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萬萬沒想到,先生2021開年吃的第一口大瓜,不僅荒誕,而且殘忍!
張恆和鄭爽的事大家都知道了吧。
事情源於1月18 日張恆的一則微博控訴,不得不說,信息量也太大了:
原來他滯留美國是因為要照顧一雙兒女,並不是之前被人抹黑的詐騙或逃債。
在這條微博中,他竟然還曬出了孩子的照片。
就在大家猜測紛紛中,張恆的一位朋友曬出了孩子的出生證,並爆料了一段錄音。沒想到兩人偷偷隱婚,甚至還在美國找人代孕。據張恆朋友透露,孩子出生在不同州,時間在2020年前後,相差兩個月不到。
隱婚、離婚、代孕、棄養、高利貸……短短兩天,這段錄音扯出一系列違背社會公德和公序良俗的荒唐事。
隨著事情的發酵、公眾怒火更是被徹底點燃。
根據音頻內容,先生簡單總結下女方訴求:
鄭父:棄養 ;
鄭母:送人 ;
鄭某:打掉。
三個人,三個方案。七個月大的無辜孩子在他們眼裡就是累贅,像菜市場裡的爛白菜一樣。父母感情沒了,說不要就不要了,更別說顧慮代孕母親生命安全了。
昨晚,在新爆出來一段錄音中,鄭爽再次語出驚人:
「把孩子送養是好事!」
「如果以後還有感情,孩子可以再要,受精卵還沒有用完。」
原來,生孩子對鄭爽來說,就像過家家一樣。有感情可以生,沒感情就扔。
「代孕門」和「棄子門」影響之惡劣,官媒點名批評:
作為中國公民,因為代孕在中國被禁止,就鑽法律空子就跑去美國,這絕不是遵紀守法。
破鼓萬人捶,大眾不會再像過去那樣包容她的出格言行了。
沒想到鄭爽兩次回應都是驢頭不對馬嘴,完全避重就輕。
如今,兩個孩子一歲零一個月了,美國疫情這麼嚴重。
身為母親卻不願接孩子回國。追根溯源,在2019年2月兩個寶寶被懷上之後,鄭爽和張恆還參加了觀察孩子成長的綜藝。到2019年12月18號,兩人正式分手。
可笑的是,第二天,男寶寶就出生了。
胡亂生孩子,生了又不養。
從前只覺得她傻,沒想到還這麼毒。
雖然未經歷十月懷胎,但兩個生命也是流著你的骨血啊。
02
鄭爽墮落至此,爽爸爽媽自然脫不了干係。
昨天,鄭父回應此事,不僅出口成髒,文風也和女兒如出一轍。他給出的棄養理由不管真假,根本站不住腳:
渣男出軌n次,還欠了2000萬不還錢。
所以你們就不要孩子?
通篇發言全是推卸責任,大眾憤怒的是代孕和棄養。誰在乎詐騙、逃債的邊角料八卦。
其實鄭爽棄兒不養,鄭父鄭母又何嘗不是教而不善?
說鄭父鄭母把女兒當成追名逐利的工具人,一點也不過分。
母親劉豔甚至公開說:「如果可以,希望能和鄭爽互換身份」
為何這麼說?
原來,成為歌手一直是母親劉豔心中的心願和遺憾。即便工作後,她也沒放棄夢想,還曾報名唱歌班,晚上下課了也捨不得走。
發狠勁,肯吃苦。
但在當年戀愛時,她也是頭腦發熱,稀裡糊塗做了母親。
婚後,鄭母的人生很快就被瑣事佔滿。
鄭爽剛出生那幾年,她還沒找準人生的位置,想起沒考上大學,努力自考。晚上把女兒哄睡後,搬個板凳在廚房學習,最後還是沒考上。
在鄭爽四歲那年,她找了個夜總會唱歌的工作,每天六點半把鄭爽交給母親,就帶借來的晚禮服坐公交車去唱歌。
然而,很多事並非努力就能實現。
折騰來折騰去,鄭母就決心把培養女兒放在了第一位。
記得一次採訪中,她曾透露:
「培養她,就是實現我的夢想。」
為了夢想,她把年僅12歲的鄭爽送去成都學習。在不斷轉學中,鄭爽能聊真心話的朋友都沒。
如果說鄭爽棄子這件事,是鄭爽未經歷十月懷胎。
不知為人母的苦與痛。
那鄭母怎能說出「孩子生下來就送人,送走永遠不要見面,讓鄭爽和張恆全忘了」這種話?
或許在鄭母眼裡沒有什麼比女兒的錢途更重要。
鄭爽成名後,鄭父鄭母也成了公眾人物,一家人開店、賣貨、拍戲,瘋狂撈金。
而父母對女兒一路放飛自我,卻視而不見。
從爽言爽語,到代孕棄子,再到今天各個品牌解約、直至面臨封殺。
命中標好的代價,何嘗不是父母埋的雷?
03
然而,一家人賺得盆滿缽滿。
對遠在海外的親生骨肉,作為母親、外公、外婆卻置若罔聞。
有人說代孕沒感情,或許有部分原因吧,但總不能成為鄭爽一家無情無義、自私自利的擋箭牌。
鄭爽曾公開曬過自己在上海1.5億的豪宅,她曾發了一條惹人矚目的微博:
「你有想過在家造沙灘嗎?」
棄子門曝光後,不少網友揶揄:
1.5億豪宅,卻放不下兩張嬰兒床。
何等諷刺?
這座豪宅一進大門就是個庭院,空間很大。
她家的客廳現代簡約,裝修很豪華。
她有比普通人客廳還大的衣帽間。
雖不是歌手,但鄭爽愛玩音樂。
專門的音樂區,放著架子鼓德國樂器,很搶眼。
房子很大,她請了很多人給自己裝了個陽光房。
寫到這裡,真的很理解公眾的憤怒。
身為母親,自己享受著生活的小確幸,卻拒絕與孩子見面,甚至在錄音裡說養不起。
這房子很大,大到鄭爽要不斷開發它的功能。
這房子很貴,貴到普通人一年掙20萬,要750年!
在鄭爽和父母享受天倫之樂時,卻獨獨沒有一雙兒女的搖籃。
他們的字典裡,有「舐犢情深」四個字嗎?
04
鄭爽真的很有錢,以至於投幣就能找人替她生孩子。
鄭爽真的很瘋癲,以至於為所欲為,狂妄到毀掉一切。
不過以她的個性,或許即便被封殺,風平浪靜後,照樣也能關上門過安穩日子。
可憐的是那對不被歡迎的孩子。他們沒有選擇父母的權利,甚至沒有選擇活的權利。
日本作家伊坂幸太郎說:
一想到為人父母居然不用經過考試,就覺得太可怕了。
是啊,不是所有人配母親這個角色。
生而不養,是為人父母最大的惡。
這場風波裡,作為看客的我們同樣恨得牙痒痒。
點亮在看,堅決抵制劣跡藝人。
點個「在看」,
堅決抵制劣跡藝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