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國寶級的古堡,極為罕見的袖珍建築,還被稱為「北方小故宮」

2020-12-26 旅遊與攝影頻道

在山西有這麼一座古堡,它靜悄悄地佇立在山西省介休市,它的名字是:張壁古堡。古堡順著地勢建造,南高北低。這種建造方式其實還是比較少見的,從堡北向下俯視,左、中、右各有一條深溝向下延伸,深溝大概有幾十丈深。

這幾年的熱門綜藝《爸爸去哪兒》吳尊女兒neinei和兒子max,杜江兒子嗯哼,女兒泡芙,陳小春兒子Jasper,以及鄧論帶著素人小孩齊聚在這裡。張壁古堡也是因此進入世人的眼中,同時吸引了眾多遊客。特別是因為建築特點,吸引了很多建築專家關注。

清華大學教授、著名建築師陳志華在《中國古村落張壁村》一書中提到了張壁古堡,它是以軍事堡壘形式而建立起來的,牆體的高度不一,互相遮擋讓人看不清內部情形。宅院的大門全部是向外的,並且內部構造很特殊,如果沒有人帶路的情況下,走在其中很容易迷路。也有說法認為是考驗遊客"認路能力"的"地下迷宮"。

金碧輝煌,流光溢彩的建築風格是有些像故宮的,因此也有人認為張壁古堡可以稱為是"北方小故宮"。裡面保留下來的古代建築很多,大多數都是明清時代的物品。最著名的有明代空王佛行宮,大殿內塑主像為空王佛,旁邊還有空王佛成佛的故事壁畫。

張壁古堡的面積為12000平方米,具有完整的軍事防禦功能,內部有小巧的鐘樓和鼓樓,還有宗教活動場所、交通網絡、給水系統。因此張壁古堡不同於傳統意義上的古堡,它更像是一座規劃合理、功能齊全、設施完善的小城鎮。

想要了解更多關於旅遊的信息,那就快來關注我們的帳號!感受不一樣的吃、喝、玩、樂!快來關注、評論、轉發吧,讓更多人可以欣賞美麗的風景!

(圖片均來源於網絡)

相關焦點

  • 被稱為「小故宮」的袁家大院,比喬家大院還氣派,其結局令人痛心
    眾所周知,喬家大院是一座非常雄偉的建築群體,其設計精巧,工藝精細,體現了清朝民居建築的獨特風格,有「皇家有故宮,民宅看喬家」的說法。它被稱為「北方民居建築的一顆明珠」,名揚山西。其實,有一座大院比喬家大院還要氣派,它就是被稱為「小故宮」的袁家大院。
  • 山西千年古堡內生長著罕見的槐抱柳,古街古巷古民居古意盎然
    一直以來,位於山西省晉中市的張壁古堡就是胡哥心心念念要去走訪的古堡村落。這個願望終於在今年五一期間成真,實地遊覽後,感覺不虛此行。這些年來,張壁古堡名氣漸大,反而把張壁村這個中國傳統村落的古村給比下去了。其實兩者是一回事,就好比山西晉城市的皇城相府、湘峪古堡類似,都是城堡型古村。
  • 適合秋季旅遊——山西篇
    今天為大家總結了適合九月旅遊的地方之一-----山西山西周一到周五全省景區免門票,但是需要提前預約哦。 2、如果你喜歡古城文化,平遙古城、王家大院、張壁古堡將是不錯的選擇張闢古堡張避古堡是中國現有較為完好的一座融軍事、居住、生產、星象、宗教活動為一體,罕見的古代袖珍"城堡",它集中了夏商古文化遺址、北朝地道、金代墓葬、元代戲臺、明清民居等許多文物古蹟
  • 中國現存最好的古代袖珍城堡 !《爸爸去哪兒》曾在這裡拍攝
    魯網11月18日訊 說起張壁古堡,可能很多人並不知道,但提到熱播綜藝節目《爸爸去哪兒》鄧倫和小山竹住的屋子,大家一定不陌生。11月18日,第十五屆全國網絡媒體山西行採訪團來到位於山西介休的張壁古堡,感受千年古堡的魅力。
  • 河北又一古堡走紅,是張家口的城市之根,被稱為北方「小上海」
    張家口堡原來是長城線上重要的軍事城堡,始建於600年前的明朝,後來北方絲綢之路的開啟,讓其軍事功能徹底消失,形成了一個繁華的商貿集鎮。也讓其有了古鎮的樣貌,比如說現在我們在張家口堡中能看到的700多處文物古蹟,又或者是「明清建築博物館」的稱號,這些都是張家口堡走紅的原因。
  • 大胡村的李家大院為啥堪稱「小故宮」?
    河水北岸的婆娑樹影間,便是在當地有著「小故宮」之稱的李家大院。之所以稱它為「小故宮」,是因為這片院落規制宏大。「這片宅院始建於明朝嘉靖初年,佔地50多畝,它是由並排5個『九門相照』的大宅依次排開的,有1500多間房子,規模比較宏大。」李海林,李家大院舊主的後人,也是村裡文物義務保護小組的成員。
  • 作為河北第一「宅邸」,有「華北小故宮」之稱,門票30元一張
    國內的古建築不在少數,古村、古鎮、古宅等等,都是從古存今的建築,它們的存在,不僅僅具有極高的欣賞價值,而且還表現出我國各個朝代的歷史文化,古鎮是城市的代表,古村是居民生活的最佳展示地,而古宅,則是富商古居的集中地,被譽為河北的第一莊園,被譽為河北的第一莊園,被譽為河北的"豪宅"。
  • 瀋陽一「極品豪宅」,人稱遼寧「小故宮」,6000萬修復門票超良心
    許多人認為,北京的故宮、山西的王府井、河南的康百萬莊園等等,都是豪宅建築,的確,這些建築,無論是從歷史年代還是建築的精美絕倫,都是值得稱道的存在,的確,豪宅的地位和名望,如前所述,這些豪宅,首先,歷史文化已經十分悠久,但在我國也有不少存在的豪宅建築,其歷史沒有那麼悠久,同樣足以享有豪宅這個名號。瀋陽的「極品之都」,人稱遼寧的「小故宮」,6000萬門票超良心!
  • 「山西畫報·太行古堡專題系列」陽城上莊村:古村遙在水雲西
    為提高全社會對太行古堡申遺工作的認識,形成人人參與申遺的濃厚氛圍,讓更多人認識太行古堡、了解太行古堡,提升太行古堡的知名度和影響力,為太行古堡申請世界文化遺產吶喊助威。晉城市委新聞中心、山西畫報晉城記者站聯合晉城市太行古堡研究院推出太行古堡專題系列報導,深度挖掘古堡背後的文化內涵,全方位介紹太行古堡深厚的歷史底蘊和文化價值,將太行古堡作為晉城「代言人」展現在世人面前。
  • 這座古堡布局參考故宮,被稱為「小紫禁城」,比喬家大院更有特色
    山西曾經有輝煌的歷史、精美的工藝、富庶的商人、……這片黃土大地承載下所有厚重的歷史,而後綻放出數一數二的建築之花。近幾十年裡,山西和全國其它地方一樣,經歷了天翻地覆的變化。那些根植於民間的宅院村落,與那些聞名的寺廟、古城、宮殿一樣,讓無數來山西的遊客心生嚮往。
  • 山西湘峪古堡,明朝時有孫家三兄弟同朝為官,為民間軍事工程典範
    湘峪古堡位於山西晉城市沁水縣東南方向50公裡的鄭村鎮湘峪村,距離皇城相府僅6公裡。無意中來到這裡,發現這裡的古建築保存比較完好,值得一看。湘峪古城內建有迷宮般的「串珠式」與「走廊式」藏兵洞,被專家譽為民間軍事工程巔峰之作。
  • 西嶽華山腳下的「小故宮」,上千年的歷史文化,門票僅售15元!
    華山位於西安東邊的渭南市管轄的華陰市(縣級市),陝西旅遊景點雖然很多,但是要說自然景觀那還得算華山最值得一去。對於華山大家可以在網上搜到很多的文字、圖片和視頻,我在這裡就不再多描述了。今天在這裡給大家介紹一個華山腳下被冷落的小眾景點,這就是被稱為「小故宮」的西嶽廟。提起西嶽廟許多人都陌生,但是它卻有兩千多年的歷史。
  • 山西「文物認養」為何喜憂參半
    時下,天氣轉冷,景色單調而缺乏生氣,但遊客們依然願意到山西介休,花40元錢買一張票,遊覽這座罕見的地上地下「雙子城」。  張壁古堡有1600多年歷史,但聲名大振不過是近10年的事。當地政府牽線,企業與古建攜手,讓這座曾經破落不堪的千年古堡重獲新生,不僅成為知名景點,還入選了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山西一座500年廢棄古堡,荒草叢生,牆倒屋塌,裡面還住著2個老人
    說到古堡,大家腦海中想到的是什麼?是不是大漠黃沙、金戈鐵馬的場景,落日餘暉下一座孤零零的城堡豎立在天地一線之間。今天就帶領大家欣賞一座已經廢棄的古堡,距今已有500多年歷史。它並不是石塊壘成,而是用黃土夯築而成,名副其實的土城堡。
  • 晉城古堡(大陽)造物大展走進山西大學
    12月4日,「首屆晉城古堡(大陽)造物大展——山西大學站」在山西大學美術館開幕。晉城澤州縣大陽古鎮古稱陽阿,煤和鐵工藝發達,手工鋼針遠銷海外,被譽為「九州針都」,而且擁有現存規模最大的元明清古建築群,素有「秦漢以來中國古城鎮的活化石」之稱。
  • 網媒山西行採訪團遊覽明清北方重鎮—陽曲縣青龍古鎮
    影視劇拍攝  9月26日下午,「走進山西看發展」——第十一屆全國網絡媒體山西行採訪團遊覽了明清時期的北方重鎮——山西太原市陽曲縣的青龍古鎮。  明永樂年間,在山西太原通往內蒙的交通要道上,有一村落名為「菁蒿嘴」。在距菁蒿嘴二公裡處的北面(今韓寨),有一個王家莊,王家莊的先人在當時已開始經商,所開的商鋪逐漸遍布全國各地,可謂「日進鬥金」。
  • 開封公園走紅,被稱為華中「小故宮」,門票50元好評不斷
    鄭州的中山路有個叫「龍亭公園」的公園,這個公園和我們現代的公園建築有個不同的地方,它是清代萬壽宮的布局,建造的古建築風格,是六朝宮廷遺址,公園中羅列著一系列的古建築,比如北宋時期的萬壽宮、遺址等,除了古建築外,園內還修建了園林景觀,把植物園、盆景園、梅園等景觀都放到景區裡,這樣既有建築景觀,又不缺少自然風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