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最大化增肌,你應該一周練幾次?其實先放棄分化訓練才是重點

2020-12-25 波普董

很多小夥伴在剛開始健身的時候,對待訓練頻率,強度以及訓練總容量這幾個詞,都是沒有見解的。

所以新手最容易交的學費,就是白白浪費了前幾個月的新手福利期,總是沒有獲得自己該有的那份福利。他們要麼錯過了強度,要麼總容量達不到,要麼訓練頻率達不到,結果導致自己的健身效果非常緩慢。

因為,並不是每一個健身新手都有一位師傅能夠帶領自己衝進增肌大門的。#百裡挑一#

更多的小夥伴都是憑靠一己之力,以及網上學來的零零散散的知識碎片,一邊摸索一邊訓練著,有時還一邊懷疑著。

總之,就是憑著這種態度,再依靠自己那不好不壞的飲食,完全靠拼天生的體質來決定自己能增長多少肌肉。

那麼如何才能讓自己達到最大化的增肌效率呢?

首先我們要說明,不同階段的人群,每周訓練的次數都是不同的。

在此之前,我們應該明確的是自己的短期或者長期的目標是什麼?你是想要增肌還是想要減脂?或者只是想要增加自己的力量。

但不管你的目標是什麼,你都要給自己設定一個特定的期限,這樣能夠根據自己的身體變化隨時進行調整,及時跟進才能讓效果更顯著。

目前,很多小夥伴都是執行著每周三練,要麼每周五練的頻率來進行訓練。

其實有很多研究已經證明,沒有任何一份健身計劃是適用於所有人的。但想要更好增肌成績,一定要滿足以下3點要求。

1.每個肌群保證一周之內至少訓練2次。從這裡來看,我們經常學習的分化訓練就不太可取,反而每周進行2~3次的全身訓練,卻能達到更好的效果。2.保證每周的訓練容量要足夠。不管你每周練幾次,每個肌群練幾次,但是總的每周的訓練容量都要達到要求,這樣才能夠保證最大化地實現肌肉增長。3.訓練中也要保持強度和力量的維持。其實這一點是不好做到的,因為每個訓練者自身的容量都會逐步增強。你第1個月訓練的容量,跟你第2個月第3個月訓練的容量都是不同的,都是逐步升高的。想要肌肉持續不斷增長,訓練的組數次數,包括重量要求,只會越來越大。

但這不並不代表每個健身的新手也要在一開始就衝擊大容量訓練,因為大容量對每一個人而言都是不同的。

一個初學者每天只做100個伏地挺身,那麼對自己的胸部肌肉,手臂肌肉來說都相當於是一個大容量訓練。而對一個健身老手來說,每次訓練做10組大重量的臥推,才可能達到自己的要求。

對很多新手而言,每周每個部位的肌肉,做動作做3~5組,每組的次數在6~10次就可以滿足最大程度的增肌。

但隨著你體能和經驗的增長,接下來你可能就要做6~8組動作,每組做12~15次才能滿足需求。

這其中也可以進行多樣化的更換動作,增大重量,以及加入各種的訓練技巧。如增強頂峰收縮,加大離心收縮等技巧,也可以讓訓練變得越來越複雜化,給肌肉帶來的刺激也會越來越強。

所以,當一個初學者的在進行目標性訓練的時候,一開始並不需要增加特別大的容量,最好是選擇上下分化訓練,或者進行推拉蹲訓練,每周進行3次訓練即可。

當隨著經驗的增加和肌肉的增長,訓練容量也要逐步增加,更上一層樓,這樣才能持續地保持肌肉處於增長狀態。

而對於中高階的訓練者,可以根據自己目前狀況,選擇短期或者長期的推拉蹲訓練或者上下分化訓練,進行每周4~5練。然後再根據自己的經驗,選擇適合自己的動作和技巧,以及經常觀測自己的周期訓練表現和效果,再做以適當的調整。

為什麼這裡我們不太推薦細分化的訓練?

這是由於為了最大化的增肌,很多肌肉需要更高的訓練頻率,也正是基於這個原因,很多人在分化訓練時並不能保證自己能夠完成這種目標。例如總會出現練了2次背,但胸部只練了1次的情況。

另外不同的肌群,對不同的強度,訓練容量,頻率安排也會不同。因為不同的肌肉,它們的恢復速度也是不一樣的。比如腹肌,三角肌,包括前臂和小腿這些肌群都恢復得更快,也可以訓練得更加頻繁。

但也有些肌肉並不能經常處於訓練之中,如腿部肌肉的股四頭肌,膕繩肌。

所以,對很多健身者而言,分化訓練並不是最佳的訓練選擇。

好了,這一期的分享就是這樣了,如果你有想要了解的方法,可以在文末給我留言或者直接私信我。

我是波普董,只說你能看懂的健身知識。

相關焦點

  • 如何安排力量訓練,一周訓練幾次,才能提高健身效率?
    今天筆者就來告訴你如何科學的安排力量訓練,提高增肌減脂效率? 力量訓練的時候,一周安排幾次比較好? 這主要看你的作息時間跟健身訓練安排。對於健身時間比較充裕的人來說,一周可以安排5-6次力量訓練,健身時間比較少的人,一周可以安排3次力量訓練,每次力量訓練的時間在30-60分鐘左右。
  • 健身一周練幾次是最佳的訓練頻率?保持肌肉量最低一周要訓練幾次
    健身,是一個持之以恆的過程,想要看到一定的健身效果,你需要保持每周有規律的訓練,那麼問題就來了,一周進行幾次訓練是最佳的?如果我要保持體內的肌肉量,一周最低要進行幾次訓練呢?
  • 一周練幾次比較好?健身需要天天練麼,科學健身很關鍵
    一般對於身體指定的某一塊肌肉來說,休息時間在48-72小時,肌肉在大量訓練之後也需要得到充分的休息。如果說訓練強度足夠大,那麼肌肉休息時間應該會在72小時以上。也就是說每個部位的鍛鍊間隔應該在兩到三天。訓練後良好的恢復,帶來更好的效果。
  • 增肌效果最大化:科學增肌原理及周計劃詳解
    之前分享過一個簡單的組次安排方法(5x5,3x8-12,4x15-20),有人問這樣的方法肌肉能練到位嗎?要我說,方法固然重要,但訓練的「人」更加重要,你可能只是為了完成組次去練,而我可能在其中更關注肌肉收縮,重量下降,肌肉持續緊張,頂峰收縮....等一系列細節,所以見仁見智吧。
  • 堅持「吃、睡、練」3個增肌原則,讓你高效增肌,減少脂肪堆積
    進入健身房鍛鍊的人除了進行減脂外,還有一部分是希望增肌,練出強壯的身材。那麼,你知道如何科學增肌嗎?增肌離不開「吃、練、休息」三個關鍵詞。雖然增肌的主要方法是進行健身訓練,但是,沒有休息跟飲食的補充,你的肌肉是不可能生長得強壯起來的。
  • 你每周要去幾次健身房?5次還是3次?其實只去1次也沒有問題
    你每周訓練幾次?在健身房裡常常會聽到這樣的問題,但是不用多想我們就能猜到問題的答案,大部分人都會回答說「5次,第一天練胸、第二天背、第三天肩」等等等,問其原因他們會說每天1個部位才能把肌肉練得徹底,肌肉得到充分的破壞才能獲得良好的恢復,乍一聽好像挺有道理,但是你怎麼知道肌肉被充分的破壞了呢?
  • 我一周應該去幾次健身房?
    常常聽到女生朋友說,我就是想減減肥,絕對不要練成金剛芭比,所以就是偶爾去練一下,一周最多去一次。也試過聽到一些男性朋友說,我一天不舉鐵就渾身不自在,而且肌肉也變鬆了,很不好看。  減脂  如果你的目標是減脂,那麼你可能需要一周至少去3-5次健身房才行。控制飲食的總熱量攝取,再配合持之以恆的有氧練習和全身性的大肌肉群力量練習,一定能達到減脂目標。
  • 健身應該先增肌還是先減脂?體脂太高,會影響增肌嗎?
    健身訓練的時候,你會選擇有氧運動還是力量訓練?如果你連這2點都分不清,就談不上在健身。健身目標不同,側重的項目也不同。有的人健身是為了增肌,有的人健身是為了減脂,有的人健身是為了強身健體,那麼你健身的目的是為了什麼呢?
  • 一個動作每周練幾次比較好?每周幾練比較好,這篇文章告訴你
    高熱量,油膩,糖分含量過高的食物可能都會對健身的效果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那麼一周幾練比較好,每周幾都應該練些什麼呢。 一、高頻率訓練 對於特定的動作每周進行三次以上系統性的訓練,高頻率的訓練在安排妥當的情況下,帶來的效果可能會比低頻率訓練帶來的成效明顯很多。
  • 一天練2次,一周練6天,這種健身計劃怎麼樣?
    因為貪練、多練,才是一個熱愛健身的人的原始衝動。但是一天練2次、一周練6天的健身計劃科學嗎?先來看一下這位玩家的計劃我來簡單複述一下這位玩家的健身計劃,高頻率的健身計劃。從訓練效果來講,這點好像也很科學。但這樣其實並不科學從訓練效率來講,這樣練確實好像很科學,簡直就是時間管理大師級的操作。但是我自己是這樣練過的,最後的結果證明操作起來不行。你可以抬槓,人跟人不一樣。
  • 一周練6天,一天練2次,這樣健身科學嗎?
    別人一周一個部位練一次,他一周一個部位練兩次。 單從訓練本身來講,效率肯定會更高。 但是我感覺負擔很重,我可以一次性練3個小時,但是讓我一天練2次,我就堅持不下去。 而且是早上1個小時,晚上1個小時,縮減了整體容量,我都堅持不下去。 負擔其實很重,需要更自律才行。 因為健身最難的不是訓練,而是去健身房的這個路上,這是壓力最大的地方。
  • 健身訓練的人,應該先增肌,還是先減脂更好?
    我們知道,健身訓練中有有氧運動跟力量訓練的區別,而力量訓練是鍛鍊肌肉,提升身材線條的運動,而有氧運動是刷低體脂率,減掉身上多餘贅肉,恢復苗條身材的方法。一般來說,增肌需要多做力量訓練,而減脂需要以有氧運動為主。那麼,健身訓練的時候,你應該先增肌還是減脂?
  • 肌肥大能有效幫助增肌減脂?必須知道肌肥大原理、組數訓練安排!
    其實肌肥大是有效幫助「增肌」的必經過程,讓肌肉纖維的尺寸和直徑增大。除了練身材之外,這種訓練還有助於增肌減脂、遠離糖尿病和強化肌力,讓你自由活動與避免受傷。因此本篇我們將介紹如何透過三種「肌力訓練」與飲食睡眠搭配,讓你的肌肉有效達到肌肥大。肌肥大訓練目的?
  • 增肌訓練,掌握3個關鍵詞:吃、睡、練,讓肌肉快速生長!
    想要增肌訓練的人,他們渴望肌肉維度實現生長,同時又要避免脂肪的堆積,這需要我們掌握科學的增肌方法。 因此想要肌肉生長,必然離不開訓練,訓練的同時還需要安排合理的休息時間,給肌肉修復提供足夠的時間。同時,你還需要提高營養的補充,給肌肉生長提供足夠的能量,這個過程中,飲食需要管理好,才能減少脂肪的堆積。
  • WildFieldHealth|荒野健康:超超超全新手增肌入門(飲食+訓練)
    >我們一起來看看該怎麼安排今日份的新手小目錄:1、正常的增肌速度—— 首先,需要了解自己的體質2、想要大限度增肌,應該怎麼吃?為了取得明顯的增肌效果,有些人可能會建議你儘可能攝入熱量,其實這是錯誤的!會讓你處於大量熱量盈餘狀態,很容易囤積脂肪長此以往,會讓增肌收益變慢。
  • 健身小白,初學者應該是先增肌還是先減脂呢?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健身都是比較盲目的,一邊想要自己的肌肉變得更加強壯,一邊又想讓離職率下降。和許多人喜歡在網際網路上找健身的教學,今天收藏一個兼職操作一下,明天要去練手臂。很多人都不明白自己處於哪一個階段應該朝著什麼樣的目標進行健身,也有很多人不知道應該先增肌還是先減脂。
  • 每周練幾次,效果最好?
    歡迎轉發到朋友圈 剛開始健身,聽人家有的說擼鐵就得每天擼,那樣才效果好;又有一些人說每天練沒用,恢復期也很重要,要不白練。那麼到底哪一個正確呢?又該如何制定自己的鍛鍊計劃,一周練幾次呢?
  • 「藥物增肌」花了7000塊做C,不會這種練法,你的錢就白花了
    雖然躺著也可以增肌,但是接下來我要分享的方法,可以讓你得到最大的增肌效果。藥物健身和自然健身的訓練追求很多玩家,自然的時候和用藥的時候,訓練方法是一樣的。假如你湊巧練對了,那麼當然上了科技進步會非常快,但是假如你練錯了呢?
  • 請問是該先增肌還是先減脂?
    首先是增加肌肉,還是先減少脂肪,這取決於你想要達到什麼目的,個人認為,應該先將脂肪率降低到正常水平,然後再進行肌肉增加,因為當你的脂肪過多時,就算是增加肌肉,也會被隱藏在脂肪裡面,看不到。簡而言之,就是基礎代謝+運動代謝,網上有很多計算基礎代謝的工具,可以先用這些工具找出一個大概的值,然後再增加30%大概就是你每天的代謝量了。然後就是下一步的重點,要想減肥,一定要製造一個熱量缺口,這個缺口不能太大,否則會對身體造成傷害,建議先從300大卡開始,然後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逐步嘗試調整到500大卡。
  • 每周健身應該先練什麼肌群,後練什麼?西斯大帝談訓練分化,常見的坑你入了幾個?
    第三天單獨抽出一天練下肢:股四頭肌、膕繩肌、臀大肌、小腿這些肌群加在一起,足夠讓這天變成一場大戰了。第四天則專門訓練肩部,因為每個健美運動員都想要獲得突出的大肩膀。後來,我發現周一往往是國際練胸日,大家都在練胸,而我不想和他們一起爭器械,所以改動了自己的訓練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