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耀慶傳唱文天祥名篇《過零丁洋》,王凱唱響方志敏心中可愛的中國

2021-03-03 CCTV經典詠流傳

「崇尚英雄才會產生英雄,爭做英雄才能英雄輩出。」大型文化音樂節目《經典詠流傳》——致敬英雄,僅播出兩期,便憑藉力透時空的英雄讚歌,給無數觀眾以莫大的鼓舞和激勵。從「獻禮建黨百年,唱響英雄之歌」的主題立意,到「3D沉浸式」音樂的創新體驗,全新升級的第四季《經典詠流傳》,已不止於讓當代人聆聽優秀傳統文化的迴響,更致力於擦亮歷史長河中熠熠生輝的英雄光芒。

本周六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綜合頻道八點檔,第三期節目將繼續「和詩以歌」,再續古今對話,唱響英雄之歌。青年歌唱家王凱唱響革命烈士方志敏36歲時在獄中寫下的經典作品,溫暖勾勒出作者心中「可愛的中國」;王耀慶深情演繹文天祥筆下的《過零丁洋》,將慷慨激昂的愛國熱情娓娓道來;姜育恆帶來新作《木棉》,以獨特的嗓音演繹愛國詩人張維屏筆下的「英雄花」;王晰以一曲《望闕臺》詮釋一代名將戚繼光的滿腔赤誠;鬱可唯柔情詠唱《鷓鴣天•桂花》,展現李清照蘊蓄在柔美中的豪放之氣。

王凱激情唱響《可愛的中國》  

再現革命烈士方志敏的決然吶喊


在中國共產黨建立100周年之際,多次扮演方志敏的王凱,此次來到《經典詠流傳》的舞臺,飽含激情與熱血,唱響了這位革命烈士的經典作品《可愛的中國》,重溫百年崢嶸歲月裡那些激勵了億萬中國人的英雄力量。

陰暗潮溼的牢房,書桌上鋪滿手稿……當王凱從舞臺背光中走向前方,八十多年前,在獄中拿起毛筆書寫對祖國無盡熱愛的方志敏,仿佛又出現在大家的面前。康震由衷感慨:「在向死的監獄裡,他寫出了向生的歌頌。而這個信仰的核心就是一個共產主義者對於自己、對於祖國、對於人民的那種愛和全部的期待。而這些,鑄就了他筆下的這種千鈞之力。」

「生之快樂將代替了死之悲哀,明媚的花園將代替了悽涼的荒地!」方志敏的殷切期盼,如今已成為現實,而他的愛國熱情也依然在延續。節目以連線的方式邀請到方志敏烈士的女兒方梅,讓眾人見證兩代人的精神接力。方梅不僅用十年時間重走父親去過的地方,更是不顧病痛折磨,又用十年時間寫下了40萬字的《方志敏全傳》。正如撒貝寧所說,她的生命是父輩的延續,也是一種革命精神的傳承。

王耀慶飽含深情演繹文天祥名篇  

姜育恆新作詠唱「英雄花」

首次來到《經典詠流傳》舞臺的王耀慶,此次轉換身份成為一名經典傳唱人,唱響文天祥的名作《過零丁洋》。為了讓大家都能夠真切地感受到文天祥當時的心境,王耀慶特地找身邊的朋友做了歷史的還原,並帶著自己的理解全情投入到歌曲演繹中。情至深處,一段留白意味深長,他以娓娓道來的方式與先輩「促膝長談」。當「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吶喊再次迴響在眾人耳畔,人們不僅被眼泛淚光的王耀慶所感染,也被音樂中的英雄故事和英雄精神所打動。

曾因《再回首》《梅花三弄》等經典歌曲而被眾人熟知的歌手姜育恆,如今來到經典的舞臺深情獻唱新作《木棉》,依然動人心弦。「春到嶺南花不小,眾芳叢裡識英雄。」 姜育恆滄桑而富有穿透力的嗓音,詠唱出英雄花的壯烈,也刻畫出不同時代有志之士的愛國熱情與英雄氣概。康震由衷感慨:「每個人都是木棉花,我就是凋零到地上,我依然像火一樣燃燒。」

  

鬱可唯再唱李清照詞中花  

王晰一曲《望闕臺》展英雄豪情

繼上一季的經典作品《知否知否》後,鬱可唯再次唱響李清照筆下關於「花」的詩詞——《鷓鴣天•桂花》。兒時伴著桂花香成長的鬱可唯,對同樣喜歡桂花的李清照產生了一種獨特的情感。「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作為詩詞中的巾幗英雄,李清照正如詩中的桂花一樣,永遠散發著淡雅而雋永的清香。

王晰懷著滿腔赤誠唱響了民族英雄戚繼光的經典名作《望闕臺》。作為一名軍人,王晰見證著祖國海軍的發展強大,他無比感慨和自豪,並對抗倭英雄戚繼光致以崇高的敬意:「我們要感謝像戚繼光這種英雄們的存在,當他看到我們現在海洋強國的發展,他一定會非常開心。」

值得一提的是,本季創新推出了「3D沉浸式」音樂體驗。觀眾只需戴上耳機,就能真切感受到詩詞與音樂相互碰撞的魅力,跨越時空「聽」見英雄對家國的深切表白。更多精彩,盡在本周六晚八點檔,《經典詠流傳》——致敬英雄,邀您一起浸享詩詞,傳唱經典,致敬英雄

相關焦點

  • 《過零丁洋》賞析
    《過零丁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經,幹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裡嘆零丁。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這是一首永垂千古的述志詩,見於文天祥《文山先生全集》,作於公元1279年(宋祥興二年)。公元1278年(宋祥興元年),文天祥在廣東海豐北五坡嶺兵敗被俘,押到船上,次年過零丁洋時作此詩。隨後又被押解至崖山,張弘範逼迫他寫信招降固守崖山的張世傑、陸秀夫等人,文天祥不從,出示此詩以明志。詩的開頭,回顧身世。意在暗示自己是久經磨鍊,無論什麼艱難困苦都無所畏懼。
  • 過零丁洋
    過零丁洋  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經,幹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 一天一首古詩詞 | 文天祥《 過零丁洋》
    一天一首古詩詞,小國帶您學古詩《中小學必背古詩詞》孔孟之道國學機K4plus編號:2915過零丁洋
  • 【詩詞賞析】文天祥《過零丁洋》
    譯文      回想我早年由科舉入仕歷盡千辛萬苦,如今戰火消歇已經過四年的艱苦歲月。      國家危在旦夕似那狂風中的柳絮,自己一生的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無根,時起時沉。      惶恐灘的慘敗讓我至今依然惶恐,可嘆我零丁洋裡身陷元虜自此孤苦無依。      自古以來,人終不免一死!倘若能為國盡忠,死後仍可光照千秋,青史留名。
  • 宋詞(文天祥)《過零丁洋》朗讀+知識點
    過零丁洋[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經,幹戈寥落四周星。
  • 每日一詩|正月十六《過零丁洋》 宋·文天祥
    《過零丁洋》是宋代大臣文天祥在1279年正月經過零丁洋時所作的詩作。此詩前二句,詩人回顧平生;中間四句緊承「幹戈寥落」,明確表達了作者對當前局勢的認識;末二句是作者對自身命運的一種毫不猶豫的選擇。全詩表現了慷慨激昂的愛國熱情和視死如歸的高風亮節,以及捨生取義的人生觀,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崇高表現。首聯「辛苦遭逢起一經,幹戈寥落四周星。」
  • 文天祥的零丁洋在哪,為啥如今默默無聞?很多人想錯了!
    很多中國人都喜歡文天祥,說他是一個有骨氣的中國人,更喜歡他的《過零丁洋》這首詩歌。那麼,零丁洋在哪呢?為啥如今默默無聞?文天祥我們想讀讀文天祥的這首《過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經,幹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裡嘆零丁。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 每日詩詞 | 文天祥《過零丁洋》全詩賞析
    唐宋時期,一個人要想替國家做出一番事業,必須入仕,要入仕,作為知識分子必須通過科舉考選,考選就得讀經,文天祥遇難時,衣帶中留有個自贊文說:「讀聖賢書,所學何事,而今而後,庶幾無愧」,就是把這兩件事拴在一起的。聖人著作就叫經,經是治國安邦的。這兩句詩,講兩件事,似可分開獨立,而實質上是連結在一起的。幹戈寥落一作幹戈落落,意思相近。《後漢書·耿弁傳》「落落難合」注云:「落落猶疏闊也。」
  • 英雄烈士譜|方志敏:為了可愛的中國
    新華社南昌9月30日電(記者袁慧晶 程迪)83年前,在江西南昌國民黨軍法處看守所陰森的牢獄裡,方志敏寫下的《可愛的中國》,洋溢著無法阻擋的陽光與希冀。
  • 《過零丁洋》:投降是不可能投降的,這輩子都不可能投降的
    2 我們要感謝那兩粒藥力失效的樟腦丸,否則,我們今天就看不到文天祥在被俘後近五年中,留給我們的大量精彩詩篇。估計當時文天祥這樣想,既然沒死成,那我就一天一首詩,把詩當日記來寫,記錄自己被俘後的那些時光,同時也給後人留下一點歷史資料。文天祥的《過零丁洋》《南安軍》《金陵驛二首》《建康》《真州驛》這些詩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寫下的。
  • 過零丁洋古詩原文 過零丁洋原文、翻譯及賞析
    過零丁洋宋代 • 文天祥原文辛苦遭逢起一經,幹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裡嘆零丁。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注釋零丁洋:零丁洋即」伶丁洋「。現在廣東省珠江口外。1278年底,文天祥率軍在廣東五坡嶺與元軍激戰,兵敗被俘,囚禁船上曾經過零丁洋。遭逢:遭遇。起一經,因為精通一種經書,通過科舉考試而被朝廷起用作官。文天祥二十歲考中狀元。幹戈:指抗元戰爭。寥(liáo)落:荒涼冷落。一作「落落」。四周星:四周年。
  • 胎教詩詞 | 過零丁洋
    ⑴零丁洋:零丁洋即」伶丁洋「。現在廣東省珠江口外。1278年底,文天祥率軍在廣東五坡嶺與元軍激戰,兵敗被俘,囚禁船上曾經過零丁洋。文天祥二十歲考中狀元。⑶幹戈:指抗元戰爭。寥(liáo)落:荒涼冷落。一作「落落」。四周星:四周年。文天祥從1275年起兵抗元,到1278年被俘,一共四年。⑷絮:柳絮。⑸萍:浮萍。⑹惶恐灘:在今江西省萬安縣,是贛江中的險灘。1277年,文天祥在江西被元軍打敗,所率軍隊死傷慘重,妻子兒女也被元軍俘虜。他經惶恐灘撤到福建。
  • 方志敏《可愛的中國》如何從獄中帶出?一位國民黨元老幫了大忙
    《可愛的中國》這篇文章相信很多人都有了解,這是我黨傑出的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我黨我軍早期創作人之一的方志敏在監獄中完成的。在土地戰爭革命時期,方志敏創建了贛東北、閩浙贛革命根據地,1935年8月,在獄中鬥爭了8個多月的方志敏被國民黨反動派殺害了。
  • 廣州缺名篇不缺粵語童謠
    「背名篇,免費遊」如果刮到廣州,有何名篇可背?知名廣告人@黑馬大叔想了半天,卻想不出廣州有什麼膾炙人口的「名篇」。廣州知名景點星羅棋布,城建史悠悠兩千年,卻沒有名篇?網友紛紛開動腦筋找,不過發現,有關廣州的名篇,真的少得可憐。    「就只想到《與妻書》。」
  • 過零丁洋原文、翻譯及賞析(宋代:文天祥)
    過零丁洋宋代 • 文天祥
  • 李亞鶴:昔日戰火紛飛的零丁洋,如今卻是旅遊勝地
    據李亞鶴了解,文天祥的《過零丁洋》,無疑是大家最早接觸的古詩之一。以當時有限的地理知識,李亞鶴根本不明白零丁洋在哪裡,實際上這個地理名詞也很少遇到,後來才知道零丁洋遠在廣東珠江口。《過零丁洋》據李亞鶴了解,公元1278年,文天祥在廣東潮陽兵敗被俘。
  • 中考古詩賞析之《過零丁洋》
    (圍繞作者所表達的情感、氣節、決心、態度、精神等回答即可)(4)詩中以「風飄絮」、「雨打萍」的形象比喻,抒寫了(國破家亡)的悲哀;借惶恐灘和零丁洋兩個地名,暗示了(形勢的險惡和作者境況的危苦)(5)對文天祥的《過零丁洋》分析有誤的一項是( C  ).A這首詩概括了作者一生中的重大事件,融敘事和抒情言志為一體,慷慨悲涼,感人至深。
  • 成就一個世界奇蹟:文天祥中零丁洋和港珠澳大橋伶仃洋在同一地點
    中國古代文武雙全的詩人不計其數,愛國詩人文天祥就是其中一位,他曾經經過零丁洋時路遇此情此景,有感而發寫下著名詩篇《過零丁洋》。那句詩中的零丁洋與如今在港珠澳大橋的伶仃洋是同一個地方嗎?但是對於文天祥不幸的事情還在後面。張弘範逼迫文天祥寫信招降張世傑。文天祥不為所動,並沒有順著張弘範的意思進行寫信,但是張弘範並沒有放棄,在這途中,文天祥一再被逼迫寫信。
  • 《鄂州第十一》說的是文天祥帶領起義軍戰鬥的第十一個地方
    鄂州第十一 宋 文天祥 鄂州這個地方曾今是一個非常好的地方,三國時期的吳國孫權曾今在這裡稱帝,歷代的名臣良將也有不少人鎮守過,諸如晉代四大門閥家族陶侃、王導、王敦,以及前輩先人嶽飛、孟拱等等,可惜這麼好的一個千年兵家重鎮之地,如今卻無兵可用,無將可調,成了真真正正的一座空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