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龍舟還能這樣玩?「綠雕龍舟」和花式龍舟帶你過端午
共駭群龍水上遊,不知原是木蘭舟。雲旗獵獵翻青漢,雷鼓嘈嘈殷碧流。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又要來了,每年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古老的傳統節日端午節。這一天,人們會賽龍舟、包粽,這是兩千年來的傳統和習俗,逐漸演變的只有粽子的餡料和龍舟的樣式。今天,就來為大家分享關於龍舟的故事。
傳統龍舟
一說到龍舟,人們立刻能夠想到賽龍舟的歡愉場景,以及木質的大大的龍舟在水中飛速穿梭的場景,一艘比賽用的「中龍」最多可容納42人,長度23-25米,製作材料多為坤甸。對於很多水鄉而言,龍舟神聖之物,一隻龍舟,裝載的是幾千年的歷史文化以及永不服輸的龍舟精神,它鼓勵著人們勇往直前,奔向勝利。
觀賞類龍舟
1、旱龍舟——在街上行走的龍舟
用竹子、紙等紮成龍舟,在端午時節人們扶著這樣的船遊街,邊走邊喊號子,這就是後來的劃旱龍船,雖然沒有真的划龍舟的揮汗如雨,但也是極具地方文化特色的產物。
2、龍舟彩燈——燈光照耀下的龍舟
龍舟彩燈也算是大型彩燈之一,其製作不受時間限制,一般會出現在大型燈會現場,供人們觀賞。
3、龍舟綠雕——讓「龍舟」成為別致「景觀」
藝術的創作都是來自生活,文化的多樣性也為藝術的創新提供新的思路,人們將將藝術創作中的形象進行濃縮、升華,以達到內容和形式的完美統一。優秀的綠雕作品反映人們生活中的喜、怒、哀、樂、真、善、美等,就像這龍舟綠雕,通過立體的形象來表現藝術主題,它包含的的創作元素離不開對生活汲取和超越,將豐富的生活體驗轉化為藝術的構思,這樣設計出來的龍舟綠雕,更加接地氣,更加的樸實,非常具有生活的質感。
龍舟與其說是文化的傳承,不如說是一種中華民族精神的表達。龍自古便是神聖的存在,以龍為舟首,是對美好生活的祝願,是拼搏奮進的力量。綠雕龍舟的設計也十分巧妙,綠色本身便是生命力的象徵,代表著生機勃勃,雖然「只可遠觀,不可褻玩焉」,但是只是遠遠的觀望,便也覺得充滿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