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啥日本的小偷很少?因為「一元斬」,百姓撿到錢也不敢留

2020-12-27 讀文化博今

古詩中提到:殺雞儆猴犬當家,冷血無情是毒蛇。殺雞儆猴其實也是一種計策,可以用小的犧牲品來放射出更大的能量,起到震懾群眾的作用。而在歷史中,也有很多古人善於使用殺雞儆猴這樣的計策。

比如說在北宋時期,我國有一名叫做張關崖的文臣,當時請了一些幫工來清理庫存,但是後來發現有一名衙役有喜歡偷小錢的習慣。有一次被張縣令逮到了,雖然只搜到了一錢銀子,但是張縣令卻在判詞中寫到「今天可以偷一錢,日後利用一千個日日夜夜,就可以積攢下來一千錢,所以不要因為小事情就忘記了大危害。

張縣令處置這位偷竊的時候,就實行了重判。自此之後,張縣令所管理的區域內,百姓們偷盜的情況就少之又少了。有很多人在撿到錢之後,還會主動的去上交給衙門,而這種情況在日本其實也曾出現過。

織田信長是日本戰國時期的三傑之一,是日本著名的歷史人物。在政治、軍事、經濟等方面都有過自己的貢獻。織田信長出生於1534年,1540年時就已經成為了那古野城的城主,當時也僅僅只有6歲。一方面是因為織田信長家族勢力的強盛,另一方面是因為織田信長也有自己的智慧。

織田信長之前,日本社會當中就有一個一元斬的習俗,也就是說小偷如果只是偷了一元日元,那麼也會被當眾斬首。織田信長也推崇這一社會習俗,並且將其變成了法律法規。之後,日本出現小偷的概率就很少了。

到1945年之後,日本百廢待興,大力發展城市建設時也明確規定,小偷即便只是偷了一元,那麼也會受到特別重的刑罰。更嚴重的情況是,當人們的影視條件慢慢優化了之後,政府在逮到了小偷或者是抓到了撿錢不還的人,那麼這些人都會被曝光於網絡和電視臺。

在雙重壓力之下,日本出現小偷的情況少之又少。2014年,日本人口已經突破了1億人。然而在這一年,全國上下範圍內找到的小偷也不超過5000人。這其實是非常小的一個比例了,可以說日本出現小偷的概率真的不算高。

如果我們中國也能夠推行這種制度,一方面將小偷的刑罰懲戒制度變得更加嚴重,另一方面對於小偷思想教育方面看得更重一些。加大媒體宣傳的效果,說不定中國國內的小偷也會變得少之又少。

相關焦點

  • 日本的小偷為什麼特別少?因為「一錢斬」,撿到錢都不敢自己留!
    對於出國旅遊的人來說,注意隨身攜帶的物品,防止被小偷扒竊,應該算是一件需要時時刻刻注意的事。畢竟,一些必需的證件還有財物都在裡面,萬一要是丟失了那可就麻煩了,整趟旅程都有可能被打亂。不過,對於去日本的朋友來說,則完全不需要擔心這個問題。
  • 在日本撿到錢竟然敢不上交?小心被抓去坐牢!
    在日本,丟了錢包能夠找回來,這是事實。日本朝日電視臺曾經播過一檔節目,談到一個話題:一年中,日本人到底撿了多少錢交公?這是一個很有趣的話題,因為「拾金不昧」不僅體現了一個國家國民的道德素質,也反映了一個國家國民的行為規則的建設。電視臺邀請了剛剛退休的刑警飛松五男先生來作回答。這位老刑警報出的數據,確實嚇人一跳。
  • 在日本撿到錢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有點爽!
    今天,環球趣事君看到這樣一則微博,講述了在日本撿到錢交給警察後的情況。這讓趣事君產生了興趣。那就來聊一聊撿到錢或物品在日本該是如何處理的吧。在日本,如果你撿到錢或物品不歸還失主或不上交警察,就會觸及「非法佔有罪」,屬於刑事犯罪,要被判刑,將被判處1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罰款10萬日元(約6300元人民幣)。坐牢或罰款當然不是最慘的,最衰的是要留下案底,這要影響一生的,關於就業、貸款等等。這就是為什麼日本人能做到拾金不昧的原因之一。你都猜不到東京一年內遺失並被上交的錢有多少。2017年累計有37.5億日元現金!
  • 撿到「一分錢」變「一元錢」引爭議 作者家屬:經典就是經典
    近日,一張截圖在朋友圈流傳,那首著名的兒童歌曲《一分錢》被改成了《一元錢》。有人感嘆,時光飛逝,過去的「一分錢」成了「一元錢」;也有人質疑,這樣改編經典,難道不是惡搞嗎?要知道,作曲家就曾在南京創作並生活多年,揚子晚報記者採訪了原作者的家人。揚子晚報/揚眼記者 張楠一分錢變一元錢消解經典文化,可取嗎?
  • 偷東西捂著鼻子背布袋,日本小偷形象由來
    說到日本的小偷形象,實際上中國人對日本的第一印象那就是小偷少,例如《後漢書》中就記載:倭國婦人不淫,不妒忌,不盜竊,少爭訟。當然了,這並不代表日本就沒有小偷,例如日本戰國時期就有鼎鼎大名的俠盜石川五右衛門,白天是商人模樣去打聽富貴人家,踩好點,晚上則化身盜賊,劫富濟貧,頗受當時窮苦百姓的歡迎。
  • 昨晚路上撿到一元錢硬幣,得13之數與「金生水」
    走夜路撿一元錢昨天晚上在路上撿到了一塊錢硬幣。那是一段沒有路燈的路,雖然很暗,但我在路的轉彎處卻看到了一枚一元錢的硬幣。在那麼暗的狀況下,我一眼就那麼巧的看到了,並且啥也沒多想,沒猶豫就拾了起來。由於比較暗,我當時也沒看清是「字」朝上?還是「花」朝上?
  • 《一分錢》歌詞被改了:「我在馬路邊,撿到一元錢」
    近日一張截圖在朋友圈流傳——著名的兒童歌曲《一分錢》被改成了《一元錢》有人感嘆時光飛逝過去的「一分錢」「與時俱進」成了「一塊錢」也有人質疑這樣改編經典難道不是惡搞嗎?帶著這樣的疑問記者日前採訪了原作者的家人一分錢變一元錢 消解經典文化可取嗎?「我在馬路邊撿到一分錢,把它交到警察叔叔手裡邊……」「春天在哪裡呀,春天在哪裡」等曾伴隨億萬少年兒童成長的歌曲,都是出自國家一級作曲家、著名音樂家潘振聲之手。潘振聲生於上海,1991年調任江蘇省文聯黨組成員、副主席,1995年退休。
  • 撿到手機索要2000元不成,大媽當場摔碎也不還!結果很悲催……
    路上,兩個女孩一方面打電話諮詢警方,警方支招見面交涉時錄音或拍視頻留證據;另一方面,兩個女孩商定給對方500元酬金,「我們剛工作不久,沒多少積蓄,500元已經是能承受的極限。」小芳說,為了表達誠意,路上她們還特地買了一筐楊梅。10點鐘左右,小徐和小芳到了約定地點。
  • 內蒙古赤峰:男子100元錢丟失,女子撿到拒歸還,網友稱太奇葩
    在不知道失主的情況下,應該把所撿到的物品交給警察;在明確得知失主的身份後,應該主動歸還。但是,在現實生活當中,很多人為了一己私利,或者是出於據為己有的心理,把一些撿到的東西拒絕上交和歸還。8月3日中午,內蒙古赤峰一位男子稱:自己在市場買東西,兜裡的100元錢掉地上,被女子撿到後拒絕歸還。有網友稱:太奇葩了!
  • 的姐歸還撿到的手機 要了失主100元錢到底該不該
    「我還特別心存感激,結果等了很久還沒送,後來我又打了次電話,她說要100元錢馬上就送過來。」 @ManeySUN就對司機說,希望司機正常打表,該多少錢就給多少錢,但司機表示她要100元錢是她應得的。 「對於司機能夠不昧的精神我還是特別感激的,但是這100元錢還是挺丟長春出租的臉的!」
  • 故事:撿到錢
    按每人200元標準申領新年紅包。多人的肝臟有很好的幫助。通過大量原始材料的翻閱和研究。想見的人就去見。不給自己留遺憾!聲明:本文內容及圖片均來源網絡。被人體吸收後能產生免疫球蛋白。以及隴海、包西、侯西鐵路至西康鐵路普客通過;辦理城際鐵路向潼關、韓城及城際環線的始發及通過。這時,坐在旁邊賣菜的鳳婆開了腔:「老四,見者有份,你不能獨吞。」
  • 內蒙一女子撿到100元,就不還給失主,警察來了都不給:有種別丟
    錢丟了肯定是一件非常著急的事情,如果有人在旁邊撿到了,一般都會及時把錢還給丟錢的人,畢竟丟錢的人就在眼前,撿到別人的錢不還給人家也是非常不好的行為,而最近這樣的事情在內蒙古的赤峰市就發生了,有一名女子撿到了100元錢,她說什麼都沒有還錢。
  • 撿到東西上交還被罰:長沙保潔員因為上交不及時,被罰500
    湖南長沙一名保潔員在工作時撿到一克拉鑽戒,上交後反被罰款500元,公司給出的理由是上交不及時。多長時間內上交才算及時,據這名保潔員所說,從撿到到上交才僅僅16分鐘而已。公司有這樣的規定是不是寒了拾金不昧者的心。
  • 在日本撿到巨款居然可歸個人
    據說,這條船在二手市場可以賣千萬元以上,而即便是賣廢品也可以價值百萬元以上。」接下來文章作者姚遙先生從法律角度對這艘撿來的大貨船的歸屬問題進行了種種分析。在排除了各種可能之後,寫:「排除了以上所有情況之後,這條船終於不再是一條船,沒有主人,也不是文物,而是可以被當做『漂流物』對待的無主財產。但在這裡,還是要很遺憾地宣布,馬路邊撿到的每一分錢都屬於國家。
  • 撿到1000元錢交給失主,誰料失主卻說丟了7千,該怎麼辦?
    我昨天上午因為胃不舒服,就打車去了醫院找想找醫生看一下,因為去的有點晚,拿到號時一看都排到七十多了,在等了二個多小時後好不容易見到了醫生,可醫生總共問了不到十句話,就匆匆的開了點藥就完事了,我還有點奇怪的是為什麼這個醫生連各項檢查都不讓做,就這麼輕易的把我給打發了?從醫院出來後,我便準備去醫院附近的公交站,想坐公交車回家。
  • 一個普通人為啥要留在日本工作
    非常感謝大家的支持,順其自然,我想和大家聊聊為什麼要留在日本工作。結合自身,分析以下幾點原因。我想告訴大家並不是很多人都適合在日本生活。說白了日本社會不太喜歡冒尖逞強的人,更喜歡溫順聽話的綿羊方便管理指揮。在勸退大家別來日本幹IT裡也寫過類似的內容,連結放在下面,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看看。在日碼農勸你別來日本幹IT--大實話也正因為這樣的性格,在日本才不會感覺有過多的不適,日本社會的不溫不火剛好適用於我這樣的人。
  • 中學生走路掉錢了,被大媽撿到後拒絕歸還,聲稱50元錢都長一樣!
    相信在很多網友的日常生活當中,經常會遇到一些自己的東西不小心被掉落,然後別人撿到後主的歸還的暖心事情。但是,也有一些貪圖小便宜的人,在撿到別人的東西的時候,往往拒絕歸還,甚至還要求給予一定的金錢補償來歸還失主的物品。
  • 正月為何不剃頭? 瀋陽故宮下令「留髮不留頭」
    可是,到了第二年的六月十五日,福臨再次頒布「剃頭令」:京城內外,限10日;各省自詔令到達之日算起,亦限10日,官軍民一律剃髮,遲疑者按逆賊論,斬!清廷把剃髮作為歸順的標誌之一,口號是:「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  那時,漢族男兒蓄髮,在他們看來,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損傷、妄動。「剃頭令」一下,對他們來說如晴天霹靂,各地百姓瞬間激起滿腔怒火,他們高呼:「寧為束髮鬼,不做剃頭人!」
  • 《民法典》:地上撿到的錢,可能成為「燙手的山芋」!
    地鐵上撿到20000塊錢,還沒有找到失主,剛到單位發現錢又不見了,失主正好找來了,沒想到要自己拿20000元還給他。關於拾取別人丟失的東西一定要知道以下事項,不然做了好事可能還要賠錢。【事件普法】解讀:我們在撿到別人丟失的物品時,一定要注意保管好,因為自從撿起東西那一刻,你就有義務保管撿到的物品,並確保它沒有損毀。《民法典》第316條規定:撿到物品的人在將物品上交前,有關部門在未領取物品前,是有責任妥善保管物品的。如果因為自己過失造成物品遺失或者損壞,要是承擔民事責任的。
  • 拾到五元錢後該交給誰?
    5點20分一過門口響起了敲門聲,我一看,咦,還挺準時的嘛,正準備表揚他,孩子自己先開口了一一孩子:「媽媽,你看我在外面撿到五元錢。"我:「怎麼撿到的呀?」孩子:「就是騎單車在小區的路上撿到的,我現在準備去買奧特曼卡了,兩元一張,可以買兩張,還剩下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