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在早上醒來後感覺腳後跟疼,很有可能是患上了足底筋膜炎。你要做的第一件事是尋求醫生的幫助。此外,這10個竅門可以幫你減緩疼痛和不適感。足底筋膜是一條寬而扁平的韌帶,它從跟骨底部延伸到蹠球。它的功能是支持腳上縱向的足弓。過度伸展足底筋膜會引起損傷和炎症,導致足底筋膜炎。
引起足底筋膜炎的原因
所穿的鞋子對腳缺乏足夠的支撐力;在運動前的熱身鍛鍊做得不正確;扁平足;過度行走或跑步,或跑步的路面發生了重大改變;腳部受到了創傷;超重或肥胖。
如果糖尿病人體重超重,那麼他們更容易患上足底筋膜炎。此外,當糖尿病人患上足底筋膜炎時,他們可能還存在更多的足部問題。糖尿病人其他常見的足部疾病包括糖尿病神經病變、足部皮膚乾燥、皮膚裂縫和對感染反應不良等。
如何知道自己是否患有足底筋膜炎呢?
當你早上醒來時,你會覺察到足底疼痛。患者疼痛或不適的區域也可能感覺僵硬。這種疼痛可能會自行消失,但如果你不四處走動,疼痛就會復發。患者在長時間站立或運動後也會有疼痛感,但在實際鍛鍊過程中沒有痛感。
以下幾個竅門幫助緩解足底疼痛:
冰敷受到影響的部位。疼痛加重時,抬高並讓疼痛的那隻腳得到充分休息;除了冰敷,用泡沫滾軸或冷凍的水瓶在腳底滾動也有療效。
穿支撐性強的鞋子,穿橡皮底的帆布鞋或系帶鞋。
服用非處方藥。非甾體類抗炎藥(如布洛芬或萘普生)對緩解足底筋膜炎的疼痛有一定療效,但這類藥物只能在短期內服用。
嘗試使用鞋內託。藥店出售或由專業保健人員定製的鞋內託能減輕對足底筋膜的衝擊力,但患者需要多試穿幾副鞋內託才能選定最合適的。
重新考慮鍛鍊方案。患者仍需堅持運動,但要避免從事對足底衝擊力較強的運動(如跑步或跳躍)。他們可以開展一些衝擊力較輕的運動,如騎車和橢圓機。
經常拉伸雙腳。典型的小腿拉伸動作就能伸展足底筋膜,在起床之間就可以做這個動作。另一種推薦的拉伸動作是,當你處於坐姿時,把一條毛巾或扁平的阻力帶繞在腳底,然後用雙手拉動毛巾或阻力帶的末端;這樣,你的腳趾就能被拉向身體,以延長足底筋膜。足底筋膜炎患者在運動前後對雙腳和小腿進行拉伸,也能起到幫助作用。
不要光腳走路。雖然赤腳走路感覺良好,但患者穿鞋走路是更好的選擇。
看專科醫生。如果你已經服用了非處方的止痛藥,做拉伸的時間也有6周了,但還不見好,就需要去看專科醫生。有時足底筋膜炎能通過自助措施得到好轉,但也有可能始終疼痛。如果對其置之不理,有可能發展為慢性疼痛,並對治療產生抵抗。
當你被診斷患有足底筋膜炎時,醫生會建議你採用以下這些療法:
注射皮質類固醇(這種療法有可能升高血糖);使用麻醉劑;做理療;夜間在足部佩戴夾板;石膏全固定術;
一種名為足底筋膜切開術的外科手術能迅速止痛,而且它是一種永久性的治療方法;但做外科手術通常只作為最後的選擇。
要有耐心,足底筋膜炎有可能需要數月,甚至一年才能有所好轉。患者需要堅持治療,不要半途而廢。要知道它可能復發減重和用足弓控制對足底的衝擊力能降低足底筋膜炎復發的可能性。穿不合腳的鞋子或經常赤腳走路,足底筋膜炎更有可能復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