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一把,我們貧困戶自己要奔一程丨桐梓縣夜郎鎮夜郎村村民王良才

2021-01-13 天眼新聞

 

我叫王良才,一個普通的農民。從夜郎鎮沿著蜿蜒盤旋的公路向上,翻越兩座山,直行半裡路,再爬十五分鐘的坡,穿過一壟茂密的竹林,就到了我的家。  2014年9月,兒子初中畢業到重慶讀書,每學期都要一筆學費、生活費,我家也因學致貧。  政府和村裡知道我家情況後,主動上門幫我,把我納入建檔立卡貧困戶,實施精準幫扶措施,給我提供買羊崽的本錢、補貼款,我還有了低保。   看見我家房子破舊,村裡就派人來維修。那個時候不通公路,交通不便,他們就找馬馱,用肩扛。水泥、山沙、石頭,他們一步一步地運上來,不知流了多少汗水。他們這樣真心實意的幫我,貼心對我,我自己也要更加勤奮才行。

這些年我養羊、養蜜蜂,種莊稼,只要能增加收入,我都拼著命幹。每年年底,羊子餵肥了,價格好起來了,我就賣到鎮上,一點一點的增加收入。  再艱難的日子也是暫時的。再苦不能虧了孩子的教育,我想只要孩子畢業後找到一份好工作,好日子就會來的。  好在孩子勤奮好學,畢業後就在一家廣告公司上班,每個月有四千多的工資。我靠著在家發展,一年收入也有兩萬多。  現在我家脫貧了,也沒有享受低保了,生活水平比以前好了太多。好日子是幹出來的。鎮裡村裡經常開群眾會,號召大家要勤勞致富、自力更生,幹部扶一把,我們貧困戶自己要奔一程,生活才有盼頭。  這些年,鎮村幹部們幫我解決了不少困難。我時常給孩子說以前別人幫我們,我們現在也要幫別人。孩子利用他的專業知識給鎮裡免費設計了形象標識,我知道了很高興,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努力地創造好生活。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婁勤麗

通訊員楊子林整理

編輯趙雨思

編審尹長東李玲

相關焦點

  • 桐梓夜郎鎮:因地制宜調產業 拓寬群眾致富路
    在桐梓縣夜郎鎮涼水村高粱種植基地,記者在現場看到,該鎮農業服務中心的負責人劉勇正在對高粱的防蟲害進行業務培訓。村民們在一旁仔細的聽著,心怕一不小心就漏掉了一個防治害蟲的方法。   村民楊安海也是其中一員,今年他把家裡的幾畝地全部都種上了高粱,到底劃不划算?他心裡有把稱。
  • 宜章村民王良才勇救落水兒童 受縣政府表彰
    紅網時刻8月22日訊(通訊員 薛雲松)日前,湖南宜章縣人民政府下發文件,對梅田鎮戰地衝村村民王良才勇救落水兒童的行為進行表彰。王良才,男,1973年9月生,梅田鎮戰地衝村村民,長期在外打工。今年6月16日,王良才回到家鄉宜章縣城辦事。12時,許辦好事情的王良才從玉溪河寡婆橋路過時,突然聽見有幾個小孩在大聲哭叫:「救命啊!
  • 「我的扶貧故事」讓村民們感受到滿滿的幸福丨桐梓縣高橋鎮周市...
    我叫張再波,是遵義市桐梓縣文體旅遊局幹部,2018年3月到桐梓縣高橋鎮周市社區任第一書記。周市社區有10個村民組,全村1100戶4428人 。剛到社區,我就聽說社區黨支部2018年被納入軟弱渙散村管理。
  • 「我的扶貧故事」村裡成了我的第二個家丨桐梓縣松坎鎮三元村駐村...
    我叫餘超,今年28歲,2017年12月,我到桐梓縣松坎鎮三元村任駐村第一書記。給代養蜜蜂的貧困戶分發蜂蜜這些年在村裡發生的點點滴滴我都深深地記在腦海裡。餘超走訪貧困戶「太感謝餘書記帶人來幫我打掃衛生,以後我一定會保持乾淨,把房間收拾乾淨。」何啟林開心地說道。
  • 王良才到龍塘鄉調研脫貧攻堅工作
    7月21日,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王良才到龍塘鄉柏溪村調研脫貧攻堅工作,深入了解駐村工作隊工作、生活情況,並與村支兩委、扶貧工作隊成員進行了座談。王良才指出,今年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村支兩委和幫扶責任人要積極宣傳扶貧政策,發動群眾、關心群眾,調動群眾積極性,激發內生動力,用真心真情讓老百姓有更多的獲得感,打好打贏脫貧攻堅戰。
  • 我在廣東奔小康丨小小竹條,大大夢想!「蒸籠姑娘」帶領村民致富奔康
    點擊上圖立即搶購《我在廣東奔小康》讓我們一起聆聽奮鬥者的心聲!創業回家之初,很多身邊的朋友不理解沈美娟為什麼要放棄穩定的生活,回到山旮沓裡創業,是家人的支持給了沈美娟選擇和堅持的勇氣。對於未來,這位「蒸籠姑娘」有著自己的規劃,她表示要繼續擴大規模,紮根下去,打牢自己的根基,帶動周圍更多的人加入到竹編行列,讓他們能夠在家門口就實現致富奔小康。
  • ...為群眾辦好事辦實事丨桐梓縣堯龍山鎮小水村駐村第一書記王瀅
    接到通知之初,心中甚是驚訝,沒有任何農村工作經驗的我不知道到基層後能做什麼,帶著不安的心,我來到了桐梓縣堯龍山鎮。第一年我被派駐到桐梓縣堯龍山鎮劉家山村擔任駐村工作組長,我決定從最基礎的工作做起,走訪每家每戶,掌握群眾的生產和生活情況。
  • 「我的扶貧故事」為群眾辦好事辦實事丨桐梓縣堯龍山鎮小水村駐村...
    接到通知之初,心中甚是驚訝,沒有任何農村工作經驗的我不知道到基層後能做什麼,帶著不安的心,我來到了桐梓縣堯龍山鎮。第一年我被派駐到桐梓縣堯龍山鎮劉家山村擔任駐村工作組長,我決定從最基礎的工作做起,走訪每家每戶,掌握群眾的生產和生活情況。
  • 溫州房管所邀請王良才擔任行風監督員
    王思敏說:「其中一名人選我們很想邀請,就是『跑了七趟』的王良才,他有切身感受,今後我們做得好不好,他很有說服力。」  王良才接受監督員一職,認為所做值得  王良才之前對房管窗口的工作有怨言,是否願意接受這一邀請,鄭克和王思敏心裡都沒底。昨天中午,他們來到龍灣區城市東片防洪工程建設指揮部,想聽聽王良才的意見。
  • 韋蘭:代表有擔當 村民奔小康
    韋蘭:代表有擔當 村民奔小康 2020-11-17 22: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打卡網紅村丨大餘旱田村:奏好田園曲 綠色奔小康
    打卡網紅村丨大餘旱田村:奏好田園曲 綠色奔小康 2020-10-19 16:5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脫貧】奔康路寬了 貧困戶笑了——省定貧困村平遠縣仁居鎮社南村...
    劉文林一邊斟茶,一邊靦腆地應道:「瞧你說的,你們以前幫我脫貧致富操碎了心,我們哪能忘恩情?」 手裡的熱茶解渴,耳邊的話語暖心。鄒創智、劉文林笑臉中蕩漾的幹勁與熱情,成為社南村在脫貧奔康路上奮進的一剪美麗縮影。坪湖精準扶貧產業示範基地,鄒創智(左一)和扶貧幹部到田間地頭查看菸葉長勢情況。
  • 一旦被評貧困戶,是否終身享福利?
    所以,一旦被評上貧困戶,並不是可以終身享受福利,更不是像有些人說的那樣還可以繼承到下一代,這是不正確的。03正確對待農村貧困戶對於農村貧困戶的概念我們要正確認識,理性地看待。過去沒有補貼和福利的時候,大部分人是以貧困戶名號冠在自己頭上為恥的,然而現如今貧困戶會享受一部分國家的補貼和幫扶,所以很多人卻曲解了它的正確概念,甚至有些人本身並不貧困而想法設法去爭取名額,可以說是出現了以「貧困戶」為榮的現象。我們不應該以評選貧困戶為榮,應該以靠自己雙手發家致富為榮!
  • 省定貧困村平遠縣仁居鎮社南村蹲點採訪紀實:奔康路寬了 貧困戶笑了
    劉文林一邊斟茶,一邊靦腆地應道:「瞧你說的,你們以前幫我脫貧致富操碎了心,我們哪能忘恩情?」  手裡的熱茶解渴,耳邊的話語暖心。鄒創智、劉文林笑臉中蕩漾的幹勁與熱情,成為社南村在脫貧奔康路上奮進的一剪美麗縮影。
  • 科技助力葡萄產業 昔日貧困戶今天奔小康
    餘下街道靈山寺村曾經的貧困戶鄭多念,就是在政府部門和幫扶幹部的幫助下,依託葡萄產業實現了脫貧增收。在鄠邑區靈山寺村的科技扶貧產業園裡,葡萄新品種「含香美人嬌」剛剛成熟,紫紅的果粒晶瑩剔透、分外誘人。由於市場緊俏,一大早,鄭多念就來到園子裡採摘葡萄、修剪枝葉。
  • 明水「網紅雞將軍」6萬隻雞雛贈貧困戶
    為做大生態溜達雞產業品牌,促進農民增收,桑慶軍為「溜達雞」申請了自己的「軍蕊」商標,他想和貧困的鄉親們一心一意向前奔,力求生態養殖產業向規模化、集約化方向轉變,幫助貧困戶脫貧致富。  家有溜達雞,增收不用愁。在脫貧戶張成龍家中,張成龍正悠閒地坐在炕上包餃子。談到養雞,患有殘疾的妻子感激地說:「桑總今年春季給了我家100多隻雞雛,我們夫妻二人利用房前屋後精心養殖。
  • 鄭龍:帶領村民奔小康
    2017年5月,縣檢察院駐該村第一書記鄭龍剛來時,村裡有建檔立卡貧困戶37戶153人……鄭龍撲下身子苦幹實幹,讓村民收穫實惠和希望,三年來,他突出黨員脫貧攻堅示範帶頭作用,讓深度貧困村發生了可喜變化。近日,記者走進什統村,實地探尋鄭龍的扶貧之路。鄭龍擔任駐村第一書記後,不到10天就摸底走訪了所有貧困戶。
  • 「我的扶貧故事」讓群眾過上幸福新生活丨桐梓縣官倉鎮馬孔村駐村...
    我叫張澗峰,桐梓縣人社局幹部,今年 48 歲。2016年3月到官倉鎮馬孔村任第一書記,轉眼間,我駐村工作已經有四年多的時間了,這四年,我見證了馬孔村的發展變化。那個時候,我就在心裡暗暗給自己鼓勁:我一定要改變這裡,讓群眾喝上乾淨水,走水泥路,過上好日子。馬孔村到村後,通過走訪,我了解到喝水難成了困擾群眾的問題,馬孔村高低落差明顯,小壩組2014年修建了安全飲水工程,只安裝主管子到各個組,但村民沒有錢買水管安裝到戶,一直都沒有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