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侂胄:眾口鑠金事,難損忠繆人

2021-02-23 青林知青

眾口鑠金事,難損忠繆人

對一般人來說,這南宋以嶽飛之死為界,前期之事很是精彩,而後期直到文天祥、陸秀夫之崖山之戰,期間幾十年時間,幾乎是空白,這個也是讓人很是遺憾的事。

其實這段時間裡所發生的事,也很重要,當然也很精彩,其中有個重要人物,一直被人所忽視,他也是以其反面人物的形象示人,至少在史書中可以讀出這樣的結果,他就是南宋後期的宰相韓侂胄。

韓侂胄,中間這個字讀起來很難,怕也是沒幾人認識,它讀作(tu 拖音),字節夫,河南安陽人。出生名門,是北宋與範仲淹並稱「韓範」的名臣韓琦之後。

他是憲聖皇后吳氏之甥,作為外戚以恩蔭入仕,紹熙五年,與宗親趙汝愚等人策劃紹熙內禪,擁立宋寧宗趙擴即位,以「翼戴之功」,初封開府儀同三司,而後官至太師、平章軍國事。可以說,外戚的裙帶關係和關鍵時刻的擁立之功讓他位極人臣。就這點來說,後世之人便有三分小瞧於他了。當時民間也有非議,時人議論,「汝外戚也,何可以言功」?

我們都知道這嶽飛是主戰派,想這韓侂胄比起嶽飛來怕是有過之而無不及,作為權臣,他首先給嶽飛平了反,又追封為鄂王,奪秦檜王爵,改諡謬醜,這一舉動大得人心。起用被廢閒置的辛棄疾等主戰派官員。並輸家財二十萬以助軍用。積極組織北伐,力主收復失地。以圖立不世之功來堵住天下洶洶之口。我們並不知道他是於私還是於公,但北伐在當時還是大得人心的,儘管以慘敗告終。

我一直認為,主戰主和要以當時的實力說話,但是,南宋同金王朝對峙之時,主戰主和兩派在主張上便處於一種不平衡狀態。在強敵當前時,不管有沒有力量,凡是主張「戰」者,就能佔據道德的制高點,哪怕自不量力,但民間的評價總是較高;相反,主張「議和」總是與喪權辱國、膽怯畏敵甚至漢奸形象聯繫在一起。

議和不等於投降,想我國歷史上兩個最強盛的王朝唐漢,都有過不得不議和的屈辱往事。可能我們只知道漢朝的和親,知道王昭君;其實,響噹噹的大唐也曾有過這樣的時候。陳寅恪在《論唐高祖稱臣於突厥事》中說:「獨唐高祖起兵太原時,實稱臣於突厥,而太宗又為此事謀主,後來史臣頗諱飾之,以至其事之本末不明顯於後世」。

南宋是打不贏金國的,其軍事實力歷來受人詬病,但越是弱勢,越忌諱於和談。而不惜一戰的調門反而能博得喝彩聲。韓侂胄正是這一悲劇事件中的典型人物。

自嶽飛死後到韓侂胄當權,期間已有六十餘年,南宋與金國維持了一個甲子有餘的和平。當然,和北宋、遼國的關係不一樣,南宋對金國稱臣納貢,對宋朝君臣來說,當然是一種恥辱。北伐擊敗仇敵,恢復中原當然是一曲看起來無比振奮人心的高歌。對韓侂胄來說,如果能北伐金國成功,那他將成為宋代開國以來第一大功臣。

正好剛即位的宋寧宗也想北伐,一洗祖先的恥辱。加上當時有名望的文人如辛棄疾、陸遊等,莫不鼓吹北伐。辛棄疾詞中嘆息「卻將萬字平戎策,換得東家種樹書」,陸遊時時以「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自勵。

於是韓侂胄開始行動了,「欲立奇功以自固」。當時的金國雖然沒有「靖康之難」時那麼強大,隨隨便便就能投鞭南下,飲馬長江;但與宋國比,軍力並不弱,而且處守勢,宋國是主動進攻。宋國內部並不上下同心,軍事沒有做充分的準備。就在這種沒什麼勝算的情況下,韓侂胄發動了「開禧北伐」。

過程和結果就不必說了,反正是大敗而歸,韓侂胄陷於空前的孤立,懷恨韓侂胄的楊皇后與韓的政敵結盟,密謀殺死了韓侂胄。同金籤訂了「嘉定和議」,並遵照金國的要求,把韓侂胄的頭割下,派使臣用木盒裝著送到金朝,且全部接受金朝提出的條件:「增歲幣為三十萬,犒師銀三百萬兩。金軍自侵佔地撤回,維持戰前之態勢」。這就是史上很有名的「函首安邊」之事。

韓侂胄主政之時做了另一件大事是「慶元黨禁」,另一方主角為當時的宰相趙汝愚和大名鼎鼎的學者朱熹,此過程亦很複雜,結果是趙汝愚罷相,朱熹理學被宣布為「偽學」,並搜羅朝野,一大批官員被列入「偽學逆黨」的名籍中,一併坐罪,或貶黜,或流放,所有朱熹門徒,均作鳥獸散。

對韓侂胄所做的慶元黨禁和開禧北伐這兩件大事如何評價,也就是如何評價韓侂胄為臣為人的關鍵所在。恰恰在這兩件事上,人們也各執己見,或截然對立,至今也無定論。

正史中對韓侂胄的評價很是不堪,多以奸臣論之,《宋史》特立《道學傳》崇程朱,又立《奸臣傳》,將韓侂胄與秦檜並列,稱他是「奸惡」。這其實是很沒道理的,我是仔細看了有關韓侂胄的史書,感覺這修史之人對韓侂胄的看法,完全是站在道學的立場上,不顧事實和當時的情況,一味地主觀臆斷,造成了韓侂胄在歷史成了一個十足的反派人物。

究其原因,肯定是由於韓侂胄生前大力反朱熹,長期遭到孔、孟、程、朱門徒的咒罵。而修史這人正是這幫人等之門徒或後人,如何對他能有好詞。於「慶元黨禁」自是打擊異己,迫害道學的一大罪狀,而對「開禧北伐」也是口誅筆伐,非議多多,說是為鞏固地位和盜取功名,不自量力,輕率北伐。最後戰事慘敗,禍國殃民而自取其戮。這一觀點也為正統史家所沿襲。

但是,平心而論,韓侂胄執政前後十四年,雖然對「慶元黨禁」有擴大範圍及固已之位之嫌,但其堅持抗敵,主持「開禧北伐」卻也是青史留名之事,我們不應該以成敗論英雄,要肯定他在民族大義上的氣節。儘管我也認為這次北伐有些孟浪了。將韓侂胄與秦檜、賈似道等並列,肯定是有失公允的。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金人反而對韓侂胄極其尊重與崇尚,佩服他的氣節,史載:「韓侂胄函首才至虜界,虜之臺諫文章言侂胄忠於其國,繆於其身,封為忠繆侯。」

何為忠繆,其意思是說,韓侂胄忠心為自己的國家,但對自己考慮得太少。敵國這麼評價,不知道南宋的朝野心裡是一番什麼滋味。

金人的評價是中肯的,韓侂胄不是奸臣,而是南宋名相,我們不應該把他遺忘,更不應該隨波逐流地將他當作如秦檜似的壞人一枚。

相關焦點

  • 韓侂胄是忠臣還是奸臣?
    朱熹奏其(指韓侂胄)奸,彭龜年請留熹而逐侂胄。」可見韓侂胄確實是奸佞專權,弄得怨聲載道,人神共怒。現在有許多書籍也都用不屑的口吻談論他,如「當時宰相韓侂胄胄企圖以出兵北伐來鞏固自己的地位,因而重新起用辛棄疾」 (《辛棄疾詞文選注》)等。他雖曾褒嶽(飛)貶秦(檜),但是嶽飛的孫子嶽河,卻在《桯史》裡載有諷刺、奚落他的滑稽劇。可見他真是到了「眾惡歸焉」的地步。
  • 韓侂胄的悲劇:愛國遠不是敢和敵人開戰那麼簡單
    官場人不服氣,民間也有非議,時人議論,「汝外戚也,何可以言功?「時時乘間竊弄威福」。韓侂胄必須立一件不世之功,才能堵住天下悠悠之口。歷朝歷代,最大的立功是收復失地或揚國威於境外。漢武帝為了讓寵姬李夫人的長兄李廣利封侯,不惜舉國之力,讓李廣利帶兵遠徵大宛,奪取汗血寶馬。
  • 韓侂胄:千古奸相,還是鐵血狂人?
    所以,韓侂胄這哥們的起點,其實並不高——知閤門事,這職位就是一個皇家服務員,就這,韓侂胄還是恩蔭入仕!如果一切順風順水,韓侂胄這一輩子的天花板可能也就是皇家高級服務員。二、與趙汝愚的恩怨情仇可偏偏,南宋集團的掌門人老趙家出事了!
  • 給嶽飛徹底平反的南宋權臣韓侂胄是怎麼樣一個人?
    四十三歲的韓侂胄正當壯年,有著極強的權力欲望,他深知只有除掉趙汝愚,才能獲得大權。於是,韓侂胄就利用後宮韓皇后搬弄是非,說外間傳聞趙汝愚有人君之相,不可久留。同時,韓侂胄利用自己的政治優勢,掌握了臺諫機構,授意臺諫官對趙汝愚進行攻擊。在內外夾擊下,趙汝愚很快便招架不住了。慶元元年(1195年),宋寧宗貶趙汝愚為寧遠軍節度副使。第二年,趙汝愚在衡州暴斃而亡。
  • 一代權相韓侂胄的八字——再嘆八字之「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韓侂胄(hán tuō zhòu),祖上是北宋名臣韓琦,進士出身,曾與範仲淹抵抗西夏,威望很高。韓侘胄是宋神宗第三女唐國長公主之孫,蒙恩蔭出身的武將,後官至太師、平章軍國事等要職。其執政期間,雖政績方面治國無策,但秉承乃祖韓琦忠國之志,崇嶽飛,貶秦檜,力主抗金北伐,其民族氣節得以彰顯,我輩後人當奉之。
  • 開啟「射鵰三部曲」的人,是南宋一朝爭議最大的宰相|文史宴
    在小說開篇部分,金庸引用了一個真實的歷史人物作為推動故事情節的「工具人」,作為劇中人物的談資以交待故事的時代背景。此人就是曾在南宋寧宗一朝任宰相的韓侂胄。光宗傳到當今天子慶元皇帝手裡,他在臨安已坐了五年龍廷,用的是這位韓侂胄韓宰相,今後的日子怎樣?嘿嘿,難說,難說!」說著連連搖頭。郭嘯天道:「甚麼難說?這裡是鄉下地方,盡說無妨,又不比臨安城裡,怕給人聽了去惹禍。韓侂胄這賊宰相,哪一個不說他是大大的奸臣?說到禍國殃民的本事,跟秦檜是拜把子的兄弟。」
  • 千年難遇的悍婦李鳳娘
    苦熬許多年,好不容易即位了,光宗也很想有一番作為,不過他命不好——攤上了一個千年難遇的悍婦李鳳娘——把他搞得暈頭轉向,幾近崩潰。這裡重點說一下李鳳娘。站在旁邊的李鳳娘看在眼裡,也不說話,只在第二天讓人給光宗送來一個盒子。光宗本以為是點心,哪知打開一看,是一雙血肉模糊的斷手,嚇得他兩眼發黑,當場暈了過去。後來光宗的一個寵妃又被李鳳娘殺害,光宗大受刺激,精神就有點不正常了。孝宗聽說後,心疼兒子,派人給光宗送去藥丸,李鳳娘記恨當年孝宗對她的訓斥,便說那是毒藥,離間光宗與孝宗的父子關係。再後來,光宗的病時好時壞,大多數時間都在床上挺著,不再料理朝政。
  • TTTS2殺青祈福,繆媽再添實錘
    記者尖叫:姿勢太難?什麼?太難做到?糕卡娜答:就比如坐著的姿勢……不太舒服。繆蘇帕背後肯定一股冷汗:……我要怎麼圓才看起來比較自然?很多人都在說糕卡娜為什麼沒去。其實我覺得很好理解。因為繆蘇帕這種深信玄學的人,做功德這樣的事,肯定會挑一個合適的時間。既然是算出來的時間,那麼肯定沒有辦法事先就都計劃好。所以合理相信糕卡娜的日程表有衝突,就來不了了。繆媽的回答也是:他可能在忙工作。
  • 阿繆(山川相繆)
    阿繆是一個精緻的人。就算你在人海中匆匆一瞥,你也一定會一眼將她認出。
  • 《萌面先生》開機 符龍飛韓忠羽演繹另類奇幻愛情
    原標題:《萌面先生》開機 符龍飛韓忠羽演繹另類奇幻愛情 《萌面先生》由臺灣知名導演蔣凱宸執導,人氣偶像符龍飛、陳雨成、韓忠羽、梁博文、潘星宇擔任主演。該劇也是領譽傳媒繼爆款人氣網劇《刺客列傳》系列後推出的又一原創IP,相信該劇將與《刺客列傳》系列一樣創造播放量奇蹟。   該劇講述了四位以不同身份生活在A104區的「萌面先生」與一個時刻會發生危險的女生向靈兒間命運緊密相連的故事,五位主演愛情、親情、友情交織,高顏值的主演陣容為該劇增色不少。
  • 秦穆公的諡號是「穆」還是「繆」?生諡還是死諡?美諡還是惡諡?
    不難看出,廟號僅僅指宗廟、神主的排位;或是在祭祀時,子孫按照昭穆排列順序進行行禮,只是一種左右長幼順序的排列,不涉及功績大小、名聲好壞。而諡號是有嚴格規定的,是根據這個人的事跡所給予的稱號,有美諡,也有惡諡。《逸周書·諡法解》裡面說了,「布德執義曰穆」、「名與實爽曰繆」。
  • 眾口鑠金,人言可畏!
    是人言,是網上無處不在的惡意評論。語言有時候真的是最厲害的殺人武器。儘管她曾經不止一次的在媒體上用近乎哀求的語氣請求大家停止對她的攻擊,請求對她多一點關愛。可是那些躲藏在屏幕後面的「兇手」卻把這看成自己的莫大勝利。直到我們真的看到一個年輕的生命在我們面前消失。也許那些曾經謾罵過她們的人也會有些許後悔,難過吧。可是那些因此而逝去的生命,卻永遠都不會在回來了。
  • 至忠至誠之蒙毅
    至忠至誠之蒙毅  在整個蒙恬家族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