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人就是漢景帝時期,最著名的「酷吏」郅都。漢景帝繼位以後,郅都被提拔為中郎將,統領御前侍衛。一天,漢景帝去上林苑狩獵,漢景帝最寵愛的妃子賈姬,一時內急,去茅廁解手。恰巧這時,跑來一頭野豬,直衝著茅廁而去。漢景帝心疼賈姬的安危,就讓郅都前去營救,但郅都不為所動,還是警惕地守衛著漢景帝。
漢景帝無奈,只好拿起武器,想親自去營救賈姬,也被郅都攔了下來。郅都說,「你身為國君,怎麼能輕易犯險?損失一個妃子可以再招來,你這樣做能對得起祖宗和太后嗎?」
好在賈姬並沒有受到任何傷害,只是被野豬嚇得呆在一旁。漢景帝的母親竇太后聽說這件事以後,認為郅都是一個大忠臣,賞賜了郅都一百兩黃金。
此後,郅都開始飛黃騰達,漢景帝每當遇到難以決斷的事情,都要諮詢郅都的意見。郅都也經常向皇帝進諫,看見有大臣犯錯,也給予當面批評。
郅都當了官以後,更加注重自己的形象,私人給他的信件從來不開封,直接發回去。逢年過節也不收任何禮物,走在大街上,有人衝他打招呼,他一律不理睬。
郅都曾經說過一句話,「既然離開了父母出身,做官就應當在官職位置上奉職死絕,就顧不得妻子兒女了。」因此,郅都也被人們冠以「酷吏」的頭銜,也就是說他嚴酷到不近人情的地步,而不是對待百姓殘忍的意思。
在山東這邊有一個豪強家族,稱霸一方,歷任郡守都拿他沒辦法,這是漢景帝想起了郅都,任命他為濟南郡守。郅都到任以後,查清事情的緣由,果斷逮捕了首惡,宣布其罪狀後,立即處死。其他豪強都被郅都的強硬手段嚇破了膽,沒有再敢違法的。
郅都當了一年的郡守,當地風氣大為好轉,路不拾遺,附近十幾個郡的郡守,都把郅都當成上級對待,一律聽從郅都號令。
西漢都城長安是一個貴族聚集的地方,這裡王公大臣眾多,難以管束。漢景帝決定要整治長安周邊地區,就把郅都調回來任中尉。郅都到任以後,打擊一切犯罪,無論什麼人什麼後臺,他都秉公處置,毫不留情。列侯宗室,見到郅都都側目而視,稱他為「蒼鷹」。
當時平定七國之亂的丞相周亞夫,在朝廷中有著極高的威望,大臣見了他都要行跪拜禮。郅都見了他也只是拱手作揖而已,討論政事之時,他也敢直面周亞夫,提出不同意見。
但好景不長,郅都很快就因為漢景帝的家事,被竇太后所不喜。當時的太子是漢景帝慄姬的兒子劉榮,但是漢景帝的大姐,也就是後宮中的大管家長公主劉嫖,不喜歡慄姬,她就在漢景帝面前說慄姬的壞話。
漢景帝的另一個妃子王夫人,為了兒子劉徹以後的地位,拼命討好長公主劉嫖。劉嫖也在漢景帝面前為劉徹說好話,漢景帝也開始喜歡他這個小兒子劉徹(後來的漢武帝)。
這時,王夫人和長公主合謀,暗中派人去遊說大臣,讓大臣上書建議立慄姬為皇后。有一個掌管朝廷禮儀的大臣,名叫大行,他還不知道漢景帝已經開始討厭慄姬了。當他向皇帝建議,立慄姬為皇后。立刻遭到了漢景帝的痛斥,「難道這是你應當說的話嗎?」
於是,漢景帝將這個拍錯馬屁的官員抓起來處死,同時廢劉榮為臨江王,也將慄姬打入冷宮。劉榮被趕到江陵以後,有人告發說劉榮為了擴建王府,侵佔了祖廟的院牆。這在當時是褻瀆祖先的重罪,漢景帝就派人將劉榮抓到長安受審。
劉榮來到長安以後,漢景帝便把此事交給郅都辦理。劉榮知道郅都辦事嚴苛過人,於是他在獄中寫了一封絕命書,就上吊自殺了。
可竇太后是很喜歡劉榮的,她對劉榮的死感到很傷心。但竇太后又不願意和兒子漢景帝鬧翻,就把此事遷怒到郅都身上,於是郅都就被免官回家。
漢景帝非常重視郅都的能力,就暗中任命郅都為雁門太守,去抵禦匈奴的進攻,並且授予他可以「便宜從事」的權限。
郅都到了雁門以後,局勢大變。匈奴也知道郅都的大名,他們得知郅都就任雁門太守以後,一時不敢來侵犯雁門。
匈奴消除對郅都的恐懼,甚至將郅都的形象製成木偶,讓士兵練習射箭。據說,從來都沒有人能射中,可見匈奴心中對郅都的忌憚。
郅都擔任了幾年雁門太守以後,訓練出一支強悍的隊伍。然後,他居然率領漢軍主動出擊匈奴。這是自漢高祖白登之圍以後,漢朝第一次主動出擊,一掃大漢數十年的憋屈。
這次大勝讓郅都的名聲再一次達到頂峰,但同時也為他招來了禍患。竇太后這才知道,當年郅都不僅沒有受到任何懲罰,反而成就了他在雁門的名聲。竇太后對郅都的怨恨,就更加強烈了。
沒過多久,匈奴開始反撲,雁門受到了匈奴大軍的重創,就連雁門太守馮敬也力戰而死。竇太后抓住這個機會,將一切罪責歸咎到郅都身上,強迫漢景帝逮捕郅都,要辦他的死罪。無奈之下,漢景帝不願違抗母令,只好將郅都砍了腦袋。
郅都這樣的人,看起來是嚴格執法,不畏強權的代表。但實際上,他們是被君主所利用,是在替君主執行任務。一旦君主不需要他們,或者觸犯了王室的利益,立刻就會被犧牲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