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門市用水權改革促進節水可持續發展

2021-01-17 甘肅新聞網

  中新網甘肅新聞4月20日電 據玉門政府網披露,自水權試點工作開展以來,玉門市砥礪抓改革,攻堅破難題,全力推動水資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為全市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堅實的水資源保障。

  結合「世界水日」、「中國水周」等節日,充分利用電視、廣播電臺和微信等媒體和通過舉辦講座等形式宣傳水權和節水政策,共錄製並播放高效農田節水技術知識專題講座12期,開展廣播電視講座25期,培訓分管行政領導幹部36人次、市鄉技術人員210人次、農戶12000人次,發放宣傳資料3.6萬份,培養高效農田節水科技示範戶240戶,進一步提高了農戶的節水意識和推廣應用節水技術的積極性與自覺性,群眾「水權資產」和節水意識逐步增強。

  2017年底,全市累計投資4.01億元,發展節水面積44.22萬畝,佔全市灌溉面積95.48萬畝的46.32%,實現了農業灌溉用水總量的負增長,灌溉方式由傳統的大水漫灌向管灌、滴灌、小管出流方向發展,綜合灌溉定額由619m3/畝降低到515m3/畝。

  玉門市積極調整種植產業結構,逐步引導群眾降低甜菜、洋蔥、枸杞、育苗等高耗水作物種植面積,增加茴香、孜然、食葵等低耗水作物種植面積,高耗水作物種植面積逐年減少。同時,積極發展溫室和拱棚等現代農業,已建成千畝連片鋼架大棚示範村8個、百畝連片溫室示範區21個,形成了以缺水鄉鎮為中心、以特色產業為重點的高效節水農業示範帶,有力地推動了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的換代升級

  採取農藝、田間措施和實施高效節水項目並重的節水模式,積極推廣壟膜溝灌、膜下滴灌等新技術。按照區域優勢作物布局,建成以食用瓜、蔬菜為主的膜下滴灌核心示範區10個,平均畝節水150至200立方米,畝增收100至200元;以食用瓜、蔬菜和蔬菜制種為主的壟膜溝灌核心示範區20個,平均畝節水80至100立方米,畝增收60至100元。通過新技術的推廣應用,使項目區灌溉水的利用率提高10%左右。五是發揮價格槓桿,控用水。

  結合農業水價綜合改革工作,2017年,玉門市將各灌區農業灌溉地表水水價由0.111元/立方米和0.110元/立方米統一上調至0.132元/立方米,通過價格槓桿的作用,使群眾用水觀念明顯轉變,大田漫灌現象逐步減少,滴管、管灌使用逐步普及。通過水權試點的開展,全市形成了經濟結構調整和用水結構的優化聯動機制,全市農業灌溉用水量從2010年的5.08億m3下降到了2017年的4.32億m3,灌溉水利用係數由0.51提高到了0.5942。

相關焦點

  • 哈密市伊州區:水權水價改革讓農民種地更節水
    如何落實「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的新時代治水方針,哈密市從水權水價改革入手,開展節水治理工作。  大泉灣鄉黨委書記何忠東說:「2019年,哈密市完成了二輪承包土地到鄉鎮、村組和農戶的農業用水總量核定,並給農民頒發了農業水權使用證書。每畝土地用水定額控制在400立方米,這個標準內的水費是每立方米0.05元,超過這個標準的水費是每立方米0.40元。
  • 6年節水112億升,致力可持續時尚:Gap集團發布可持續發展報告
    上海2020年12月2日 /美通社/ -- 全球零售服飾領導企業Gap集團日前發布了全新的可持續發展報告,從社會、環境和產品等層面闡述了該公司在可持續發展領域的承諾和最新進展,以實際行動致力可持續時尚。
  • 甘肅疏勒河流域試點水權改革 改進灌溉方式
    原標題:精打細算 告別漫灌(美麗中國·和諧共生)  實施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水權改革是一項重要工作。甘肅省是我國7個水權試點地區之一,透過疏勒河流域試點水權確權交易制度改革的過程,我們可以看到當地的水權改革是如何開展的,又改變了什麼。  眼下正值小麥夏灌,甘肅玉門市下西號鎮沙地村的農戶姜玉福忙著給自家小麥澆水。
  • 白銀市「小步快走」推進水權制度改革
    白銀市「小步快走」推進水權制度改革  每日甘肅網-甘肅日報白銀訊(記者李保榮)「以後有了水權證,就明確了每位用水戶的用水總量、用水定額和定額水價,我們可以根據用水總量來調整種植結構,這樣既可防止超用水,
  • 石羊河流域:走出高質量節水發展新路
    在石羊河穿城而過的武威市,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產,把水資源作為最大的剛性約束,以制度強化節水雙控。  「堅持節水優先,對解決武威水資源嚴重短缺、鞏固拓展石羊河流域重點治理成果,確保民勤綠洲永續生存發展,築牢國家西部生態安全屏障具有特殊的現實意義。」甘肅省武威市市委書記柳鵬對人民網記者如是說。
  • 豐鎮市建設節水型城市,邁上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高質量發展之路
    地下水資源總量和補給不足一直是我市經濟社會,特別是農業發展的瓶頸。近年來,豐鎮市牢固樹立節水意識,高度重視節約用水工作,把節約用水擺在水資源管理的首要位置,探索出一條科學、節約、高效用水的農業產業可持續發展道路。
  • 哈密市水權水價改革實現節水增效雙贏局面
    中新網新疆新聞11月9日電(朱意 孟祥宇 公偉 楊文娟)為解決哈密水資源利用管理存在的農業用水價格過低,農牧民節水積極性不高,定額供水精細化管理不到位等問題。今年哈密市委全面推進農業水權水價改革工作,與兵團十三師聯動,通過嚴格實行農業用水總量控制紅線和定額管理制度,調整農業水價,落實定額供水,超定額加價制度,建立節水獎補機制,實行地下水井電雙控管理等綜合措施,改革取得了初步成效。據了解,現在居民生活用水階梯水量、水價分級以年度用水量為單位計算周期,按市區家庭常住人口3人為基礎單位,設定三級水量階梯。
  • ...保持經濟平穩健康可持續發展——全國發展和改革工作會議在京召開
    深入學習貫徹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 保持經濟平穩健康可持續發展——全國發展和改革工作會議在京召開 2020-12-20 13: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株洲:讓農業節水在灌區次第花開
    為推進節水灌區建設,激活提高農民用水戶協會服務能力,近日,株洲市酒埠江灌區農民用水戶協會管理人員培訓會在網嶺鎮賈嶺藥博園舉行。農業是用水大戶,也是節水潛力所在。長期以來,我國農田基礎薄弱,運行維護經費不足,農業用水管理不到位,水價形成機制不健全,價格水平總體偏低,不能有效反映水資源的稀缺程度和生態環境成本,價格槓桿對促進節水的作用未得到有效發揮,不僅造成農業用水方式粗放,而且難以保障農田水利工程良性運行。為此,國務院辦公廳、國家發改委自2008年開始全力推動農業水價綜合改革項目從區域試點到全面實施。
  • 覃新聞:新疆水權水市場改革「怎麼看 怎麼辦」
    新疆水權水市場改革「怎麼看 怎麼辦」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水利廳廳長  覃新聞  水資源是新疆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短板。各地的積極探索,勾勒出自治區水權水市場改革的雛形,並為下一步深化改革奠定了良好基礎。  二、新疆自治區水權水市場改革面臨的總體形勢  水資源是自治區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短板,對於自治區穩定與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 如何促進竹材人造板可持續發展?
    竹材人造板的可持續發展 當下,中國已發展成為世界最大的竹材人造板生產國,竹材人造板的開發使竹材的大規模利用成為了可能而竹材也可和木材一起製成各種竹木複合人造板,廣泛應用於汽車、火車、輪船、建築業、貨櫃、包裝等多個行業和工業領域。 同時,由於竹材本身的生長周期短、循環快,在國際提倡發展非木質材料的潮流中,大力發展竹材人造板是大勢所趨。並隨著竹材人造板加工工藝及加工機械的不斷改進,竹材利用率的提高,竹材人造板的應用範圍和需求也將會不斷擴大。
  • 倒逼節水,南京地下水水權交易成功試點
    近日,南京湯山溫泉資源管理有限公司與南京湯山旅遊發展有限公司等7家單位正式籤訂水權交易合同,這意味著南京市地下水水權交易試點取得成功。這也是全省率先完成的地熱水水權改革試點。為什麼要進行水權交易試點?如何交易?試點之後又如何進一步推進?……記者日前帶著這些疑問進行了採訪。
  • 肯德基發布「自然自在」可持續發展宣言
    原標題:肯德基發布「自然自在」可持續發展宣言   近日,一場特別的「減塑人請就位」活動在廣州中信廣場的肯德基餐廳舉行。
  • 玉門市資源枯竭城市轉型工作取得突破
    近年來,玉門市按照高質量發展要求,穩增長、調結構、惠民生、補短板,推動資源枯竭城市可持續發展。近日,玉門市2019年資源枯竭城市轉型統計監測工作順利通過國家統計局質量驗收。 一是監測指標達標率實現新突破。
  • 未來已來:科學實現可持續發展
    此外,發展新的科學和技術研究,同時因地制宜改造現有的知識和技術,這樣才能簡化工作難度,最大化發揮目標之間的協同作用,以及提前應對2030年以後新出現的挑戰。二、科學促進可持續發展科技是改革的巨大動力,同時也能被可持續發展理念所引導,其作用的好與壞取決於被引導的方式。
  • 高雲龍:持續深化工商聯及所屬商會改革發展
    一年來,全國工商聯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充分發揮職能優勢,突出加強民營經濟人士思想政治引領,廣泛動員民營企業抗擊疫情,全力推動紓困惠企政策措施出臺實施,助力民營企業運行逐步恢復常態,奮力推進「萬企幫萬村」行動落地,著力引導「走出去」企業有效應對海外衝擊,持續推動法治化營商環境建設,協同推進工商聯組織建設,以巡視整改為契機加強工商聯機關建設,促進「兩個健康」工作取得新的進展。
  • 2020年全國節水知識挑戰賽題庫(含答案)
    節水 治汙 環保 B. 用水 治汙 環保  C. 節水 汙染 環保 D. 節水 治汙 開源   9.我國水資源總量居世界第(B)位。  A.1   B.6   C.20   D.100   10.當前,我國水資源面臨的形勢十分嚴峻,(A)等問題日益突出,已成為約束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主要瓶頸。
  • 改革「好戲連臺」 發展活力持續增強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市始終把改革擺在突出位置,努力推進改革各項工作走深走實,截至今年10月,累計推出並實施841項改革任務,完成790項,完成率94%;其中,推出重點改革舉措117項,完成101項,完成率86%,有力地促進了全市經濟社會平穩健康發展。
  • 玉門市法院:召開審判績效工作推進會
    要嚴守紀律規矩,規範司法行為,持續改進工作作風,嚴格落實從嚴治黨主體責任和黨風廉政建設「一崗雙責」責任制,強化底線思維,加強廉政教育。既要管好業務,更要管好隊伍,為推進審判質效提升提供有力紀律保障。最大限度滿足人民群眾對司法的美好需求,不斷提升人民群眾對法院工作的滿意度。各審判庭室及審判團隊負責人、員額法官參加了會議。
  • 意見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促進建築業持續健康發展的意見
    借鑑國際通行的項目融資模式,按照風險可控、商業可持續原則,加大對建築業「走出去」的金融支持力度。各地區、各部門要高度重視深化建築業改革工作,健全工作機制,明確任務分工,及時研究解決建築業改革發展中的重大問題,完善相關政策,確保按期完成各項改革任務。加快推動修訂建築法、招標投標法等法律,完善相關法律法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