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刊 說真的:黑貓白貓,都是好貓

2021-02-07 國家人文歷史


2014年,天蠍座的Hello Kitty 40歲;屬鼠的黑貓警長30歲。已屆不惑的Hello Kitty永遠在逆生長,剛入而立之年的「貓青天」依舊玉樹臨風。當年跟著電視哼唱「啊哈啊,啊啊啊,黑貓警長」的70後、80後,大多已經為人父母,與之同齡的Hello Kitty卻依然不停地刷新著在每一代人心中的好感度。貓到中年,它們與自己曾經陪伴過的幾代小夥伴都有著無法磨滅的記憶。


時勢造名貓


1974年11月1日, Hello Kitty誕生


日本人對貓,一直有種特別的感情。奈良時期,為了防止鼠害破壞經書,貓由唐王朝傳入日本,最初只有皇室成員可以飼養;描寫平安時代的《源氏物語》寫到大將軍表演射箭時,只有貓被允許走來走去;到了明治時期,養貓成了流行生活方式;到了近代,貓不僅作為寵物,「貓形象」的衍生品,更是發展得風生水起。在日本,貓經常與「貴族」、「可愛」、「夥伴」等聯想在一起。1974年11月1日,日本三麗歐公司在出售的錢包上印了一隻有著大大的臉,小小的眼,左耳戴著蝴蝶結,沒有嘴巴的白色小貓,取名Hello Kitty。如今,在全球5萬多種商品上都可以找到它。


1976年,第一次站起來的Hello Kitty

1986年,首次將面孔作為重點


1991年,蝴蝶結由紅色轉為粉紅色


Hello Kitty的一炮而紅,並非歪打正著。Kitty的名字,取自英國作家劉易斯·卡羅爾所著《愛麗絲鏡中奇遇》一書中愛麗絲養的一隻貓。從明治維新開始,日本出現了「崇洋媚外」的傾向,其中英國文化備受青睞,這一現象一直延續到20世紀70年代。英國文化的風靡,使得很多日本家庭都希望自己的女兒像英國貴族一樣穿洋裝、「膚白貌美」。被設計成「擁有英國貴族血統」的Hello Kitty高度迎合了日本社會對於當時女性的期望,就連它的愛好一欄,填的都是上流範兒十足的「彈鋼琴」。人們願意將她想像成從唐頓莊園走出的貴族小姐,高雅、美麗、可愛,若能開口說話,也應該是一口正宗的倫敦腔。


黑貓警長


《黑貓警長》誕生於1984年,適逢新中國第一次「嚴打」。20世紀八九十年代,中國動畫逐漸偏向動物題材、擬人化的風格,《小鯉魚跳龍門》、葫蘆娃等動畫片紛紛湧現。集公檢法三大技能於一身的黑貓警長,「眼睛瞪得像銅鈴,耳朵豎得像天線」,利落的黑色警服,威嚴的大蓋帽,正義感油然而生。


5集版《黑貓警長》導演戴鐵郎是新中國成立後第一代科班出身的動畫導演。戴鐵郎回憶,起先他把黑貓警長畫成了一個美國大兵,頭戴鋼盔。後來徵求了小朋友的意見,才改成了頭戴大蓋帽,穿馬靴,身披黑色警服的樣子。在《吃丈夫的螳螂》一集,參加婚禮的螳螂們穿著最流行的喇叭褲翩翩起舞。那正是美國搖滾歌星「貓王」和日本影星高倉健一同把喇叭褲推向中國時尚巔峰的年代。


1976—1984年,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迎來了第二次輝煌,國產動畫全面復甦,《哪吒鬧海》、《阿凡提的故事》、《三個和尚》、《九色鹿》等都是當時膾炙人口的佳作。國家政策也向國產動畫傾斜,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藉機開始新的藝術探索。儘管《黑貓警長》應運而生,但製作了兩集之後,就被叫停了。上影廠領導審查下來覺得它突破「過度」,打打殺殺,嚇壞小孩子一度被打入冷宮。直到當時的電影局局長看到,覺得很新鮮,才得以解封,戴鐵郎做了剩下的3集。5集全部製作結束後,有位權威專家給創作組寫信,說「洋」味太重,希望不要再拍這樣的動畫片了。因此,戴鐵郎藉口退休,終止了《黑貓警長》系列。黑貓警長瀟灑地用槍「啪啪啪」打出「請看下集」四個大字,到第五集播出後,這似乎成了一句永遠無法兌現的承諾。


向錢看和向前看


作為世界上最會賺錢的貓,Hello Kitty暢銷70多個國家,每年能夠給三麗歐公司帶來50億美元的利潤。三麗歐公司曾向日本500家公司和海外各種企業授權使用Hello Kitty的形象,幾乎在各種物品上都可以找到這隻粉白小貓的身影。只要印上它,原本普通的產品銷量就會異常火爆。臺灣就曾創造過5分鐘內售出5萬套印有Kitty貓的電話卡,4小時內賣完50萬隻Kitty玩偶的紀錄,在消費能力這一點上,Hello Kitty的粉絲從來都沒有讓人失望。在日本有一種說法,Hello Kitty其實也是「招財貓」的一種。


為了保持生命力,每個月,Hello Kitty都會推出500種新產品,淘汰500種舊產品。因為沒有自己的製作工廠,三麗歐公司全部以代工的方式對產品生產加工,自己擁有廣泛的肖像商標授權。除了煙、酒和槍枝,幾乎任何產品都可以獲權使用Hello Kitty。該公司每年投資約15億日元用來防止非法使用這一形象,一隻正版的Hello Kitty,臉蛋上的鬍鬚一定是不對稱的,左邊的比眼低,右邊的比眼高,否則就是山寨貨。


20世紀90年代,日本流行女星華原朋美、濱崎步等公開表示她們搜集成堆的Hello Kitty物品,偶像效應使得Hello Kitty兇猛擴張。2008年,迪奧設計師為Hello Kitty設計的秋冬時裝參加了巴黎時裝展,使她成為第一個參加時裝展的卡通人物。喜歡Hello Kitty,不再僅僅是天真的行為,而成了流行和時尚。這隻向錢看的可愛小貓,成了真正的商業傳奇。


與其他卡通形象先有品牌後有衍生品的路數不同,三麗歐公司直到1993年才製作了動畫片《Hello Kitty的天堂》,2007年又在香港製作了《Hello Kitty愛漫遊》,但都沒有引起人們的注意。在動畫中,因為需要說話吃飯,Kitty的嘴被畫了出來,這與其經典形象有所不同。


就在Hello Kitty忙著賺錢的時候,黑貓警長正在幫中國小朋友樹立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1949 年,文化部部長沈雁冰明確表示,動畫片「主要是以少年兒童為服務對象,用社會主義思想教育他們」。在這一觀念的影響下,動畫片被視作「小孩電視」,特指觀眾年齡層在3到15歲左右的電視或電影節目,謂之「小兒科」。在其後的幾十年中,國產動畫片一直延續了這種為教育服務的觀念。直到20世紀90年代,才逐漸轉變觀念,重視動畫片的娛樂功能。5集《黑貓警長》分別是《痛殲搬倉鼠》、《空中擒敵》、《吃紅土的小偷》、《吃丈夫的螳螂》和《會吃貓的娘舅》。每一集,都能看到黑貓警長用各種先進設備破案,「熱追蹤飛彈儀」、「噴氣式摩託車」、「怪影生物探測儀」,在當時看來都很「時髦」。這都是當年導演戴鐵郎從訂閱的各種國外科技刊物中收集到,再自己一筆一畫設計出來的。直到十年後,日本有著類似技術手段的《名偵探柯南》才開始出現。


2014年6月14日,上海,第17屆上海國際電影節開幕式上,黑貓警長與一隻耳


作為一部動畫片,《黑貓警長》帶有明顯的年代審美特徵:因公犧牲的白貓警長被人愛戴,無惡不作的「一隻耳」讓人憎惡。愛得熱烈,恨得堅決,好到完美,壞到徹底。5集版《黑貓警長》戛然而止後,1993年央視的13集版本、2010年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的電影版本,都意圖復活經典,將80後懷念的卡通形象重新搬上銀幕。1993年的央視版本並沒有給人們留下太多的印象,因為黑貓警長被「整容」了:臉部全黑,身穿紅色警服,部下們也由第一部的白色制服改成黃色制服。2010年的電影版,加入了流行元素,對原來5集版本做了素材剪輯和順序上的調整。為了更準確地傳遞畫面信息,影片設置了旁白,由鞠萍擔任。螳螂新郎被吃掉後,畫面出現了黑貓警長伏案忙碌的鏡頭,這時旁白起:「夜深了,黑貓警長還在研究案情。所有的證據都指向一隻耳,但是,黑貓警長還是發現了疑點。」教科書式的補充和解釋,坐在電影院裡的00後或許無法理解製作方的良苦用心,喚起的也只有已身為父母的70後、80後的童年回憶。


無聲勝有聲


Hello Kitty沒有嘴巴,並不是無心之失,而是有意為之。設計者稱「這是為了令她永葆開心,讓每個人見到她都能得到心理安慰」。


一言不發的Kitty賦予了消費者想像空間,容許人們隨意解讀。雖然誕生之初只是被設定為商品來銷售, 沒有任何故事情節。但後來陸續加入的父母、爺爺、奶奶、同胞妹妹、男友等角色以及生活背景,為她漸漸建立起朋友圈,讓溫柔可愛的形象更加豐滿。Kitty的爸爸是個商人,喜歡讀報紙;媽媽是個家庭主婦,尤其喜歡做蘋果派;雙胞胎妹妹是個右耳戴黃色蝴蝶結的女孩。她與她的家人負責傳遞的永遠是平和、溫馨、簡單的生活狀態。從心理上,滿足了大部分人對於生活壓力的逃避和解脫,讓「擁有一隻Hello Kitty」充滿儀式感。美國影星斯嘉麗·詹森就曾說:「她就像我的吉祥符。」


儘管設計伊始是面向小女孩,但Hello Kitty的可塑性遠遠不止於此。論跨界發展的成功典範,無貓能出其右,它與各類元素結合毫無壓力。80年代初,泰迪熊橫掃日本,Hello Kitty緊抓著一隻小熊作為她的朋友;80年代中期,幾乎所有中產階級家庭的日本小女孩都在學鋼琴,彈三角鋼琴的Hello Kitty優雅上市;1996年,佩戴木槿花成為日本當地女孩的風尚,Hello Kitty緊跟潮流,創造了木槿花系列卡通形象,同年Kitty Marina席捲東南亞;2004年,萬事達卡針對年輕女孩推出了Hello Kitty限量版信用卡,鼓勵她們學習消費和理財。Hello Kitty30歲生日時,三麗鷗公司還根據主流消費人群的成長推出合適的商品, 以留住與她同齡的成人粉絲。女性受眾的定位,絲毫沒有影響Hello Kitty的生存,反而成為其經久不衰的絕佳利器。無限的想像力,讓歲月在這隻萌萌的小貓身上,沒有留下任何痕跡。


作為中國第一部警匪題材動畫片,《黑貓警長》難以為繼。角色好壞一開始就被定義,故事結局也在意料之內。白鴿警探一發現情況,就立刻「報告警長!報告警長!」而一隻耳永遠在說「該該該,該死的貓!」儘管鐵面無私的黑貓警長有著感性的一面,逼急了也會豎起身上的毛來幾聲貓叫,但是,過於神化和程序化的形象,讓它的時代象徵意義已經遠遠超過了一個動畫形象需要承載的內容。儘管黑貓警長當時也有屬於自己形象的部分周邊產品,但中國的動漫產業,開始有意識地發展衍生產品則要到20年後。這時對人們狂轟濫炸的卡通形象,是一群胖乎乎的羊和兩隻有點可愛的狼。《喜羊羊和灰太狼》2005年開始熱播,「做人要做懶羊羊,嫁人要嫁灰太狼」風靡一時。隨後,其衍生產品從圖書、玩具、服裝又擴展到了食品、文具等方面。讓動畫培育市場,也讓卡通形象深深植入兒童心中。對孩子而言,威風凜凜的黑貓警長一直高高在上,笨笨的灰太狼反而傻傻惹人愛。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威風凜凜的黑貓警長,屬於一群人共同的時代;依舊神秘百變的Hello Kitty,屬於每一個人無法預知的未來。


參考資料:《日本貓文化》、《一隻貓的商業傳奇》、《上影大片<黑貓警長>》


(本文原載於《國家人文歷史》2014年11月上,作者:劉瀛璐,請勿擅自轉載。)


相關焦點

  • 為何不管黑貓還是白貓能咬到老鼠就是好貓?
    從定價來看,白貓和黑貓起價分別為7.18萬元和6.98萬元,而終端優惠後部分地區下探到了6.08萬元和5.88萬元起,之所以黑貓比白貓更暢銷,主要還是黑貓的價格更實惠,儘管黑貓的起步續航都只有300餘公裡,黑貓看著似乎比白貓更呆萌和可愛,最終更便宜的價格造就了黑貓更能咬老鼠。最近上市的好貓,會是一隻咬老鼠的好貓嗎?
  • 電動汽車圈,黑貓和白貓能搞定消費者就是好貓嗎?
    續航400公裡和500公裡兩個續航等級的好貓,補貼後賣價在10.39-14.39萬元,特別是只需13.39萬元起就能買到續航500公裡的車型,可好貓的價格相對黑貓和白貓都貴了不少,起步續航比白貓和黑貓長100公裡,價格卻貴了好幾萬元,黑貓的暢銷源於實惠,而續航更長的好貓高出這麼截價格,能熱銷嗎?
  • 白貓黑貓之後,長城又出歐拉「好貓」
    通俗講的話,也就是「不管白貓黑貓,能抓住耗子的就是好貓」,意為在尋求解決問題上只看結果而忽略過程。雖說此話有些過於功利,但是面對一些急難緊迫的境況,解決事情才是當務之急;面對之前新能源浪潮,很多廠家也是不擇手段,只要能撈到錢,再次的車都能造。
  • 黑貓白貓好貓,長城歐拉的三隻貓區別在哪?送老婆買哪款最合適?
    來到內飾部分,歐拉白貓將全液晶儀錶盤與中控屏連接起來,使車的整個內部看上去充滿科技感,在7-8萬的售價區間內能有這23寸大屏幕,是性價比不錯的體現。2.歐拉黑貓說完白貓,我們再來看一下由歐拉R1改款的歐拉黑貓。
  • 不管它黑貓白貓,能贏得消費者芳心的就是好貓
    沒錯,大家沒看錯,今天就來和大家聊聊長城歐拉好貓——感覺長城以前一直在SUV車型上發力,至今都沒有一款拿得出手的轎車車型,不過沒想到長城倒是在電動車型上玩起了花樣,推出了歐拉品牌,而且銷量還很不錯。推出了黑貓、白貓系列,還有今天的主角好貓,在此再一次感慨現在的長城汽車很會取名字,再看看好貓系列車型的名字,更得驚呼「城會玩」——說實話,好貓的造型要比黑貓和白貓更好看,更能獲得消費者的芳心,畢竟好貓是由前保時捷設計師埃蒙·德爾塔親自操刀設計的,在好貓身上還留有保時捷的身影。
  • 不管白貓黑貓,敢於翻牆才是好貓
    今年3月31日的時候,我們寫了一個叫做《不管白貓黑貓,能夠漲停才是好貓》的帖子,對陝西黑貓進行了分析,認為它跌幅深,底部構造好,而且是漲停啟動,「按照漲停板學的原理,····
  • 「白貓黑貓」論的版權屬於誰?
    張雄文  2004年,英國倫敦外交政策中心發表了喬舒亞·庫伯·拉莫的文章《北京共識》,指出鄧小平提出的"不管黑貓白貓,抓住老鼠就是好貓",開啟了中國20多年的飛速發展。此前的1986年1月6日,鄧小平成為美國《時代》周刊年度風雲人物。"不管黑貓白貓,捉到老鼠就是好貓"也被摘登在《時代》周刊上,成為他廣為人知的名言。
  • 黑貓白貓六十年
    上世紀80年代初,薄一波曾問鄧小平對「黑貓白貓」這個說法現在怎麼看?鄧小平回答:「第一,我現在不收回;第二,我是針對當時的情況說的。」 「黃貓黑貓,只要捉住老鼠就是好貓。」本是四川農村的一句俗語。鄧小平的同鄉和戰友劉伯承,每逢大戰在即,經常脫口而出的就是這句話。黃貓訛傳成了白貓,是偉人的改動。
  • 惠 | 不管黑貓白貓,發年終獎就是好貓
    鄧小平說過:「不管黑貓白貓,能捉老鼠的就是好貓」。同樣,不管是什麼喵,能真正拿到獎品的才是好貓,比如今天這隻貓:現在在 「招商銀行」 APP(不是 「掌上生活」 了)裡面的 『集喵卡』 活動,非常明確的送現金 「年終獎」 —— 這隻貓看著就比 「掌上生活」 裡面的貓霸氣了。
  • 黑貓/白貓銷量下滑 即將上市的好貓會是新寵?
    那說到歐拉這個品牌,相信大家並不陌生,作為長城汽車旗下的新能源品牌,它的確有著較高的個性成分,目前歐拉可以提供包括白貓、黑貓和iQ在內的三款純電動車型。說到這裡,可能大家覺得有些意外,因為作為自主SUV陣營的佼佼者,長城汽車全力打造的新能源品牌居然沒有純電動SUV車型提供。
  • 陳培永:今天怎麼看「黑貓白貓論」?
    「不管黑貓白貓,捉到老鼠就是好貓」流傳甚廣,成為中國改革開放的一個標誌。1985年,它還揚名於世界舞臺,當年鄧小平再度當選美國《時代》周刊年度風雲人物,這就話赫然出現在該期雜誌上。這句話備受推崇,被人們在無數的場合引用,但正如很多通俗易懂的政治名言一樣,它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誤解。
  • 無論黑貓白貓,抓到老鼠就是好貓,來吧,歐拉三隻貓!
    長城汽車成都車展推出歐拉好貓,造型吸引眼球,至此,歐拉新能源品牌成立短短兩年時間,三隻貓齊聚。雖然車展上歐拉新車型還是以「某貓」出現,並未公布最終命名,多處傳言將命名為「好貓」,不知道和這句老少皆知的口頭禪有無關係。
  • 白貓月均銷量僅700餘臺,黑貓銷量平平,歐拉何去何從?
    而且從其目前的產品陣營來看,存在著已經上市在售的歐拉黑貓(原歐拉R1)、白貓、iQ等車型,同時歐拉好貓也已經開啟了預售。歐拉 整體上看,歐拉品牌從產品陣營上看,並沒有形成完善的產品布局。在一定程度上,這意味著歐拉品牌當前在產品布局上存在著一定的問題。
  • 廣州車展探館 歐拉黑貓/白貓改裝版車型
    [愛卡汽車 2020廣州車展 原創]在廣州車展開幕前夕,愛卡汽車前方探館團隊拍攝到了歐拉黑貓、白貓的復古/敞篷/越野等風格的改裝版本,將在此次車展長城展臺進行集中展示。歐拉黑貓改裝版歐拉黑貓改裝版具體來看,此次亮相的歐拉黑貓基本沿襲了現款黑貓的極簡設計風格。其中,淺藍色海洋卡通塗裝版十分可愛,與歐拉黑貓此前的萌系設計風格一脈相承。此外,卡通塗裝版還更換了MT輪胎,增加了越野防撞槓、車頂行李架以及探照燈。
  • 歐拉白貓歐拉黑貓,誰是真正的好貓,它們的區別在哪裡?
    長城在取名字這件事上可真是匠心獨運,把汽車的名字取出了新花樣,不是「哈弗大狗」就是「歐拉白貓」「歐拉黑貓」。說起來歐拉白貓和歐拉黑貓,大家都覺得非常好奇。這兩隻「貓」究竟有哪些不同呢?哪一款的性價比會更高一些呢?這裡我們就來詳細了解下。
  • 「白貓黑貓」 最有名四川俗語的背後故事|百年百篇
    封面新聞記者 曹菲「不管白貓黑貓,捉住老鼠就是好貓。」鄧小平的「貓論」,揭示了一個時代的迫切需求,更開啟了改革開放的思維之門。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貓論」源於四川農村的一句俗語——「黃貓、黑貓,只要捉住老鼠就是好貓」。一句民間俗語能夠與一個時代聯結,體現出鄧小平對社會形勢的敏銳洞察,也展現了四川方言簡練、平實,又不失幽默的語言魅力。
  • 『Miao』黑貓?白貓?庫斯圖裡卡的,就是好貓
    黑貓、白貓,哪怕是彩虹貓,似乎都跟這個電影沒有直接的關聯——這是一部人與人之間的荒誕喜劇。其實貓咪才是靈魂,只是要留到咱們聊完劇情再說。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生產模式。在最終結局裡,黑貓白貓也一起上了船。貓是命運。所以我們也找到了《黑貓白貓》的第一個亮點:荒誕喜劇,但線條格外清晰,邏輯極為嚴謹。
  • 白貓與黑貓
    一個雨夜,黑貓對白貓說;「如果有人從這裡經過,你就衝他們叫,運氣好的話就會有人收養你。」白貓回頭看看黑貓;「你不和我一起走麼?」黑貓笑了笑;「我太醜了,顏色也不好看,還少了一隻耳朵,沒人會要我的。」黑貓說完放下了嘴裡的食物,一轉身跑開了。
  • 馬瑞芳:著名的「白貓黑貓」理論,其實出自蒲松齡!
    著名的「白貓黑貓」理論,就是出自於此。本文選自東方出版社《國學十講:追溯中國人精神之源》。文丨馬瑞芳蒲松齡的《聊齋志異》當中體現了很多哲理,很不得了。大家可能絕對想不到,也是我研究《聊齋志異》的一個很新的發現。我們知道咱們改革開放設計師鄧小平的著名理論:「不管白貓、黑貓,抓住老鼠就是好貓。」哪兒來的?
  • 白貓黑貓 鄧小平最有影響力的十句話
    鄧小平的語言藝術,不僅閃耀著思想的火花,也充滿著閃光的智慧,他時而單刀直入,時而委婉含蓄,時而義正詞嚴,時而幽默風趣,不論是在關係國計民生的大場景,還是日常居家的小天地,他說起話來從不矯揉造作、裝腔作勢,總是能舉重若輕,通俗易懂。「不管白貓黑貓,能抓住老鼠就是好貓」,讓我們一起去領略他非凡的語言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