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丑》影評

2021-02-16 雲岺

這是一篇有關電影《小丑》的影評。由於筆者無法確保在不劇透的前提下寫出一篇影評,所以建議看不得人劇透的警察們不要出警。對於那些不想被劇透的讀者,我會很貼心的提示你這篇文章會在何時涉及劇透,當你在下文中看見諸如以下紅字部分:本段內容涉及劇透。那麼你可以提前划過本段,或者停止閱讀文章。

正式開始。

不知道多少人看過一部叫《計程車司機》的電影,在我去看這部《小丑》前,曾經看到過一個評論說這是一部更好版本的《計程車司機》,事實上,也確實如此。

首先說一些本片與《計程車司機》相似之處:本片的時代背景在上世紀八十年代,而《計程車司機》發生在Travis從越戰歸來之後,兩部電影時代背景相差不是很大,也都有清潔工罷工的情節,兩位主角生活的城市都處在垃圾堆中,兩部電影的主角都在經歷了一系列變故之後內心陰暗面爆發,最後走上了犯罪的道路。不過兩人的結局卻相差甚遠,所以我認為《計程車司機》的結局屬於黑色幽默,而《小丑》則更意味深長。

本片被很多人強調的一點就是它的情感渲染力,我覺得在這一點上配樂功不可沒,鳳凰的表演出神入化,而音樂的合理分配很大程度上又為他的表演加了分,無論是渲染悲傷的小提琴,還是亞瑟在內心負面情緒增長時使用的緊張的鼓點,抑或是在一些時間內緩和氣氛使用的符合年代特色的爵士樂,都是本片十分出彩的地方,這些音樂會先於表演者的情感流露之前出現,使人在潛意識裡率先進入了導演或演員想要表達的情緒中,這也使得表演者細膩的表演更加擁有渲染力。

以下內容涉及劇透

談到小丑,不得不說的就是他的笑聲。在劇情一開始,亞瑟在車上逗小孩玩,但被孩子的母親制止,隨後發出了瘮人的笑聲,並解釋了亞瑟患有殘疾,這種病發作時會控制不住的笑出聲,這讓他痛苦不堪。這是本片第一次介紹亞瑟怪笑背後的「原因」(我這邊使用引號是因為後來有反轉),但笑在這裡並不是第一次出現,在影片的第二個場景中,亞瑟就對著社會義工笑了足足30秒左右,義工這條線我們之後會講。本片的這個笑聲(在此稱為笑病)是推動影片劇情很關鍵的一個要素,因為亞瑟在本片中犯病的時間都相當不合時宜,這也是電影作為戲劇化藝術表達形式很正常的一點。他因為笑病被人在地鐵上放倒用腳踹(kick也是本片的一個伏筆之一,稍後也會講),然後反擊殺了三個人;第二次笑病發作是在夜總會講笑話時發作(大家都知道如果你在講笑話的時候先笑會顯得你很···),繼而被莫雷在脫口秀上拿來當作包袱,這也成為了他在最後殺死莫雷的關鍵原因;他因為笑被託馬斯韋恩在廁所揍;也在阿卡姆瘋人院得知殘酷真相時笑著哭了出來,鼻涕橫流。影片的大多數部分,亞瑟的笑都是痛苦的。這就是為什麼說鳳凰演技好的原因,想要演出壞笑,陰險的笑,嚇人的笑,開心的,痴呆的笑都是很容易的,但是你如果想把笑這個動作痛苦化,那就很需要功夫了,如果你能看到這部電影,我相信你也會被他的這個表演所折服。而在影片的高潮部分,亞瑟徹底釋放出小丑本性的時候,他的病神奇的治好了,或者說他能控制什麼時候笑了,亦或者他依舊控制不了,但是他徹底發瘋的時候,什麼時候笑都顯得再正常不過了。

亞瑟弗萊克

華金菲尼克斯扮演的亞瑟弗萊克從一開始就不是正常人,除卻上文中提到的間歇性狂笑之外,亞瑟還患有非常嚴重的幻想症(在後來的劇情中,我們也得知了亞瑟的母親潘妮弗萊克也有過精神病史)在影片的初期,還只是幻想自己出現在偶像莫雷富蘭克林的脫口秀表演上,被人們注意到,到影片中後段之前的很多劇情,在後來被證實是亞瑟幻想的產物,比如和同一層公寓的單親媽媽的關係在後半段被揭露全是亞瑟的幻想。

我覺得亞瑟的幻想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小丑的誕生,這要從一開始說起,他在大街上被小混混欺負,被打倒在地圍著踢,後來他的同事給了他一把槍,讓他保護好自己,於是亞瑟在地鐵上被人踢的時候開槍打死了三個人,並在逃離現場後在廁所對著鏡子跳起了舞。亞瑟第一次跳舞是在他第一次拿到槍後,他拿著上膛的槍練習射擊瞄準並伴隨著電視的音樂在家中跳舞,他幻想出了一位女性(也許就是後來幻想與他相處的那位單親母親)稱讚他跳舞很棒,他說:是嗎,知道誰跳得不好嗎,他(用槍指槍並走火)。所以這一段在對著鏡子的舞蹈,我把它解讀為家中幻想的延續,他用幻想中的表演來逃避殺人的現實。

同層的那位單親母親一直是影片中亞瑟唯一的心理慰藉,但在一切撥開雲霧之時,也被證實是他的幻想。我們一起看看這個幻想在亞瑟的潛意識裡為他灌輸了什麼思想:

1、亞瑟是個很有趣的人:事實證明,亞瑟沒有成為喜劇演員的天賦,身邊的所有人都認為他不夠funny(funny一詞在這部電影裡很重要,後面會說),而這位幻想卻認為亞瑟很有趣,她也是唯一會對亞瑟發笑的人。這一點讓亞瑟在潛意識中認為,我是個有趣的人,我應該成為喜劇演員,而你們這些認為我不夠funny的人,都在踐踏我的夢想,冷血!

2、亞瑟殺掉那三位在地鐵上的華爾街員工是正確的:在報紙報導了地鐵上的慘案時,亞瑟的幻想告訴他,我覺得做出這種事的的人是個英雄,世界上少了三個討厭鬼。這也在給亞瑟洗腦,認為欺負他的人都罪有應得,這也是亞瑟扭曲價值觀的體現。

3、一切都會好的:這其實是正面效果,但當亞瑟從幻想中脫離出來時,它就成了負面效果。

 

影片中段他也曾在幻想中去找了託馬斯韋恩。(這一點存在爭議,但我覺得那是幻想)因為他與韋恩家族在影片中的幾次交鋒,全是很不現實的場景,一個普通人大搖大擺走到韋恩莊園大門前沒有被任何阻攔,唯一一個穿著衛衣的人走進了上流聚會的場景卻沒有人注意到。他被託馬斯老爺揍了那一拳後趴在廁所水池前的畫面無縫切換到了趴在自己家中水盆前可以佐證這一點。如果把這一條線當作幻想,那麼這就是個細思極恐的事情,這一系列幻想讓亞瑟懷疑自己的母親患有精神病史,自己也是被母親領養的孩子,並推動亞瑟去阿卡姆瘋人院翻出了病例和塵封的真相。這也成了亞瑟最後釋放小丑的關鍵。

 

在影片開頭曾經得知亞瑟曾經在瘋人院被關過一段時間,但並沒有給出他被關的原因。他和社區義工講的也是,我只是不想在感到如此難受了。亞瑟會接受每周社區義工的談話也是因為這個緣故,但他病態的思想在早期也體現出來了:他的日記裡記載了很多有關死亡的笑話,他的負面情緒以日記為載體進行了呈現。在後面的劇情中,他秘密中跟蹤那位單親母親。這些病態的行為在前期因為有人和他談話所以得以控制,而中期義工項目被政府砍了,從此以後,亞瑟的精神狀態就不太好了,甚至開始認為自己做錯了事情也不會感覺到難受。

 

亞瑟處在一個最黑暗最沒有希望的社會背景下,貧富差距過大,連託馬斯韋恩都在電視上表態:這個城市仇視富人,他們都希望有錢人死,他們都是clowns。這也成為了哥譚市小丑遊行的導火索。亞瑟每天在大街上做著浮誇的表演,但從沒有人注意到他。所以他一直懷疑自己的存在,直到他殺了三個人後,媒體才開始報導這位小丑,他才意識到自己是可以被注意到的,他第一次被人關注卻是因為殺人。而他被虐待,被打,被欺負,從來沒有人give a shit。這讓他心中產生了不平衡,死去的三個華爾街職員就因為韋恩老爺在電視中提到他們就可以被同情,而自己每天遭受的比他們要多得多,卻從來沒有人關心,這樣的情緒在最後的小丑脫口秀中爆發。說回亞瑟的生活,他的同事也在宮鬥他,給他槍防身,假裝關心他,但因為亞瑟去兒童醫院帶槍被炒魷魚後呀也是第一個出來陷害他的人。唯一對他好的人就是侏儒格雷,因為他們都是怪胎,所以格雷從來不會嘲笑亞瑟。這也是為什麼亞瑟在成為小丑之後也放過了格雷。

 

亞瑟的家庭環境更是糟糕,父親不知所蹤,母親告訴他他的笑病是天生的殘疾,但他是個開心的孩子,母親叫他happy,儘管亞瑟每天並不高興,但還是會回應母親happy的稱呼。母親每天神神叨叨的要不停的給託馬斯韋恩寄信,因為她曾經為託馬斯韋恩「工作」過,她堅信託馬斯韋恩一定會幫助自己和兒子。後來亞瑟發現母親給託馬斯韋恩寄的信中內容,自己原來是母親和託馬斯韋恩的私生子,但在阿卡姆病院查完病例後發現母親並沒有和託馬斯韋恩有過關係,自己是領養的,而自己的笑病也是因為母親的男友虐待產生的頭部重創所導致,母親因為愧疚患上了精神病,用幻想來逃避事實,認為孩子是自己和託馬斯生的。這一真相壓垮了亞瑟,他在精神病院翻看病例,哭的撕心裂肺,笑病卻突然發作,他扭曲的表情分明是在笑,卻如此的傷心。

 

亞瑟從小想當喜劇演員,身邊的人卻一直認為他不夠funny,甚至連他的母親也是,她說「你要funny才能成為喜劇演員」,他在公交車上笑的時候被當作怪胎質問:you think it's funny?

在地鐵上發作被撩妹失敗惱羞成怒的華爾街職員當作撒氣對象質問:what's so funny?託馬斯韋恩說他母親是精神病時發作被韋恩老爺質問:you think it's funny?it's a joke to you?所以亞瑟對於funny的執著使他產生了自己是個有趣的人的幻想,也讓他對於社會的冷漠產生了憎恨。當他最喜歡的喜劇演員莫雷富蘭克林在電視上播放他講笑話的視頻並給予嘲笑的時候,亞瑟臉上的那副表情簡直演技炸裂,他的憤怒分明是真實的。

 

談及小丑起源,會讓人聯想到《致命玩笑》中的a bad day,影片中的糟糕的一天就是亞瑟在阿卡姆瘋人院知道了自己的身世,知道了自己笑病的來源。加以之前一系列的壓力,被欺凌,被開除,被嘲笑,殺了三個人後的精神壓力,被所有人質疑不夠有趣,使他脫胎換骨,並徹底發瘋,他在雨夜潛入了單親母親家中,並讓觀眾得知之前的一切都是幻象,他從單親母親家中出來回到自己家中狂笑,背景響起了救護車聲響,沒人知道又是誰發生了意外,他在醫院中殺死了自己的母親並告訴她自己人生中沒有一秒是他媽開心的,所以他討厭happy那個名字,他一直認為自己的人生是場悲劇,現在才發覺,這是一場喜劇。不過這場喜劇是在他人眼中的,他的悲劇成為了世人眼中的喜劇。他登上脫口秀節目,他怒斥莫雷不過是想嘲笑他,他控訴這個世界,控訴這個體系,並告訴莫雷當你把一個人扔進社會並待他如垃圾會發生什麼,這是他罪有應得的!並開槍打死了他。這場戲在整部影片中最為精彩,事實上,所有影視劇中相似遭遇的主角對世界的控訴都不會太差,比如權遊中小惡魔面對君臨眾人審判的那段獨白,比如狩獵中麥叔那一記空洞的眼神,以及這裡亞瑟對於社會不公平的控訴,都是我人生中看過最好的表演之一,情緒的發洩隨著劇情的累積最後爆發,實在讓人看得酣暢淋漓。亞瑟被捕,被戴著小丑面具的暴徒救下後,在警車上跳起了舞,並用臉上的鮮血如開頭一樣為自己咧出了一張笑臉。城市中小丑歡呼,韋恩夫婦在犯罪巷被小丑信徒槍殺。

 

 

一切都是幻想?

影片最後,亞瑟在精神病院中從幻想中清醒過來,他狂笑,醫生問他有什麼好笑的?他說我想到了個笑話。醫生問能說給我聽嗎?他說,不,你get不到笑點的。然後他唱起了莫雷脫口秀的結束曲it's life,裡面有句歌詞是當你在街上被絆倒被腳踢,要記住,it's life。下一個鏡頭,亞瑟從房間出來,滿腳的血跡,他在舞蹈中走向了光芒,並再一次進入了瘋人院的日常。

一切故事是否都是亞瑟在精神病院的幻想的產物?這一切難道不是一個好笑的笑話嗎?

 

這是本片最大的一個轉折,亞瑟也許只是一個普通的精神病人,這一切都不曾發生,這不過是一個精神病人以社會為背景空想出的一個笑話,它足夠真實,足夠悲傷,也足夠好笑。

 

相關焦點

  • 不完整影評《小丑 JOKER》
    👏整個風格的轉變 是在小丑殺死養母后(just個人想法hahaha😬)殺死養母回到家後有一個場景是小丑在有陽光透過窗簾縫隙的梳妝檯前化妝好像是第一次用有陽光感覺的鏡頭吧還有參加節目錄製路上的舞蹈(封面照就是啦)最後坐在警車裡看路邊暴徒在狂歡這些都是搖滾 瘋狂 歡樂的背景音樂
  • 《小丑》劇照海報(全)+ 官方影評
    官方影評 《小丑》被業界描述為一部風格大膽的獨立電影,以蝙蝠俠的死敵為主要角色,在社會評論層面具有一定價值,且十分有趣。從這個角度說,這部電影真的沒有讓人失望。它不是部動作戲,也並不帶有明確的主觀意圖和目的性,而是一部發人深省、帶有人物性格特徵研究性質的電影。
  • 【人人都是Joker】《小丑》影評
    第一次寫影評,出於對蝙蝠俠這一我最愛的超級英雄的情懷。
  • 影評 有一種愛情叫小丑與小丑女
    然而豆瓣上的影評卻褒貶不一且兩極分化較大。小丑無任何超能力,但有驚人的智慧和瘋狂,二者合一使小丑成為DC世界中獨一無二的存在。曾統治過宇宙,差點殺死包括超人和神奇女俠在內的數百位英雄。小丑是整個DC漫畫世界最可怕的人,就這點而言不會有任何人有疑問,包括萊克斯在內所有的DC反派都會有一樣的想法,在DC的世界觀中有三種人,英雄、反派、小丑。
  • 影評 |《小丑》
    繼《V字仇殺隊》、《我是誰:沒有絕對安全的系統》等電影的成功後,小丑再一次成為了革命的象徵。這次小丑的形象不是高智商的犯罪者,而是一個飽受折磨的社會底層的小人物。滿是垃圾的街道,無處不在的流氓,哥譚市的氛圍和這個故事的基調一樣壓抑。小丑亞瑟正是在這樣一個環境中,一邊尋找自己的身世,一邊尋找著自己喜劇演員的夢想。但是,他越是努力,現實就越殘酷。他越隱忍,現實就越荒唐。
  • 影評 | 《小丑》
    小丑這一熒幕形象從被創造出來開始便一直背負爭議,該形象始終探討的一個核心社會問題就是:「人的瘋狂在何時可以被正當化。」以往的小丑作為反派扮演的是一個問題製造者(出題者)的形象,它通過找到社會道德選擇和自身本能選擇間一些對立的切口,創造能讓人做出背離社會道德決定的情景。他出現的背景是美國二十一世紀初由於攻打敘利亞在社會上造成的一系列道德信任危機。
  • 《小丑》的影評
    希斯萊傑版的小丑,瘋癲,但是請注意,他的瘋癲是建立在可以在一群大佬聚會的時候用一根鉛筆殺人,而你想殺他的時候他渾身都是炸藥和你同歸於盡
  • 影評|《小丑2019》
    電影《小丑》以同名DC漫畫角色為基礎,故事背景是在20世紀80年代,講述了一位生活陷入困境的脫口秀喜劇演員漸漸走向精神的崩潰,在哥譚市開始了瘋狂的犯罪生涯,最終成為了蝙蝠俠的宿敵「小丑」的故事。傑昆·菲尼克斯瘦骨嶙峋的樣子讓人心疼,毫無疑問,影帝級的表演,「希斯·萊傑後再無小丑」的話可以收回了。或許有人會說這不是一部好的小丑電影,因為它背離了小丑這個角色混亂而無法預知的本質,給了小丑一個悲劇性的人設。
  • 【小丑】影評:堅持自我,才是最難的
    【小丑】影評:堅持自我,才是最難的文/senmor一直忙於生計,疏落了這部國外呼聲很高的DC電影【小丑】。當92屆奧斯卡頒布了最佳男主角就是【小丑】的主演華金·菲尼克斯 Joaquin Phoenix時,我才開始在某一個安靜的夜晚,靜靜的看完。
  • 笑——《小丑》影評
    亞瑟嘴角揚起的弧度,亞瑟愈發不加掩飾的笑容,是小丑慢慢覺醒的序曲。電影中舞蹈的場景不少,可以看作小丑轉變的有三個。第一段是亞瑟初次殺人後慌張的逃入公廁後那段迷離的舞步。對於第一次看這段的觀眾或許有點莫名其妙,但是再次觀看電影時就有渾然天成的感覺。公映後導演也表示這段舞是傑昆聽到音樂後不由自主的舞步。這段廁所的獨舞可以看作是亞瑟心中小丑的覺醒。
  • 影評:《自殺小隊》小丑才能笑到最後
    影片裡面也有一個小丑角色,如果要和經典的《黑暗騎士》裡面的「小丑比」,我覺得是比不過的,至少《自殺小隊》裡的小丑沒有辣麼陰暗與玩弄人性,更沒有用刀割出來的笑臉的故事,但是,這裡的小丑也有他自己的特色,至少人家梳著大背頭穿著制服看起來很乾淨,不像joker guy感覺初二時候剛剛洗的頭。
  • 影評《小丑》,他當然不是英雄,他只是孤獨,和你我一樣
    影評《小丑》,小丑和蝙蝠俠都有不快樂的生活經歷,為什麼選擇了不同的路?影評《小丑》,他當然不是英雄,他只是孤獨,和你我一樣電影《小丑》熱映之後,全球票房超10億美元,並獲得多項大獎。亞瑟的工作是扮演給人帶去快樂的小丑,但他自己生活的顯然很不開心,長期服用精神藥物。他也曾試圖逗笑公車上的孩子,試圖給福利院的孩子帶去歡樂,試圖成為一個很好的喜劇演員,但是他被流氓混混搶了招牌,又被毆打搶劫,接著被老闆解僱,甚至他登臺演出的錄像也被當紅喜劇脫口秀主持人當笑料在電視上公開嘲諷。
  • 《小丑回魂2》影評:再次經歷那些我們不願回想的恐懼!
    劇情簡介《小丑回魂2》影評評價是一部2019上映的奇幻驚悚電影,由安德斯·
  • 一部評價接近滿分,但我不願意再看的影片——影評:《小丑》
    》遲遲不能和大家見面,真的感覺有點乏味和枯燥,更有一些美漫自媒體根本沒有看到《小丑》電影居然還能給大家帶來有模有樣的影評,小灰也只能表示:Respect!相關閱讀(點擊連結直接進入歷史文章):中低成本的DC Black電影宇宙——《小丑》開山之作未上映先封神——電影《小丑》預告解析哥潭市惡魔起源故事——電影《小丑》正式預告片
  • 影評選出2019年電影最佳表演Top 12,小丑高居第一!
    隨著2019年進入12月,國外各大影視媒體也紛紛推出了評選的年度榜單,影評網站ScreenCrush現在就列出了2019最佳電影表演Top 12,究竟有哪些演員在今年作品中的演技是不容我們忽視的呢?第1 名、傑昆·菲尼克斯(Joaquin Phoenix),《小丑》(Joker)。2019的演技之王就非瓦昆莫屬,他在拍攝《小丑》之時還即興展現了廁所之舞,讓導演也不禁狂贊:這一段實在太妙了!」這一部DC電影光是看小丑的演技就足以令人懾服。舉報/反饋
  • 《小丑》壓抑卻有共鳴的小丑,不是預想中的小丑?
    (很久之前看了記錄下來的感想)只看了預告 沒有看別人的影評看之前非常不明白為什麼中國大陸不給上映,看完以後就明白了整部看下來非常壓抑,內心有種說不出來的感覺,特別是在小丑止不住笑掐住自己喉嚨的時候,我仿佛自己的喉嚨也被掐住。
  • 神作電影《小丑》影評:世界在下沉,做蝙蝠俠還是小丑
    電影《小丑》看過諾蘭的《蝙蝠俠·黑暗騎士》的人,都不會忘記電影中萊傑飾演的小丑瘋狂的笑聲和嘴角微笑般的疤痕,人們說:「萊傑之後再無小丑」,然而傑昆·菲尼克斯的演出讓這句話成為歷史。影片後半段,鏡頭再次投向那段樓梯,這次小丑精心打扮,他不再上升而是下降,他輕快地跳著影片中不斷重現的小丑之舞,他不再是那個衣衫破爛
  • 《小丑》影評:知道這些,才算看懂《小丑》這部電影
    當小丑終於體認到自己的人生其實「就是場喜劇」。親手殺死母親,準備前往莫瑞的電視秀時,換上了一件豔紅色的西裝外套,並以鮮豔的黃、綠內搭襯衫襯託。這套造型與影史首位小丑的銀幕形象極為相似。另一個廣受歡迎的DC 角色「小丑女」哈莉奎茵就曾是任職於此院的心理醫師;而小丑本人,自然是這裡的超難搞病患!
  • 小丑的悲劇
    本文為電影《小丑》的影評,原文標題"The tragedy of the Joker",刊載於澳洲社會主義刊物Red Flag。
  • 聽電影 | 《小丑》-- 揭開笑容背後的真相
    Hello各位,又到了周五晚上,又到了周末,忙碌了一周,今天就休息休息眼睛,來「聽電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