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偷家族》終於上映,這些「是枝裕和味」的文案打動你了嗎?

2021-02-08 LOGO大師

今年,是枝裕和憑《小偷家族》

拿到了坎城影展的金棕櫚獎


這部具有強烈是枝裕和風格的電影

海報和文案就像一顆檸檬糖

甜甜酸酸,最後有點苦澀

電影海報

中國定製版海報《希望不散》

主題劇照

我們什麼都沒有,只有愛

「沒有光鮮的工作,盜取商店裡的日用品,維持一家人的生活」

「沒有可口的美食,一碗烏龍麵泡上可樂餅,就是全天下最愛的美食」

「沒有立傳的墓碑,撿來被丟棄的人兒,給予了一個完滿的家」

「沒有溫暖的家庭,逃離之後,自我謀生,意外獲得的愛情,念念不忘」

「沒有負責的父母,意外遇到的一家人,可能是此生最大的幸運」

「沒有豪華的房子,洗衣做飯剪髮卻樣樣拿手,一家人其樂融融」

但這樣的文案

只是對人物做簡單的介紹

而下面「是枝味」的文案

則更加觸及內心

《小偷家族》

「只不過生了小孩,就有資格當母親嗎?」

 

「叫孩子去偷東西,你不覺得羞愧嗎?」

「我沒有其他東西能教他了。」

 

《比海還深》

「總是在追逐失去的東西,夢想著無法實現的願望,把自己困住,每天怎會快樂?」

 

母親:「人都沒了,再怎麼想也沒用的,

重要的是把握住當下。

為什麼男的不回去珍惜當下呢?

總是失去了才懂得珍惜,

這樣的話,每天都不會快樂。

所謂幸福啊,

就是放手了也就得到了。

我啊,到這個歲數了,還沒有愛過比海還深的東西,

肯定沒有吧,對一般人來說,

還是因為沒有才能活下去啊,

即使這樣每天也得開開心心的啊。」

「沒發生關係怎麼做決定?成年人光有愛是吃不飽的。」

《海街日記》

「很多人說生活沒那麼簡單,可是生活本就是一餐一飯,一生專心做好一件事,守著親人留下的宅院,縫縫補補,在四季風物的更替裡緩緩前進的。」

「其實我很羨慕你爸爸和媽媽,因為留下了你這樣的寶物。」

 

《步履不停》

「你才25歲,你可以成為任何你想成為的人。」 

「人生路上,步履不停,總有那麼一點來不及。」

「冰箱裡塞滿東西才讓人放心。」

 

「人生就是不斷地失去,時間終將帶我們找到諒解的出口。」

語氣淡淡的文案

卻有著洞穿人心的力量

這就是「是枝裕和」式的文案

「人生路上,步履不停


【部分案例點擊連結:正在司康、中旅90周年紀念LOGO、粥全粥到、愛必達、夏天裡的椰子雞、德華樓、智幹、狸想家、劉記炙子烤肉、俏西關、湯臣倍健 Hirun、 山力士、 樂島、三個辣椒、 及木、諾蘭卡 、舒寵 、熊貓兔、洱海小調 、更多作品回復「案例」】

【合作微信:logodashi /logodashi666】

相關焦點

  • 深度影評 《小偷家族》:是枝裕和式的「憤怒」,讓我們淚流滿面
    浙江24小時-錢江晚報記者 陸芳從《步履不停》、《如父似子》、《海街日記》、《比海更深》,一度以為是枝裕和在溫情感人的家庭戲裡出不來了。然後他又拍了《第三度嫌疑人》,犯罪題材,反映一般。就當我們以為是枝裕和要沉寂幾年,沒想到高產的他,今年5月突然一部《小偷家族》登頂金棕櫚。
  • 《小偷家族》首映日|大家到底愛是枝裕和什麼?
    今年的坎城電影節,金棕櫚獎給了《小偷家族》。在《距離》、《無人知曉》、《如父如子》三次提名後,是枝裕和,這個溫柔的日本大叔,終於憑藉《小偷家族》拿到金棕櫚獎。是枝裕和曾在接受採訪時透露《小偷家族》創作靈感來自於日本媒體報導的一則有關養老金欺詐的社會新聞,家中的老人去世後,家庭成員隱瞞了老人的死訊,繼續違法領取老人的養老金。「過去五年,在日本階級分化越來越明顯,對那些生活沒有保障的人群,我認為應該給他們一個發聲的機會。」
  • 是枝裕和為什麼能拍出《小偷家族》?
    ▲《小偷家族》中國定製版海報 黃海設計欠是枝裕和的電影票終於可以還了。值得二刷、三刷的《小偷家族》正在國內全面上映,口碑與話題度都表現不俗,6000塊銀幕的公映規模更足足是日本的20倍之多,真為是枝裕和感到高興。電影描述的是超越血緣關係之外的家庭故事,被「偷」來的家人、被遺棄的過往、被社會無視的面孔、被扭曲的人生.
  • 是枝裕和《小偷家族》、奉俊昊《寄生蟲》:美美與共,和而不同
    樹木希林在是枝裕和電影裡多次出演"母親"類角色,《小偷家族》是她生前最後一部作品。等到奉俊昊騰挪出時間觀看《小偷家族》時,樹木希林已經離開人間。恍若隔世之感,對於電影導演來說則更有感觸。樹木希林與是枝裕和合作多部電影。《步履不停》《比海更深》中愛子心切的母親,《海街日記》中溫暖有愛的姨母,《如父日子》中智慧寬容的嶽母。算上一些小作品,是枝裕和與其合作6部作品,二人既是朋友,又如母子。
  • 是枝裕和《小偷家族》、奉俊昊《寄生蟲》:美美與共,和而不同
    樹木希林在是枝裕和電影裡多次出演&34;類角色,《小偷家族》是她生前最後一部作品。等到奉俊昊騰挪出時間觀看《小偷家族》時,樹木希林已經離開人間。恍若隔世之感,對於電影導演來說則更有感觸。樹木希林與是枝裕和合作多部電影。
  • 《小偷家族》:是枝裕和的「家庭宇宙」 盡顯溫情與殘酷
    《小偷家族》劇照本文涉及大量劇透,請謹慎閱讀。
  • 《小偷家族》:是枝裕和伸出的溫柔一刀
    中川雅也:拍攝《小偷家族》的一個契機是之前在《如父如子》中扮演的父親角色,我和是枝導演都想再深入地刻畫一下。但真正拍完《小偷家族》之後,發現這兩位「父親」完全不一樣,《如父如子》中還是一個蠻靠譜的人,這個則完全靠不祝記得開拍之前,是枝導演還特意給我寫了一封信說,直到這個電影結束,都要把他刻畫成一個不好的父親。可我演的兩個父親也有一個共同點就是,都非常愛自己的孩子。
  • 【個人意見】《小偷家族》:是枝裕和的「家庭宇宙」 盡顯溫情與殘酷
    今年三月底在為《第三度嫌疑人》國內宣傳接受採訪時,是枝裕和導演說他希望中國觀眾能在大銀幕上看到他更多的作品。而是枝裕和的這一希望沒有花費太長時間,僅僅四個月後,為他帶來了導演生涯首座金棕櫚的《小偷家族》便正式登陸內地大銀幕。儘管礙於特殊國情導致了有四分多鐘的刪減,但能如此短時間內看到坎城獲獎作品依然相當難得,更何況這還是深受廣大中國影迷喜愛的是枝裕和作品。
  • 剛上映的《小偷家族》,把社會撕破了給你看
    今天,日本導演是枝裕和的新作《小偷家族》上映,從另一個角度探討了法律和人情的命題。這也是第一次在內地上映的坎城金棕櫚獲獎影片。法律與人情,或許可以成為人類哲學十大命題之一。無非是在法律的冷酷和人情的溫暖中,我們會不自覺選擇後者。今年大爆的電影《我不是藥神》實際上走的也是這麼一個路子,可惜由於種種原因只能淺嘗輒止。今天,日本導演是枝裕和的新作《小偷家族》上映,將從另一個角度探討這個話題。
  • 《小偷家族》:是枝裕和導演鏡頭下的家庭烏託邦
    2018年8月在國內上映的電影《小偷家族》,是日本導演是枝裕和執導,中川雅也、安騰櫻等主演的家庭劇情片。影片上映後贏得了第71屆法國坎城電影節最佳影片金棕櫚獎,也成為2018年口碑佳作之一。故事內容具有極高的話題性,講述了沒有血緣關係的一家六口,蝸居在破舊老屋,靠著偷盜、欺詐維持生計,相依為命的故事。
  • 是枝裕和摘走金棕櫚,白開水一樣的《小偷家族》為何直擊人心
    在第71屆坎城電影節領獎臺上,55歲的日本導演是枝裕和穿著黑西裝,打著黑領結,羞澀地捧起金棕櫚獎盃時,顯得坦誠又可愛。他在社交網絡上寫,《小偷家族》在坎城首映當天,自己很緊張,直到兩小時後電影結束,現場響起9分鐘的掌聲,他才鬆一口氣,「午夜吹起的風那麼溫暖和悠長,這樣的夜晚真是太美好了。」是枝裕和獲獎的消息很快刷爆了中國影迷的朋友圈。
  • 《小偷家族》裡的奶奶去世了,誰還能成為是枝裕和的「御用奶奶」
    樹木希林本名為內田啟子,經常出現在日本的電影和電視劇中,並以扮演奶奶或母親的角色被觀眾所熟知。不久前,在國內上映的日本電影《小偷家族》中,樹木所扮演的奶奶的角色給中國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樹木希林2003年因為視網膜剝離而導致左眼失明,後於2005年1月發現罹患乳癌,接受手術摘除右乳,未料癌症卻仍復發轉移至全身。能夠堅持拍完《小偷家族》,據本人來說已經是奇蹟了。
  • 《小偷家族》導演是枝裕和十年風格蛻變
    2018年,一部《小偷家族》為是枝裕和帶來了坎城電影節最高榮譽金棕櫚大獎,這是繼黑澤明的《影武者》、今村昌平的《楢山節考》和《鰻魚》後,第四部獲得金棕櫚獎的日本電影。該片講述柴田家靠犯罪來維持家計,在一家之主柴田治撿回一個遍體鱗傷的小女孩後,這個家庭的秘密漸漸曝光的故事。
  • 《小偷家族》日影最打動我的是真實和緘默
    看《小偷家族》的時候,無數次被是枝裕和所體現的真實打動。小小的庭院,擁擠的房間,髒兮兮的冰箱,布滿青苔和水垢的浴缸,基本上每頓都吃的泡麵,無一不體現著這家人的貧窮。不像國產劇,設定明明是窮苦女孩,卻用著大牌護膚品,住著寬敞的房間,一塵不染的家具和生活用品,真的太假了,太假了。而日影卻能在這種微小間打動人。
  • 電影《小偷家族》:你何時會對一段關係充滿感激
    《小偷家族》的一家人維持著一種距離卻也同時保有彼此。最打動我的,是對遺憾必然發生的釋懷,對生命殘缺的坦然。《小偷家族》的屋子是無家或不想回家的人的棲身之處,在保有自己差異的同時亦可以擁有歸屬,只要你找到了需要且在乎你的地方所在。大海裡住著一群快樂的小魚,但他們都是紅色的;某天誕生了一隻黑色的魚,他遊的比其他小紅魚都快。
  • 終於看了《小偷家族》,沒讓人失望!
    ——是枝裕和導演的新片《小偷家族》。《小偷家族》一開場,友裡就失去了父母的庇護,成了這個臨時家庭的闖入者,治和信代也先後失去了工作。兩個孩子無人看管的日常像極了《無人知曉》裡四個被母親遺棄的孩子相依為命的日常。而這一家人不敢融入社會,苟且偷生的狀態也與《無人知曉》的孩子們一樣。就連片中對逝者的處理方式也如出一轍。生活狀態是《無人知曉》式的,但是枝裕和想在《小偷家族》中探討的主題與《如父如子》有銜接性。
  • 是枝裕和《小偷家族》:看完了電影之後,為什麼還要看小說
    小說裡以美好之物串聯起章節,「可樂餅」、「麵筋」、「泳衣」、「魔術」、「彈珠」、「雪人」,這些物件成為孩子的記憶裡那閃光之物,脫胎於日常生活之中。在小津安二郎那裡,靜物即時間,而在是枝裕和這裡,靜物即人情,本色天然,又無所依傍。
  • 《小偷家族》:這些被遺棄者們犯下了最溫暖的罪
    是枝裕和執導的《小偷家族》,千呼萬喚始上映,成為《霸王別姬》之後第二部內地上映的金棕櫚獲獎片。《小偷家族》,左到右為信代、玲玲、祥太、治、亞紀、初枝。 而在中國,是枝裕和的名字這幾年也愈發膾炙人口。這位高產又保持水準的日本導演,這些年,從《比海還深》、《步履不停》,到《如父如子》、《海街日記》,他最擅長將鏡頭對準家庭。
  • 【福利】 是枝裕和金棕櫚獲獎電影《小偷家族》原著中文版免費贈!!!
    這一片段在電影中是被剪去了,但在小說中保留下來,以此為標題,《小偷家族》不過也是一部,苦苦等待著那個缺席之人的故事。是枝裕和憑藉這部《小偷家族》奪得了去年的金棕櫚,更是在去年,帶著兩部電影《第三度嫌疑人》和《小偷家族》進入了中國觀眾的視野,一時被大眾津津樂道。
  • 治癒這回事,交給是枝裕和就可以啦!
    《比海更深》等電影大概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是枝裕和」和一部最愛的是枝裕和電影出鏡:是枝裕和 《光陰的故事-臺灣新電影》是枝裕和是該得到這樣關注和矚目1995年至2018年從處女作《幻之光》到《小偷家族》23年導演生涯,13部電影從來沒拍出一部爛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