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匯區華涇鎮華發路上,2車道不到1千米長的路段,有4個各具特點的居民區,集聚著8466戶21000餘居民,實有人口佔全鎮1/4。這裡的住房類型包括別墅、商品房、動遷戶、公租房等,居民包括本地動遷安置、自購住房、公租房租客等。相對其他居民區,四個居民區地域相對集中而獨立,在居民生活、出行、文化方面,各有不同、各有特點,也有非常突出的共同點。
近年來,四個居民區著眼於問題共治、資源共享、活動共融,在各具特色的基礎上,自治工作從自身居民的「小融和」,走向街區治理聯盟的「大融和」。
01
問題共治:聯盟共治共享的原動力
意識到「存在巨大合作的需求」,是四個居民區走向共治的開始。隨著幾個小區逐步開發、入住,看病難、出行難、上學難、買菜等難題,逐漸成為華發路上兩萬居民的痛點。
最痛的點是出行難。起初問題不明顯,是「零敲碎打」的居民來訪、12345投訴,隨著人口導入、增多,問題引起關注,成為居委會持續向鎮裡反映的熱點。在鎮黨委鎮政府的重視與努力協調下,先後引進820路、714路、1220路公交,解決了去衛生中心、六院和八院等的公共運輸問題。
隨著人們生活條件的改善,私家車逐漸增多,華發路的擁堵情況越來越嚴重,高峰時期私家車出行往往要排隊半小時。但受華發路本身「只有2車道」的硬體缺陷限制,加派交警和輔警指揮、建議居民及早出行等一系列措施只能緩解,無法根治。
這種情況下,四個居委大聯合,利用大調研、滿意走訪、人大代表聯繫社區、鎮領導現場辦公會等各種平臺,發動居民積極參與出謀劃策,一個個方案出臺並完善,最終在專業部門的指導和參與下,通過開通華發路西段、東段渠化改造的方案,大大緩解了交通壓力,尖峰時段擁堵情況有了極大的改變。
伴隨著東闊生活廣場、衛生服務站、徐匯中學南校區、東灣菜場的改造…一個個便民實事項目的開工與建設,四個居民區在提出問題、參與謀劃、參與治理的過程中,求同存異,逐漸走向了聯動聯盟、「融和」發展之路。
02
黨建共行:聯盟共治共享的核心
華發路街區治理聯盟的成效,首先來自於四個黨支部的合作。四個居委經常一起舉辦各類形式多樣的黨員學習活動。建黨98周年,四個居民區在馨寧鄰裡匯聯合開展「愛我中華、『涇』久不息」朗讀沙龍活動;「進博會」期間,馨寧、華臻黨支部和華涇郵局共同開展助力「進博會」燃情「先鋒行」主題黨日活動……通過黨建引領,協同共治,將原先的「獨角戲」,轉變為共同參與的「大合唱」。
疫情期間,華發路被居民親切地稱呼「英雄街」,因為一條路上有4位援鄂醫護人員。疫情期間,居民區黨支部上門關心慰問家屬,做好後勤保障工作讓英雄們沒有後顧之憂。英雄歸來時,組織歡迎儀式,讓他們榮歸故裡。最近一次支部活動,華發路「街區自治聯盟」用華臻黨支部錄製的「孫麗駿護士長在武漢」的視頻,四個居民區黨支部線上學習孫麗駿的先進事跡,為最美戰疫人點讚,也發動黨員們學習模範、帶頭奉獻。
03
資源共享:聯盟共治共享的基礎
能人資源共享。各居民區都有自己的能人,但也有側重點,比如馨寧是人才公寓,華臻多知識分子。明豐的陳文達是畫畫與摺紙的能人,「小手牽大手」吸引了很多年輕父母參與活動,這位能人流動到華臻,又開設了繪畫興趣班。馨寧的能人李寬,是市委黨校的教授,他的黨課也會在華臻贏得黨員的陣陣掌聲。
結對資源共享。華發路是華涇鎮最熱鬧的一條路,註冊單位260餘家,較大的企事業、商鋪50餘戶。大家來來往往,慢慢的「你的是我的,我的也是你的」,比如社區單位黑池舞蹈的舞臺,重大節日成為四個居委的展示場所;華晶齒科,防疫期間到四個小區出入口捐贈物資;區第三福利院,也成為大家共同的結對共建夥伴。
場地資源共享。在場地資源方面,馨寧是「大戶」,華臻居委裝修期間,就在馨寧為自己的居民服務;社區衛生服務站,也從華發居委遷移到馨寧鄰裡匯,為整條馬路上的居委提供服務。
04
活動共融:聯盟共治共享的抓手
「小融和」是促進小區內部的熟人關係,「大融和」就是提升華發路居民的共同認知。在街區治理工作中,活動參與對象、服務對象就成為居民「大融和」的依靠力量、工作目標。
2016年,街區治理聯盟第一次聯合組織學雷鋒活動,邀請周邊單位共同參與,在東闊生活廣場提供服務,周邊500多位居民參與,成果遠超預期。這激發也提升了街區自治聯盟的信心,接下來,東巴文化進社區、紅十字培訓會、國際家庭日活動,居民們在活動中相互交流、結交朋友,社區鄰裡一家親的和諧氣氛讓大家看到了聯盟共治的成效。
2019年9月,街區自治聯盟挖掘各自小區的文化自治團隊,聯合舉辦了「情滿中秋、愛我中華」迎中秋、慶國慶文藝晚會,活動中還穿插知識問答,現場氣氛活躍熱鬧,給居民們帶來了一場視覺和聽覺的盛宴。
05
推動共治:聯盟共治共享的展望
完善街區治理聯盟機制。將聯盟小組常態化,吸收沿街商鋪自治會路段長參與,每個成員單位推薦人選輪流擔任秘書長。每季度召開會議,溝通共同問題、協商解決方案、交流資源狀況、討論活動安排。聯盟將加強與社區單位的合作,如與三福院、永康養老院聯誼,帶領社區老人進入養老院參觀、活動,也發揮養老院的優勢,普及養老、為老服務知識。計劃與徐匯中學南校區結對,在交通高峰期、高考中考期,聯合派出護校志願者,共同維護秩序等。
實現特色資源共享。發揮馨寧居委鄰裡匯資源、能人資源優勢,「馨寧匯」烘焙項目擴大到華發路居民、店鋪;結合華發居委「暖情快遞」項目,明豐「丰采薈」的菜菜幫、編織社,馨寧的巧手媽媽屋,可以將活動成果覆蓋關心所有困難家庭、獨居老人等。華臻「臻情有約沙龍」的「臻美麗」花迷會,也能夠將種植、培育盆栽課程向其餘居委傳播。
共享聯盟服務菜單。每季度交流彼此活動安排,列出月度菜單、季度菜單讓居民根據活動菜單選擇自己參與的項目;溝通彼此的能人資源、場地資源等,實現居委、社會單位之間的資源共享。定期舉辦街區治理聯盟活動項目,吸引居民、社區單位員工參與,打造鄰裡關愛氛圍、增強彼此共同認知。
華發路,是華涇鎮「法治一條街」,未來期望通過街區治理聯盟,建成「自治一條街」「共治一條街」,努力營造美好和諧氛圍,建設同頻共振的「共享社區」。
來源:人民網
原標題:《著眼問題共治、資源共享、活動共融,華涇鎮這條路走向「大融和」》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