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年頭不會說英語連《花木蘭》都看不懂了?

2021-02-20 酷艾英語
《花木蘭》可能是2020年最受關注的電影之一了。這部電影改編自我國古典故事,也是迪士尼同名動畫電影《花木蘭》。經全世界範圍的篩選後,我國知名女星劉亦菲最終擔綱主演,甄子丹飾演董將軍,再秀矯健身手,鞏俐飾演法力強大的仙娘,而功夫巨星李連杰也再度出山,飾演皇帝。

但是問題來了,這部電影的原片是英文來的。雖然主角都能說中文,但作為迪士尼影片,電影的官方語言是英語。《花木蘭》在國內正式上映後,大家也陸續發現,很多電影院都優先排了英文版的,中文配音版的排片較少。

就連劉亦菲自己試鏡的時候,都是全英文和導演組聊天的。也就說,要看懂這部電影,英文真的很重要了。今天我們就借這個機會,在不劇透的情況下聊聊和《花木蘭》有關的英文吧:

兵役打亂了木蘭美好的家庭生活,為了父親的健康,木蘭只好代父從軍。兵役從古至今都是非常嚴肅的事,英文裡military service指的是「兵役」,而mandatory military service的意思是「義務兵役」。

那麼,「服兵役」就可以是perform military service,例如:They have already performed military service for two years.(他們已服兵役兩年了。) 除此之外,「服兵役」還可以說成serve in the army,或者serve with the colors。

花木蘭的主線繞不開一件事,女扮男裝。帥氣的木蘭是這部劇的基礎,女扮男裝怎麼說呢?a woman disguised as a man,disguise 這個詞有「偽裝」「假扮」「裝扮」的意思,這裡用到的詞組是disguise oneself as sb./sth. 把某人自己裝扮成...

如果大家對高中語文知識還保有記憶的話,這句話大家一定不會忘記。沒錯,這就是《木蘭辭》裡的一句核心詩句。

《木蘭辭》是一首收錄在《樂府詩集》裡的北朝民歌,與中國文學史上第一部長篇敘事詩《孔雀東南飛》並稱為「樂府雙璧」。《木蘭辭》在體式上使用雜句,近似口語,但又不失押韻。敘事中又帶有抒情,畫面感極強。語言質樸易懂,又剛健有力。這句話英文怎麼說呢?

When side by side two rabbits go, who can tell the buck from the doe?

在眾多文體中,詩歌翻譯可以說是最難的,既要忠實原作,又要考慮譯作的美學價值。我們這裡選擇的是國內著名的翻譯大家許淵衝教授的翻譯。大家有興趣可以找找全文哦。

今天分享的結尾,我們用女神劉亦菲接受英文採訪的節選:


Question: What is the most important lesson young people can learn from Mulan?


提問:你認為年輕人從花木蘭身上,學到最重要的東西是什麼?

Yifei: I think for sure, my answer is to really dig deep into who you really are and be true to yourself. Have the courage to really be yourself and figure out what your dream is.


劉亦菲:我的答案一定是,深入挖掘認識自我,忠於自我,勇於做最真實的自己,找到屬於自己的夢想。

木蘭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但就像劉亦菲說的,我們眼下的時代更加適合木蘭精神,木蘭的性格和行為很符合當代女性價值觀。

如果你還沒看到電影,這個周末就去看看吧!

相關焦點

  • 劉亦菲《花木蘭》中國古人說著一口拗口的英語,你覺得是否違和?
    現在只是預告,正片出來,裡邊故事情節肯定會變動,有些甚至要符合美國人民價值觀,到時候肯定還有人出來說這一點不像中國的花木蘭,廢話,美國人拍的美國人演的美國人看的,要是非常像中國,那票房還賣不賣了?大家開心的心情可以理解,畢竟咱們這也算是半個中國文化走向世界的裡程碑。
  • 很可惜,《花木蘭》不只是拍給中國人看的
    我在文章開頭介紹了比較多的《木乃伊3》,而真人版《花木蘭》基本上也犯了同樣的錯。不要在意什麼一群中國人的面孔,中國角色,中國故事背景為什麼都講英語,畢竟外星人來地球講的也是英語,這大概就是影視界的語言大同吧。
  • 電影《花木蘭》即將上映,但看了預告卻讓人高興不起來,原因在這
    電影版《花木蘭》受疫情影響,知道前不久才宣布定檔9月11日。《花木蘭》的定檔讓 廣大影迷著實興奮起來,這部電影自開拍伊始就收到海內外電影人及影迷的廣泛關注,又有迪士尼動畫版《花木蘭》珠玉在前,也是讓大家對電影真人版《花木蘭》多了一分期待。
  • 看完花木蘭,華裔女孩痛哭:為何我不會說中文?這就是父母的問題
    導讀:華裔女孩看完《花木蘭》失聲痛哭:為什麼我是中國人卻不會說中文。教育是個大問題,教育要從小抓起,但是又有多少父母做到了問心無愧呢!當今世界正在往全球化的局勢發展,英語成為了孩子從小必須學習的語言,父母教小孩子學外語當然沒有錯,但是為了學習英語忘記了自己的祖宗就不對了。實際上這種追求本末倒置的現象並不在少數,尤其集中在一些華裔家庭中,就跟下面這個小女孩的例子一樣。
  • 想騙中國人的票房,《花木蘭》還太嫩了
    如果原封不動改編動畫,相信不會太差,如果排除演員演技,劇情上不會有什麼漏洞,關鍵在於導演其實不了解中國,這部電影在中國人看來,有點胡來了。他說。 劉然相信大部分中國觀眾不會給真人版《花木蘭》打高分:從文化認同的角度來說,這是一部「美式中國戲,任何中國人看了都會覺得和我們的文化相差太遠。」
  • 花木蘭9月11日在內地上映!劉亦菲開口說英語,驚豔眾人...
    關於劉亦菲面試花木蘭一角時的英語發音到底怎麼樣,大家可以通過現場視頻來進行自主評判:或許很多人都在羨慕劉亦菲的英語怎麼說的這麼好,但其實,她的英語曾經也很差,每天都要補課3小時。10歲時,劉亦菲被父母帶到美國,這個不會英語的中國女孩被放到當地學校,沒有華裔的朋友,當時的她用英文讀寫相當困難。甚至因為不會英文,上課跑錯了教室。她曾在2004年的一次採訪中說到:劉亦菲:「剛剛去的時候我不會英文,居然跑錯教室。
  • 這年頭說不好英語都當不了idol了?
    當周圍的小姐姐們都在zqsg地舔屏沉迷自家idol的顏無法自拔的時候作為致力於科普英語知識的阿姨小仙女關注點全在他們唱的英文上看個動圖都能腦補出來那個調調大家可以再去聽一遍這首歌蔡徐坤和秦奮獨唱時的發音不是我們常發的音他們的「ever」是帶出來的而其他人合唱時的發音是我們常說的fe ai wer
  • 葡萄籽英語 | 看完《花木蘭》我更希望中國人用英語講中國故事
    的轉變新花木蘭的主角光環,耀眼得不合理她不需要刻苦訓練,也不需要追趕男性的體力水平和男主角比武,輕輕鬆鬆就打得對方求饒我們並不想看到完美的花木蘭我們想看的,是一個普通女孩的成長故事更諷刺的是,花木蘭一發力,身後就有一隻絢麗的鳳凰揮著翅膀
  • 劉亦菲試鏡花木蘭,飆英語引爭議,網友:花木蘭是外國人?
    據悉,這是導演妮基卡羅曬出視頻,她對於劉亦菲的表演,非常滿意,並稱「這是我們做過最棒的決定」。但是,對於這段視頻,網友們卻不買帳了,很多網友對於劉亦菲飆英語,沒有給予肯定和表揚,反而提出質疑:演的花木蘭,是我們的民族英雄,為何不說漢語?也有人直接說:劉亦菲本來就已經加入美國國籍,人家說的是她的母語。
  • 《花木蘭》豆瓣評分僅4.9,美國人到底懂不懂中國人?
    宣傳了N年的迪士尼大作《花木蘭》終於上映了,然而,並沒有像之前大家鼓吹的那樣,票房不但沒有勢如破竹,反而高開低走,豆瓣評分更是一路下滑,已經低於了5.0分!可謂慘敗!不僅讓我們感慨,美國人到底懂不懂中國人的口味?
  • 這是花木蘭?迪士尼果然還是不懂中國
    花木蘭作為中國古代巾幗英雄的代表之一,以忠孝節義,代父從軍擊敗入侵軍民族的事跡而流傳至今。千百年來,她一直是受中國人尊重的女性形象,1998年,迪士尼製作的動畫片《花木蘭》更是將這一人物帶上了國際舞臺。2020年,受全球疫情的影響,真人版電影《花木蘭》的上映時間一拖再拖,北美及一部分國外地區最終於9月4日以流媒體平臺Disney+播放,內地則在9月11日登陸影院。
  • 花木蘭不僅不姓「花」,連民族都被搞錯了
    說起《木蘭辭》,大家都能想到那句:誰說女子不如男。花木蘭在我們的印象裡一直是巾幗不讓鬚眉的一個女性形象。雖然迪士尼的《花木蘭》拍得不盡人意,但是不妨礙我們對一千年前動蕩不安的年代和堅定信念的木蘭的嚮往。
  • 說《花木蘭》是爛片,不委屈
    講真,看過的人都知道,說《花木蘭》是爛片,不委屈。一開篇,就假得離譜,木蘭居然在福建土樓裡抓雞。女孩閒著沒事兒抓雞可能是鄉野意趣,咱暫且不談。就說說這福建土樓,原文裡木蘭是明明是黃河邊兒上的土著,迪士尼倒好,一下子給人家弄到亞熱帶去了。場景不對味兒也還能接受,畢竟不是地域文學,過度看重這部分,意義不大。但讓人費解的是,這名場面居然是個引子,是為了埋下木蘭「身上有『氣』,但被社會束縛了」這個關鍵點。
  • 花木蘭從軍12年,為何軍營沒人發現她是女生?看這兩張照片就懂了
    導語:花木蘭從軍12年,為何軍營沒人發現她是女生?看這兩張照片就懂了。 說到花木蘭,可能大家都不會陌生了,因為我們上學的時候,都有學習過有關於花木蘭的文章。
  • 電影《花木蘭》爭議為什麼這麼大?裡面的英語知識你都懂了嗎
    毫無疑問是迪士尼的真人版《花木蘭》了。上周五(9月11日),這部命運多舛的大片,終於在影院和內地觀眾見面了。從影片上映以來,準確的來說,是在上映之前,《花木蘭》就飽受爭議,這不由迪士尼講述的中國故事,似乎讓大家並不買帳
  • 【雙語】東方面孔說英語「怪」?——《花木蘭》主演劉亦菲與導演專訪
    雖然影片口碑差強人意,但《花木蘭》作為東方面孔走向國際化也可以算作一次有力的嘗試。小維今天不談《花木蘭》口碑為何崩盤,也不談西方對東方文化如何誤解,小維今天和大家聊聊影片背後的故事。《花木蘭》從籌拍以來最讓人關注的就是花木蘭「誰來演」,在經過迪士尼大範圍的試鏡選角並敲定演員劉亦菲後,劉亦菲這個名字就和花木蘭緊緊綁定在一起。劉亦菲說,自己從來沒有想過能出演這個角色,來源於她的「不設限」:「演員是很有意思的,有時候你很難去想像(未來的機會),我希望機緣到了就決心去做這件事情,全心去做好,沒有一點雜念。」 飾演花木蘭,在劉亦菲看來是一個很過癮的機會,這個機會能讓她去學習很多的東西。
  • 說《花木蘭》是年度迪士尼爛片?花木蘭都不服
    其實,依雀小仙之見,這種爭議不過是中西方對「花木蘭」理解的本質有差而已。中國的「花木蘭」和美國的「木蘭」在根本上就不一樣。從這點來說,西方的木蘭比起中國的花木蘭更像個「活人」。這樣塑造的人物也更為現代審美所接受,試想一下,誰不愛一個能文能武,貌美獨立的女性形象呢?加上木蘭本身選角了「神仙姐姐」劉亦菲,可謂是真「女神」了。
  • 抄都抄不會,《花木蘭》被罵真不冤
    花木蘭必須以真面目示人,以女性的形象被世人認可,是這個故事的終極內核。不新鮮,但沒毛病。只要把故事講好了,意思傳達到位了,怎麼都不至於口碑撲街。連劉亦菲的顏值都被拉低幾個檔次的妝容,對飾演媒婆的鄭佩佩老師來說更是災難。你能信這是媒婆?明明比鞏俐飾演的巫婆更像巫婆。
  • 《木蘭辭》被套路,到底是花木蘭,還是木蘭花
    宋某花了23元看了迪斯尼的《木蘭》,大聲疾呼:此情此景,我要賦詩一首, 為免劇透,打亂未觀影者看點,情節不敘,採集些許宣傳視頻及花絮,點到為止,以增娛樂,借影片廠家的話「木蘭花開,逆風怒放」開篇點題吧。
  • 說英語的《花木蘭》口碑爆棚,受疫情影響推遲上映
    說英語的《花木蘭》口碑爆棚,受疫情影響確定推遲上映迪士尼出品,由劉亦菲、李連杰、甄子丹、鞏俐主演的電影《花木蘭》,原定於3月27日上映,但因為全球疫情的影響媒體記者基爾斯滕·阿庫納看完電影後在社交媒體上發文說:「《花木蘭》太棒了,與一般的動作電影有很大的不同,它抓住了動畫版本的精髓。如果你喜歡動畫版,你會在這部真人版本電影裡看到好多致敬元素。等不及再看一遍。」娛樂媒體編輯Angie J. Han說:「《花木蘭》絕對是迪士尼《灰姑娘》之後最優秀的真人版電影,我都被電影裡的歌曲洗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