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足協出臺的中性化政策可謂是一石激起千層浪。中國足協的中性化改名的故事沒有結束,培養屬於自己的球迷文化更需要很長的路要走。
放眼世界足壇,除了紅牛集團在一些俱樂部冠名(主要包括紐約紅牛、巴西紅牛這類俱樂部,萊比錫的真正名稱為RB萊比錫)之外,很少有俱樂部會冠以企業或代理人的名稱。世界足壇的球隊大多以所在的城市或行政區命名,例如羅馬德比的兩支球隊羅馬以城市命名,拉齊奧則以所在大區(義大利行政區分為大區、省和市,拉齊奧大區首府為羅馬)命名。
拉齊奧一詞,來源於所在大區
有的則以神話或者文學形象命名,例如英超球隊熱刺,它的名字源於莎士比亞的小說《亨利四世》;有的則用拉丁詞彙代表自己與眾不同,例如尤文圖斯,其名稱源於拉丁語,意思是年輕人。在西班牙等一些國家,有的冠以皇家表尊貴,例如皇家馬德裡、皇家貝蒂斯。
C羅所效力的尤文圖斯意為年輕人
西歐風情各異,另一片土地東歐國家的球隊則出現了後綴名的扎堆。迪納摩、火車頭、斯巴達克、中央陸軍可謂是高度重合的球隊。以迪納摩系列為例,本賽季歐戰球隊中有兩支迪納摩我們格外熟悉,一支是烏克蘭的基輔迪納摩、另一支是克羅埃西亞的薩格勒布迪納摩。
那麼,東歐國家為什麼會有那麼多相似的後綴,他們為什麼現在依然保留呢?
這些後綴來源於蘇聯
說起東歐國家俱樂部背後的後綴,我們就不得不說說東歐地區的老大俄羅斯以及它曾經的主人蘇聯。這段歷史,也要從蘇聯的前身沙皇俄國與西方的體育事業發展說起。
自工業革命以來,以英法為首的西歐國家生產力水平得到了極大的提升。然而,位於東歐平原的沙皇俄國的工業化進程卻十分緩慢。因此,在體育事業發展上,俄國遠遠落後於英法等西歐強國,比起德國、義大利等傳統球隊也相形見絀。
一戰爆發後,俄國的矛盾空前尖銳。在俄國這一帝國主義的最薄弱環節打下了一環。十月革命後,俄國建立社會主義政權,成為了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
1922年,蘇俄改名蘇聯。蘇聯成立後多次打敗了帝國主義國家的陰謀,取得了來之不易的和平。為了打破帝國主義的封鎖,不僅僅他們發展經濟,還要發展體育事業。在文化軟實力方面證明自己。然而,蘇聯的前身沙俄的體育實力遠遠落後於西方國家。為了改變這一現狀,職業體育的發展道路已經不可能。蘇聯採用舉國體育的模式增強自己的體育實力。
此後,大大小小的足球俱樂部如雨後春筍般地在蘇聯的大地上興起。然而蘇聯的面積雖大,人口卻集中在莫斯科、聖彼得堡以及各個加盟國首府。因此,蘇聯的舉國體育往往會這些城市的競爭。
為了方便區分,這些城市的各個球隊往往通過背後的後綴代表所代表的職業名稱。迪納摩一詞也跟職業有著密切的關係。1923年,蘇聯創立了體育健康協會,把它命名為迪納摩。這兒球隊是莫斯科迪納摩的前身。
莫斯科迪納摩
該詞來源於古希臘語,意思是力量,能量。蘇聯將這個詞語引用過來,表示「運動中的力量」。後來這支球隊逐漸演變成為代表國防力量的象徵。歐冠球隊基輔迪納摩也是這個運動力量的代表。
除了迪納摩之外,蘇聯有支球隊叫做莫斯科斯巴達。斯巴達一詞來源於古希臘的斯巴克部落,原本意思為驍勇善戰。因為斯巴達的生產方式是以農業為主,靠著自己生產軍備作戰,後來斯巴達逐漸演變成為農業組織的代表。
其它後綴的意思則相對簡單。歐冠球隊莫斯科中央陸軍的後綴中央陸軍一詞是軍隊,尤其是陸軍的代表;莫斯科火車頭的後綴火車頭則代表蘇聯的鐵路系統,是鐵路的球隊。
有些球隊索性直接帶上了職業名稱。例如,烏克蘭第二大城市頓涅茨克礦工,它的後綴礦工意指頓涅茨克附近礦產資源豐富,這支球隊的主要背景是採礦工人。
頓涅茨克礦工(灰色),其球隊的背景來自礦業工人
從蘇聯到東歐
這些名詞原本只在蘇聯扎堆。這些後綴開始在歐洲大陸大部分地區紮根則要到二戰後。
戰後,英法德意等歐洲大陸傳統帝國主義國家遭到嚴重削弱。社會主義從蘇聯一國影響到了歐洲大陸。社會主義國家實現了從一到多。他們建立的方式各有不同。這些國家中,前南斯拉夫是在遊擊隊的帶領下建立的社會主義政權。其它的國家,諸如波蘭、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羅馬尼亞、保加利亞等國家則是在蘇聯的幫助下建立的。
這些國家在建立起並鞏固了社會主義政權後,也開始了足球事業的建設。來自蘇聯的 一些名稱後綴也隨之走了出去,在其它國家紮根。例如,迪納摩一詞,在前東德建立起了一支叫做柏林迪納摩的球隊。這支球隊稱霸前東德足壇,是前東德巨無霸一般的存在。
在前南斯拉夫聯邦的第二大加盟共和國克羅埃西亞首府薩格勒布(今克羅埃西亞首都),也建立起一支迪納摩球隊——薩格勒布迪納摩。這支球隊在前南斯拉夫時期就是作為克羅埃西亞的代表對抗主體國家塞爾維亞首都貝爾格勒的兩支球隊。克羅埃西亞球星莫德裡奇就出自薩格勒布迪納摩。
其它詞彙中,前捷克斯洛伐克首都布拉格(今捷克首都),有一支球隊叫做布拉格斯巴達;保加利亞首都索非亞,有索非亞火車頭和索非亞中央陸軍兩支保加利亞的豪門球隊。
有些地區雖然沒有冠以諸如迪納摩、斯巴達、火車頭、中央陸軍等常見詞彙,但他們依然帶有那些年的紅色色彩,例如前南斯拉夫首都貝爾格勒的球隊貝爾格勒紅星和貝爾格勒遊擊。每當貝爾格勒德比時,我們依然可以看到當年的味道。
今年的世界足球先生,波蘭球星萊萬多夫斯基曾經效力的球隊波茲南萊赫,它的名稱萊赫就跟波蘭的鐵路系統有著密切的關係。
萊萬多夫斯基曾效力的波茲南萊赫,背後代表鐵路工人
東歐紅色年代已遠去,名字更是時間的沉澱
時間來到20世紀90年代,在內外環境的共同作用下,波蘭、匈牙利等國家政權出現了變更,蘇聯、捷克斯洛伐克和南斯拉夫因為內部矛盾,尤其是民族矛盾外加外部勢力的幹預,走向了解體。這就是震驚世界的蘇東劇變。
蘇東劇變之後,俄羅斯、波蘭、烏克蘭等東歐國家雖然政體變了,球隊的整體實力嚴重下滑了,他們早已不再像當年那樣叱吒風雲,但那些名詞因為是歲月的沉澱、時間的符號保留了下來。
如今,每次在歐冠、歐聯杯的賽場上,每當老球迷看到諸如基輔迪納摩、薩格勒布迪納摩、莫斯科火車頭、莫斯科中央陸軍等東歐球隊時,或許,那些曾經記憶深處的某些東西也會隨之翻湧。或許,這就是時間的沉澱和文化的符號給人們留下的最美好的回憶。
(Alexan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