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豐終於決定開始加大投入,發掘國際快遞物流業務這片藍海了。
9月1日,國際BU正式成立,這也意味著在國內已打好堅固根基的順豐開始把目光放得更遠,要進入國際物流快遞戰場,與國際「四大」同臺對壘了。這並不是一場沒有準備的仗,國際BU執行長李家麟告訴記者:「早在2009年,順豐已經開始有計劃地搭建國際業務的基礎架構,也就是在那個時候,我們看到了國際業務發展的機遇,這不僅是順豐發展的機遇,更是在整個大環境下國內快遞業務發展的新出路。近年來陸續出臺的,包括『一帶一路』在內的等等向國際開放的政策,都是促進我國物流快遞行業走向國際的契機。它需要專業化和完善的人才隊伍,這就是今天順豐要把國際業務單獨成立一個事業部來做的原因。」
先打基礎再找機會,國際BU應運而生
今年以來,集團組織架構進行了大調整,成立了五大BG,國際BU也在隨後應運而生,並且備受外界關注。可是為什麼國際業務是「BU」而不是和速運、倉配、供應鏈、金融、商業一樣的「BG」呢?李家麟解釋說:「集團每項業務都是通過持續的培養磨合與發展之後慢慢壯大的,從BU成長至BG需要一個過程,國際業務是一個近年來才興起的項目,但是集團給予了同樣的重視和投入。」另外,順豐的國際業務過去分散在不同的BG中,已經建立了一個穩固堅實的基礎,現在集團借勢「一帶一路」的政策春風,選擇在這個關鍵的時刻,進行更大的投入來搭建更專業的國際網絡,成立一個專注於此項業務的團隊就非常必要了,國際BU可以說是集團醞釀已久的產物。
事實上,國際BU並不是獨立存在的,也並沒有想像中的遙不可及,它的一舉一動都與集團的其他業務BG息息相關。
據了解,國際BU主要是背靠速運和倉配兩大BG而建立的。在國內,順豐客戶的國際業務需求很高,國際BU通過速運BG的收派網絡和倉配BG的倉網,就能發展強大的客戶群。另一方面,商業BG如果需要在海外採購商品,國際BU也能為其提供支持。「所以說國際BU與順豐的其他BG是相互依存,相互需要的,大家合力就能使整個順豐發展得更好。」李家麟說。
國際BU成立後,已經開展了一系列市場推廣活動,提高客戶知曉率。
國內實行資源共享,海外成立五大片區
既然想要把國際業務做大做強,整個BU一定需要一個穩固的架構做基礎。目前,國際BU總部的人員架構已經基本確立,產品業務架構還在起步建設當中,這需要把原來分散在各個BG的國際相關業務整合到一起。原有的速運BG旗下的OS(海外大區)和IBS(國際業務支持組),倉配BG下面的商家物流業務部、消費者物流業務部和俄羅斯業務部,這些部門要擰成一股繩,合成一股力,資源共享,共同開發新業務。
在海外人才梯隊的搭建方面,李家麟介紹,國際BU有一個專門的團隊來負責支持海外團隊的建立,「我們組隊的策略是『因地制宜』。招聘的一線員工大部分是當地人,因為他們更熟悉本土的情況。總部會在當地業務起步階段外派一些國內的同事前去管理,指導當地業務發展。國際BU的人員外派需求很高,我們也希望能給更多的同事提供走出去鍛鍊的機會,建設一支更強大的管理隊伍。事實上,我們內部也有一套很嚴格的高管培訓機制,所以派出去的區總團隊一定是非常優秀的。」
在組織架構上,國際BU總部與其他BG並無太大差別:設有完備的CEO辦公室、COO、CHO、CMO、CFO、CIO,統籌運營、人才、財務、市場和信息技術等業務,其特別之處在於地區團隊的搭建。
在國內地區,國際BU依賴於速運BG和倉配BG的成熟隊伍,大家互相利用資源,緊密合作創造更多業務;另外,目前國際BU最重要的一項工作是在海外搭建當地網絡,開疆闢土。目前順豐已經在美洲和亞洲的大部分國家和地區建立了物流網絡,並建立了五大片區,根據當地業務情況下設區部和分部,並在其中投入精心選拔的人才隊伍,力圖讓順豐的Logo出現在全球更多的國家和地區。
據李家麟介紹,目前國際業務的五大片區及部署分別是:1、美洲片區,包含美國區部;2、西歐片區,預計明年將在英國、德國、法國和西班牙建網;3、歐亞片區,包含俄羅斯區部、愛沙尼亞區部;4、南亞片區,包含新加坡區部、馬來西亞區部、印尼分部、越南分部、泰國分部和澳大利亞分部;5、北亞片區,包含韓國區部、日本區部和蒙古分部。
歐美交朋友 亞太勤建網
想要編織一張全球大網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對於順豐國際業務來說,前有全球四大物流巨頭搶灘市場,後有國內正加足馬力全速趕超的快遞同行,我們又該選取一個怎樣的姿態在國際上站穩腳跟呢?解決這個問題的唯一方法就是敢於去試錯。順豐經過幾年的試煉,不斷摸索一條適合海內外快遞物流發展的路子。根據當前的客戶分布情況,國際BU制定了「以B2C帶動B2B和C2C」的發展戰略,初期業務主要針對電商平臺和傳統商家。針對該戰略,李家麟解釋:「B2C業務是順豐打入國際市場的切入點,這主要得益於近幾年中國急速發展的跨境電商產業,使得出口業務不斷興起,我們趁著大好機遇與各個國家和地區的知名電商平臺達成合作,再以自身的優質資源幫助國內有信譽的商家走出去,以此打開國際市場。另外,C2C業務已經在美國、日本和韓國起步,未來也將在更多國家開通。」
具體談到到業務開拓的方向,順豐國際一方面與距離比較遠的歐美國家的快遞市場密切交流,建立穩固的合作關係。順豐的代表常常受邀參與當地的各種物流快遞研討會議,向大家傳授在國內經營快遞企業的經驗,與歐美市場上的同行和客戶交朋友。另一方面,順豐又在東協地區大量投入,搭建順豐自有的收派團隊,加快在亞太區建網的腳步。從前,中國是「世界工廠」,但隨著國家的發展轉型,一些製造工廠陸續搬遷到了其他勞動力密集的亞洲國家,現在順豐在印度尼西亞、柬埔寨、緬甸等地都有在建和已經建好的網絡,目的就是幫助落戶在這些地區的大型企業開拓中國市場。
10月14日,第十屆中國(深圳)國際物流與運輸博覽會在深圳會展中心開幕,順豐的展位頗為亮眼,順豐國際也亮相其中。
走出國門,產品和服務也一樣要做到最好
順豐用了22年在國內快遞業做出今天的成績,放眼廣闊的海外,國際BU的成立僅僅是順豐走出去的第一步。在國際上,一樣也是要靠產品和服務說話,而這也是順豐最擅長的方面。
「順豐國際業務經過幾年的試水,已經積累了不少經驗,我們希望充分地利用這些經驗,既承接源源不斷的『中國出口』,又開拓更多的『中國進口』。所以目前國際BU的產品類型不僅有傳統的標準快遞,還主推兩個重點產品:國際特惠和國際小包。目前已建立網點的國家和地區已經能使用國際標快和國際特惠兩個產品開展進出口業務了。其中國際特惠業務採用『國際空運+國內陸運』的混合模式,使時效更穩定,價格更優惠,客戶群更廣闊,特別是B2C的客戶更偏好國際特惠,這對我們開拓市場更有利。國際小包主要應對出口業務,服務對象定位在國內B端電商平臺和商家,目前國際BU已與全球220個國家的郵政部門合作,國內的出口小包可以被送到這些國家的大部分地區。」對於國際BU的產品體系,李家麟如數家珍,向記者一一介紹起來。
據了解,與以上的三大產品相匹配,國際BU還推出保稅倉、集運轉運和系統對接三大服務。目前,順豐已經在寧波、杭州等地搭建了保稅倉,為海外客戶進駐中國提供優質保稅服務,在提高物流時效的同時,還能為初期進入中國市場的客戶提供一個駐紮的港灣,為制定下一步發展計劃爭取時間;在進出口運輸方面,順豐國際可為客戶提供便捷的集運和轉運服務,達到良好的客戶感知;另外,客戶還能享受系統對接服務,通過國際BU為其搭建的接口,可以隨時獲取透明信息,查看物流運輸狀況和報關數據。目前在國內快遞物流行業中,能在B2C業務上提供這一系列綜合服務的物流快遞公司較少,順豐正在利用自己優勢努力為客戶提供最完備最適合的國際物流方案。
「這三個服務事實上就是我們順豐在收派以外的三個能力,是順豐發展了這麼多年累積下來的優勢,最終在國際業務上把能力轉化為服務帶給客戶,讓其使用到更好的順豐產品。」 李家麟說。
位於深圳的跨境操作中心,每天有無數國際件在這裡進進出出。
機遇和挑戰並存,既要走出去也要引進來
國際快遞巨頭擁有全球遞達、標準服務、實時跟蹤、強大品牌、國際市場份額穩定等比較優勢,與他們相比,順豐國際走出去面臨著嚴峻挑戰,不過順豐也有超越對方的競爭優勢。
首先,順豐擁有全中國最大最強的收派團隊,順豐優質的服務和多樣化的產品都是吸引海內外客戶的「利器」,如果再加上順豐在國內二十多年積累的行業經驗,在海外開闢一片天地指日可待。其次,在「一帶一路」的利好政策支持下,國際BU得到了更充分的發展空間,也帶動了順豐在馬來西亞、新加坡和俄羅斯等國家的國際業務。「在已布局網絡的國家中,我們發現了兩大機會:一是把想來中國做生意的客戶引進來,我們給其業務支持;二是帶領國內的商家走出去,與客戶分享走出國門的經驗,幫助客戶更容易地在海外開拓市場。」李家麟介紹:「不過需要強調的是,我們的國際業務始終是建立在物流快遞的基礎上的,其他產品和服務僅是輔助業務。」
「有些好奇的同事常常問我:國際BU的業務面向全球,與這麼多外國友人一起工作是什麼感覺?其實這個過程也是蠻有意思的,國際BU的員工分布在文化、語言和時區都不盡相同的國家,想要讓大家同步工作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每次開視頻會議,都需要有員工犧牲業餘時間來配合其他同事。例如美國區部上班時間有緊急情況向總部匯報,往往總部的同事已經進入夢鄉,這時依然要起床處理業務,這樣的作息也成了一種常態。」李家麟談起國際BU內部存在的一些挑戰,頗感同事們都不容易:「國際BU大部分會議要求所有參會人同時會講會聽三種語言——普通話、英語和當地語言,如此才能保證溝通順暢。更重要的一點在於國際上的開疆擴土——順豐的寄遞業務在國內以自營為主,早已發展得十分成熟了,走出國門之後面對的機遇很多,可選擇的合作對象也非常繁雜,他們有著不同的經營模式和發展情況,我們就必須靈活經營,適應每一種情景和發展方式,充分融入到全球的物流快遞體系當中。」
面對眾多機遇和挑戰,順豐必須制定更適合自己的國際業務發展方向。對此,李家麟也給出未來的計劃:首先,在亞太區加快投入和布局,開拓東協國家市場,同時增強順豐團隊自身的服務能力和運營能力。其次,明年歐洲片區的開拓是一個重點,這裡是完善順豐全球網絡布局的關鍵區域。再次,在業務方面,國際BU仍然會維持B2C帶動其他業務的發展策略,與國內客戶一同走出去,同時也幫助海外客戶在中國良好發展,尤其是美、日、韓等國家近年來希望開拓中國市場的B端客戶非常多,這也是順豐將來發展壯大的好機會。
來源:蜂窩煤 作者:姚蘭
(文中觀點不代表本帳號立場)
——————————————
物流時代【微信號:wuliushidai】
——中國物流業第一專業媒體平臺!
雜誌訂閱:微信回復A
雜誌及微信投稿:wuliushidai@qq.com
聯繫授權或廣告投放請加微信:495985977
第十二屆中國國際物流節
中國國際運輸與物流博覽會暨
慕尼黑亞洲物流雙年展
2015 . 11 .26 ~28 日 中國·成都
強大陣容:
60多個城市的政府代表;
中遠、中外運、中鐵、普洛斯、安博、順豐、德邦、遠成、長久等500家以上行業知名企業雲集!
報名及諮詢:【手機號:18810346595;微信號:495985977】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了解物流節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