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清酒裡,前身為旭富士的獺祭,其不過「重生」三十幾年的時間內,就成為了日本酒的臉面,更被譽為清酒中的「拉菲」,日本的「茅臺」!
WHAT?這把那些混了幾百年的古老酒造置於何地呀!
而這一切都歸功於「獺祭之父」櫻井博志。沒錯,這是一個從父親手裡接過瀕臨破產的家族企業,並且置之死地而後生的,富(負)二代。
01.
看似自取滅亡
實則涅槃重生
旭酒造株式會社成立於 1948 年,其最早生產的清酒品牌叫「旭富士」,做的是傳統清酒那一掛,名字不突出、產品又沒特色,本來就不受歡迎,銷量也沒什麼突破性增長。
加上運氣不佳,碰上日本清酒市場最低迷的時候,全日本的清酒消費量下降了近70%。別說賣酒了,很多酒廠連撐下去的能力都沒有了,旭酒造的日子自然也好不到哪裡去。
1984年時,因父親離世,櫻井博志無奈接過這個爛攤子,覺得拯救還不如重生。他直接停了「旭富士」的生產,把旗下品牌改名「獺祭」。
△ 櫻井博志
「獺祭」這個名字,一半取自酒廠的地址——獺越的「獺」,另一半取自民間故事(河獺在捕魚的時候,常把魚羅列在水邊,猶如祭祀一樣)。反正,櫻井博志對這個名字十分滿意,亦對自己的市場開墾之路勢在必行。
△ 川端龍子《獺祭》
除了改名字,品牌的整個目標群體和定位也變了。櫻井博志想做年輕人的生意,而且要開發品質最高的大吟釀。
好傢夥,低端清酒的市場你都搞不定,而且吟釀酒受眾者一向都是那些追求酒體品質的高端消費群體,現在獺祭不僅想做大吟釀,還想用這大吟釀打開年輕人市場?這不是自取滅亡是什麼???
△ 獺祭酒造
果不其然,現實並沒有按照電視劇快速逆襲的套路,儘管幹勁十足,但旭酒造毫無起色。更慘的是,外人看不起就算了,就連酒廠請的杜氏都帶頭不上班了。
有的人說,是杜氏自己怕拿不到工錢直接不幹了,又因為跟櫻井博志的釀酒意見不一,還慫恿一大批酒廠員工跳槽。有的人說是因為杜氏一直搞不出大吟釀被櫻井開了。反正就是,給他打工的人不多了。
但所有人都想不到的是,櫻井博志沒有放棄,而後整整6年裡不斷默默試錯和實驗。終於在1990年,獺祭將米中之王「山田錦」磨到百分之二十三,開創了日本首次做出23%的精米步合的先例,他們的爆款純米大吟釀酒誕生了 !!!
△ 獺祭 純米大吟釀二割三分
其實原本的釀酒計劃是要釀造精碾25%的純米大吟釀。但是在櫻井博志出差途中,恰好碰到了朋友,那人說某大酒廠在販賣精米24%的純米大吟釀。
櫻井博志不服輸的勁頭上來了,費盡唇舌讓負責精米的員工多碾2%。足足多花費24小時,共花費了7天,168小時的精碾時間,打造出這大吟釀的史上最初,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霸佔著日本最低精米步合的寶座。
△ 獺祭 純米大吟釀二割三分
雖然很多人是從獺祭50入門,但二割三分是獺祭最廣為人知的產品,也是獺祭重生後高飛的秘密武器,更成為了獺祭的代名詞。
02.
老鄉支持、老外仰慕
獺祭拿獎拿到手軟
說來也巧,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的故鄉是山口縣,而獺祭酒廠也在山口縣。正所謂「老鄉見老鄉,兩眼淚汪汪」,安倍一上任就把獺祭安排得明明白白。他把獺祭定為國宴用酒,還拿去送給普京和歐巴馬。
△ 安倍和櫻井
也正因為有這層關係在,儘管日本多年來實行糧食減產政策,但當獺祭的山田錦不夠用的時候,日本國政府還允許櫻井擴大山田錦的種植面積。這讓同行可是眼紅無比啊!
日本動畫片《新世紀福音戰士》的導演庵野秀明也是山口縣人,片中的角色葛城美裡定位為獺祭的忠粉,所以在動畫裡多次出現葛城美裡多次喝獺祭的場景。
除了老鄉的炫耀式支持,老外也偏愛獺祭。
梅德賽斯-奔馳東京時裝周,獺祭被指定為官方招待用酒;YAMAHA為了慶祝其音樂軟體VOCALOID在美國發售,在旭酒造訂做了紀念版清酒。
這樣的事情多了去,威君就不一一列舉了。反正獺祭在眾多清酒中,簡直成了臉面的存在!各類大獎也是拿到手軟!在最有影響力的清酒網站「日本酒物語」人氣榜上,獺祭連續六年位居第一。
△ 獺祭產品
櫻井博志也算個傳奇人物了,如果不是他身上那股不服輸的勁,他也不會一直堅持了這麼多年,只為那一口被眾人青睞的好酒。
不破不立,獺祭不愧為日本的鎮國神酒。火,也是該的!
本文圖片,部分來源於網絡
如涉及侵權或對版權有疑問,請聯繫我們
本期福利
今期の福祉
山崎 | 竹鶴 | 餘市 | 白州 | 響 | 知多 | ···
威薰寵粉福利來襲,長按掃碼前往小紅書,免費領千元大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