的一首歌曲,該歌曲收錄於1979年劉藍溪發行的個人專輯《夏夜》中。劉藍溪1980年,歌后鄧麗君在她的專輯《一個小心願》中重新演繹此曲,她完美的詮釋將這首歌的美發揮到了極致,並真正打開了這首歌曲的知名度,以致此後眾多歌星,包括內地的王菲等人的再翻唱,幾乎都因這是鄧麗君演唱過的歌曲
  • 侯文君‖姥姥家的黃楊樹
    姥姥家的黃楊樹侯文君姥姥家住一座古樸寬敞的四合院,裡面蔥鬱著不少雜七麻八的樹木:槐樹、椿樹、軟棗樹、柿子樹、蘋果樹應有盡有。須知那時整個村果木子樹卻是很少的,而我記憶最深的當推北屋窗前的黃楊樹和西屋門口的石榴樹。
  • 夜風,吹過梧桐樹
    青春氣息瀰漫的校園,花香鳥語充溢的校園,綠草紅花點綴的校園,裝滿理想與奮鬥,裝滿辛酸和汗水,裝滿欣喜與眼淚,那裡留下過自己的腳印,教室座椅上留有自己的體溫,課桌上沾著自己和同學的墨痕。  夜風,吹過梧桐樹。那沙沙的聲音,恰似白楊樹葉的聲音。高中的校園,棵棵小白楊,在那貧瘠的土地上,在那荒蕪、空寂的院落裡,孤獨但堅強地生長。這恰似我,那些年整日低著頭,皺著眉,若有所思地鑽研著。
  • 姥姥家,據說這是北京最時髦的民宿,住在這裡收穫童心
    很多人對「姥姥家」獨有一種親切感,這是是避風港,雖有煩惱會煙消雲散;這裡是遊樂園,花花草草都是玩伴;這裡是深夜食堂,有全天下最滿意的飯菜…姥姥家不僅是一個名詞,更是心底的故事。北京房山區黃山店有個「姥姥家」,它幾乎滿足了所有人的記憶和想像,很多人慕名前往就是為了找回心中的故事。住在「隱居鄉裡·姥姥家民宿」似乎是現代郊遊最時髦的方式。
  • 南風年年吹 吹熟了少年,吹老了歲月
    男孩子們彈玻璃彈珠、丟沙包,女孩子們跳皮筋、跳房子,或聚眾打撲克、捉迷藏,偶有「賣冰棍兒」的吆喝聲穿街過巷。 玩累了,便湊到乘涼閒聊或忙著活兒的父母、祖輩跟前,伴著旁邊蒲扇的一搖一搖,呼吸變得均勻,在縷縷南風中睡在了懷間。 南風年年吹,吹熟了少年,吹老了歲月, 吹不散的是美好的記憶。
  • 奶奶和姥姥的區別!寫的有點意思~
    現在的80後90後有了娃,往往是姥姥帶得多,因為她心疼女兒。如果姥姥放手,最累的是她的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