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張再波,是遵義市桐梓縣文體旅遊局幹部,2018年3月到桐梓縣高橋鎮周市社區任第一書記。周市社區有10個村民組,全村1100戶4428人 。
剛到社區,我就聽說社區黨支部2018年被納入軟弱渙散村管理。於是,我第一時間進行了了解,在走訪過程我發現黨員管理等存在一定問題,這讓我找到了工作的切入點。
入戶走訪
摸清情況後,我組織召開會議,由我牽頭將在家的黨員按照村民小組的區域劃分為四個黨小組,各小組由老村幹擔任小組長,確定每月7日、8日為黨小組會「黨員學習日」組織相關活動。通過黨小組會、黨員大會、支部書記上黨課等形式,黨員們的先鋒模範作用得到了激發。周市社區原有櫻桃1050畝,產業發展較為單一,每年除了賣櫻桃人們就沒有多餘的收入了,為增加人們的收入,我提出「單一化向多元化」發展的工作思路。 理清了產業發展布局,說幹就幹,開群眾會、走訪調查,一時間大家忙得團團轉,但現在看來一切都值得。如今,社區發展的產業不僅有櫻桃,還以「公司+合作社+農戶」的方式大力發展紅粱和花椒產業,目前社區建檔立卡貧困戶96戶342人均已加入合作社,用「先進帶動後進」的方式帶領貧困戶增加收入。
與村民談心交流
同時,我們還擴大周市村蘭花種植規模,在原有基礎上翻了一倍,由10畝擴大到20畝,並提檔升級蘭花品種。結合周市村的掛麵產業歷史悠久這一優勢,我們申請創辦了「周市掛麵」品牌,成立周市村「萬農專業合作社」,擴大規模,增加集體效益,讓老百姓真真正正得實惠。隨著人們生活條件的變好,豐富他們的業餘生活成了我的工作重點。我發揮特長,立足優勢,2019年以來通過向單位申請扶貧資金、發動村民集資的方式,共修建了三個文化廣場,為人們休閒娛樂提供了去處,豐富了他們的娛樂生活,讓村民們收穫滿滿的幸福感。職業普通,崗位平凡,我堅信只有實幹才能激揚青春的魅力,只有奉獻才能閃耀青春的光芒。整理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婁勤麗
編輯劉娟利
見習編輯潘曉飛
編審王璐瑤 楊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