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 | 偵查不公開作業辦法

2021-02-20 侃刑事

偵查不公開作業辦法

  第 1 條

  本辦法依刑事訴訟法(以下簡稱本法)第二百四十五條第五項規定訂定之

  。

  第 2 條

  為維護偵查程序之順利進行及真實發現,與保障被告、犯罪嫌疑人、被害

  人或其他訴訟關係人之名譽、隱私、安全,並確保被告受公平審判之權利

  ,以落實無罪推定原則,偵查不公開之。

  第 3 條

  本辦法所稱偵查程序,指偵查機關或偵查輔助機關因告訴、告發、自首或

  其他情事知有犯罪嫌疑開始偵查起至偵查終結止,對被告、犯罪嫌疑人、

  被害人或其他訴訟關係人所為之偵查活動及計畫。

  本辦法所稱偵查內容,指因偵查活動而蒐集、取得之被告、犯罪嫌疑人、

  被害人或其他訴訟關係人個人資料或相關之證據資料。

  第 4 條

  本辦法所稱公開,指一切足使不特定人或多數人得以見聞、知悉之行為。

  本辦法所稱揭露,指公開以外,揭示、提供或其他足使特定人或不特定人

  得以見聞、知悉之行為。

  第 5 條

  應遵循偵查不公開原則之人員,指檢察官、檢察事務官、司法警察官、司

  法警察、辯護人、告訴代理人或其他於偵查程序依法執行職務之人員。

  前項所稱其他於偵查程序依法執行職務之人員,指檢察官、檢察事務官、

  司法警察官、司法警察、辯護人及告訴代理人以外,依其法定職務於偵查

  程序為訴訟行為或從事輔助工作之人員。

  第 6 條

  檢察官、檢察事務官、司法警察官、司法警察得告知被告、犯罪嫌疑人、

  被害人或其他訴訟關係人關於偵查不公開之規定,並得曉示如公開或揭露

  偵查中所知悉程序或內容對案件之可能影響。

  第 7 條

  偵查不公開,包括偵查程序、內容及所得之心證均不公開。

  第 8 條

  案件在偵查中,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者,經審酌公共利益之維護或合法權

  益之保護,認有必要時,偵查機關或偵查輔助機關得適度公開或揭露偵查

  程序或偵查內容。但其他法律有不得公開或揭露資訊之特別規定者,從其

  規定:

  一、對於國家安全、社會治安有重大影響、重大災難或其他社會矚目案件

    ,有適度公開說明之必要。

  二、越獄脫逃之人犯或通緝犯,經緝獲歸案。

  三、影響社會大眾生命、身體、自由、財產之安全,有告知民眾注意防範

    之必要。

  四、對於社會治安有重大影響之案件,依據查證,足認為犯罪嫌疑人,而

    有告知民眾注意防範或有籲請民眾協助指認之必要。

  五、對於社會治安有重大影響之案件,因被告或犯罪嫌疑人逃亡、藏匿或

    不詳,為期早日查獲或防止再犯,籲請社會大眾協助提供偵查之線索

    及證物,或懸賞緝捕。

  六、對於現時難以取得或調查之證據,為被告、犯罪嫌疑人行使防禦權之

    必要,而請求社會大眾協助提供證據或資訊。

  七、對於媒體查證、報導或網路社群傳述之內容與事實不符,影響被告、

    犯罪嫌疑人、被害人或其他訴訟關係人之名譽、隱私等重大權益或影

    響案件之偵查,認有澄清之必要。

  前項第一款至第三款及第七款得適度公開或揭露之偵查程序及偵查內容,

  應經去識別化處理,且對於犯罪行為不得作詳盡深刻之描述或加入個人評

  論。

  第 9 條

  前條得適度公開或揭露之案件,除法律另有規定外,下列事項不得公開或

  揭露之:

  一、被告、少年或犯罪嫌疑人之具體供述及是否自首或自白。

  二、有關尚未聲請或實施、應繼續實施之逮捕、羈押、搜索、扣押、限制

    出境、資金清查、通訊監察等偵查方法或計畫。

  三、有關勘驗、現場模擬或監定之詳細時程及計畫。

  四、有招致湮滅、偽造、變造證據之虞者。

  五、被害人被挾持中尚未脫險,安全堪虞者。

  六、偵查中之卷宗、筆錄、影音資料、照片、電磁紀錄或其他重要文件、

    物品。

  七、被告或犯罪嫌疑人之犯罪前科資料。

  八、被告、犯罪嫌疑人或訴訟關係人之性向、親屬關係、族群、交友狀況

    、宗教信仰或其他無關案情、公共利益等隱私事項。

  九、有關被害人或其親屬之照片、姓名、其他足以識別其身分之資訊及有

    關其隱私或名譽之事項。

  十、有關少年事件之資料、少年或兒童之照片、姓名、居住處所、就讀學

    校、家長、家屬姓名及其案件之內容,或其他足以識別其身分之資訊

    。

  十一、檢舉人或證人之姓名、身分資料、居住處所、聯絡方式、其他足以

     識別其身分之資訊及其陳述之內容或所提出之證據。

  前項第六款之影音資料、照片或物品,有前條第一項第一款、第七款之情

  形,而有特別說明或澄清之必要者,於以書面敘明理由,經機關首長核准

  ,以去識別化處理後,得適度公開之。但為維護重大公共利益之情形,得

  不以去識別化處理。

  被告或犯罪嫌疑人有前條第一項第四款至第六款之情形者,必要時得公開

  其聲音、面貌之圖畫、相片、影音、犯罪前科、犯罪情節或其他相類之資

  訊。

  案件在偵查中,不得帶同媒體辦案,或不當使被告、犯罪嫌疑人受媒體拍

  攝、直接採訪或藉由監視器畫面拍攝;亦不得發表公開聲明指稱被告或犯

  罪嫌疑人有罪,或對審判結果作出預斷。

  第 10 條

  偵查機關及偵查輔助機關應指定新聞發言人。

  依第八條、前條第二項、第三項得公開之事項,應經各該機關首長、新聞

  發言人或依個案受指定人員審酌考量後,統一由發言人或受指定人員發布

  。

  偵查機關及偵查輔助機關除前項人員外,對偵查中之案件,不得公開、揭

  露或發布新聞。

  偵查輔助機關對於已系屬偵查機關之案件,偵查中有發布新聞之必要者,

  應事先徵詢偵查機關意見。

  各機關應設置適當處所作為媒體採訪地點,並應劃定採訪禁制區。

  第 11 條

  偵查機關及偵查輔助機關首長,應指定該機關有關人員三人至五人,組成

  偵查不公開檢討小組,由機關首長或其指定之人負責召集,就當季媒體報

  導該機關有關偵查案件等之新聞加以檢討。遇有重大事故,得隨時召集之

  ;當季無新聞者得免召開。偵查不公開檢討小組會議,必要時得報請上級

  機關派員列席。

  上級機關首長應指定其有關人員三人至五人,組成偵查不公開督導小組,

  由上級機關首長為召集人,於發現所屬偵查機關或偵查輔助機關於偵查中

  有違反本辦法,認有必要時,應即予調查並採取有效防止措施。

  偵查不公開檢討小組對未遵守本辦法之人員,應報請機關首長,依各該應

  負之行政、懲戒或其他法律規定之責任,送交各權責機關依法官法、公務

  員懲戒法、公務人員考績法或其他法律規定處理。如涉及刑事犯罪者,應

  向偵查機關告發。

  偵查機關及偵查輔助機關發現辯護人、告訴代理人或其他從事輔助工作之

  人員違反本辦法者,應送交權責機關依律師法或其他法律之規定處理。如

  涉及刑事犯罪者,應向偵查機關告發。

  第一項檢討報告及第三項查辦處分情形,偵查機關及各偵查輔助機關應定

  期公布。

  第 12 條

  偵查機關及各偵查輔助機關應定期舉辦教育訓練,加強對偵查不公開原則

  之認識及落實。

  第 13 條

  偵查機關及偵查輔助機關不得將偵查案件之媒體曝光度,做為績效考評之

  依據。

  第 14 條

  被告、犯罪嫌疑人、被害人或其他訴訟關係人為少年或兒童時,除法律另

  有規定外,準用本辦法之規定。

  第 15 條

  本辦法自發布後三個月施行。

相關焦點

  • 揭秘神秘的臺灣特偵組:位高權重 主查黑金政治
    經常見諸於報端的臺灣特偵組全稱是「最高法院檢察署特別偵查組」,其前身為「臺灣高等法院檢察署查緝黑金行動中心」。特偵組是為呼應反貪瀆的社會訴求而設立,主要職能是對付「黑金政治」。  2013年9月6日,「檢察總長」黃世銘召開記者會,公開特偵組監聽到的王金平與柯建銘間的通話,認為有關說嫌疑。
  • 臺灣SOGO案疑雲 偵查庭錄音檔「沒有聲音」
    華夏經緯網12月09日訊: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涉入「SOGO行賄案」被收押的「立委」陳超明,12月4日以500萬元新臺幣(下同)交保,同案被告「立委」蘇震清和廖國棟等人,卻仍身陷牢籠。蘇震清目前已遭押4個多月,11月20日,臺北地方法院首次提訊蘇時,其律師團察覺「太平洋流通公司」前董事長李恒隆的8月10日偵查庭自白筆錄,相關錄音檔竟有長達6小時噪聲。  據報導,當時,檢察官當時淡然宣稱,另有一套獨立偵查錄音設備可供檢驗。然而12月1日,蘇震清妻子廖靖汝又控訴檢方口中的「另一套獨立偵查錄音」中,同一時段竟然「一片空白」,甚至連噪聲都沒有。
  • 話題 臺灣檢察官的「王朝馬漢」
    雖說臺灣「法院組織法」和「刑事訴訟法」均規定檢察官有權指揮、調度警察協助偵查,檢、警本為「將兵」關係,即檢察官是警察的指揮、監督長官,而警察則是檢察官的輔助機構,檢察官有權指揮警察進行調查取證等偵查作業。然而,現實中臺灣檢、警機關之間的關係卻頗為緊張,實務中存在警察不願意接受檢察官的指揮而檢察官也深感指揮警察有心無力的現象。
  • 搞壞臺灣民主,民進黨最該被「轉型正義」
    如果只把韓國瑜所說「民進黨把臺灣民主搞壞了」、郭臺銘所言「蔡當局朝獨裁之路靠近」,或朱立倫所指「民進黨口口聲聲捍衛民主,實際上做的都是反民主」,都視為黨派之見,那麼至少賴清德的椎心之痛,不會是無病呻吟。
  • 國民黨啟動22縣市民調作業拼2022 臺灣民眾黨插旗臺南
    (圖片來源:臺灣「中時新聞網」)中國臺灣網11月2日訊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國民黨主席江啟臣1日受訪表示,為備戰2022年縣市長選戰,國民黨已啟動22個縣市民調作業,比較艱困的地方要及早準備,想辦法找出最能勝選的人。臺灣民眾黨則在臺南成立服務處,拼3席議員。
  • 中國兒藝《特殊作業》臺灣行圓滿完成
    應臺灣如果兒童劇團邀請,中國兒藝《特殊作業》劇組一行28人,由院長尹曉東帶隊,於6月15日至19日,
  • 孤島作業區:從嚴規範「三務公開」工作 有效提升公開監督實效
    勝利油田油氣井下作業中心孤島作業區通過規範「三務公開」的工作平臺、公開標準,監督考核,發揮了「三務公開」工作促清廉、促民主、促和諧作用,構建了民主透明、廉潔高效的監督管理機制
  • 作業短拖延長,治療寫作業拖延症別再搏命了,用這4種辦法
    於是悲劇發生,該小學生2個小時的功力盡廢不說,之前寫的作業也悄悄地隱退江湖了。這實在是過完年之後一場莫名的悲傷啊!不提寫作業,提起來都是爹娘的淚不過大部分父母遇到的不是這種天時地利人和都不佔的悲催孩子,而是本來作業很短,卻被拖延症孩子拉得很長的狀態。
  • 小學驚現天書作業翻譯閩南語 臺灣的家長都大喊頭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小學驚現天書作業翻譯閩南語 臺灣的家長都大喊頭痛 有島內網友在社交網站Facebook分享,臺灣小學的閩南語教材作業,只見上面印著滿滿的羅馬拼音,要求把這些拼音翻成閩南語,讓許多人直呼到底想表達什麼,不僅做作業的小朋友們看不懂,連臺灣的家長們都大喊頭  原標題:小學驚現天書作業翻譯閩南語
  • 貧窮限制了臺灣名嘴的想像力…
    21日晚,「名嘴」周玉蔻在節目上公開聲稱,新黨青年成立了一個以「戰時管用」為目的的「類似軍事訓練的團隊」,還稱王炳忠家人帳戶出現500萬(新臺幣,約合人民幣110萬),疑似是替大陸發展組織。 據臺灣親綠媒體《自由時報》報導,21日晚,周玉蔻在政論電視節目中,聲稱統派組織「新中華兒女學會」、臺大「中華復興社」,用論壇、寫稿,帶團前往大陸的手法,來傳播中國共產黨政治思想。
  • 國民黨2020初選民調作業倒計時……
    在初選民調進入倒數計時,不少藍營支持者為了能接到電話也各出奇招,有人把電話抱進廁所,還有人採用「輪班制」守候,緊張到連門都不敢出,就怕錯過民調電話。國民黨中央計劃在15日上午8點公開進行民調數據拆封、數據處理及加權統計作業,預計上午11點召開記者會公布民調結果。
  • 牛律師談張志超案:為何不做偵查實驗,究竟該如何辯護?
    刑事辯護近段時間以來,張志超案成為了司法領域的熱點新聞,由於筆者沒有參與了案件的辯護中,加上本案的再審判決全文尚未公開,僅根據百度百科上的一些線索結合筆者辯護的經驗,發表一下個人意見:一、案情回顧:1、一審認定張志超強姦致人死亡,並判處無期徒刑;2、最高院以原審判決認定張志超強姦致人死亡、王廣超包庇的事實不清,主要證據之間存在矛盾,決定指令山東高院另行組成合議庭對案進行再審;
  • 臺灣女作家林奕含遭誘姦自殺案最新消息: 補課教師陳星獲不起訴
    臺灣「中時電子報」8月22日報導稱,臺南地檢署調查4個月後偵查終結,21日晚間宣布將於今(22日)上午10點舉行結案記者會。但南檢公布的偵查終結公告中,出現「妨害性自主,本股,陳國星,不起訴處分」。但南檢今天公布的偵查終結公告中,出現「妨害性自主,本股,陳國星,不起訴處分」。此外,據《ET Today》網站報導,臺南地檢署不願向外界透露林奕含案偵辦過程與相關內容,面對外界擔心沒有進度。此外,檢方雖然強調偵查不公開,也表示若查到某個段落,就會公開說明。
  • 輔導孩子作業難,嶽雲鵬發招聘信息:但凡有一點辦法也不會這樣
    隨著社會的發展,競爭的壓力不僅僅體現在成年人的身上,也在孩子身上有所體現;家長們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往往會給孩子報各種各樣的興趣班,而孩子們的課業難度,不僅讓孩子冥思苦想,更是讓家長也犯了難。嶽雲鵬發文為女兒聘輔導老師:但凡有一點辦法也不會這樣
  • 衰漫畫:阿衰的作業被狗啃了?金老師:我有辦法拆穿你!
    獨立完成作業上交並且按時上交是每一個學生都應該做到的事情,不過在《阿衰online》漫畫中,這麼簡單的事情阿衰都很少完成,他每次做作業全靠抄,沒得抄就拖拖拉拉不肯交,還編出一些亂七八糟的謊言來搪塞收作業的大臉妹。
  • 重大案件偵查終結前再過一遍篩子
    ,這已不是該院辦理的第一例重大案件偵查終結前訊問合法性核查案件了。  今年以來,撫順市檢察院積極探索創新工作機制,牽頭起草《撫順市人民檢察院、撫順市公安局、撫順市國家安全局〈關於重大案件偵查終結前開展訊問合法性核查工作實施辦法〉》(下稱《實施辦法》),採用「受理-調查-移送-反饋」規範化辦案模式,全力推動重大案件偵查訊問合法性核查工作開展常態化。
  • 臺灣小學驚現天書作業:羅馬拼音要求翻譯為閩南話
    一份驚為「天書」的閩南語作業(圖片來源:「爆料公社」Facebook主頁)  「O chit-jit,thi-khi chin ho.」 各路翻譯大神,你們懂這是什麼意思嗎?  在臺灣,小學生都要會!  閩南語(被臺當局稱為「臺語」)自陳水扁時期正式成為臺灣地區小學課程中的一部分,蔡英文上臺之後因「去中國化」的需求更是不遺餘力地推進。有島內網友在社交網站Facebook分享,臺灣小學的閩南語教材作業,只見上面印著滿滿的羅馬拼音,要求把這些拼音翻成閩南語,讓許多人直呼「到底想表達什麼」,不僅做作業的小朋友們看不懂,連臺灣的家長們都大喊頭痛。
  • 設伏、偵查、追捕,圍獵「油耗子」堪比大片
    隊員們沿著轎車開出的方向偵查,果然在一處井場上發現了一小堆落地原油。中隊隨即展開蹲守設伏行動。次日2時許,外圍蹲守隊員傳來消息:「目標出現!」隊員們立即進入作戰狀態,通過圍捕追擊,成功將轎車截獲,發現正是之前遇見的雅閣轎車。現場回收車內被盜原油2噸。此時,隊員們又收到聯合行動信息,要求配合其他中隊趕往北二路,對一臺逃跑的盜油車輛進行攔截圍捕。
  • 陳立:臥底偵查司法實踐的比較法分析——兼論臥底偵查行為的正當化...
    我國臺灣地區林漢強法官認為:「臥底偵查的偵查方法,系經由專門的偵查人員,透過改變、隱瞞身份之方式,以欺騙手段獲得犯罪分子的信任,而在一定期限內潛伏於犯罪組織內部,收集犯罪組織的內幕資訊,或者從內部瓦解犯罪組織。」[2]基於此,這種臥底偵查顯然屬於狹義的臥底偵查。從事狹義的臥底偵查的偵查人員一般被稱為臥底警探。
  • 兒子作業錯一題,老師在班群公開批評家長,爸爸4個字霸氣回懟
    家長群開始發孩子每天的作業,讓家長通知自己的孩子,還有家長在群裡攀比起來,風氣逐漸開始渾濁起來。孩子做錯題,老師卻在班群公開批評家長最近一個小學的家長群聊天記錄直接把大家看火了。原來是老師在把作業的批改情況在群裡匯報了一下,並且因為一個孩子標點符號錯了,直接被點名批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