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茶有七美,你更喜歡哪種?

2021-01-20 茶資訊

【正文】美麗的傳說


1.太姥山古名才山,堯帝時,有位藍姑居住於此地,以種藍(染青草,古時候藍為可提取染料靛藍的植物)為業,樂善好施廣受人喜歡愛戴,將所種綠雪芽茶作為治麻疹的良藥,救治小兒。被奉為神明,稱其為太姥,這座山也因而得名太姥山。後漢武帝時,派東方朔各地授封天下名山,太姥山被封為天下三十六座名山之首,並改名為太姥山。


2.白茶到底起原何時?專家認為可應在4000多年前,比綠茶還早。因為先人用採摘的茶葉作藥用,茶葉新梢嫩芽又有季節性,加之當時採摘及保存較難,只能曬乾收藏起來,以備不時之需的藥用。那個時候,也只能藉助太陽曬乾。這不就是白茶的製法嗎?



自然之美


明代田藝衡《煮泉小品》記載「茶者以火作者為次,生曬者為上,亦近自然,且斷煙火氣耳......生曬茶淪於甌中,則旗槍舒暢,青翠鮮明,尤為可愛。」


明代聞龍在《茶箋》闡述「田子以生曬不揉不炒者為佳,亦未之試耳」。


「生曬為者上,亦近自然」、「不炒不揉的制茶方法」,豈不就是白茶的製法、當今白茶的特點?


白茶之美,美在自然,工藝直接簡單。古樸簡約,天然去雕飾,不必像綠茶揉捻、做型;亦無需烏龍茶的繁複的做青、「死去活來」或機械工序,無需雕琢卻銀光熠熠。



秀色之美


白毫銀針鬥勝雪,素雅見長,根根挺立,剛出水的芙蓉般亭亭玉立。亦如清純少女般一襲潔白飄然而至,相對無需言,默默不答語。


白牡丹,借「花中之王」的富貴牡丹之名,增添幾分妖嬈與寵愛。花豔而濃,國色天香,花開時節動京城。白牡丹,芽葉連枝,緣背卷,三白紅筋,舒展之時,毫心嫩蕊、形似花朵,綠葉託嫩芽,宛如蓓蕾初綻。壽眉的純樸,雖粗曠,但抱樸守拙,如大多數平凡中國婦女,有她,日子就過得安穩。



功效之美


在閩東北農村就常有用白茶燉冰糖來降火去燥,治療牙疼,便秘等。在福鼎等白茶產地,也常用陳年白茶治療小兒麻疹、發燒等。時至今日也常被稱為」消炎祛火茶「。


日常生活中也流傳著白茶具有治療咽喉腫痛、感冒發燒、腸胃不適、清熱解毒、消炎解暑、水土不服的功效。


白茶在降低肝、腦組織中的脂質過氧化物水平、增強機體細胞免疫功能的作用、降低血清總膽固醇和甘油三脂、增強機體的保肝功能以及降脂減肥等方面均具有顯著效果。中醫藥理證明,白茶茶性清涼,消熱降火,消暑解毒,具有治病之功效。



陰柔的女性之美


散文家唐頤在《白茶、白茶》中寫著「白茶淡雅之中的韻味更顯得綿長。這一喝就是三年,到了幾乎達到東坡之境,晚上不喝一杯新泡的白茶,竟然睡不著覺。」


盧秋花《白茶.女人》中說「白毫銀針亭亭玉立於杯中,極為美觀。有一種女子就如白毫銀針,她們自信自立,優雅中帶有堅韌;她們精明豁達,幹練又不失風情萬種;她們愛自己愛別人,像一群城市中的精靈。她們的口號是『我們要優雅地變老』。


白牡丹毫心與嫩芽連枝,形似花朵,衝泡杯中,綠葉託著嫩芽,宛如蓓蕾初開,好似自有一種風度氣質的女子。她們多為白領一族,文化修養較高,懂得享受生活。嫻靜、溫婉、高雅、可敬、可親,如一潭秋水,又如一杯清甜、醇爽的白茶。壽眉(貢眉)好似多數的平凡女子。雖說終日不是忙於生計,就是操持家務,卻能記得將茶作為居家過日必不可少的七件之一要事來辦。她們捨得買好茶,也不嫌粗茶。在她的一天生活中,泡茶品茶是必不可少的功課。


她們不僅愛茶,而且深知茶性,深知如何將茶的功能發揮到極致。雖說自己平時喝的多是粗茶,如遇客來,無論自己的朋友還是先生的客人,也無論達官貴人還是貧賤之交,奉上的絕對都是珍藏著的好茶。」



時光歲月之味美


白茶素有「一年茶,三年藥,七年寶」之說。工藝簡單,未經高溫破壞葉內活性,茶葉在歲月的年輪裡,繼續轉變著驚喜驚奇。


白茶,同樣可以是一種有著記憶的茶品。亦可作為一款向後看的茶,使之浸潤著歲月的秘香。在老白茶的濃釅和淳厚中,貯藏時間的厚重。


時尚之美


2011年唐寧茶(TWININGS)選用白茶為主要原料為英國威廉王子與凱特王妃的世紀婚禮紀念茶,靈感就來自於一襲時尚潔白凱特王妃本人。



英國人流行喝白茶養顏,美國也挺聰明,星巴克裡高調先推出白茶。時下發現白茶時尚之美,研製許多有關白茶的衍生產品如白茶護膚品、潤膚露、牙膏、美白套裝、潔面乳、保溼精華液、化妝品及白茶提取物。


來源:茶百科

編輯:茶資訊網老牛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平臺立場

請尊重原創,崇尚分享,轉載務必註明出處!


評論功能已經開通,

歡迎茶友們在最下方踴躍發言哦!



茶資訊網 Newstea.cn

[ 銳觀察、深報導,見證茶行業展 ]


↑長按圖片識別二維碼,關注茶資訊

茶界精英內參

相關焦點

  • 左二爺,你喜歡喝福鼎白茶早說嘛~~~
    ,喜歡黑色,我喜歡福鼎的白茶...」看到這裡,大家茗茶小編要坐不住了,左二爺你喜歡喝福鼎白茶早說啊,我請你來大家茗茶喝個夠,白茶多得是,儘管挑,還可以帶回去給錦繡,哦不,是Baby喝!良心提醒,白茶要大火,還沒喝過的親抓緊了!今天咱就來細說最近頻頻在電視上露臉的福鼎白茶。眼下春茶即將上市,愛白茶的人估計已經按耐不住了吧。那就從春茶開始吧!「雨潤太姥山,白茶吐新芽。」
  • 本周六,「福建省茶葉狀元縣」攜「白茶王子」亮相三坊七巷!
    白茶,一個在全國風靡的茶葉市場寵兒。本周六,愛喝茶的你有福了!在福州的歷史文化名街三坊七巷,將展開一場白茶盛會。這場盛會的主角被譽為「白茶中的王子」,名為九龍大白茶,原產於松溪。松溪是中國九龍大白茶之鄉
  • 造物有靈泉崗輝白茶手藝人俞忠達
    我想了又想,俞忠達就稱泉崗輝白茶手藝人吧,這比較合適。現在的茶業,大師、專家軋堆,各種職稱的茶人比比皆是,而他不在其列。 俞忠達人如其名,我回老家,總是聽到鄉親跟我說:「你弟是認真人」「你弟是好說話的人。」
  • 萎凋——白茶工藝中的靈魂,你了解多少?
    從這幾年開始,很多人喜歡上了白茶。它未經殺青,保留了酶的活性,由於沒有殺青,也沒有揉捻,白茶裡面的活性物質就保留得非常多。喝白茶,最大的感受是鮮美,像雞湯一樣,鮮得不得了。而且適於經年存放,故有「一年茶,三年藥,七年寶」的說法,茶湯看起來很淡,喝起來卻很醇厚。
  • 什麼是白茶的黴味,有了黴味的白茶怎麼處理?
    後來長大了,再也不喜歡下去,不通風,很臭,又悶又溼,渾濁不堪的感覺。這導致,我和李麻花第一次聞到白茶裡的黴味的時候,異口同聲地說,「地窖」!再然後,地窖成為了我們的暗號。別人請我們去鑑茶,聞到發黴的味道,不好意思直說時,就互相暗示:地窖。客人照例是一頭霧水,我們倆則會心地一笑。
  • 白茶的三個特徵,讓它與眾不同
    近年來市面上白茶非常的受追捧,身邊喝白茶的小夥伴也是越來越多了。在茶文化延綿了3000年的中國,為什麼白茶能夠異軍突起,廣受追捧呢?究其原因,我們總結了白茶的三個主要特徵。第一,白茶是最簡單的茶,也是最健康的茶。
  • 白茶入菜?央視《回家吃飯》欄目教你做白茶美食!
    作為一個福鼎人,一定喝過福鼎白茶,但你知道如何將白茶入菜變成美食嗎?
  • 我喝到的所有老白茶,都是巧克力味,所以,老白茶就是巧克力味的
    前幾天的文章裡已經把巧克力味老白茶形成的原因,說了個清清楚楚。怎麼還會有人看不懂,理解錯誤呢?難道含水量不是檢測一款茶是否受潮最好的標誌嗎?管它是哪種氣味,只要儲存過後含水量超標了,就必定是存壞了。而正正好,巧克力白茶們,都是摸起來潮潮的那種。
  • 更貼近自然的茶葉,你會選擇雲南大葉種白茶嗎?
    很多茶友對雲南的普洱茶還有紅茶有所耳聞,但對於雲南白茶可能只是剛剛接觸到。說起白茶許多茶友也自然會想到福建白茶,因為福建白茶有著悠久的白茶制茶歷史,而雲南白茶出現在市場和茶友圈的時間相對較短,那雲南大葉種白茶的品質究竟怎麼樣呢?不同觀點望茶友指正!
  • 白茶隱士方守龍的完美白茶,顛覆你的味蕾!
    而方守龍的白茶園,在工業化飛速發展,各大茶商尋求產量飆升的現代社會,他的茶園更像是一個傳奇的存在。 方守龍說:「我們追求的就是一個目標,能讓我們的茶葉在原生態的環境中去自然地生長,我就是一個做茶的人,更喜歡大家認可我是一個茶人
  • 老白茶中容易被混淆的3種香氣,看看你中招了嗎?
    《3》藥香會與哪種氣味混淆?藥香,是老白茶中的一種基礎香型。事實上,很少人會將藥香與其它氣味相混淆。更多的茶友,難以感受到老白茶中的藥香。心裡的第一反應是,這人肯定沒喝過好白茶,沒喝過老白茶。白茶中的藥香,並不是突然出現,也不是後天形成的。在新白茶時期,也同樣有藥香。但在白茶的不同陳化階段,藥香的表現形式有所不同。
  • 白茶是什麼?為什麼說喝白茶對身體有好處?20歲以上的看過來
    白茶是什麼?為什麼說喝白茶對身體有好處?20歲以上的看過來,今天茶葉實體店經營者茶施哥就為大家分享茶白茶的定義、功效。白茶嫩葉白茶是什麼?白茶是什麼?白茶是我國茶類中的特殊珍品。白茶成茶滿披白毫、湯色清淡、味鮮醇、有毫香。
  • 2020春茶筆記第17篇,同為白茶,為什麼白牡丹比牡丹王更招人喜愛
    《3》我們喜歡寶琴而不喜歡寶釵,正如大多數剛接觸白茶的茶客,不喜歡牡丹王,而喜歡白牡丹。前天,試茶。S師傅拿出去年(2019)的一款牡丹王,讓我幫他試喝,看陳化一年之後,有什麼變化,可不可以拿出來賣了。
  • 80和90後的茶友,綠茶、紅茶、鐵觀音和普洱茶,你更喜歡哪種茶?
    中國是茶葉的原產地,在我們國家有六大基本茶類。其中綠茶的產量最高,飲用的人數最多,但是紅茶、烏龍茶、黑茶以及黃茶、白茶,同樣也非常受歡迎。那麼作為年輕一代的喝茶人,更喜歡喝哪一些茶呢?下面予言茶事就來聊聊自己的觀點。
  • 衝泡白茶的幾種錯誤,你的泡茶方法對了嗎
    適合白茶樹的生長,素有「白茶之鄉」稱號。 說到白茶近幾年的白茶火熱程度幾乎是眾所周知,也越來越多的人喜歡上了白茶,就因為白茶特殊,工藝簡單。製作過程中,不炒不揉,只分萎凋和烘焙兩道工序,其中主要是萎疝和晾乾,使茶芽自然緩慢的變化,形成白茶特殊的品質風格。具體製法是:採回的茶芽,薄薄地攤在竹製有孔的篩上,置微弱的陽光下萎凋、攤曬至七、八成幹,再移到烈日下曬至足幹。
  • 茶路安吉——帶你看清安吉白茶的「真面目」
    在白茶之鄉安吉,有一種神奇的茶樹,在近千年之前的宋朝,就已經出現在宋徽宗趙佶的《大觀茶論》中。千年歲月,安吉白茶在茶論典籍裡出現後,復又湮滅在時光裡。它穿越時光重新出現在世人面前,頗有些傳奇。許多人對安吉白茶最大的誤會,來自於「白茶」二字,於是想當然認為這是白茶的一種。
  • 不炒不揉 自然本真的白茶
    鮮葉採摘後,首先是失水過程,其工序稱之為「萎凋」,曾有一位老師說,「失水是制茶的靈魂」,對於白茶而言,如何讓葉片均勻走水,是形成其獨特香氣和滋味的關鍵。白茶的萎凋表面看起來只是葉片水分的流失,但在我們看不到的小小的葉片內,卻發生著神奇的變化。
  • 白茶品類那麼多,哪種適合作為「口糧茶」?是不是價格便宜就行?
    不過到現在,發現大家都更趨於健康化,喜歡輕飲,喝純茶。這也代表著,有更多的人願意接觸茶文化,走近茶文化。畢竟,任何事物在喜歡之前,都是沒體驗過的,只有真正嘗試過茶的滋味,才能說喜歡與否。這屬於主觀上的判斷,自己喜歡喝,喝起來舒服,認為香氣滋味都還不錯的,更適合日常飲用。作為一款口糧茶,肯定是要經得起時間的考驗,反覆喝也不會膩。若是自己不滿意,又如何能天天喝呢?茶,適口為珍。
  • 萎凋不足的白茶有什麼特點,值得購買嗎?
    首先,我們已經說過問題的白茶,偏綠白茶的不足,這次我們就來說說另一種不足白茶,萎凋不足的白茶。萎凋是製作白茶工藝最重要的過程,萎凋過淺或者過度都不行,這也是白茶製作的難度,前面的文章就講過古法制白茶的難度,感興趣的朋友可以翻看。
  • 白茶的日光萎凋被質疑?茶農有話說!
    一年又一年,白茶在茶圈市場上的地位越來越高,家裡的白茶也越賣越好。尤其是近幾年,白茶的名聲大噪,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喜歡白茶,但是與其同時,也有越來越多人開始在白茶身上挑事。在茶圈中,在網絡上隨便甩句話,把白茶推上風口浪尖……如果在白茶身上指出的言論,有官方的資料支撐的話,小白也不想說什麼。但只是通過自己的主觀思想,對白茶隨意揣測,憑空捏造一些言論,小白就有話說了。就像前不久,有人說「白露茶性寒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