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崛起超過5萬家門店,雞排品類要火了?

2020-12-28 聯商網linkshop

每天下班回家,紅餐網記者都能看到,在距離廣州地鐵D出口50米的正新雞排店門口,不少年輕人手上拿著奶茶或者飲品,靜靜等待著新鮮出爐的雞排。

雞排和奶茶可以說是一對絕佳的黃金搭檔。大街上,到處都是左手拿著一塊雞排,右手捧著一杯奶茶的年輕人。

△圖片攝自紅餐網

如今,奶茶的市場規模已達上千億,雞排的發展又如何呢?

5年誕生5萬+門店,雞排市場仍在快速發展!

紅餐網調查發現,早在6年前,雞排市場就開始快速崛起。

企查查數據顯示,自2014年起,雞排相關門店的註冊數量就開始以成倍的速度增加。

其中,2014年新註冊數突破1000家;2015年時,這個數據又在2014年的基礎上翻了1倍;到2016年,更是直接增長了近3倍。

2017年,雞排店增長迎來巔峰時期。在這一年裡,業內新增約9282家雞排店,各大雞排品牌在全國以每小時1家新店的速度擴張。

2018-2019年間,雞排門店的註冊數量有所下滑,但註冊總數仍然超過1.4萬家!雞排市場潛力仍在持續釋放,就連疫情也沒能阻止品牌崛起的腳步。

△2013-2020年新增的雞排門店數量

數據來源:企查查

2020年,在疫情之下,雞排市場迎來了又一波開店熱潮:

正新雞排上半年就籤約新店超2000家;阿香米線的姐妹品牌激力雞排不到半年已經在全國布局了150多家門店的激力雞排,並開啟了「千店計劃」;口水雞排新增了300多家新店,擴店速度是去年同期的150%……

小小雞排,什麼能催生這麼龐大的市場?

據紅餐網盤點,截至目前,市場上仍在正常經營的雞排門店還有超5萬家,規模超500家的雞排品牌則有近10個。

△雞排品牌盤點圖,數據來自窄門餐眼及品牌官網

其中,「老大哥」正新雞排體量遙遙領先,在全國的總門店數量已經突破了2.2萬家;比正新雞排晚8、9年入局的口水雞排、第1佳大雞排現有門店均超過1000家;大臉雞排、豪大大雞排也均有800餘家門店;而近兩年才成立的新品牌搖滾雞排、激力雞排等也都開出了上百門店……

小小一塊雞排,為什麼會催生這麼龐大的市場?

紅餐網認為原因主要有兩個:

首先,頭部品牌正新雞排的推動,以及雞排市場的紅利誘惑。

早期,正新雞排的發家史,無疑推動了一波餐飲人入局雞排市場。

憑一塊小小的雞排,就能開出數千家門店,養活無數個家庭。就這點,已經不知道吸引了多少創業者前僕後繼。

△圖片攝自紅餐網

據紅餐網了解,目前市場上的大批品牌,比如趣凡多彩雞排、搖滾雞排等,都是在正新雞排加速擴店後成立的。

除了頭部品牌的引領和影響,雞排市場能發展到今天的體量,也與其自身強大的品類基因有關。

第一,雞排店投入小、回本周期快,且操作門檻低,全民皆可開店

雞排店的投入小、回報周期短、易標準化、易複製,這是眾多餐飲品牌和創業者入局雞排時長的主要原因。

有人算過這樣一筆帳,開一家正餐、火鍋餐廳,單店投入在100萬-300萬之間。如此高昂的投入,讓一大部分想入局正餐或火鍋領域的創業者望而卻步。這也是像海底撈這樣的行業大佬,即便已經深耕火鍋數十年,在連鎖規模上仍然無法與輕資產運營的小吃快餐品牌相媲美的原因之一。

相反,開一間快餐小吃的開店門檻則要低很多。 像黃燜雞米飯、麻辣燙等單店加盟投入在10萬-30萬。而一家雞排店的投入則更少。

正新雞排官方資料顯示,加盟一家正新雞排店,包括加盟費、保證金、管理費、店面設計費、設備費、首批食材鋪貨等,總投資約 11 萬元。

對比那些連鎖品牌動輒數十萬,甚至是上百萬起的加盟費,雞排品牌做連鎖發展極具競爭力。

再加上大部分雞排店的產品線都非常簡單,基本上不超過10類。而且幾乎全部產品都是半成品。比如把醃製好的雞排裹上炸粉,幾分鐘便可出爐,極易操作,即使是小白接手也不會出大差錯。

無論從投資成本還是技術門檻角度,多數創業者都幾乎具備了開一家雞排店的條件和能力。

第二、食材方面,雞肉穩定性強,且群眾基礎廣

各大雞排品牌之所以能在短短幾年開出成千上萬家門店,很大程度上也是因為生長在「雞品類」這片肥沃的土壤上。

作為中國肉類消費的第二大品類,雞肉食材是孕育大品牌的沃土。原因主要有三個:

一是雞肉食材的供應鏈成熟穩定,配套資源完善;二是雞肉食材具有廣泛的普適性,在中國擁有廣泛的消費者;三是雞肉容易加工和標準化,有非常豐富和成功的產品案例,且基於麥當勞、肯德基等快餐巨頭成功的連鎖化經驗,便於快速規模複製和推廣。

正新雞排副總裁王海曾直言,正新雞排之所以在2012年砍掉餐廳90%的產品,聚焦在雞排這一單品上,就是因為看好雞肉品類的發展。

第三、客單價低,覆蓋場景和人群廣,消費市場大

大部分雞排店都走低價策略,雞排產品定價一般在5元至15元之間。比如麥當勞的「那麼大雞排」,僅售12元;正新的雞排,單價13元,買雞排還送飲料一杯,客單價低,再加上雞排的小吃屬性,可覆蓋的場景和消費人群就更廣,不 管是在一二線城市還是三四線城市,消費市場都非常大。市場大,門店能賺錢,入局的人才會越來越多。

高速發展的背後,雞排市場正衍生一系列亂象

如上文所述,雞排市場的體量確實巨大。但值得注意的是,隨著入局者增加,這個市場也日益魚龍混雜,暴露出來的問題和隱患也越來越多。

1、品牌大混戰,山寨滿天飛

大部分雞排品牌都是憑藉連鎖加盟的模式闖出一片天地。但近年來,連鎖加盟的發展變得越來越無序。

一個品牌火了,馬上會有大批專業的山寨公司跟進,從產品、品牌名等全方位複製出一大批品牌,為賺取加盟費瘋狂擴張,導致市面上品牌混戰,山寨林立。

這個現象在一些熱門品牌身上表現得最明顯。以來自臺灣的「正豪大大雞排」為例,2012年,正豪大大雞排進駐大陸市場,深受消費者喜愛,而後這幾年,市場上就出現了大批諸如「豪正大大香雞排」「豪大大雞排」「正豪大雞排」「豪大雞大大排」、大大豪大雞排」的山寨品牌。在網頁上搜索「正豪大大雞排」,彈出來的也大都是山寨品牌的加盟廣告,真偽難辨。

紅餐網在梳理品牌資料時,還發現了一個更怪異的現象。很多雞排品牌在宣傳資料和推廣軟文上自稱已開出好幾百甚至是上千家門店,但除了在搜尋引擎上那些無法分辨真假的「官網」以及加盟信息外,幾乎沒有任何的官方信息可供追尋。

2、一批雞排店為了生存,花招百出擾亂市場秩序

以往,不少雞排店憑藉著簡單的經營模式賺得盆滿缽滿。近年來,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再加上某些低價戰略的衝擊,真正賺錢的雞排店越來越少了。

因此,有不少雞排店為了生存,開始花招百出,擾亂市場秩序。 比如,「掛羊頭賣狗肉」,用混裝原料成品來壓低成本,導致食安事件頻發,損害了雞排在消費者心中的形象。

有的加盟商加盟了兩家XX雞排店鋪,一家店從總部引進原料,另一家則用劣質肉再搭配總部的調料,以此提高利潤。

很多小夫妻店為了掙錢,雞肉等原材料往往是直接在市場上找肉品供應商或者上淘寶進貨。來源不清不白的比比皆是。

幾年前,有媒體報導,全國各地有不少無良商家銷售的大雞排幾乎都是人工合成的。他們將雞身上肉質較差的部分剔除下來,混合一些雞胸肉,剁成肉泥,再添加澱粉增加肉泥黏性,攪拌成肉球,加入調味料,製成肉餅,下鍋炸制後即形成了大雞排,從外表上幾乎分辨不出雞排的成分,這其中可能還會添加一些肉膠、肉精。消費者長期食用合成肉炸出的雞排,會加大人體肝、腎負擔。

3、產品同質化嚴重,創新能力嚴重不足

和大多數熱門品類一樣,雞排市場也面臨著產品同質化問題。

常見的雞排店大都是產品線雜亂,除了雞排外,也有牛肉串、烤魷魚等街頭小吃。但總的來看,絕大部分門店內的產品搭配都高度雷同,口味相似,價格區間也相差不大。

△圖片攝自紅餐網

比如在主打產品雞排的宣傳賣點上,雞排店清一色都是以大塊肉來吸引消費者,烹飪方式也都是以炸為主;在產品搭配上,也都是「雞排+小吃+飲品」的結構,人均客單價在13-17元之間。

結語

綜合來看,目前雞排市場單店很多,體量也非常大。在這其中,也有品牌以門店規模取勝,但在大眾的整體印象中,卻鮮有極具個性,或者是異常火爆的雞排品牌。

由此可見,雞排市場可待挖掘的市場空間仍然非常大。未來誰能強化品牌管理實力,升級品牌,在產品設計上更加創新,誰或許就能吃到雞排市場升級的第一波紅利。

相關焦點

  • 5年崛起5萬+門店,雞排品類要火了?
    △圖片攝自紅餐網 如今,奶茶的市場規模已達上千億,雞排的發展又如何呢? 5年誕生5萬+門店,雞排市場仍在快速發展!紅餐網調查發現,早在6年前,雞排市場就開始快速崛起。 企查查數據顯示,自2014年起,雞排相關門店的註冊數量就開始以成倍的速度增加。 其中,2014年新註冊數突破1000家;2015年時,這個數據又在2014年的基礎上翻了1倍;到2016年,更是直接增長了近3倍。 2017年,雞排店增長迎來巔峰時期。
  • 小本生意,5年開5萬家小店,10元/塊的雞排到底有多賺錢?
    如今,奶茶的市場規模已達上千億,雞排的發展又如何呢?015年誕生5萬+門店雞排市場仍在快速發展!我們調查發現,早在6年前,雞排市場就開始快速崛起。企查查數據顯示,自2014年起,雞排相關門店的註冊數量就開始以成倍的速度增加。
  • 雞排界的「蜜雪冰城」:門店超2萬家,一年賣出70億!
    默默經營了20年,開出2萬多家門店的正新雞排,論門店數,是當之無愧的「下沉市場連鎖餐飲NO.1」,從某種層面來說,也代表著中國最不起眼的大眾餐飲市場。它的快速擴張背後蘊藏著怎樣的商業邏輯呢?一、從1到2萬家,雞排界「拼多多」的野蠻式生長這兩年,靠著雞排、燒烤等爆款產品,正新雞排在全國大街小巷遍地開花。據悉,正新雞排每年賣出超7億片雞排,如果按照一塊雞排10元的價格來算,單靠賣雞排其年收入就超過了70億元。
  • 一年賣出70億,全國開遍2萬家,這塊雞排做了什麼?
    一塊單價10-12元的雞排,一年能賣7.2億片,僅雞排這一產品的年銷就超過70億元,這就是如今全國遍地開花的正新雞排。據悉,從開放加盟到23000家店,正新雞排僅僅用了7年時間,這一門店數量是肯德基中國的3倍,麥當勞中國的7倍,且後兩者都已進入中國市場三十餘年,這塊雞排到底做了什麼得以迅速佔據山頭?
  • 同為品類王者,為何巴比饅頭市值百億,正新雞排沒上市?
    從資金投入方向看,巴比饅頭想努力擺脫傳統門店模式向智能化轉型的決心,不言自明。  相比之下,陳傳武更看重一個「穩」字,發展20年,關鍵詞仍然是開店。  創立正新雞排前,陳傳武曾憑藉速凍代理起家,2000年,他在溫州開出正新雞排第一家店。
  • 正新雞排難破圈
    在門店數剛剛突破20000家時,正新雞排放出如此豪言,「未來目標是要開出10萬家店。」肯德基在中國發展了31年,有著成熟的門店運營體系和強大的供應鏈支撐,也不過才開出了6000多家門店,而一個靠賣炸雞排的下沉市場品牌竟然想要開出10萬家店,憑什麼?一個可以參照的例子是拼多多,2018年7月,拼多多火速IPO的消息震驚了整個行業。
  • 一塊雞排開出2萬家店,它比肯德基更懂下沉市場!
    賣炸雞排的正新雞排和賣奶茶的蜜雪冰城,在隱秘的角落把門店默默開到了萬家以上,比作假狂奔的瑞幸還要大上幾倍。驚人的規模、可觀的利潤和看起來再傳統不過的生意,指向一個基本問題:下沉市場到底是什麼樣的?本文是隱形巨頭系列第2篇,試圖為你解答,在最不起眼的地方,正新何以做成中國規模最大的休閒小吃連鎖品牌。餐飲業的2020年天旋地轉。
  • 5年擴張500+門店,客如雲助力臺農雞排店店火爆!
    《2019年中國餐飲經營參數藍皮書》顯示,表面上最易操作的小吃快餐品類,面臨的挑戰也最大。小吃快餐店的平均存活時間僅為414天,是所有品類中最短的。  在競爭如此激烈的情況下,小吃快餐品牌怎樣脫穎而出?我們今天來看夷州臺農雞排(以下簡稱臺農雞排)如何在5年時間內,門店開遍全國,做到500餘家門店,店店火爆!
  • 10塊錢雞排也能年賺100億?秘密在這裡
    第一,選對了品類。民以食為天,中國的小吃品類多得數不過來,但是,要說最深入人心的,非炸雞莫屬。畢竟大家都被肯德基、麥當勞的廣告轟炸多年,早就培育出了消費習慣。因此,在所有的中餐供應鏈裡,雞肉是全國最成熟的。從食品安全標準,到養殖、生產、加工、冷鏈運輸、倉儲到門店,再到配套供應服務商,雞肉有著成熟且完整的上下遊鏈條。
  • 隱形巨頭|一塊雞排開出2萬家店,它比肯德基更懂下沉市場
    正新雞排卻是一個逆勢擴張的例外。 這家五環內名不見經傳,默默經營了20年餐飲品牌,論門店數,是當之無愧的「下沉市場連鎖餐飲NO.1」。截至今年年中,正新雞排全國門店數達到了22030家,是肯德基中國的3倍,麥當勞中國的7倍。即使在疫情肆虐的4月,正新雞排也堅持開出了接近600家門店。
  • 豪言開設10萬+門店,正新雞排如何跑這麼快?
    從下圖可看出,正新雞排如今2萬門店規模並未是一蹴而就的。2000—2013年門店數量增長是一段沉寂期;2013—2015年是一段緩慢增長期;2015—至今是一段快速發展期。圖源:36氪在2013年之前,正新雞排並未走出自己穩定的商業與擴張模式,正處於直營模式探索的階段。
  • 「火箭式」擴張17年開店萬家,正新雞排高速成長短板隱現
    斑馬消費 陳曉京似乎就在一夜之間,正新雞排就遍布了我們身邊的大街小巷。在麥當勞都變成金拱門的當下,它為何能迅速擴張?一般人不知道,這種主打油炸雞排的門店,在全國已超過萬家且還在持續增加。正新雞排和我們小時候學校門口專炸火腿腸的攤子有點類似,只是從攤子變成了門店,主打的產品也從火腿腸變成了雞排。
  • 同為銷量王者,為什麼巴比饅頭市值百億,正新雞排還沒上市?
    成為霸主在食品細分領域,巴比饅頭以2931家的規模保持絕對的品類規模第一,而正新雞排以超過2萬家的門店規模,摘得中國雞排之王的桂冠。不管是巴比饅頭售賣的包子、饅頭,還是正新雞排售賣的雞排等食物,最低單品價格只有幾塊錢。客單價雖然低,卻完全不影響它們成為各自品類的霸主。
  • 豪言開設10萬+門店,正新雞排為何跑這麼快?
    從下圖可看出,正新雞排如今2萬門店規模並未是一蹴而就的。2000—2013年門店數量增長是一段沉寂期;2013—2015年是一段緩慢增長期;2015—至今是一段快速發展期。圖源:36氪在2013年之前,正新雞排並未走出自己穩定的商業與擴張模式,正處於直營模式探索的階段。
  • 門店是麥當勞7倍、肯德基3倍:奶茶過後,雞排也來割韭菜了?
    而在現象級電視劇中,女主角「初雪的時候,要吃炸雞、喝啤酒」的臺詞,成為了所有觀眾模仿的對象。初雪之後的第一塊炸雞,當時比秋天的第一杯奶茶估計還要火——街邊的雞排店順勢崛起。這其中,網紅「雞排哥」開出的第1佳大雞排增長快速。
  • 正新雞排全國開出萬家門店!這家企業有怎樣的故事?
    溫商創辦的上海正新食品有限公司連鎖門店數近日突破10000家,成為行業首個「萬店企業」,7月19日晚在上海舉行慶功晚宴。而在2012年,門店數量還只是800多家,這五年正新為何會發生「裂變」式發展? 正新董事長陳傳武在正新突破萬家門店慶功晚宴致辭2012年,溫州晚報以《「正新小吃」 靠什麼「吃」遍全國?
  • 門店突破1.5萬家,業績卻不理想,屈臣氏的未來在哪裡?
    屈臣氏於2019年宣布其現在的門店數量,在全球範圍內已經突破了1.5萬家。但在這同時還有一個聲音響起:「屈臣氏要賣身了」,這一話題從何而起呢?有媒體稱,目前很多企業都在計劃購買淡馬錫出售的屈臣氏股份,其中也包含了網際網路行業的「巨頭」騰訊集團。
  • 賣雞開出2萬家店!做雞的餐飲品牌有多賺錢?
    比如,三月份餐飲復業初期,麥當勞、肯德基就搶去了80%的消費者,其他餐飲品牌只能分剩下20%客流;正新雞排門店一復工就開始排隊,一天賣出超過500份;金戈戈豉油雞深圳福田coco park店也出現排隊等位現象;老鄉雞還沒復業,就有大批網友嚷著疫情結束後要去喝雞湯......
  • 擁有近2萬家店,黃渤親自代言,今卻備受冷落,正新雞排怎麼了?
    據了解,正新雞排目前擁有近2萬家門店,是中國餐飲品牌中擁有最多門店數的品牌。然而,最近一兩年,正新雞排似乎開始走下坡路了。正新雞排曾在2016年瘋狂開出7000多家門店,這種擴張速度一定程度上顯示了它的成功,但也為其日後的發展留下了隱患。那麼,正新雞排究竟經歷了什麼呢?
  • 街邊的雞排店真的賺錢嗎?全國的門店越開越多,靠的是什麼?
    在各大城市中,雞排店可以說是隨處可見,而且除了幾個比較知名的品牌之外,這些年還多了很多剛出現不久的品牌。據統計,在短短5年的時間裡,全國多了超過5萬家雞排店。在很多人眼裡,雞排店的利潤並不高,因為現在一塊不小的雞排只賣十塊錢,甚至還會送一瓶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