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冬賽場圍捕事件:13152名猶太人被送往集中營

2021-01-08 中國新聞網

  1942年在集中營中的囚犯繪製的一張新年賀卡。

  1942年7月16日「冬賽場」的公交車站。這是唯一一張當天留下的新聞存檔圖片。

  陳翔

  初夏的巴黎,披了所有的顏色。白白淨淨的雲,咬下去軟糯糯的,滿街的梧桐深深淺淺綠著,枝繁葉茂,窸窣低語些什麼。空氣暖得發燙,陽光把塞納河織成一匹灑了碎金的翠布,隨著輕風微漾。格勒內勒河岸邊,不知名的小花白一朵、粉一朵藏在草裡,浮在枝上,映在眼裡,舞在蜜蜂的翅膀上。我真想這麼醉在這融融炫目的色彩之中了,直到看到行道盡頭矗立的「1942年冬賽場圍捕」事件紀念雕像,才發現色彩背後有著永遠也無法填補的空白。

  格勒內勒街和內拉東路交界處,在上世紀上半葉是一個名叫「冬賽場」的自行車賽場。20世紀初期,自行車運動風靡起來,迎著這一時尚,巴黎政府於1909年建了一座能容納17000名觀眾的鋼結構賽場。當時,著名的「巴黎六日」自行車賽在這裡舉辦,賽事在兩戰期間達到鼎盛。除此之外,這座運動場還舉辦拳擊比賽,馬術競技,馬戲表演,冰球等比賽。翻閱當時的老照片,似乎還能看到流動的人群在歡呼吶喊,他們的激動歡愉在陽光裡閃。或許,如果沒有那次震驚世界的圍捕,這裡留給人們的只該是興奮。或許,如果沒有上萬猶太人在這裡生不如死地哭喊,路過的人就不會在這裡看到自行車輪下滾過的歷史,賽馬蹄下踏裂的時光,就不會被那揚起的塵埃眯了雙眼。

  「1942年7月16日、17日冬賽場圍捕」事件,一場災難的名字,一段法國人不願意提起的錯誤,一夜一天,和上萬猶太人的生命,都化成眼前一個路牌,一座雕像。雕像的底座是弧形的,仿著當年自行車賽道的模樣,上面有一組人,最左邊一位女子抱著不大的孩子,丈夫在後面扶著她的肩膀,孩子雙眼緊閉,像是睡著的模樣。前面一個看上去五六歲的女孩手撫著懷裡嬰兒的臉頰,嬰兒頭向下倒,手腳還沒來得及找好擺放的姿勢,雙眼可能就已永遠地閉上。後面倒著的一對夫妻,丈夫抱著妻子,妻子摸著挺起的肚裡那個還未出世的孩子,眼裡卻看不到一點兒希望。他們身旁還倒著一個女人,手託額頭,雙眼低垂。所有的人,眼裡都透著深深的痛苦、無助、悲傷、絕望,用怎樣錐心的詞去形容都不過分。他們朝鐵塔的方向,一旁還流著溫柔的塞納河,卻沒有一個人有心欣賞。就是這群最無力最無辜的人,就是這樣無數流亡在法國的猶太家庭,甚至大多數是婦女、是孩子,成了當時法國憲兵隊逮捕的對象。

  1940年6月,納粹德國侵佔巴黎,貝當政府宣布向德國投降,並將政府所在地遷至法國中部的維希,形成一個傀儡政權,與德國當局合作以換取軸心國不瓜分法國的承諾。這種合作,自然少不了大量迫害當地猶太人。當時,有許多外籍或無國籍猶太人流亡到法國,期待法國政府的庇護,甚至他們都認為,法國是唯一可以容許猶太人生存的地方了。而維希政府卻把這希望之火澆得連半點火星兒都不剩。

  為迎合納粹政府1942年7月提出的「春風行動」,即大規模逮捕歐洲的猶太人行動,維希政府派出法國警察和公務人員參與到逮捕猶太人的行動中來。7月16日晚,7000餘名警察和憲兵拿著在法猶太人的名單,破家搜查。哭喊聲,嘶叫聲溢滿街道,有忍受不住的人甚至直接跳樓。這場毫無徵兆的圍捕持續到7月17日,連孕婦或是兩歲以下的孩子也沒能倖免。德國軍人都沒能做到的殘忍,法國政府做了。整場行動,從下達命令,到整個逮捕過程,沒有一名德國士兵參與。一夜一天,13152名外籍猶太人被捕並關押在冬賽場,其中4115個孩子,2916名婦女,1129位男性。最終全都分別被送往集中營,倖存下來的不到百名,所有孩子全部死亡。

  有倖存者回憶當時冬賽場,食物、飲水、醫藥匱乏,擁擠不堪,男女老幼隨地大小便,丈夫能做的僅僅是用衣服為妻子略微遮擋一下;「有很多嬰兒,還沒到認識自己名字的年紀,有時夜裡,一間房裡120個嬰兒全都醒來,齊聲哭泣,他們叫喊哭鬧,其他房間裡的人都被吵醒,哭聲連成一片。頑童不知末日將至,照常嬉戲打鬧,尤其刺痛人心。那簡直就是一場災難。」看到此,我不由想起以此事改編的電影《圍捕》裡的畫面,一個叫諾諾的男孩,還沒到懂事的年紀,被帶到冬賽場時,還嫩聲問著:自行車表演什麼時候開始?身邊大一點的孩子輕聲地說:沒有什麼表演,表演的只有我們。那時,諾諾的媽媽懷了孕,卻被迫害而亡,不知真相的諾諾總是要找媽媽。身邊人不忍,柔聲對他說:「媽媽去給你生弟弟了,她需要一些時間休養,想知道弟弟叫什麼名字嗎?他叫朱利安。」諾諾聽了一臉高興,那一副純真的期待讓誰看到都會落淚。而被送往集中營的那天,人們告訴他,你可以見到媽媽了,他竟然第一個跑去了駛向集中營的車上。

  那段最黑暗時期的真相,卻被法國政府隱藏了好多年,直到1995年,當時總統席哈克才公開表示「法國政府當年的做法永難彌補。」也是圍捕發生60多年後,這段檔案才被同意公開。後來,我在相關報導下看到法國市民的留言,「不能否認,這次慘案,我們是幫兇,這一切,已無法挽回,唯一能做的就是:不能忘。」當年也正是因為有像這樣善良的巴黎人,才在逮捕當日冒險幫助1萬多猶太人藏了起來。本來法國政府的逮捕目標是2.5萬人,正是那些勇敢的巴黎市民,給可憐的猶太人中的一部分,提供了生存的可能性。

  多年後,一位名叫塞西爾的集中營倖存者撰文回憶當時的情景。當時11歲的她只記得那晚,「士兵爆裂地敲門,用槍指著我們的腦袋強迫我們離開公寓,只允許帶上少許生活用品。我們走了幾裡路來到冬賽場,幾小時後,上千猶太家庭都被逮捕到這裡。在這裡的幾天,我沒有食物,也沒有水,有的只有恐懼,沒人知道將會發生什麼。」而集中營解放後很長一段時間,她都通過各種方式尋找自己的父母,得到的回應總是一句:他們失蹤了。那時,她總感到自己的倖存是種罪惡。直到現在,每年七月,她都會感到腹部不時產生的痙攣,那是那段恐怖的日子留下的後遺症。早先的日子裡,她並不願意將自己的故事公開出來,甚至都不想告訴自己的孩子,那段傷痕,她只想留在自己的心裡。但是最終,她改變了自己的想法,她意識到講出自己的故事有多麼重要,意識到只有讓人們知道自己的故事,她的父母,她的妹妹才能夠永遠地活下去。

  如今,冬賽場已在1959年被拆除,留下的只有眼前的雕像,還有不遠處一個很小的「冬賽場圍捕事件」紀念園,鮮花圍成的六角形上有一塊紀念碑簡要記述著當年的事件。然而無論是雕像,還是紀念園,都很少有幾個尋訪者,在午後的陽光下顯得異常寂寥。這般的冷落,與不遠處鐵塔下的人群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個地方,我沒有在任何旅行手冊上見過,也沒有在什麼遊記上讀到過,但是我還是來了,或許是因為我願意傾聽,而他們想要訴說。

  我記得紀念碑的最後寫著:「路過的人,請你記住」。以前,你可以因為不知而繞行,但一旦你知道了那裡曾發生的故事,情形就不一樣了。這次殘酷的圍捕,這戰爭史上種族主義和反猶主義的屠殺,這些無辜的生命,都不該被遺忘。

相關焦點

  • 猶太人的「死亡工廠」——奧斯威辛集中營
    在1942年1月20日舉行的萬湖會議上通過了「猶太人問題最終解決方案」,並透過滅絕營實施有系統的猶太人種族大屠殺行動(Holocaust)。據估計約有110萬人在奧斯維辛集中營被殺,超過九成遇害的都是猶太人。奧斯威辛集中營大體可分為三塊:奧斯威辛,比克瑙,莫諾維茨和39個小型的「營地」或者「工廠」。他們用「selections」一詞巧妙的代替了一切所作所為。
  • 自由的意義——猶太人集中營遺存的兒童畫作
    1939年一個叫做特萊津的捷克小鎮被德國納粹改為集中營有9萬多名猶太人被關押在此其中有一萬多名還未成年的孩子
  • 奧斯維辛集中營波蘭猶太人倖存者的自傳漫畫《鼠族》
    3個月後,波蘭中南部城市別爾斯科發生了反猶太人事件,弗拉德克的工廠遭到搶劫、被洗劫一空。1939年9月,波蘭與德國開戰,弗拉德克作為預備役參軍加入戰鬥,經過幾天訓練後被派往前線,弗拉德克在河邊的陣地上殺死了一名德國士兵,雖然士兵最後舉手投降,但弗拉德克還是開了很多槍,直至對方最後一動不動。
  • 震撼的真實故事,猶太人集中營遺存的兒童畫作閱讀越快樂
    書中內容節選:巴維爾是個男孩,他出生於1931年4月9日,1942年4月8日,他從捷克的布爾諾(Brno)被遣送到特萊津,那是他11歲生日的前一天。1944年10月23日,他被送往奧斯威辛集中營,被殺死在那裡。
  • 奧斯維辛集中營70年:「人們已經快忘記這段歷史了」
    在此次襲擊事件中,4名猶太人質身亡。這一事件與今日奧斯維辛集中營解放紀念活動聯繫在一起,顯得愈發悲慟。巴黎猶太人大屠殺紀念館出發波蘭前,奧朗德首先來到了巴黎的猶太人大屠殺紀念館,紀念七萬五千名在二戰中被維希政府關押的法國猶太人。
  • 像自由一樣美麗:猶太人集中營遺存的兒童畫作
    一個叫做特萊津的捷克小鎮被德國納粹改為集中營,有9萬多名猶太人被關押在此,其中有一萬多名還未成年的孩子。《特萊津》 魯特·薩赫苔洛娃魯特是個女孩,她出生在1930年8月24日。1942年3月19日,在她十一歲半的時候,她被遣送到特萊津。
  • 監牢中的陽光:猶太人集中營的兒童畫
    這些被冒著生命保存下來的猶太兒童的圖畫,曾被久久冷落,沒有人懂得弗利德,也沒有人懂得這些兒童畫的價值。Willy groag說:「隨著時間的流淌,他們懂了。」2/10 《特萊津》魯特·薩赫苔洛娃。魯特是個女孩,她出生在1930年8月24日。1942年3月19日,在她十一歲半的時候,她被遣送到特萊津。
  • 猶太人的最終結局本來不是被送去集中營?
    歷史從來不是一蹴而就的,時間段是它的核心特徵之一,但是大眾只會記住某一歷史事件的一點作為其對於歷史事件的概括和理解,而這往往會造成我們對歷史的刻板印象或者誤讀,二戰中納粹對猶太人的大屠殺就是刻板印象的結果。
  • 猶太集中營遺存的兒童畫作
    蝴蝶不住在這裡,不住在集中營。」這首詩「刊登」在集中營的一本地下雜誌上,寫下它的男孩叫弗裡德曼,他於 1942 年囚於特萊津,兩年後被殺死。難以置信的是,同這本雜誌一同保存下來的,還有上千幅兒童畫作。捷克小鎮特萊津在 1939 年被改造成集中營,共有 9 萬多名猶太人被關押在此,其中有 1 萬多是未成年的孩子。來到這裡的孩子們開始並不知道,特萊津也囚禁著許多一流的藝術家、音樂家、學者和教授。
  • 十部電影讓你認識二戰猶太人的劫難(下)
    然而好景不長,法西斯政權下,圭多和兒子被強行送往猶太人集中營。多拉雖沒有猶太血統,毅然同行,與丈夫兒子分開關押在一個集中營裡。聰明樂天的圭多哄騙兒子這只是一場遊戲,獎品就是一輛大坦克,兒子快樂、天真的生活在納粹的陰霾之中。儘管集中營的生活艱苦寂寞,圭多仍然帶給他人很多快樂,他還趁機在納粹的廣播裡問候妻子:「早安!公主!」
  • 『轉瘋了』猶太人集中營遺存的兒童畫作
    《像自由一樣美麗:猶太人集中營遺存的兒童畫作》,作者林達  1939年,一個叫做特萊津的捷克小鎮被德國納粹改為集中營
  • 被遺忘的童話:猶太集中營的兒童畫遺作
    1939年,一個叫做特萊津的捷克小鎮被德國納粹改為集中營,有9萬多名猶太人被關押在此,其中有一萬多名還未成年的孩子。他們被單獨關押起來,不能和父母和大人們在一起。 一位叫弗利德的藝術家,放棄了可以出逃機會,決定和集中營的孩子們在一起,他們一起畫畫,自己辦雜誌。
  • 猶太集中營裡的美麗畫作
    1939年,一個叫做特萊津的捷克小鎮被德國納粹改為集中營,有9萬多名猶太人被關押在此,其中有一萬多名還未成年的孩子。
  • 奧斯維辛集中營,不親歷現場永遠無法想像人性會墮落至此
    集中營內部壁壘森嚴,四周電網密布,設有哨所看臺、絞刑架、毒氣殺人浴室和焚屍爐,是希特勒種族滅絕政策的執行地。1942年1月20日萬湖會議上希特勒口頭下達了對歐洲猶太人的滅絕指令,促使希特勒這樣做的原因是他把一戰德國的戰敗和戰後的衰落歸咎於猶太人。
  • 從柏林猶太人紀念碑,到奧斯維辛集中營
    在二戰中,納粹曾花了一年時間把羅茲變成了一個用圍牆和鐵絲網完全封閉的猶太人隔離區,共有45萬名猶太人被迫來到這裡,以及一些吉普賽人。1944年,納粹高層決定徹底清洗最後一個猶太人隔離區羅茲,最後一批死亡列車裝載著7萬多名猶太人開往了滅絕營,趕來的盟軍救下了其中的5000到7000人,這在東歐是數量最多的一批倖存者。
  • 喜歡射殺猶太人取樂的納粹屠夫 臨刑仍執迷不悟 死後遭挫骨揚灰
    24歲時他加入了納粹黨,1940年的成為了武裝黨衛隊的一員。1942年阿蒙.戈斯被派到德國佔領下的波蘭城市盧布林執行「萊因哈德行動」的黨衛軍總部。萊因哈德行動計劃是將波蘭猶太人從隔離區中運往特雷布林卡、索比堡和貝烏熱茨三個滅絕營處決的計劃,這三個滅絕營都在波蘭的東部地區。
  • 美軍佔領達豪集中營後的「殺俘事件」
    1945年4月29日上午11時左右,美軍步兵開始向達豪集中營進發,此時他們中大多數人還不曾預料到集中營意味著什麼。納萃德國達豪集中營全景(1944年底拍攝)在靠近集中營的鐵路上,他們首先發現了一列被拋棄的列車。
  • 二戰時期德國納粹的集中營!
    而位於奧地利 Ebensee 集中營,1945 年5月7日被美國第80師解放。集中營內的猶太人不是因苦役而死,就是被送進毒氣室用毒氣燻死。毒氣室的外表看起來像個浴室,上面裝有像洗澡用的蓮蓬頭。囚犯們脫衣後由更衣室進入「浴室」,管理人員立即關閉房門,通過管道從蓮蓬頭將毒氣放入,集中營官員表示,他曾親眼目睹五百名俄羅斯人赤裸地步入毒氣室。
  • 奧斯維辛集中營:被遺忘與被改寫的歷史
    華東師範大學微信 ID: ecnuers1945年1月27日,蘇聯紅軍佔領位于波蘭的奧斯維辛集中營,解放了那裡的幾千名納粹屠殺倖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