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斯克反駁馬雲:我非常不同意你的看法,聰明人總是自以為聰明

2020-12-23 小魚談職場

2014年,雷軍到矽谷拜訪馬斯克:「10年前你為什麼做特斯拉?那時電動車根本沒有這麼火,你是怎樣看待這個機會的?」馬斯克的回答震撼到雷軍並讓他終身難忘。

馬斯克是這樣回答的,他說:「我從不覺得這是個好機會,因為它的失敗率要比成功率高得多,我只是覺得這是人類應該做的事情,也是值得做的事情,我不想苦苦等待著讓別人來實現。」

這一簡單的一答一問,可以說是體現了中美頂級企業家的思維差異。中國的企業家做企業,首先考慮的是對自己的利益和機會。

金山上市後,雷軍36歲決定退休,那個時候他早已財務自由。過了兩年的退休生活他厭倦了,因為沒有人找他開會,沒有人找他採訪,江湖上根本沒有了他的位置,他感到了很落寞,於是想起了18歲在武漢大學的夢想,後來創辦了小米。也就是說讓雷軍決心創業一開始的核心動力是他想讓更多的人關注自己,當然後來他就想改變整個中國的製造效率。

而美國的頂級企業家,做企業,首先考慮的是對世界和人類的利益以及機會,從整個人類和社會的角度來看,這事值不值得做,該不該做,賈伯斯做蘋果、以及馬斯克一系列讓人想都不敢想的夢想計劃,都是如此。

就像雷軍從矽谷回來之後感慨:「我們幹的事好像別人都能幹,但馬斯克幹的事,我們想都不敢想。」

2019年馬雲和馬斯克在人工智慧大會上有過一次對話,有網友評價,聽他們的綽號風清揚和鋼鐵俠就知道兩個人根本尿不到一個壺裡。

馬雲說我對火星不感興趣,其實我從火星剛剛回來,我對地球發生的一切更感興趣。問馬斯克你為什麼對火星那麼感興趣,馬斯克說他主要是考慮到未來,探索能不能實現多星球生活。

馬雲和馬斯克在人工智慧的看法上大相逕庭,馬雲說自己永遠不相信人類會被人工智慧控制,因為人類大腦是最聰明的。馬斯克直接反駁,我非常不同意你的看法,聰明人犯的最嚴重的錯誤就是自以為聰明,計算機在很多方面已經比人類聰明了,人類在越來越少的方面比機器做得好。最後被計算機全面超越

從這段對話中可以看出兩位頂級企業家思維的不同,其實如果看看他們的經歷就非常可以理解了,馬雲英語老師出身,地道的文科生,他更關注的是人,而馬斯克是個典型的理工男,崇尚科學技術,一個文科老師和一個科學家看問題的角度自然不同。

自從人民日報點名網際網路巨頭不要只盯著幾棵白菜和幾根大蔥的流量,社會上就有一種對中國網際網路巨頭的批判之聲,說他們沒有情懷,唯利是圖,與菜販爭利。並且總會拿一些美國的企業家舉例,特別是馬斯克,看看人家造電動車、造火箭探索火星,想的都是人類的未來。

這種聲音也許並沒有錯,但我們要客觀的來看這個問題,中國畢竟只是剛剛改革開放40年,中國人民剛剛從溫飽線上掙扎出來,企業家們也一樣,他們很多也是從窮苦日子過來的,內心充滿了不安全感。

俗話說三代才出個貴族,想讓這一代企業家都具備騎士精神是很不現實的事情,這是由他們年輕時的經歷和當下的國情所決定的,相信再過40年中國會湧現出一大批有情懷有騎士精神的企業家。所以我們應該多一點包容。

其實馬雲一直在倡導的培養優秀鄉村教師計劃,阿里巴巴成立達摩院投入巨資研發晶片。還有雷軍的小米致力於提升中國製造業效率的提升,馬化騰推動的未來科學大獎致力於基礎科學研究,創立西湖大學培養科技人才,都能看到這一代網際網路企業家的情懷和擔當。相信未來會有更多,也相信中國會越來越好。

相關焦點

  • 馬雲VS馬斯克,你站誰?
    馬雲:我不喜歡AI被稱為人工智慧,我稱它為阿里巴巴智能。Jack:Yeah, I hatethe word AI calle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 call it Alibaba Intelligence!馬斯克:我也這麼感覺。一般大家都會低估人工智慧的能力,他們覺得可能就像是聰明的人而已。
  • 馬斯克:我在造火箭呢!
    曾經在一個世界性論壇上,馬雲對馬斯克說過這樣一段話:「我對火星沒有興趣,我對地球上發生的一切更感興趣,為什麼大家對火星這麼好奇。我要做的就是讓更多人富裕起來,社會更加美好。」當時馬斯克在聽到馬雲的話直接愣了很久,一句話也沒有說。
  • 馬斯克發射飛船,為「身後事」布局,馬雲:我不感興趣!
    17年前,汽車還是以燃燒汽油為動力來源的時候,馬斯克就意識到,未來將是電動車的天下,成立了特斯拉。事實證明,馬斯克是對的,經過十幾年的發展,特斯拉已成為世界第一大有價值的車企,是「老二」豐田的三倍。按理說,研發航天載人飛船是「國家隊」的事情,也唯有「國家隊」能夠研發成功,畢竟這項工程非常龐大,不僅需要大量的人才,還需要海量財力、物力的支持。但是,2006年,也就是SpaceX公司成立第四年的時候,就與NASA籤訂了商業合同,2009年,就向外界輸送了14份商業合同的運載火箭。
  • 馬斯克、陳天橋和拍《盜夢空間》的諾蘭
    「我非常不同意你的看法馬斯克反駁:我們比過去聰明了很多很多,這會繼續下去,並不是最後的革命。陳天橋提出過兩個頗具爭議性的觀點:第一,根據量子物理學,世界實際上只是感知,你看見它就存在,你不看它就不存在;第二,人類不過是化學機器人。其中的中樞,都是人腦。
  • 從馬斯克到孫宏斌,看聰明人是如何對待過往恩怨的,值得人們深思
    於是你心底暗自發狠,等以後「君子報仇十年不晚」,結果就是更糟糕的處境。後來,我終於可以回過頭去報復的時候,突然發現,其實也沒什麼,「以血還血,以牙還牙」挺沒意思的,還是算了吧。朋友們,我告訴你我的一個幾十年得到的寶貴體會,那就是一定要學會把人往好處想,把事往好處想。這在一開始可能很難,但非常值得,慢慢嘗試去克服自己,一定會給你帶來很大的福報。
  • 別以為自己很聰明,殊不知這4個星座比你還聰明
    1點星座聰明的人為人處世的時候比較圓滑,總是會算計別人而不會被別人所算計。他們處處都在提防別人,任何事情都是防患於未然。自以為很聰明的人有時候反而會被聰明所誤傷自己,尤其是在比自己還聰明的人面前,簡直就是小巫見大巫,不可同日而語。
  • 誰能幫忙牽線,為陳天橋和馬斯克安排一場對談
    馬斯克再次提到了關於人腦發展的設想,甚至他唯一一次直接對馬雲的觀點表示反對,正是關於這個問題。馬雲說:人類會被機器控制,我從來不想這些問題,因為這是不可能的,根據科學,人從來無法創造一個比自己更聰明的動物。
  • 成為世界首富後,馬斯克置頂一條2018年推文,網友:馬雲比不了
    原題:成為世界首富後,馬斯克置頂一條2018年推文,網友:馬雲比不了。對此大家怎麼看?有人說馬斯克是一位探險家,確實從他的太空夢就可以知道了。確實他的夢想非常的偉大,關鍵的是他始終在完成這一偉大的夢想。成為世界首富後,馬斯克依舊非常的淡定,他在社交軟體上表示「好了,回去工作!」與此同時馬斯克在2018年的一條推文也被網友曝出。
  • 我不同意你的看法,不代表我恨你
    我不同意你的看法,不代表我恨你——木田之光當我和朋友討論問題的時候,可能會對某個事件或某個現象有不一樣的看法時,朋友往往會氣呼呼地來一句:「不理你了。」你非要和一個和你一樣觀點的人談戀愛,不如自己和自己戀愛好了,幹嘛去傷害他人呢。相比愛情,還有親情。在親人之間,也有「我不同意你的看法」的時候。難道就因為親人不同意我的看法,我就要和這個親人反目成仇了嗎?顯然我不會,我相信你也不會。更有友情。成為朋友的因素是那麼的多,而觀點是否一樣,只是其中之一。
  • 如何識別身邊的聰明人
    作者 | 升值君來源 |  升值計(ID:shengzhijjj)推薦人 | Spenser我在今天的文章裡提到了我們要遠離職場蠢人,那麼如何去結識聰明人呢?今天叔推薦的這篇文章,帶你從另一個角度去分析。在如今的資訊時代,很多人以為信息不對稱就是聰明人,其實並不是。
  • 看了馬斯克對雷軍說的一句話,我終於明白了馬斯克的成功原因
    當年馬斯克對雷軍說的一番話,至今仍讓雷軍敬佩不已,也間接透露了馬斯克獲得巨大成就的根本原因!2014年,雷軍前往矽谷拜訪了自己的偶像馬斯克。當時雷軍問他,10年前你決定做特斯拉時,電動車還沒有這麼火,你怎麼看到這個機會的?
  • 馬斯克:我一直有危機感
    尋求別人的反駁,進一步幫助打破你的結論。6 如果沒有人可以使你的結論無效,那麼你可能是對的,但你並不一定是對的。這就是科學的方法,而這對於搞清楚棘手的事情真的很有幫助。但是大多數人不會使用它,他們更願意一廂情願,他們無視反駁,他們根據別人正在做什麼和沒有做出什麼的結果來形成結論。
  • 都是談馬斯克,馬雲勸他別那麼做,任正非卻說我們要寬容
    圖文:都是談馬斯克,馬雲勸他別那麼做,任正非卻說:我們要寬容。馬斯克表示,為確保我們能夠進入到不同的行星生活,就需要更進一步了解宇宙的本質。但馬雲卻自稱不是火星的粉絲,馬斯克要想「抓住地球的未來,沒有那麼容易」,並對馬斯克說:「我感覺去火星就是回不來的感覺,別那麼做!」
  • 馬斯克的平凡一面
    「在希爾德和約翰尼婚姻期間,我肯定沒有和她有過婚外情,這是完全錯誤的。」馬斯克反駁德普的說法。關於傳言他和希爾德及其朋友卡拉·迪瓦伊(Cara Delevingne)存在三人性愛一事,馬斯克笑著說:「你知道,我們沒有過三人性愛。所以我想,人們想像的通常比實際情況更色情。」他還給德普和希爾德提了一些建議:「對於他們倆來說,我只建議他們言歸於好,向前看。」
  • 88歲稻盛和夫:我不看好聰明人,老實人3點品質,聰明人你比不了
    人人都想成為聰明人,但我覺得老實人才叫真正的「聰明」。人人都在鼓吹自己聰明,日本經營之聖稻盛和夫,卻給了聰明人一記耳光。他說:「我不是那種聰明人,我也不太喜歡聰明人,往往成大事的都是那些看似愚拙的老實人」稻盛和夫說這話並不是空虛來風,看不上聰明人。而是他白手起家創立2家世界500強,公司員工幾萬人,但恰恰成為公司高管的都是那些看上去有點「楞」的老實人。而聰明人要不離職,要不就崗位平平。
  • 聰明人總是著急於成長,而傻瓜總是著急於成功
    有人說:不喜歡自己的疲憊被妻兒看到。唯有一個答案,獲得了無數人的點讚:在邁進家門的那一刻,你是父親,你是媽媽,你是孝敬的兒子,你有滿身的責任,唯有獨坐車裡的那一刻,你是你自己,那才是屬於你自己的世界。生活的鬥士們,願你卸下鎧甲,歸來仍是少年。3聰明人總是著急於成功,傻瓜總是著急於成長。聰明人太容易挖到表層的礦藏,也因此往往錯過深處的富礦。
  • 馬雲對話馬斯克,兩個絕頂聰明的人,演繹了一段雞同鴨講
    若數現代商業中的風流人物,馬雲和馬斯克絕對能排得上號,一個是中國首富,阿里巴巴集團的締造者,和騰訊一道,帶領中國網際網路衝擊世界前列,締造了全球十大市值的阿里巴巴帝國。這兩位風流人物的對話可謂萬眾矚目,WAIC上,兩者的對話自然也成了人們關注的大焦點,但從實際的交流來看,結果是令人失望的,甚至兩個人的交流讓人有雞同鴨講的既視感,馬雲的觀點馬斯克不感興趣,馬斯克的觀點馬雲似懂非懂。
  • 馬雲:年輕人怕壓力就白活了 自己是把阿里當做藝術品來做,從沒想過...
    5月10日消息,馬雲昨天在景德鎮與年輕人直播對話中,談到了不少目前行業的熱點現象,比如社會競爭激烈,年輕人壓力大,還有自己對直播的態度和看法等。在馬雲看來:「如果年輕人還怕壓力,就白活兒了!多大點事兒啊!」
  • 聰明的人不是智商高,而是被稱作有智慧
    在我們的周圍,相信有很多的聰明人,有的人認為聰明的人智商都很高,但小編不這麼認為,我覺得聰明的人應該是被稱作有智慧。聰明的人並不一定是智商高就可以,他還需要懂得人情世故,這樣才算真正的智者,真正聰明的人一般都有以下的這3個特徵,看看你有沒有?
  • 賣菜大媽「飯碗不保」?人民日報好言相勸:中國需要自己的馬斯克
    人民日報都看不過去,發表了關於「社區團購」現象的文章,「好言相勸」一些網際網路企業巨頭別把目光放在那些白菜上,多注重科技的創新,往更高的層面去做。那麼作為網際網路企業究竟應該擁有怎樣的格局?我們不妨接著往下看。馬雲和馬斯克,誰的格局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