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刷微博,刷知乎的時候,都發現了這【情緒自由】火爆了誒?我就簡單看了看截圖:
翻譯了一下,意思就是:當你擁有了腦力自由之後,你就擁有了情緒的自由。
啥玩意?情緒自由,人一直都有的啊,你想想你認識的那些口無遮攔的人,他們情緒一直都是很自由的啊,哪裡需要高智商?我們都可以看破他人的喜怒,但無法左右自己的喜怒,這也並不算什麼難事啊?就算是嬰兒,自己的世界也可以自由地運轉啊,也是一句廢話哦。。。
那大王所說的情緒自由,到底是個啥?
其實這要從人的勞動方式說起,畢竟每個人都要活命,要受制於生存問題,就不得不勞動。
人的勞動,體現在三個領域:
第一是體力勞動,比如搬運工、汽車維修工、修牆砌磚的。
第二是腦力勞動,比如會計、算法工程師、精算師等等。
第三是情緒勞動,比如歌手、演員,藝人,屬於情緒勞動者。
三種勞動,除了第一種體力勞動者以外,情緒勞動者是最賺錢的,腦力勞動是其次。
因為煽動情緒,最貼近市場,市場營銷大家本以為是腦力勞動,其實更偏向情緒勞動。
畢竟——情緒勞動所帶來的商品轉化率,遠高於腦力勞動的市場營銷手段。
誰靠近市場,誰就最賺錢——所以情緒勞動最賺錢。
所以小學生,初中生們,長大了想當網紅,也挺正常的,畢竟網紅這種情緒勞動工作者,解放了情緒,最賺錢。
就連河南鄭州都有一群大爺大媽要當網紅,你就不要再質疑孩子們想要當網紅的合理性了。
而腦力勞動者,不是說所有,而是絕大多數的腦力勞動,都只是單純的機械式腦力勞動,重複性工作較重,現在AI技術沒有發展起來,等到發展起來,這些機械式腦力勞動者都要下崗,他們不過是通過機械式的腦力勞動,避免真正有價值的思考。
我快手的算法工程師同學稱自己是擰螺絲釘的,看看快手哪裡的螺絲釘鬆了,自己上去擰一擰,這種活做起來忒沒勁,以後AI出來了,自己就不幹了。
普通的腦力勞動者遠沒有一般的情緒勞動者收入高。
頂尖的腦力勞動者,科學家,數學家,也是許多情緒勞動者所不能及的,但數量太稀少,就不考慮了。
情緒勞動,腦力勞動,都可以帶給人——體力的自由。
所以他們在工作之外可以健身、可以塑造比較不錯的體型,健身,這就是比較低端的自由了,我們不健身,不代表我沒有這個自由。
而高端的自由屬於腦力自由、情緒自由,以及最高端的自由——財富自由。
一部分人,可以通過腦力勞動,情緒勞動,可以實現財富自由。
但就算實現了財富自由,由於受限制於腦力勞動者,或情緒勞動者的職業屬性,
會因為職業所限——在腦力上形成職業病,形成職業偏見,形成職業所帶來的思維問題。
比如教師、醫生、警察,因為職業帶來的思維,會帶來孩子們壓抑的性格特徵,
所以腦力勞動者,更要注意自己的思維問題。
這種限制也會在——情緒勞動者身上體現,
情緒勞動者諸如藝人、明星、歌手,也會形成自己特有的關於情緒的職業問題,
比如不敢隨意亂發脾氣,不敢公開粉絲的攻擊辱罵,比如要承受關注者的惡意,卻無法反擊,沒辦法,畢竟靠這個吃飯,我一個12萬粉絲的知乎博主,也不敢反擊,沒辦法,人家是素人,我稍微回復點什麼,他們都罵我以大欺小,再說了廣告主看到了不給我廣告投放怎麼辦???你說我多慘,只能開微博偷偷寫下來悄悄消化。
情緒勞動者——比如王源,想自己抽個煙,緩解下情緒,就會被diss出天際,
情緒勞動者——比如範冰冰早年罵了一句記者,就被黑了三年多,
情緒勞動者——比如黃子韜歸國被罵,後來學乖了,見到記者就送lv手提包,名聲一片大好。
情緒勞動者——比如崔雪莉,生前被屈辱的對待,卻無法表露情緒,靠這個吃飯,就靠這個死的很憋屈。
做這個行業,真的只有一個詞可以形容:
你選擇了情緒勞動,你就要忍受情緒問題,來賺錢。
你選擇了腦力勞動,你就要忍受思維的固化所帶來的思維的問題,來賺錢。
你選擇了體力勞動,那——你連支配自己身體權利的自由都沒有,情緒自由、腦力自由從何說起?體力勞動者,真的慘。
就像低級的妓女是體力勞動者,嫖客事後會說:辛苦了。【對體力勞動的肯定】
高級的妓女名媛是情緒勞動者,高級嫖客事後會說:謝謝你。【對情緒安慰的肯定】
而老鴇就是腦力勞動者。
王思聰因為財富自由,所以帶來的情緒的自由,微博上可以當紀檢委,所以也只有他一個紀檢委。
王思聰又因為大學讀的哲學專業,所以帶來了更為寬廣的腦力的自由。
綜合來看,王思聰是比較自由的了。
所以你仔細看看王思聰的教育,是以自由為前提的教育,很多大佬對子女的教育都是以腦力、情緒、體力的自由為前提的教育,學什麼?
學哲學、學文學、學美學。真正的屠龍之學。
而普通家長們的教育恨不得孩子學一門挖掘機烹飪的技術——腦力勞動+體力勞動,學一門計算機的手藝——腦力勞動,這些都是不自由的行業。當你選擇教育的時候,就選擇了一門不自由的教育,那將來的下場就是日漸的不自由,所謂贏在起跑線,其實是已經輸在了起跑線上。
情緒勞動者本來就少,一般家長也不可能是情緒勞動者,自己的情緒都管不了,天天亂發脾氣,更遑論教育了。
在這裡表揚一下王健林:
厲害厲害,教育觀確實牛逼,大佬收我當乾兒子吧,我也姓王。
話說回來,最高級的自由就是財富自由,只要你有了錢,你可以隨意的表達,隨意的宣洩,只要不怕被挨打。
只要你有了錢,你就可以想學什麼專業,就學什麼專業,繼承了億萬家產的瑞士富豪,沒事幹修了15個專業的博士,天天健身,想罵誰罵誰,想愛誰愛誰,這日子,你品品,你細品,滋味不滋味?
畢竟人的體力是有限的、腦力是有限的、情緒是有限的,這些個人的資源,都是有限的,雖然財富也是有限的,但是財富相對於腦力、情緒、體力而言,可以說是————非常非常的無限,非常的廣闊了,我算了一筆帳,一天你花1000塊錢,你一年才花36萬,對於月入百萬的人來說,可以很奢侈的活好幾年了,有的人的錢是幾輩子也揮霍不完,所以平均下來在情緒、腦力方面的自由就是我們平凡人的幾輩子的自由,你品品多幸福。
是不是這個滋味?
回歸到題目上來,情緒自由,也只是一種很平凡的自由,就像腦力自由、體力自由那樣的平凡,只是三者都達到,實在是除了財務自由以外,確確實實的的確確是沒有什麼可以實現的了。
財富自由是李笑來拾人牙慧說出來的,而情緒自由這一個詞,也絕非大王自創,我上大學的時候,老師大二的時候就講過了。
很多靠腦力勞動的人,有穩定的收入,但很沒有品德,情緒跟放屁一樣宣洩個不停,這也是情緒自由啊,但這種人真的沒什麼好羨慕的,口德垃圾,不接觸最好。
也有很多跟翟天臨一樣的人,他們做的是情緒勞動者的職業,演戲還不錯的,青年演員裡算比較牛逼的了,但是呢,但是呢,他連知網都不知道,還自稱自己腦力自由,這典型的就是心理學上的補償效應,由於在情緒上不自由,所以他想證明自己的思想上的自由————聲稱自己完成了【腦力自由】,於是就去買了某電的研究生文憑,某大的博士生文憑,自稱自己是腦力自由的翟天臨翟博士,滑天下之大稽,這心理就跟過去的太監說自己,沒有被閹割前多麼大多麼x多麼x是一個道理,都是在補償自己的缺失感,翟天臨的缺失就是他身為一個情緒工作者的不自由,無法表達言論的憋屈,讓他感到自卑。
同理,你也會看到很多很多的底層勞動人民,天天在今日頭條上大談國事,指點江山,口沫橫飛,這也是體力勞動者對自己腦力、情緒不自由的一種補償心理,我有一次就在綠皮火車上談了一天的中東政治,一老漢給我談的把大學教育都快廢成小學文憑了。還有一次一個環衛工人給我講文學,和一群人聊的正歡,被我無情戳穿這是明清時期的色情小說啊!!!老鐵你清醒一點,不要以為社會上沒有高學歷的中文專業畢業生好嗎?
像大王這種在奇葩說上混日子的辯手,除了她,還有大大小小几十個,十幾個吧,他們都是典型的情緒勞動者,表達東西看起來是她的情感,其實他們的情緒是最不自由的,所以他們不具備情緒的自由的條件,就好比你一個體力勞動者,就別給我說你思想自由,情緒自由了,同理你一個情緒勞動者,就不要給我提情緒自由了,因為你就是最不自由的。
我叫你一聲,你敢答應嗎???就像我們罵咪蒙,咪蒙敢答應嗎?答應了就是欽點了,欽點了就是你紅了。情緒勞動者都是這樣,不敢回答什麼,稍微回答一句話,就傻逼了,露怯了,破綻百出了。
金角大王銀角大王的寶葫蘆瓶就是收服情緒工作者的法寶,沒有一個情緒工作者敢回答,回答了就離失業不遠了。所以楊冪,楊天真這群掌控明星的公司,才要一大幫營銷號替自己回答自己的名字。
因此奇葩說辯手大王在節目上狂吹情緒自由的重要性,深得人心,於是又博得了一群自媒體人——這群情緒工作者們——的喝彩,突然火爆在網絡上傳播,火到了知乎熱榜上,火到了微博上,被一眾不明就裡的媒體狗腿連聲贊同,但情緒自由,要是讓王思聰看到了,或者再不濟被我做技術工人鐵飯碗的鄰居家的二姨家的技術崗沒素質的表舅看到了——也沒什麼太大的意思,因為王思聰和那表舅,都挺自由的,不屑這個自由。
情緒自由,說到底就是一群情緒不自由的自媒體從業者、影視明星、藝人、網紅想要自由,但卻又不敢自由的一種試探,實話跟他們說了吧,他們只要從事著情緒勞動者的職業,就不可能實現情緒自由。
所以可別扯淡了,海燕啊,你可長點心吧,不如多賺點錢,實現財富自由之後,再回來講講財富自由有多好,當王思聰是什麼樣的體驗之類的云云。
最後,謝邀。
一個知乎12萬粉絲的狗v的正解。
紅框裡的就是我,不用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