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蘋如:《色戒》女主角原型,美女間諜的真實人生I歷史

2021-02-07 唐露

文/唐露


新浪微博:@唐露LOVE




張愛玲完成《色戒》這篇小說,花卻近三十年時間,在此期間她不斷修改,以達完美。想來也知,這篇小說她心愛已極,在書中的卷首語裡,她寫道:「這個小故事曾經讓我震動,因而甘心一遍遍修改多年,在改寫的過程中,絲毫也沒有意識到三十年過去了,愛就是不問值不值得。」讀至最後那句「愛就是不問值不值得」,我若有所悟,這句話究竟是張愛玲在表達,自己對這篇小說十分喜愛?還是在暗示小說中王佳芝對待愛情的態度?抑或二者皆有之吧。


世上總是讀書人少,圍觀者多。儘管張愛玲已是著名作家,讀過此作品的人,卻依然寥若晨星。直至2007年,李安導演將《色戒》改編成電影,方將此故事推入我們的視線之中,王佳芝與易先生那一段地獄中的「愛情」,才為人所知。也許人們並不關心他們的「愛情」故事,更關心那香豔激烈的三場床戲,關心梁朝偉與湯唯究竟是否是假戲真做,人們時常關心許多「無關緊要」之事,卻唯獨不關心作品本身。正如人們記住了王佳芝,記住了湯唯,卻鮮有人知,在那段晦暗的歷史之中,這個「王佳芝」確有其人,她的名字叫鄭蘋如。


名門閨秀,青春靚麗


鄭蘋如乃中日混血,父親名鄭鉞,少時在日留學,畢業於日本法政大學,早在那時他就加入「同盟會」,支持孫中山先生,為其奔波效勞,因此可說是國民黨元老級人物。也是在那時,鄭鉞結識了日本非常有名望的名門之後木村花子,花子並非養尊處優、無知任性的大小姐,而是一位有學識有思想的女性。她十分反感日本的軍國主義,甚至還曾支持在日華人進行的一些反戰活動。因鄭鉞的緣故,她對中國革命極為支持。後二人結為夫婦,花子隨夫來華,育有二子三女,鄭蘋如排行老二。


鄭鉞與家人回國後,定居上海,家住萬宜坊88號。此地為高檔住宅區,即我們所說的別墅。鄭振鐸、鄒韜奮、傅雷、丁玲等都是其鄰居。花子隨鄭鉞來華後,改名為鄭華君,她決心做一個合格的好妻子,相夫教子,操持家務,使鄭鉞能安心工作,無後顧之憂。而事實上她也是如此做的,因家境富裕,子女們均接受著不錯的教育,以二女兒鄭蘋如最為出色,她不過十幾歲的年紀,已出落至亭亭玉立,為人機靈聰慧,十分討人喜歡。隨母親說得一口流利日語,喜柔道與遊泳,會彈鋼琴,可唱京劇,愛演話劇。這樣一位多才多藝,容貌出色的女性,無論放在何時,都是耀眼奪目的。


鄭蘋如之父是當時上海最高法院的法官,因此她自幼便隨父母出席各種盛大場合,於各類上層人物間周旋,卻不因年紀小而畏懼,反而是落落大方,侃侃而談——其膽色早在那時便顯露端倪。十七八歲的鄭蘋如,已是上海有名的名媛。甚至當時上海第一大畫報《良友》,亦曾將其作為封面女郎,風頭一時無兩。《良友》作為一本大型綜合性畫報,在當時熱銷海內外,是一本非常有影響力的刊物,當時紅極一時的女星胡蝶與阮玲玉均曾當過《良友》的封面女郎。曾有人言:「《良友》一冊在手,學者專家不覺得淺薄,村夫婦孺也不嫌其高深。」可說應當人手一本。




不畏危險,投身抗日


也正因此「畫報」的機緣,鄭蘋如才結識了陳寶驊。這個陳寶驊可不簡單,他是國民黨中統局創始人陳果夫的堂弟,自己也為「中統」服務。因鄭蘋如自幼生長在抗日氛圍頗濃的環境中,她的抗日熱情也比常人要高得多。在一次舞會上,鄭蘋如發表了一篇抗日演講。陳寶驊當時恰巧也在現場,見這嬌俏美人,只覺眼熟,而後憶起這就是不久前《良友》畫報上的封面女郎。見她演說時激昂堅定的模樣,知其並非空有一副美貌皮囊,乃是一位有思想有血性的愛國青年,遂與之接近。交談間得知其家庭背景後,陳寶驊若有所思。


陳寶驊在思索什麼呢?自然是思索如何將鄭蘋如發展為「中統」的情報人員,而她也確實是間諜的出色人選。首先,她長相貌美,世上男子大多好色,有錢有勢之人更甚,見此等美人,又有幾人能不被其吸引的?其次,她的母親是日本人,她擁有一半的日本血統,又能言一口流利日語,易取得日本人與汪偽政權的信任。再者,她是上海有名的名媛,十分容易混進高層人物所在的場所,獲取情報。倘若由她來當間諜,實乃事半功倍之事。又豈能輕易「放過」她?


陳寶驊心意已決,遂屢次約見鄭蘋如。向她灌輸抗日、愛國等觀念,以「更好地抗日,更好地報效國家」等理由,說服她加入組織。鄭蘋如此時年方十九,正值熱血青年,禁不住陳寶驊日日所說的民族大義,加之自己也想做一番事業,證明自己並非虛有其表的「繡花枕頭」。於是便答應了陳寶驊,成為「中統」特工組織的成員。加入「中統」後,鄭蘋如依舊如往日一般生活,無絲毫反常之舉,因此,除卻其家人,無人知她已是一名間諜。因時間倉促,她並未經過專門的間諜培訓,只是掌握了一些必備技能,諸如收發電報、射擊、密寫等。但此時她已開始留心日軍高層人物間的談話,開始了她的間諜生活。




初當間諜,年少無知


鄭蘋如憑藉其美貌與地位,很快便融入侵華日軍駐滬機關的上層交際圈中。她因之獲取了大量常人所不能及的情報,上頭對她極為賞識。然而畢竟是年輕人,又未經過間諜組織的專門培訓,做事易衝動,考慮事情未能如成熟人那般細緻與全面。因而一路順暢的她,雖已獲取不少情報,可對她而言,這些似乎都「無關緊要」,只是一些尋常小事。年輕人「好大喜功」在所難免,她欲立個大功,可差點兒就因衝動誤了大事。


日本首相近衛文麿之子近衛文隆,從日來華。鄭蘋如得知此消息後,便藉機與之見面。近衛文隆初見鄭蘋如,心念這個鄭蘋如這般美麗大方,又能說一口流暢日語,舉手投足間無不優雅迷人,當真是位人間尤物。立即為之傾倒,對其開展追求攻勢。然鄭蘋如是有心「勾引」他,幾番約會後,二人便你儂我儂,迅速走在一起。近衛文隆對鄭蘋如毫無防備,事事都對鄭蘋如言,她亦憑藉近衛文隆獲取了許多重要情報,而他始終不明真相,被蒙在鼓裡。


可天真如她,竟想通過「綁架」近衛文隆來要挾日本首相,讓其作出停戰讓步。人人都知戰爭最是無情,一場戰爭必定是死傷無數。是以發動戰爭之人均是鐵石心腸之輩,又豈會因他人以子做要挾,便停止戰爭,那樣溫情之狀只存在於熒幕之中。何況發動戰爭並非一人之事,是一個集團,乃至一個國家之事,因此,即便你抓住他所有的兒子相要挾,該打之戰依舊得繼續打,豈會輕易停戰?可年輕氣盛的鄭蘋如卻未能細思,念之一處,心頭一熱,便借與近衛文隆約會,將其灌醉後,帶他至一家酒店客房,「軟禁」於此,並未向組織通報。當上頭得知鄭蘋如此番舉動後,大吃一驚,立即下令她「釋放」近衛文隆。


近衛文隆消失了近48個小時,使日本特務機構擔驚受怕已極。你想,日本首相之子來上海,你日本特務機構未能護他周全,倘若他當真出了事,豈非自己嚴重失職?工作不保還好,只怕自己的性命都岌岌可危。當他們得知近衛文隆是與鄭蘋如出去後,便對她產生了懷疑,開始調查她是何身份。「中統」知道日本特務開始跟蹤與調查鄭蘋如後,為了避免她暴露特工身份,只得終止她的任務,斷絕了她與近衛文隆的一切來往,唯恐他們發現端倪。於是鄭蘋如的這條線便斷了。




重執任務,接近漢奸


休息一段時間後的鄭蘋如,又得到「中統」派給她的一項新任務。即接近汪精衛偽政權特務頭目丁默邨。這丁默邨即是《色戒》中易先生的原型,他是個十惡不赦的壞人。起初他加入中國共產黨,不過兩三年,叛變。入國民黨,官居要職,任國民黨「調查統計局」的第三處處長。此局共三個處長,其中第二處處長戴笠與丁默邨一直有矛盾,後戴笠向蔣介石告發丁默邨貪汙。丁默邨自然是真貪汙,可難道他戴笠就身家清白?官場黑暗腐敗,人人皆知。有幾人是真正乾淨的?但丁默邨苦於沒有戴笠的犯罪證據,只得咽下這口氣。之後的人事調動,丁默邨處長之職被下任。


丁默邨自然心懷不滿,他是個有野心之人,也有能力,卻不被人重用,還位居人下,這他可無法忍受,於是索性不幹了。謊稱去香港治病,卻是與舊部下李士群會面,讓其接洽自己與日本人接觸之事。正逢日本人慾在上海設立一個特工總部,調查與殘害抗日誌士。而丁默邨本是搞特工出身,加之又十分了解國名黨內部的情況,實為最佳人選。此時的他已被利益與權利蒙蔽雙眼,絲毫不顧國家與人民的利益,甘做日本人的「走狗」,無需詳加考慮,便答應下來,出任汪偽政權上海特工總部的主任。


在日本人的扶持之下,他們在上海極司非爾路76號組建了汪偽特工總部,近四年的時間裡,丁默邨慘無人性地殺害了三千多名抗日誌士與愛國人士。是以人稱此地為「76號魔窟」,凡被抓入者,無一人能生還而出,人稱丁默邨為「丁屠夫」,可見其兇殘。眼見「76號」成為日偽屠殺抗日誌士的魔窟,國民黨決心除掉丁默邨。只是多次暗殺,均是鎩羽而歸。有一次已最接近成功,時值深夜,三名特工悄悄潛入丁默邨家中,估摸此時丁默邨應已睡下,於是迅速闖入其臥室,對著床上一通掃射,可被子裡始終未聞人聲。特工們正心下大惑,丁默邨忽從衛生間裡衝了出來,迅速將三名特工全部擊斃。狡猾如丁默邨,原來他從來不在床上睡覺。每至夜晚,便將棕繃架於廁所的浴缸之上,就睡在衛生間裡。旁人根本無從知曉,是以始終無人能將丁默邨除掉。


在多次暗殺丁默邨失敗後,「中統」只能另覓他法。當調查得知丁默邨好色成性時,組織終於想起鄭蘋如來,恰好此時她並無任務,遂重新啟用她。因其貌美,乃上海著名的名媛,無人會懷疑她的是特工身份。又因丁默邨早年曾擔任鄭蘋如所在學校的校長,其實不過是抓著一層關係便硬往上靠,當時丁默邨並非正式校長,只是名譽校長,而在他擔任名譽校長期間,鄭蘋如正巧休學了,兩人從未見面,毫無關係。可誰又管那麼多呢?一個見其貌美,被迷至神魂顛倒,只想要得到她,一個故意接近他與他套近乎,是想藉機刺殺他。「男有情,妾有意」,兩人迅速纏綿,幾個月內約會竟高達五十次。




獲取信任,密謀刺殺


當鄭蘋如取得丁默邨的信任後,便琢磨著如何刺殺他。早前已說明丁默邨是十分狡猾之人,刺殺他並非易事。凡見其者,保鏢必先搜身。且他的行蹤永遠飄忽不定,你約他在A咖啡館見面,他去之時必告訴你已換地點,要你去B咖啡館,他約你十點相見,到那天可能又告訴你改時間了,要你七點赴約。是以你無法根據他所提供的地點與時間進行部署,因丁默邨本就是搞特工這一行的,他自己常年做這些事情,所有暗殺的手段,他都了解。是以暗殺他比常人要困難百倍。


在電影《色戒》裡有這樣一個場景,梁朝偉所扮演的易先生,已坐車至家中大門口,門外是重兵把守,可他將車門打開後,便一個箭步進入大門,行走之迅速,神情之警惕,讓人訝異,直至他進入家中才稍稍放鬆。這是戲裡的易先生,而在戲外的丁默邨更是小心謹慎,他坐車在路上時,如無必要,他是永不下車的。因他的車是防彈的,坐在裡面毫無危險,但下車就無法預料了。我想,也許一個人殺過的人越多,他便越怕死。


「中統」曾設計過一次暗殺,是在鄭蘋如的家門外,他們已部署好一切,只等丁默邨下車。只要他一下車,出現在眾人眼前,便會亂槍而死。鄭蘋如故意誘惑丁默邨:「今日家中無人,不如你進來坐坐?」試想,一個青春貌美的姑娘,邀你去她的家中,且家中無人,你二人孤男寡女共處一室,豈會僅是喝茶聊天?尋常男人定難拒絕其好意,怕是早就下車,與之纏綿去了。可他丁默邨不一樣,即便他對一切並不知情,可他不願冒這個險。任何有危險之舉,他都不去做。美人再美,也敵不過自己的性命重要。是以無論鄭蘋如如何撒嬌懇求,他就是不下車,左右推辭,還有要事,便乘車離去。於是此次暗殺行動又以失敗告終。


於是第二次暗殺計劃,設計更為精密。這是在1939年12月21日,那日鄭蘋如與丁默邨飯畢歸家途中,她忽然要求丁默邨給她買聖誕禮物,因聖誕將至。他便問她要何禮物,於是鄭蘋如提出要買一件皮大衣,而在他們回家的那條路上,正巧有個最著名的皮衣店,即「西伯利亞皮草行」。一切似乎均順理成章,即興而言的,細心如丁默邨也未能料到,這一切竟是事先安排妥當的「陷阱」,只等他丁默邨來跳。他或許心想:女人多愛珠寶華服,且買件衣服又用時不久,買完即走,並無多大危險。於是欣然允之。


「中統」早已在店外埋伏好刺客,等候最佳時機。而鄭蘋如則在店內拖延時間,試這件不好,又試那件。男人對女人逛街試衣似乎總顯得不耐煩,時刻警惕的他便在店內轉悠,忽見店內的試衣鏡反射至櫥窗外的景象,發覺大街上的黃包車夫、小攤販子等人不好好做生意,總向店內張望。這十分可疑,他已明店外有埋伏,卻不動聲色。忽然聽見「啪」地一聲,原來是丁默邨掏出一大筆錢,扔在櫃檯上,便迅速衝出店外。司機見丁默邨狂奔而出,早已打開車門,發動引擎。而刺客們正等待著最佳時機與上級指示,未曾料到丁默邨會忽然衝出來,幾秒間的慌神,丁默邨已跳上了車。當刺客們掏出槍時,他已安穩入車,子彈全數打在他的防彈車上,他卻安然無恙。這次刺殺又宣告失敗。


此處有另外一個版本。在1946年,丁默邨在受審時如是說:「我一進店就感覺情況不妙,中統特務人員見我就開槍,幸未打中。」




一代紅顏,香消玉殞


丁默邨回家後,細思今日狀況,回家途中半道去買衣裳,竟會遇上事先已喬裝打扮好的刺客,問題只出現在鄭蘋如身上。於是立即給鄭蘋如打電話,並對其威脅道:「立即前來76號特工總部說清楚情況,不然殺你全家。」鄭蘋如此時已別無他法,為保家人平安,只得帶一支白朗寧手槍,藏在手提袋中,欲與之同歸於盡。豈料還未見到丁默邨,她便被人帶入監牢。丁默邨與其相處幾個月之久,到底對她有些感情,即便知道是鄭蘋如暗殺他,他也不忍殺她。男人面對女人時,總容易心軟,尤其是漂亮女人。


世間為難女人的,多是另外一群女人。鄭蘋如入獄後,無論何如審問她,她也不肯承認自己是特工,只說自己是丁默邨的情人,因他有了新寵,便懷恨在心,欲殺之,完全沒有一絲政治色彩在其中。可這消息傳到了丁默邨的妻子張慧敏的耳裡,她勃然大怒。她自然知道丁默邨在外有眾多情人,可只得佯裝不知,任其在外風流,兩人相安無事。可這個鄭蘋如竟敢如此明目張胆地說自己是丁默邨的情婦,豈不是絲毫不將她這個正室放在眼裡?於是她聯合汪精衛的妻子陳璧君、周佛海的妻子楊淑慧以及李士群的妻子葉吉卿等人,要求非殺了這個鄭蘋如不可。


其實,只要鄭蘋如的父親答應出任汪偽政府的司法部長,她便可不死。但鄭蘋如之父也是一名愛國志士,他自小便告誡鄭蘋如:「為了國家,什麼都可以犧牲。」而他也是如此做的,哪怕犧牲自己的女兒,他也不願背叛祖國。可這樣一來,等待著鄭蘋如的便只有死亡的命運。她曾在監獄中給其父寫過一封信,裡面寫道:「爸爸,我很好,請您放心,蘋如。」這是她最後一次與家人聯繫了。


1940年2月的一個夜晚,鄭蘋如被秘密帶到郊外荒地,當她下車時,見此場景,已知今難活命。遂對持槍的軍官言道:「唯勿槍擊我面,壞我容貌。」我想一個男人是不會懂得,何以一個女人死之將至,還那樣在意自己的容貌。就像極少有人懂得鄭蘋如對丁默邨是有愛意的,要讓一個人相信你,尤其是狡黠如丁默邨之輩,是要付出真感情的。即便不多,可卻是有的。然而張愛玲看到了,李安也看到了。是以在《色戒》的預告片中,才會出現這樣一段話:「一個普通的女孩,卻被賦予了一項不平凡的任務,去刺殺一個敵人,她必須捕獲他的心,同時毀滅自己。」


直至抗日戰爭勝利以後,鄭家方起訴丁默邨,鄭蘋如才得以沉冤昭雪。當年著名的「丁默邨遇刺案」,轟動上海。世人均以為這是一樁情殺案,鄭蘋如乃丁默邨的情婦,甚至將這個花邊新聞當做飯後談資。直到此時才幡然醒悟,原來鄭蘋如並非丁默邨的情婦,而是刺殺他的特務,是一個勝於鬚眉的抗日女英雄。最終,丁默邨被判死刑。


還有許多與鄭蘋如同時代的抗日誌士,甚至連名字都未曾留下,便長埋地底。從這點來說,鄭蘋如是幸運的,她被張愛玲寫進小說之中,才使後人去挖掘其背後的故事。在網際網路時代,每日均有許多新鮮的趣事發生,人們也漸漸習慣閱讀每日新鮮的新聞,或感到有趣或感到氣憤或感同身受。然而有太多的歷史故事卻漸漸被人遺忘,或者那些故事已被歷史本身遺忘了。




此內容為作者唐露原創,版權歸作者本人所有,歡迎轉載,嚴禁抄襲。


轉載需聯繫告知,並得到作者授權。且在轉載文的首段標明作者唐露,微博:@唐露LOVE,文章來自微信公眾號:唐露(tanglu19931110)


聯繫郵箱:tanglu1110@qq.com






相關焦點

  • 《色戒》湯唯原型鄭蘋如:美女間諜色誘漢奸,二次刺殺未果赴死
    《色戒》女主角王佳芝(湯唯飾)2007年,導演李安將一段間諜和漢奸的愛恨糾葛搬上螢屏。02特工之路也正是因為這張畫報,鄭蘋如走上了抗日愛國之路。有一次,鄭蘋如在同學聚會時發表愛國演講。當時國民黨中統頭目陳寶驊恰好在聚會現場,他一眼就認出了發言的鄭蘋如就是不久前《良友》的封面女郎。
  • 《色戒》湯唯原型鄭蘋如:美女間諜色誘漢奸,二次刺殺未果赴死
    《色戒》女主角王佳芝(湯唯飾)2007年,導演李安將一段間諜和漢奸的愛恨糾葛搬上螢屏。02 特工之路也正是因為這張畫報,鄭蘋如走上了抗日愛國之路。有一次,鄭蘋如在同學聚會時發表愛國演講。當時國民黨中統頭目陳寶驊恰好在聚會現場,他一眼就認出了發言的鄭蘋如就是不久前《良友》的封面女郎。
  • 她是《色戒》女主角的原型,23歲被殺,屍首至今未找到
    電影《色戒》是由著名國際導演李安拍攝的,湯唯所飾演的王佳芝,敢愛敢恨,形象鮮明,而梁朝偉也將大漢奸易先生這個角色演得生動形象,不過你有所不知的是,《色戒》這部電影是根據張愛玲女士所寫的書改編的,而這本書又是根據真實故事改編的,這說明,電影中那個敢愛敢恨的王佳芝真實存在,那麼現實中的「王佳芝
  • 《色戒》王佳芝原型鄭蘋如:誘殺漢奸丁默邨失敗,為家國慷慨赴死
    《色戒》這部電影想必很多人都看過,其中湯唯飾演的女特工王佳芝,這位女特工卻最終敗給了自己的感情,為了一己私慾而放棄了家國大義。每個人都有自己最想要守護的東西,只不過王雅芝最終選擇了愛人。而歷史上王佳芝的原型人物,鄭蘋如一心到死都是維護自己的國家。鄭蘋如有著王佳芝一般的愛國情懷,她也可以為了國家獻身,但是,鄭蘋如比王佳芝更加值得我們敬佩。
  • 《色戒》原型鄭蘋如:色誘漢奸失敗被捕殺的中統女特工
    2007年的一部電影《色·戒》曾經引起了無數的人對劇中女主角王佳芝真實身份的猜想,而女主角的歷史原型鄭蘋如也開始被人們逐漸認識,有關她的事跡被四處流傳。鄭蘋如便通過日本憲兵隊隊長藤野的介紹,找機會與丁默村接觸。  1933年秋-1934年春期間,鄭蘋如曾在明光中學讀高三,那時丁默邨在該校當校董,疑似在那時他們就認識。  鄭國基告訴記者:「特務頭目丁默村曾是鄭蘋如中學時學校的一位董事,二姑後來借『師生之誼』見到了丁默村,丁默村狡猾機警,但卻十分好色。」
  • 鄭蘋如:《色·戒》女主角原型,民國第一尤物
    再加上鄭蘋如的父親在那個時候剛好是當時上海最高法院的法官,鄭蘋如有很多機會可以出席各種大場合,和上層人物交流周旋。久而久之,鄭蘋如就成了上海有名的名媛。正因為這個畫報,鄭蘋如才有機會加入了抗日大本營。當時國民黨中統局創始人陳果夫的堂弟陳寶驊在畫報上看見鄭蘋如後,就覺得此等美人並非只是有一副美貌皮囊。美麗的背後應當還有著先進思想,這樣想的同時,陳寶驊就已經去了解了一下鄭蘋如的事情。
  • 紅顏 ┃ 鄭蘋如:《色戒》背後的美女特工
    這部電影改編自20世紀中國著名作家張愛玲的同名小說,講述了在抗日戰爭時期,幾位愛國青年學生刺殺汪偽政權漢奸的故事。外界普遍認為,張愛玲筆下的這個故事並非完全虛構,而是取材於1939年前後的一個真實事件——南京國民政府女特工鄭蘋如刺殺汪偽政權大漢奸丁默村。1.上海灘的中日混血美女鄭蘋如祖籍浙江蘭溪,出生於1918年。
  • 色戒的原型:19歲成抗日女間諜,22歲犧牲,初戀:寧願她變心
    色戒是由張愛玲著作,李安導演搬上影視劇舞臺,而後令一眾演員火遍大江南北,湯唯演繹的女主人公,將角色性格表演的惟妙惟肖,為了國家大義接近漢奸,劇情上偏向愛情,感性沒有戰勝理智,最後的結尾具有戲劇性效果,在真實生活中,缺乏邏輯可言,可能也是張愛玲想用小說來折射現實中她沒有獲得一段美好的戀情,以至於多次修改,歷經三十年後才被刊登,影片中的主人公在歷史上確有原型,只是原型跟張愛玲筆下女大學生王佳芝走的是截然不同的人生
  • 《色戒》原型鄭蘋如:我用身體竊取情報50多次,屍體至今下落不明
    此後,通過陳寶驊的極力勸說下,鄭蘋如成為了一名抗日情報隊員。而拋開這些除外,鄭蘋如成功的接近了日本首相的兒子衛文隆,獲得了汪精衛投敵的情報。此後鄭蘋如也是越來越受重視。05而後,在組織的安排下,鄭蘋如和丁默邨有了見面的機會。而他們也是相談甚歡,因為有著剪不斷理還亂的&34; 鄭蘋如漸漸的跟丁默邨熟悉起來。並且也成功的把丁默邨迷的神魂顛倒,並把她命為私人秘書,並約會將近50多次。
  • 《色戒》女主原型,真對汪偽特務頭子動了真情?事實絕非如此浪漫
    張愛玲的小說《色戒》,被李安搬上銀幕後聲名大噪。湯唯與其飾演的王佳芝一角互相成就。其實在歷史上,王佳芝這個角色是有人物原型的,她叫鄭蘋如。而王佳芝要刺殺的易先生,自然也有歷史原型,他就是汪偽特務頭子丁默邨。
  • 《色戒》女主原型:為了國家犧牲了青春和愛情,有遺憾卻不曾後悔
    有書君說她是《色戒》中女主角王佳芝的原型,真實經歷卻與文學作品中相差甚遠。她中日混血,容貌傾城,19歲加入中統,沒多久就成長為諜報奇才,被委以重任,卻在22歲那年,血染錦衣,香消玉殞。她的一生,雖常在聲色場所多番輾轉、言笑晏晏,卻也真真正正的愛過、付出過、戰鬥過,用自己的鮮血和生命譜寫了一曲盪氣迴腸的愛國詩篇。
  • 《色戒》女主原型鄭蘋如,因刺殺大漢奸名動一時,最後結局如何?
    2007年,李安導演將張愛玲的經典小說《色戒》改編成了電影,王佳芝與易先生那段虐心的愛情,才為人所知。關於這部電影,看客們更多的是關注那三場香豔激情的床戲,關心梁朝偉和湯唯是否假戲真做,卻唯獨不關心其背後真實的歷史。
  • 她被認定為《色戒》女主原型,美貌不輸湯唯,死時年僅23歲
    值得一提的是,電影的故事並不是虛構的,而是取材於1939年前後的一個真實歷史事件——南京國民政府女特工鄭蘋如刺殺汪偽政權大漢奸、76號特工總部的主人丁默邨。小說女主角的歷史原型鄭蘋如也逐漸被人們所熟悉。這個容貌不輸湯唯,一心為國的女子,並沒有愛上大漢奸,在任務失敗後,她選擇了從容就義。
  • 李安《色戒》原型,暗殺漢奸失敗,但結局比電影更悲壯
    2007年,李安的色戒奪得了威尼斯電影節最高獎。電影色戒,根據張愛玲的同名小說改編。可這不僅僅只是小說,其中的故事都來源於真實的歷史事件。被刺殺的男主角梁朝偉所扮演的意先生,此人真名丁默邨,曾任汪偽中央社會部部長。
  • 她是「色戒」中湯唯的原型,身為中日混血美女,卻因抗日下場悽慘
    電影《色戒《色戒》裡面的易先生,就是以「丁默邨鄭蘋如案」中丁默邨為人物原型的。之後,鄭蘋如以買皮草的名義讓丁默邨一起去西伯利亞皮草公司挑選皮草。在挑選皮草的時候,丁默邨瞥見有人在街上往屋裡打量。敏感的丁默邨很快就意識到情況不對,於是他從兜裡拿出一把錢拋向櫃檯,弄得滿地都是,隨即對鄭蘋如說:你撿吧,我先走了!不待鄭蘋如答覆,他就衝出商城上了自己的汽車。外面刺殺的人員朝他射擊,但是沒有命中,只是在車上打了幾個洞而已。至此鄭蘋如的身份徹底敗露。
  • 《色戒》原型是中統特工 鄭蘋如還是 張愛玲 自己?
    追溯《色戒》原型,有兩種說法。一是女主王佳芝原型是當時國民黨美女特工鄭蘋如。鄭蘋如出身高幹家庭,父親是國民黨元老級人物鄭鉞,早年留學日本,認識了日本名媛木村花子。鄭鉞回國後任教復旦大學,及國名政府最高法院檢查官。
  • 還原一個真實的鄭蘋如
    ,探詢鄭蘋如真實的心路歷程,見證一位有著錦繡前程的少女,如何在主動與被動的姿態中捲入時代的浪潮,以悲壯的方式書寫自己的人生畫卷。----後來,鄭蘋如就讀於上海法政大學,父親是當時最高法院上海特區分院首席檢察官,不出意外的話,鄭蘋如的未來將是光明而平坦的。那麼,鄭蘋如為何要加入「中統」,從事危險又容易敗壞名聲的間諜工作?
  • 讓梁朝偉痛哭,湯唯直接被封殺的《色戒》,素材竟來源於真實往事
    雖然《色戒》是李安根據張愛玲的同名小說改編的,但是不代表小說就完全是虛構的,當年張愛玲在創作《色戒》這部小說時,就是根據那個時代所發生的的真實事情所寫的,這也印證了藝術都是來源於生活的這句話。雖然每每在與丁默邨親熱時,鄭蘋如都表現的極為賣力,但她時刻都沒有忘記自己肩上肩負的使命。
  • 對於《色戒》的王佳芝,你可能還不太了解
    王佳芝是張愛玲小說《色戒》中的人物,自從李安導演的電影《色戒》熱播之後,王佳芝這個女性形象就一直受到廣泛關注,然而,電影更多地體現了李安本人對於王佳芝這個角色的理解,所以如果要想了解張愛玲的本意,理解她創作的王佳芝所承載的深刻女性主義內涵,我們還必須要仔細研究小說本身,並從王佳芝人物原型說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