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眼問題共治、資源共享、活動共融,華涇鎮這條路走向「大融和」

2021-01-08 澎湃新聞

徐匯區華涇鎮華發路上,2車道不到1千米長的路段,有4個各具特點的居民區,集聚著8466戶21000餘居民,實有人口佔全鎮1/4。這裡的住房類型包括別墅、商品房、動遷戶、公租房等,居民包括本地動遷安置、自購住房、公租房租客等。相對其他居民區,四個居民區地域相對集中而獨立,在居民生活、出行、文化方面,各有不同、各有特點,也有非常突出的共同點。

近年來,四個居民區著眼於問題共治、資源共享、活動共融,在各具特色的基礎上,自治工作從自身居民的「小融和」,走向街區治理聯盟的「大融和」。

01

問題共治:聯盟共治共享的原動力

意識到「存在巨大合作的需求」,是四個居民區走向共治的開始。隨著幾個小區逐步開發、入住,看病難、出行難、上學難、買菜等難題,逐漸成為華發路上兩萬居民的痛點。

最痛的點是出行難。起初問題不明顯,是「零敲碎打」的居民來訪、12345投訴,隨著人口導入、增多,問題引起關注,成為居委會持續向鎮裡反映的熱點。在鎮黨委鎮政府的重視與努力協調下,先後引進820路、714路、1220路公交,解決了去衛生中心、六院和八院等的公共運輸問題。

隨著人們生活條件的改善,私家車逐漸增多,華發路的擁堵情況越來越嚴重,高峰時期私家車出行往往要排隊半小時。但受華發路本身「只有2車道」的硬體缺陷限制,加派交警和輔警指揮、建議居民及早出行等一系列措施只能緩解,無法根治。

這種情況下,四個居委大聯合,利用大調研、滿意走訪、人大代表聯繫社區、鎮領導現場辦公會等各種平臺,發動居民積極參與出謀劃策,一個個方案出臺並完善,最終在專業部門的指導和參與下,通過開通華發路西段、東段渠化改造的方案,大大緩解了交通壓力,尖峰時段擁堵情況有了極大的改變。

伴隨著東闊生活廣場、衛生服務站、徐匯中學南校區、東灣菜場的改造…一個個便民實事項目的開工與建設,四個居民區在提出問題、參與謀劃、參與治理的過程中,求同存異,逐漸走向了聯動聯盟、「融和」發展之路。

02

黨建共行:聯盟共治共享的核心

華發路街區治理聯盟的成效,首先來自於四個黨支部的合作。四個居委經常一起舉辦各類形式多樣的黨員學習活動。建黨98周年,四個居民區在馨寧鄰裡匯聯合開展「愛我中華、『涇』久不息」朗讀沙龍活動;「進博會」期間,馨寧、華臻黨支部和華涇郵局共同開展助力「進博會」燃情「先鋒行」主題黨日活動……通過黨建引領,協同共治,將原先的「獨角戲」,轉變為共同參與的「大合唱」。

疫情期間,華發路被居民親切地稱呼「英雄街」,因為一條路上有4位援鄂醫護人員。疫情期間,居民區黨支部上門關心慰問家屬,做好後勤保障工作讓英雄們沒有後顧之憂。英雄歸來時,組織歡迎儀式,讓他們榮歸故裡。最近一次支部活動,華發路「街區自治聯盟」用華臻黨支部錄製的「孫麗駿護士長在武漢」的視頻,四個居民區黨支部線上學習孫麗駿的先進事跡,為最美戰疫人點讚,也發動黨員們學習模範、帶頭奉獻。

03

資源共享:聯盟共治共享的基礎

能人資源共享。各居民區都有自己的能人,但也有側重點,比如馨寧是人才公寓,華臻多知識分子。明豐的陳文達是畫畫與摺紙的能人,「小手牽大手」吸引了很多年輕父母參與活動,這位能人流動到華臻,又開設了繪畫興趣班。馨寧的能人李寬,是市委黨校的教授,他的黨課也會在華臻贏得黨員的陣陣掌聲。

結對資源共享。華發路是華涇鎮最熱鬧的一條路,註冊單位260餘家,較大的企事業、商鋪50餘戶。大家來來往往,慢慢的「你的是我的,我的也是你的」,比如社區單位黑池舞蹈的舞臺,重大節日成為四個居委的展示場所;華晶齒科,防疫期間到四個小區出入口捐贈物資;區第三福利院,也成為大家共同的結對共建夥伴。

場地資源共享。在場地資源方面,馨寧是「大戶」,華臻居委裝修期間,就在馨寧為自己的居民服務;社區衛生服務站,也從華發居委遷移到馨寧鄰裡匯,為整條馬路上的居委提供服務。

04

活動共融:聯盟共治共享的抓手

「小融和」是促進小區內部的熟人關係,「大融和」就是提升華發路居民的共同認知。在街區治理工作中,活動參與對象、服務對象就成為居民「大融和」的依靠力量、工作目標。

2016年,街區治理聯盟第一次聯合組織學雷鋒活動,邀請周邊單位共同參與,在東闊生活廣場提供服務,周邊500多位居民參與,成果遠超預期。這激發也提升了街區自治聯盟的信心,接下來,東巴文化進社區、紅十字培訓會、國際家庭日活動,居民們在活動中相互交流、結交朋友,社區鄰裡一家親的和諧氣氛讓大家看到了聯盟共治的成效。

2019年9月,街區自治聯盟挖掘各自小區的文化自治團隊,聯合舉辦了「情滿中秋、愛我中華」迎中秋、慶國慶文藝晚會,活動中還穿插知識問答,現場氣氛活躍熱鬧,給居民們帶來了一場視覺和聽覺的盛宴。

05

推動共治:聯盟共治共享的展望

完善街區治理聯盟機制。將聯盟小組常態化,吸收沿街商鋪自治會路段長參與,每個成員單位推薦人選輪流擔任秘書長。每季度召開會議,溝通共同問題、協商解決方案、交流資源狀況、討論活動安排。聯盟將加強與社區單位的合作,如與三福院、永康養老院聯誼,帶領社區老人進入養老院參觀、活動,也發揮養老院的優勢,普及養老、為老服務知識。計劃與徐匯中學南校區結對,在交通高峰期、高考中考期,聯合派出護校志願者,共同維護秩序等。

實現特色資源共享。發揮馨寧居委鄰裡匯資源、能人資源優勢,「馨寧匯」烘焙項目擴大到華發路居民、店鋪;結合華發居委「暖情快遞」項目,明豐「丰采薈」的菜菜幫、編織社,馨寧的巧手媽媽屋,可以將活動成果覆蓋關心所有困難家庭、獨居老人等。華臻「臻情有約沙龍」的「臻美麗」花迷會,也能夠將種植、培育盆栽課程向其餘居委傳播。

共享聯盟服務菜單。每季度交流彼此活動安排,列出月度菜單、季度菜單讓居民根據活動菜單選擇自己參與的項目;溝通彼此的能人資源、場地資源等,實現居委、社會單位之間的資源共享。定期舉辦街區治理聯盟活動項目,吸引居民、社區單位員工參與,打造鄰裡關愛氛圍、增強彼此共同認知。

華發路,是華涇鎮「法治一條街」,未來期望通過街區治理聯盟,建成「自治一條街」「共治一條街」,努力營造美好和諧氛圍,建設同頻共振的「共享社區」。

來源:人民網

原標題:《著眼問題共治、資源共享、活動共融,華涇鎮這條路走向「大融和」》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上海市閔行區古美路街道:黨建引領社區共治 共建共享「融樂家園」
    (二)堅持因地制宜,積極探索「片區黨建」新模式 貫徹落實區委「網格化黨建」要求,基於所轄居民區的自然地理分布,合理劃分6個黨建片區;深化拓展區域化黨建的實踐成果,聚焦社區治理中「資源碎片化、力量分散化」的問題,積極探索片區黨建的有效模式,打造「一公裡黨建服務圈」。一是加強片區共商共治。
  • 樓社共融 柯橋華舍街道探索社區治理新路徑
    突破:共享共治放大社會治理效能簡單來說,「1+1>2」的運作分為兩步:華舍街道一方面推動社區、社工和社會組織「三社」進樓宇,放大社會治理效能,把社區固有化的政治氛圍、運行機制、人才隊伍、文化生活帶進樓宇
  • 共建共治共享,「美美與共」的東湖實踐
    共駐共建,開闢黨員服務中心、黨章文化園、黨建聯盟等黨建新陣地,聚合單位資源、聚力項目建設,發力「城中村」改造;共商共治,推出了東湖夜話、民情快遞員、百姓家常議事會等創新基層治理新途徑;共擔共享,編制出了屋頂菜園、志願服務精準配對等黨建新紐帶。
  • 浙報(寧波)縣級融媒體共享聯盟「浙甬融」慈谿工作站掛牌
    原標題:浙報(寧波)縣級融媒體共享聯盟「浙甬融」慈谿工作站掛牌   6月3日,浙江日報報業集團(寧波)縣級
  • 共建共治共享,畫出高質量小康最大「同心圓」
    一、中山市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格局的實踐創新高質量小康是共建共治共享的小康,加強和創新基層社會治理是必然要求。中山市從完善黨委領導、政府負責、民主協商、群團助推、社會協同、公眾參與體制著眼,建立了權責明晰、上下貫通的縱向治理架構;從完善治安防控體系、化解社會矛盾風險、加強公共安全保障等多方面著手;從政治引領、法治保障、德治教化、自治強基、智治支撐方面入手,構建「五治共促」模式,推動社會治理方式現代化。
  • 浙江安吉:「司法行政+綜合行政執法」共建共融
    原標題:安吉:「司法行政+綜合行政執法」共建共融 去年9月16日,安吉縣綜合行政執法局、安吉縣司法局共同開展「司法行政+綜合行政執法」共建共融工作,協調解決部門專業行政執法及綜合行政執法中出現的重要問題,完善「綜合行政執法+部門專業執法+聯合執法」的行政執法體系。
  • 恩施州融媒體中心從業代表共探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與人才培養
    當天,湖北省「荊楚卓越新聞人才」協同育人計劃項目——卓越全媒體人才培養與縣級融媒體發展「共創·共建·共享」研討會在湖北民族大學舉行。研討會由湖北民族大學文學與傳媒學院黨委書記楊光宗主持。會上,學界與業界參會代表分別就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現狀與未來、人才需求與培養路徑、校地協同育人實踐與思考等展開深入探討。
  • 多人助力共融這顆種子發芽生根
    絢麗的晚霞、繽紛的建築、通向回家路的幽靜小道……正在花城匯舉行的「同一個廣州六一共融繪畫展」上,70幅畫作一部分來自普通孩子,一部分則來自特需孩子。共融的力量在這裡發生……「共融這顆種子,關鍵是需要眾人助力,讓它發芽生根。」
  • 「小窗口」走向共建共治共享,增添百姓幸福指數
    ,暢通公安服務渠道,提升辦事窗口服務水平,實現「小窗口」走向共建共治共享,全力打造融合化、智能化、親情化、陽光化的美麗窗口。今年來,共為轄區孤寡困難老人、困境兒童提供上門服務25人次,解決學齡兒童未入戶問題15人次。
  • 攜手唱響象山好聲音 浙報(寧波)縣級融媒體共享聯盟「浙甬融」象山...
    浙江日報報業集團副總編輯鄧崴和象山縣委常委、宣傳部長應建勇為「浙甬融」象山工作站。浙江在線-寧波頻道6月2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應磊 象山縣傳媒中心 記者 黃玎 周科)6月2日下午,浙江日報報業集團(寧波)縣級融媒體中心共享聯盟「浙甬融」象山工作站掛牌成立,攜手構建新時代主流輿論傳播新格局,唱響象山好聲音。
  • 浙報(寧波)縣級融媒體共享聯盟首個工作站北侖掛牌,「浙甬融」走起...
    5月11日下午,浙江日報報業集團(寧波)縣級融媒體中心共享聯盟
  • 融創天津與城市共融,構築美好生活
    同時,融創天津不斷整合高端資源,攜手強力夥伴同行共贏:與華夏未來幼兒教育集團進行戰略籤約,為兒童教育注入更加專業、全面的力量;聯合老字號桂順齋開啟跨界合作,助力本地老品牌煥發全新能量......以強勁的企業實力,為城市建設添磚加瓦,繪就城市更加美好的明天。
  • 呼和浩特舉辦殘健共融趣味運動會
    正北方網訊(北方新報正北方網記者  張巧珍  實習生  劉炳廷)12月4日是第29個國際殘疾人日,呼和浩特市殘疾人聯合會在呼和浩特體育訓練館舉辦了殘健共融趣味運動會。來自全市殘障人士、殘聯工作人員等100多人參加了活動。
  • 張建宗:香港屯門共融遊樂場讓殘疾或健全兒童同樂
    中新網11月26日電 據香港《文匯報》報導,香港特區政府政務司司長張建宗25日表示,特區政府將致力提供共融、富創意和趣味的遊樂體驗,而即將於12月啟用的屯門公園共融遊樂場,就能讓殘疾或健全兒童,均可按個人能力在共融遊樂場擁有平等的玩樂體驗機會,暢快玩樂,不受障礙。
  • 殘健共融 共繪長卷!讓公共文化服務惠及每一名少年兒童
    新快報訊 記者王娟 通訊員黃韻箏報導 12 月 5 日上午," 童心趣筆繪夢 共築美好未來 " 殘健共融文化活動在廣州少年兒童圖書館舉行,60 多位相關單位領導、特殊學生、普通學生及其家長等參加了活動。
  • 「與人共融機器人與新場景應用」分論壇昨天舉行
    ,讓機器人無所不「能」   昨天上午,「與人共融機器人與新場景應用」分論壇舉行,知名專家、學者圍繞與人共融機器人的應用和未來發展作主題演講。 靠眼動來打字,還有舌套滑鼠、電子皮膚 中國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學機械工程學院院長譚建榮說,智能工業機器人具有單機自主、多機協同和人機共融這三個基本特徵,其中人機共融是智慧機器人的重要特徵,「人機互動、人機交流、人機一體」的新一代人機共融機器人將引領時代潮流。
  • 創意·智造·共融 南安「石博會」煥發新活力
    12月12日,以「創意、智造、共融」為主題的第二十一屆中國(南安)水頭國際石博會暨石設計周和第五屆中國(南安)泛家居主題活動周在南安舉行開館儀式, 共同見證石材和泛家居產業發展的新成果、新精彩。  南軒供圖  「一路相伴的石博會,至今已走過21載,逐漸成為全球最具影響力和知名度的石材專業展會之一,成為業界觀察石材產業最新動向的窗口和風向標。」
  • ...東陽市融媒體中心「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了不起的村莊」大型...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了不起的村莊」大型採訪活動啟動授旗儀式在市融媒體中心舉行。雙方將以工作站為載體,堅持內容共同享有、策劃共同參與、活動共同主辦,全方位打通合作渠道,充分融合各自優勢資源,推動媒體融合向縱深發展。同時,雙方還將在骨幹記者下派上掛、業務探討、「幫扶帶」等方面推出一系列常態化舉措和長效化機制,創作出更多有廣度、有深度、有溫度的高質量融媒體產品,進一步講好東陽故事、壯大主流聲音,共同做大做強東陽輿論陣地。
  • 以「德法共治」促長治久安,歷城區邁出市域社會治理新步伐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範明昱 濟南報導  基層治理是大廈之基,如何依靠法治和德治的良性互動,實現基層治理的精細化?2021年1月4日,歷城區市域社會治理校地合作共建籤約揭牌儀式及「德法共治」主題沙龍活動拉開帷幕。
  • 浙江經驗:充分相融永無止境
    長興縣委書記 周衛兵   在7年的融合實踐中,長興傳媒集團已由平臺的簡單相加向系統的深度相融轉變,實現從「物理反應」到「化學反應」的變化,這主要是準確把握了四個「變」與「不變」,即傳播媒介有變,黨媒屬性不變;體制機制有變,人才導向不變;創收模式有變,正確價值取向不變;傳媒技術有變, 「內容為王」不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