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是德國軍隊中的被選中之人,殺敵當為你們所求,困難當被你們所克,戰鬥將是你們命中必須履行之事!」
在古希臘神話中,英雄柏勒洛豐騎著天馬珀伽索斯數次從天而降,完成數次令人稱頌的斬妖壯舉,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當時人們對空降兵的最初設想。伴隨戰爭技術的快速發展,在一戰結束後,人類開始真正實驗空降作戰。
訓練中的德國傘兵
1927年義大利軍隊首先開始大規模的跳傘訓練,1933年蘇聯紅軍公開表演了一次空降行動,當時前往觀看的德國軍官們也無不感到興奮激動,但是礙於凡爾賽條約的限制,德國當時並不能發展自己的空降部隊。伴隨希特勒的上臺,德國戰爭機器徹底掙脫了種種束縛,而赫爾曼·戈林也順利指揮德國新興的空軍部隊。戈林本人也曾在1931年至1935年間觀看過蘇聯空降部隊的訓練,極度興奮的他也決定大幹一場,組建德國的空降部隊。
![]()
1936年10月,戈林從自己的部隊挑選志願者,並鼓勵他們嘗試進行跳傘訓練,而在這最初的36名志願者中,僅有一人落地摔傷。
深受鼓舞的戈林發覺計劃可行,大肆擴招六百人組成部隊,專門從事空降作戰,而在1938年,這支部隊被正式改組為德國第七空降師。
德國傘兵所使用的縮短版迫擊炮
1939年,伴隨戰爭爆發和戰爭動員令的影響,空降部隊的擴招也得以順利進行,共有兩個營的德國傘兵隨時枕戈以待,還有接近一個師的軍人在加緊訓練使用空降設備。值得一提的是,德國傘兵部隊與空降部隊是具有一定區別的。德國傘兵部隊被命名為「Fallschirmjäger 」,他們會通過跳傘或者滑翔機來完成著落,目標是為地面部隊奪取橋梁、機場等重要戰略設施。
![]()
在兵種上也是輕步兵,也就是德軍中的獵兵「jäger」,缺乏重武器與穩定的彈藥補給,所以強調是迅捷的突襲作戰。
空降部隊被命名為「Luftlandetruppen」,通常會攜帶重型裝備,乘坐容克Ju 52運載機來到傘兵奪取的機場,幫助支援和穩固前線。
阿登戰役中德國傘兵的遺骸
面對坦克、炮兵這些前線的中堅力量時,傘兵無疑是十分脆弱的,但他們的存在更多是為了切斷對手的側翼或者後方,結合速度與精巧來取得戰局的勝利。德國傘兵的快速發展和「閃電戰」思想無疑有一定聯繫,相比之下英美的空降部隊發展較為遲滯,在1940年後才開始相繼得到了重視。德國傘兵的訓練是十分艱苦的,除了極其嚴苛的體能訓練外,還有針對空降作戰所進行的特訓。例如傘兵新兵會被吊繩懸空。然後模擬跳傘出艙時正確的姿勢動作,確保實戰時能在空中維持身體的平衡和穩定。教練還會指導士兵控制自己的身體,幫助在落地時可以快速進入戰備狀態。
在東線,手持MG42的德國傘兵
武器學習上,初期的傘兵部隊必須要熟練掌握G98步槍和Kar 98卡賓槍,而手槍、迫擊炮、衝鋒鎗以及地雷的使用也名列學習對象之中。很多傘兵學員在回憶錄中寫道,訓練時光過起來十分快,但很充實,甚至忙到連水都沒法喝。不過要讓這些應徵者從「泥腿子」真正變成王牌傘兵還需要真正的空降練習,在正式入伍傘兵前,新兵至少要成功完成6次傘降才可以獲得真正的入伍資格。
克裡特島戰役中的空降場景
德國傘兵的服裝和裝備在設計思路上講究實用、舒適,並且十分適應1940年時的戰場環境。傘兵服飾上和普通德軍的最大區別在於他們的衣領口和肩章是金黃色式的,「赫爾曼·戈林」師則會著白色。這個裝扮上的細節其實並不適應作戰的實際需要,但德軍並沒有移除的打算,士兵們也會經常將這些衣服扮飾用其他辦法在戰鬥中遮蔽起來。
![]()
德國傘兵的頭盔一般都會削掉帽簷部分,避免士兵在空降中遭遇氣流的風險,著色上最開始是藍灰色,但在之後改為綠色,同時兩邊會繪上國徽以及傘兵的鷹狀標緻。
冬天時,頭盔會被塗上白色偽裝色,當然會使用易於剝離的漆料,便於之後再次適應春季作戰。除了頭盔,一些德國傘兵也會選擇戴上軍帽。
阿登戰役中的德國傘兵裝備
傘兵的夾克或者軍衣都是空軍標準,並用皮帶緊束腰部。傘兵皮夾大致都為棉質皮夾克,而且有和空軍軍服類似的大口袋,腰帶上也會掛束著其他可攜裝備,比如手雷、手槍等。傘兵的軍褲和上衣基本都為綠灰色,而軍褲會更加寬鬆來適應戰鬥需求,一般在傘兵軍褲的右側,會有一個被塑料按鈕控制住的口袋,裡面是一把特製軍刀。
![]()
在緊急情況下,傘兵需要用兩隻手同時按下按鈕,軍刀會因重力脫落到口袋裡,隨後可方便拿出,這一設計的目的,就是專門幫助傘兵有機會使用軍刀切斷降落傘,然後快速進入戰鬥。
北非作戰的傘兵因為需要適應當地的氣候,所穿軍服更緊湊輕便,材料也依然使用經用的耐用棉作原料。傘兵軍靴一般會使用人造革,而在遊行時,傘兵也會穿著標準的德國長筒軍靴。
傘兵空投裝備與示意圖
德國傘兵的裝備也有所變化過,傘兵的機槍手會身上掛著特製的子彈帶,使用MG34或者MG42機槍進行火力壓制。而早期的傘兵主要的自動武器是MP40衝鋒鎗,在後期FG42大量列裝傘兵後,幾乎每名傘兵都會帶著大量子彈帶,保證足夠的火力輸出。投彈武器上,傘兵會使用集束手雷,或者被改制適應空投的8.8cm短版迫擊炮。反坦克武器上,德國傘兵有磁性地雷、鐵拳和RPzB54反坦克火箭。因為傘兵自身負重有限,德軍設計了適應空投的武器箱,會在第一名傘兵跳傘開始前先行拋下,並供之後的士兵撿拾。
閱兵中的德國傘兵
在1939年德國入侵波蘭時,德國傘兵受派佔領維斯瓦河等地的機場。1940年,德國傘兵突襲挪威多巴斯,但首次遭到了失敗,在五天的戰鬥中被擊敗。當年5月,德國傘兵再次對埃本-艾馬爾要塞發動突襲,在突擊兵團的配合下,他們迅速對要塞炮兵和守衛進行突擊,最終用一小時把這座1200人駐守的比利時大要塞拿下。入侵荷蘭期間,第七空降師投入了超過2000人的傘兵部隊,並還有12000名空降部隊從傘兵奪取的機場內陸續支援。
![]()
首先德國傘兵奪取了法肯堡等荷蘭四地的機場,隨後控制多德雷赫特、摩爾迪克港的橋梁,並以慘重代價佔領了多德雷赫特,但是因為傘降部隊效率過高,德國部隊的後續支援有所脫節,沒能成功佔領海牙。
而荷蘭在集結援軍後成功逼退部分德軍傘兵,奪回機場,空降部隊的運輸機也被荷蘭的防空部隊大量擊落,致使這次空降作戰也不順利。
機艙內的德國傘兵
克裡特島戰役無疑是德國傘兵的高光時刻,22000名德國傘兵獨立完成了這場曠世未有的傘降作戰,不過他們付出了3250人戰死、3400人受傷的慘重代價,這也讓希特勒再也不願以如此代價執行大規模傘兵作戰。在東線對蘇和北非對英作戰中,傘兵們也都參加行動。在盟軍進行火炬聯合行動時,傘兵們空降到突尼西亞一帶的機場進行防禦,但是因為空降失誤,大量部隊分散在行動目的地外,導致了又一次行動失敗。到了1944年,兩線皆有作戰的德國傘兵損失已經十分慘重,但在阿登戰役前夕,他們最後一次進行了大規模傘降,由馮·德·海特中校率領的「鷹」行動中,870名傘兵計劃攻佔丹麥和挪威的機場,並通過燃燒指示彈,來到預定進攻位置。
![]()
在作戰前,德國在埃爾森博恩先投放了三百名假人進行迷惑,其後正式將傘兵於12月17日投放,但當時的風速過大。
德軍傘兵一直以來沒能克服的失誤再次出現,最終被集合的德國傘兵僅有450人,而且還有大量德國傘兵的武器箱被美軍笑納。傘兵在跳傘中很多受傷,沒有無線電、缺少補給的他們在幾次交戰後就大勢已去,最後無奈之下海特中校先將傷員和美軍俘虜一併交由美軍,最後自己也因傷勢最終投降。
![]()
德國傘兵因為可怕的戰鬥力和綠色的軍服而被稱作「綠色魔鬼」,但是在當時條件不夠成熟的情況下,傘兵作戰並不能做到完美執行,但縱觀二戰德軍傘兵的綜合表現,依然能夠對得起如今軍迷們對他們的喜愛和欣賞。
請大家加一下歐羅巴上的公牛官方粉絲微信群
本微信公眾號是「歐羅巴上的公牛」的惟一官方發布渠道;主編:李沛隆726,作者:海德拉。未經本微信公眾號事先聲明,其他平臺上的類似帳號皆為偽裝盜版,請讀者積極反饋並舉報,謝謝諸位的支持。
麻煩觀眾朋友們幫忙關注並宣傳一下公眾號![]()
【獵人的嗅覺】一戰狙擊戰史話—塹壕中的神射索命死神
【二戰風雲】戰爭熔爐的惡魔監工—迫害奴工的黨衛軍經濟與行政部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