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裡挑一#
如果你是第一次聽到「肌肥大」光是從字面上的意思會覺得自己即將變得又肥又腫?其實肌肥大是有效幫助「增肌」的必經過程,讓肌肉纖維的尺寸和直徑增大。除了練身材之外,這種訓練還有助於增肌減脂、遠離糖尿病和強化肌力,讓你自由活動與避免受傷。因此本篇我們將介紹如何透過三種「肌力訓練」與飲食睡眠搭配,讓你的肌肉有效達到肌肥大。
肌肥大訓練目的?肌肥大影響因素?肌肥大如何訓練?肌肥大相關研究?
01為什麼我們要讓肌肉達到「肌肥大」?
目的為了增加肌肉組織,讓肌肉纖維的尺寸和直徑增大,過程中會有一點撕裂的感覺,有點像是微微破壞肌肉組成,再讓肌肉進行修復的動作。這過程中肌肉纖維並不會變多,而是變大。肌肥大有助於肌肉增生,在進行肌肥大訓練時,你感覺到的肌肉燃燒是對肌肉施加技術性的壓力,噹噹水分進入肌肉細胞會促進肌肉生長,還會造成立即腫脹。肌肥大訓練後會進行無氧糖解,產生需要代謝的物質,例如:乳酸、肌酸、自由基、一氧化氮…等,增加代謝壓力督促肌肉增生。
簡單來講,肌肥大訓練會對肌肉造成輕微損傷,產生微撕裂。聽起來有點恐怖,但這其實沒什麼。過一段時間後,身體變會自行修補與重建肌肉。「你在休息的時候,肌肉就會長大。」要注意的是,你需要充分休息、補充蛋白質,效果才會顯著。
02影響肌肥大的因素
很多人都認為,只要有做重訓就會可以擁有街結實的肌肉,但前提是你要持之以恆。你必須每周觀察自己舉起的重量、睡飽吃足,肌肉才能真正長大。這很考驗耐心和毅力。因此影響肌肥大的重要關鍵為以下:
肌肥大關鍵1.睡眠和激素
肌肥大訓練你應該是最了解你身體的人。試著每天晚上睡足7~8小時。除了睡眠影響肌肥大之外,激素也扮演著很重要的角色。當你睡眠不足或壓力過大時,皮質醇分泌會升高,就會讓體脂滯留在身體內,相較於睡眠充足、沒什麼壓力的人,你的訓練效果會明顯較差。
肌肥大關鍵2.蛋白質
在肌肥大訓練後的ㄧ小時內開始攝取蛋白質和一點點碳水化合物。當蛋白質攝取不足,將無法有效的組成肌肉,而碳水化合物也是利於肌肉在進行無氧糖解的重要養分。
肌肥大關鍵3.體質
想要練肌肥大、長肌肉,難易度跟你的基因與體脂率有關。也取決於你的肌肉容不容易顯現有關。每個人都可以鍛鍊肌肉,不過根據體脂率與肌肉的比例,會有明顯的差別。
肌肥大關鍵4.訓練方法
一般而言,有三種類型的訓練可以幫助肌肥大a) 肌力訓練(重量大/次數少)、b)肌肥大訓練、c)肌耐力訓練(重量輕/次數多)。
其實這三種訓練有相互關係(意思是做肌肥大訓練時也會練到肌耐力),做特定的組數、次數、重量可以讓肌肉成長量最大化。
03如何進行肌肥大訓練?
建議每周漸進式增加重量、次數或組數,計劃約在四~六周的訓練周期,才能看到想要肌肥大的效果。
肌肥大訓練重點1:重量挑選
挑選重量時,建議選擇你單次最大負荷的65%~85%,或者一次可以舉起的最大重量。如果你是重訓新手,大概對那些數字不太熟悉,建議先從徒手訓練開始。例如深蹲、二頭肌彎舉、硬拉或仰臥臂屈伸,看你想要練什麼部位。
肌肥大訓練重點2:逐漸增加單次最大負荷
肌肥大訓練的關鍵也在於肌肉是會疲乏與熟悉重量的,即便一開始以輕重量/徒手方式進行。一兩周後,便開始每周需重新調整「單次最大負荷」重量。由這種方式,你就會慢慢熟悉單次最大負荷65%~85%的重量。在這種重量下,每次訓練完肌肥大,應該都是要感覺到肌肉酸痛並開始覺得累。
肌肥大訓練重點3:次數、組數安排
肌肥大還有其他兩個關鍵要素「次數」、「組數」,動作重複6~12次,總共做3~6組。你在每一本著重科學原理的訓練手冊中,都會看到這樣的肌肥大訓練標準。訓練的頻率實際上取決於你的健康狀況,建議每周至少進行3次肌肥大訓練。
04一周只做一次肌肥大vs一周三次肌肥大訓練?
研究顯示,肌肥大每次訓練的組數比天數來的重要,因此請記得務必達到建議次數/組數。肌肥大進階訣竅:如果一周訓練次數較少,可以提高次數/組數。根據別項研究,另一種方法是縮短休息時間至30秒,即使舉較輕重量也一樣。
由於肌肥大訓練的重點是中等強度,不用盡全力訓練肌肉的方法,對神經系統來說是比較理想的訓練方法,可以減輕關節和韌帶的壓力。如此一來你才會想要一輩子做重訓,有助於長壽!在肌肥大訓練中你會感覺到肌肉脹大、像是在燃燒一樣。畢竟,這就是肌肥大訓練的意義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