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浙江音像出版社
公號:萌寶趣旅行(微信號:mbqlx_zrtg)
(文中部分照片素材引用自「飯人小宮」新浪博客)
去臺北拍片,不巧碰上連續陰雨天氣。導演努了努嘴對大家說,都散了吧,歇兩天雨停了再開工,別走遠!於是我決定到心儀已久的臺灣小鎮——九份去走走。
九份,對於很多初次來臺灣的人來說比較陌生,我也是因為偶然才得知。那時聽到陳綺貞的一首名叫《九份的咖啡店》的歌,呢喃細語中滿是清新的味道,感覺很特別。剛開始還誤以為是「九月的咖啡店」,後經友人推薦,才知道九份是臺灣的一個地名。這裡還是宮崎駿老師的名作《千與千尋》中街道的原型。
這個身處新北市,離臺北只有不到100公裡的小城,位於臺灣新北市瑞芳區,早期因為金礦而興盛,礦藏挖掘殆盡後沒落。1990年後,因電影《悲情城市》在九份取景,獨特舊式建築、坡地以及風情,吸引了國內外的注目,也重新帶來生機。
網上有很多關於九份的介紹和旅行攻略。其實按著自己的步子走也一樣舒坦。從臺北忠孝敦化地鐵站出來,就能看到去往金瓜石的公交車牌,沒等一會兒,車子來了,人們有序地排著隊上車,上下車刷下悠遊卡就可以了,方便得很。
途中經過了不少小站,如果要下車,只需要提前按座位上方靠窗子的車鈴即可,師傅就知道下一站要給你停車。路上的風景安逸、古樸與寧靜。臺灣並沒有我想像的那樣繁華,相反這裡處處洋溢著古老、陳舊與時代的滄桑感,很多建築物看上去已經存在了幾十上百年,但依然保存完好。
九份是一個依山而建的小鎮,公交車在一陣嫻熟的上坡路之後從容到達。
下車時恰是午飯時間,傾盆大雨驟然而至,我還來不及從包裡拿出傘,便徑直衝進了前面的一所巷子裡避雨,不曾想這裡就是「九份老街」。門口沒有任何標識,不過前方密密麻麻的遊人已然昭示了這裡的火熱。街道很窄,也就剛能容一輛車子通過,兩旁就熱鬧了,各種形形色色、讓人眼花繚亂的店鋪一家挨一家,叫賣聲此起彼伏,沒見過的美食、小物看得興奮不已,因為每家每戶都會有遮雨的棚子,所以把街道幾乎整個擋了起來,任憑外面雨多大,也不怎麼會淋到。
走,既然到了飯點,那就跟隨我的鏡頭,先看看九份山城有哪些好吃的。
悲情城市菜館與阿妹茶樓是在影片出現過的代表性的懷舊小吃店,地標一般地存在
人們更喜歡小巧玲瓏的街邊風味小吃,滿街飄香的阿蘭草仔餜、賴阿婆芋圓、舊道口牛肉麵、紅糟肉餅、肉圓、阿婆魚羹魚丸、阿婆鐵蛋、紅糖糕、芋仔蕃薯、燒酒雞麻油雞筍子雞三杯雞數不勝數,令人垂涎欲滴。九份原本沒有風味小吃,均由各地匯總組合、重新編織而成。
這是熟食,我看看,沒買
賴阿婆芋圓,很有名氣的小吃,既然來了,肯定不會錯過
沒有精緻的裝修,感覺一切都很簡陋,可人流絡繹不絕
很多出家人來遊逛
紅糟素肉圓
看著像杭州的青團
匆忙的遊客
九份老街與江浙的老街風格全然不同,江浙的老街多少都有些「做舊」的痕跡,看起來不倫不類,但在九份,你可以清晰地看到從民國至今,不同時期人們生活的影子,歷史的印記和幾代人童年的回憶深深地鐫刻在這片不大的街區裡。如果帶上孩子,應該是不錯的體驗。輕鬆悠閒,獨特新奇,有美食,有故事,我猜沒有小孩不喜歡。當然,到這樣的小鎮玩親子遊,最需要考驗父母講故事的功力。
層層疊疊,彎彎曲曲的九份山城
古樸陳舊有滄桑感的九份老樓
隨處可見的九份民宿
濃濃的日式建築風格
陡峭的豎崎街
有故事的茶社
九份的美,是需要慢慢感受的。很多遊客到九份來只為看看山城,逛逛老街,安排半天時間就夠了。但對於喜歡陳綺貞和《千與千尋》的文藝青年來說,只有住一晚才能體會到真正的九份,老街上有很多供遊客居住的民宿,衛生條件很好,舒適度也高。不只為住,更為感受九份的夜生活。
九份的夜晚從七點開始,七點到九點間是他的高峰期,你會在狹窄的山道上擁擠得連轉身都困難,而在九點後商家基本上都關門了,吵吵嚷嚷的旅遊團也都走空了,這個時候的九份才回復他本真的模樣。
站在山腰上的觀景臺向下望,遠處星星點點的住戶,上山的公路的一條長長的路燈,全身就像是打通了任督二脈似的,被這美景從頭電到腳。請一定要去看看。
來一杯熱飲,然後坐著看這裡的風景
雨天的九份山城,望不到遠處的海邊
每一間小店都裝修得很精緻
特色水果
據說是因為早期陸路未開通前,交通不便,山上一共住有九戶人家。荒野山中的九戶人家,每次外出採購日常用品,總要備足九份,每戶分得一份,大家都方便。天長日久,「九份」就成了地名沿用至今。
— THE END —
請告知我們 ,我們24小時內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