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風雲】鷹從天降的希特勒綠魔鬼—簡述二戰德軍傘兵戰史

2021-02-08 歐羅巴上的公牛

「你們是德國軍隊中的被選中之人,殺敵當為你們所求,困難當被你們所克,戰鬥將是你們命中必須履行之事!」
在古希臘神話中,英雄柏勒洛豐騎著天馬珀伽索斯數次從天而降,完成數次令人稱頌的斬妖壯舉,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當時人們對空降兵的最初設想。伴隨戰爭技術的快速發展,在一戰結束後,人類開始真正實驗空降作戰。

訓練中的德國傘兵

1927年義大利軍隊首先開始大規模的跳傘訓練,1933年蘇聯紅軍公開表演了一次空降行動,當時前往觀看的德國軍官們也無不感到興奮激動,但是礙於凡爾賽條約的限制,德國當時並不能發展自己的空降部隊。伴隨希特勒的上臺,德國戰爭機器徹底掙脫了種種束縛,而赫爾曼·戈林也順利指揮德國新興的空軍部隊。戈林本人也曾在1931年至1935年間觀看過蘇聯空降部隊的訓練,極度興奮的他也決定大幹一場,組建德國的空降部隊。

1936年10月,戈林從自己的部隊挑選志願者,並鼓勵他們嘗試進行跳傘訓練,而在這最初的36名志願者中,僅有一人落地摔傷。
深受鼓舞的戈林發覺計劃可行,大肆擴招六百人組成部隊,專門從事空降作戰,而在1938年,這支部隊被正式改組為德國第七空降師。

德國傘兵所使用的縮短版迫擊炮

1939年,伴隨戰爭爆發和戰爭動員令的影響,空降部隊的擴招也得以順利進行,共有兩個營的德國傘兵隨時枕戈以待,還有接近一個師的軍人在加緊訓練使用空降設備。值得一提的是,德國傘兵部隊與空降部隊是具有一定區別的。德國傘兵部隊被命名為「Fallschirmjäger 」,他們會通過跳傘或者滑翔機來完成著落,目標是為地面部隊奪取橋梁、機場等重要戰略設施。

在兵種上也是輕步兵,也就是德軍中的獵兵「jäger」,缺乏重武器與穩定的彈藥補給,所以強調是迅捷的突襲作戰。
空降部隊被命名為「Luftlandetruppen」,通常會攜帶重型裝備,乘坐容克Ju 52運載機來到傘兵奪取的機場,幫助支援和穩固前線。

阿登戰役中德國傘兵的遺骸

面對坦克、炮兵這些前線的中堅力量時,傘兵無疑是十分脆弱的,但他們的存在更多是為了切斷對手的側翼或者後方,結合速度與精巧來取得戰局的勝利。德國傘兵的快速發展和「閃電戰」思想無疑有一定聯繫,相比之下英美的空降部隊發展較為遲滯,在1940年後才開始相繼得到了重視。德國傘兵的訓練是十分艱苦的,除了極其嚴苛的體能訓練外,還有針對空降作戰所進行的特訓。例如傘兵新兵會被吊繩懸空。然後模擬跳傘出艙時正確的姿勢動作,確保實戰時能在空中維持身體的平衡和穩定。教練還會指導士兵控制自己的身體,幫助在落地時可以快速進入戰備狀態。

在東線,手持MG42的德國傘兵

武器學習上,初期的傘兵部隊必須要熟練掌握G98步槍和Kar 98卡賓槍,而手槍、迫擊炮、衝鋒鎗以及地雷的使用也名列學習對象之中。很多傘兵學員在回憶錄中寫道,訓練時光過起來十分快,但很充實,甚至忙到連水都沒法喝。不過要讓這些應徵者從「泥腿子」真正變成王牌傘兵還需要真正的空降練習,在正式入伍傘兵前,新兵至少要成功完成6次傘降才可以獲得真正的入伍資格。

克裡特島戰役中的空降場景

德國傘兵的服裝和裝備在設計思路上講究實用、舒適,並且十分適應1940年時的戰場環境。傘兵服飾上和普通德軍的最大區別在於他們的衣領口和肩章是金黃色式的,「赫爾曼·戈林」師則會著白色。這個裝扮上的細節其實並不適應作戰的實際需要,但德軍並沒有移除的打算,士兵們也會經常將這些衣服扮飾用其他辦法在戰鬥中遮蔽起來。

德國傘兵的頭盔一般都會削掉帽簷部分,避免士兵在空降中遭遇氣流的風險,著色上最開始是藍灰色,但在之後改為綠色,同時兩邊會繪上國徽以及傘兵的鷹狀標緻。
冬天時,頭盔會被塗上白色偽裝色,當然會使用易於剝離的漆料,便於之後再次適應春季作戰。除了頭盔,一些德國傘兵也會選擇戴上軍帽。

阿登戰役中的德國傘兵裝備

傘兵的夾克或者軍衣都是空軍標準,並用皮帶緊束腰部。傘兵皮夾大致都為棉質皮夾克,而且有和空軍軍服類似的大口袋,腰帶上也會掛束著其他可攜裝備,比如手雷、手槍等。傘兵的軍褲和上衣基本都為綠灰色,而軍褲會更加寬鬆來適應戰鬥需求,一般在傘兵軍褲的右側,會有一個被塑料按鈕控制住的口袋,裡面是一把特製軍刀。

在緊急情況下,傘兵需要用兩隻手同時按下按鈕,軍刀會因重力脫落到口袋裡,隨後可方便拿出,這一設計的目的,就是專門幫助傘兵有機會使用軍刀切斷降落傘,然後快速進入戰鬥。
北非作戰的傘兵因為需要適應當地的氣候,所穿軍服更緊湊輕便,材料也依然使用經用的耐用棉作原料。傘兵軍靴一般會使用人造革,而在遊行時,傘兵也會穿著標準的德國長筒軍靴。

傘兵空投裝備與示意圖

德國傘兵的裝備也有所變化過,傘兵的機槍手會身上掛著特製的子彈帶,使用MG34或者MG42機槍進行火力壓制。而早期的傘兵主要的自動武器是MP40衝鋒鎗,在後期FG42大量列裝傘兵後,幾乎每名傘兵都會帶著大量子彈帶,保證足夠的火力輸出。投彈武器上,傘兵會使用集束手雷,或者被改制適應空投的8.8cm短版迫擊炮。反坦克武器上,德國傘兵有磁性地雷、鐵拳和RPzB54反坦克火箭。因為傘兵自身負重有限,德軍設計了適應空投的武器箱,會在第一名傘兵跳傘開始前先行拋下,並供之後的士兵撿拾。

閱兵中的德國傘兵

在1939年德國入侵波蘭時,德國傘兵受派佔領維斯瓦河等地的機場。1940年,德國傘兵突襲挪威多巴斯,但首次遭到了失敗,在五天的戰鬥中被擊敗。當年5月,德國傘兵再次對埃本-艾馬爾要塞發動突襲,在突擊兵團的配合下,他們迅速對要塞炮兵和守衛進行突擊,最終用一小時把這座1200人駐守的比利時大要塞拿下。入侵荷蘭期間,第七空降師投入了超過2000人的傘兵部隊,並還有12000名空降部隊從傘兵奪取的機場內陸續支援。

首先德國傘兵奪取了法肯堡等荷蘭四地的機場,隨後控制多德雷赫特、摩爾迪克港的橋梁,並以慘重代價佔領了多德雷赫特,但是因為傘降部隊效率過高,德國部隊的後續支援有所脫節,沒能成功佔領海牙。
而荷蘭在集結援軍後成功逼退部分德軍傘兵,奪回機場,空降部隊的運輸機也被荷蘭的防空部隊大量擊落,致使這次空降作戰也不順利。

機艙內的德國傘兵

克裡特島戰役無疑是德國傘兵的高光時刻,22000名德國傘兵獨立完成了這場曠世未有的傘降作戰,不過他們付出了3250人戰死、3400人受傷的慘重代價,這也讓希特勒再也不願以如此代價執行大規模傘兵作戰。在東線對蘇和北非對英作戰中,傘兵們也都參加行動。在盟軍進行火炬聯合行動時,傘兵們空降到突尼西亞一帶的機場進行防禦,但是因為空降失誤,大量部隊分散在行動目的地外,導致了又一次行動失敗。到了1944年,兩線皆有作戰的德國傘兵損失已經十分慘重,但在阿登戰役前夕,他們最後一次進行了大規模傘降,由馮·德·海特中校率領的「鷹」行動中,870名傘兵計劃攻佔丹麥和挪威的機場,並通過燃燒指示彈,來到預定進攻位置。

在作戰前,德國在埃爾森博恩先投放了三百名假人進行迷惑,其後正式將傘兵於12月17日投放,但當時的風速過大。
德軍傘兵一直以來沒能克服的失誤再次出現,最終被集合的德國傘兵僅有450人,而且還有大量德國傘兵的武器箱被美軍笑納。傘兵在跳傘中很多受傷,沒有無線電、缺少補給的他們在幾次交戰後就大勢已去,最後無奈之下海特中校先將傷員和美軍俘虜一併交由美軍,最後自己也因傷勢最終投降。

德國傘兵因為可怕的戰鬥力和綠色的軍服而被稱作「綠色魔鬼」,但是在當時條件不夠成熟的情況下,傘兵作戰並不能做到完美執行,但縱觀二戰德軍傘兵的綜合表現,依然能夠對得起如今軍迷們對他們的喜愛和欣賞。

請大家加一下歐羅巴上的公牛官方粉絲微信群

本微信公眾號是「歐羅巴上的公牛」的惟一官方發布渠道;主編:李沛隆726,作者:海德拉未經本微信公眾號事先聲明,其他平臺上的類似帳號皆為偽裝盜版,請讀者積極反饋並舉報,謝謝諸位的支持。

麻煩觀眾朋友們幫忙關注並宣傳一下公眾號【獵人的嗅覺】一戰狙擊戰史話—塹壕中的神射索命死神

【二戰風雲】戰爭熔爐的惡魔監工—迫害奴工的黨衛軍經濟與行政部門

原創不易,感謝支持

相關焦點

  • 二戰阿登戰役德軍的悲壯空降作戰,綠魔鬼的絕唱
    12月初,德軍統帥部任命傘兵部隊中久經沙場的馮·德·海特(VonderHeydte)上校指揮「鷹」行動。二戰初期,德國傘兵從天而降,出其不意地發動了多次奇襲:在丹麥和挪威譜寫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空降作戰的篇章;空降攻佔所有荷蘭機場,為德軍迅速佔領荷蘭提供保證;突襲比利時埃本·埃馬耳要塞創下二戰中最大膽空降行動的紀錄;克裡特島戰役被算作二戰中唯一一次以傘兵部隊為主實施的攻堅戰。這些空降作戰為德軍「閃電戰」的勝利提供了重要保障。營救墨索裡尼的橡樹行動,卡西諾戰役,德軍傘兵戰績赫赫,贏得了「綠魔」的綽號。
  • 《鷹從天降》二戰德國傘兵戰史(15)
    在1942年初一個傘兵戰鬥群被派到北非戰區之前,德國非洲軍團編制內沒有一個空降兵單位。至於為什麼德國會捲入非洲的戰爭,並非本書的重點,但可以提供一個大致的輪廓。希特勒擔心英國佔領意屬利比亞,從而使他的盟友退出戰爭,因此他派出一支德國裝甲部隊到北非支援義大利軍隊作戰,這就是日後著名的非洲軍團的來源。  德國非洲軍團在埃爾文·隆美爾(Erwin Rommel)的率領下,於1941年2月抵達的黎波裡(Tripoli,利比亞首都)。非洲軍在最初的行動中守住了戰線並將韋維爾率領的英軍趕了回去。
  • 天降奇兵,卻成為傘兵的墳墓!
    二戰的克裡特島戰役是德軍眾多經典戰例之一,即首次在沒有任何地面部隊接應的情況下,獨自依靠空中力量奪取了一個面積達8000多平方公裡並被人數優勢敵軍守衛嚴密的島嶼,堪稱軍事史上的創舉。
  • 讓你有知識的欣賞二戰德軍軍服
    >大家早上好!小閱不由得想問一下,大家在欣賞人家軍服的優雅時,是否真的了解這優雅背後的豐富文化底蘊,是否欣賞得明明白白。為了不只是看看熱鬧,小閱上網絡上做了些功課,在此把收穫分享給朋友們,讓我們一起有知識的欣賞二戰德軍軍服吧,內行點,看出更多門道。
  • 二戰時,蘇聯傘兵最慘的一次戰役,落地就是死
    ——雨果  眾所周知,史達林格勒戰役是二戰的轉折點,蘇軍損失人數多達110多萬,德軍損失人數也達84萬多,雙方共計傷亡近200萬人,這是一場規模巨大的戰爭。投入了很多的人力物力,是非常悲慘的一次戰爭。不過,還有比史達林格勒戰役更大的會戰,那就是第聶伯河會戰,這是一場蘇德雙方最昂貴的戰爭,雙方傷亡估計在170萬到270萬人之間,絲毫不遜於史達林格勒戰役。更加的慘不忍睹。
  • 12部經典二戰電影 連起來就是一部完整二戰史
    二戰萌發:1939《希特勒:惡魔的崛起》該片對希特勒進行了栩栩如生的解構,警醒我們不要忘記二戰的慘痛教訓。防禦階段:1940-1941《不列顛之戰》本片根據二戰史上最殘酷的要塞攻防戰「布列斯特要塞」保衛戰改編拍攝。布列斯特在二戰時期是蘇聯和波蘭的邊界,也是德國入侵蘇聯的必經之路。
  • 二戰中,德軍以「閃電戰」用1個多月拿下波蘭,1天內迫使丹麥投降
    文|觀景說史1939年9月1日,德軍以「閃電戰」的方式入侵波蘭,這被認為是二戰的開始。隨後英國和法國對納粹德國做出了48小時內撤離波蘭的警告,但德國沒有聽從英法兩國的警告,英法兩國在兩日後正式對德國宣戰,二戰也正式宣告開始。
  • 武器與編制:二戰中被德軍打成馬的英國紅魔傘兵連
    話說咱們二戰中不大關注英軍,尤其是英國陸軍更多的是賣隊友和打醬油的段子,但狗子之前在做兄弟連視頻時談到過,在市場花園行動中,英國的空降一師被德軍黨衛軍9/10裝甲師按在地上摩擦。所以這篇也和大家聊聊英軍傘兵。
  • 二戰之謎:希特勒智商在二戰前後判若兩人!
    希特勒是莫迄今為止人類宓最大的戰爭罪史犯,是人類的紅公敵。但不柳可否認的是,高希特勒在敦刻權爾克戰役之前簡,如有神助,荊在他的領導下柯德國戰無不勝隗,德軍裝甲軍趙團鐵甲狂飆,符橫掃歐洲。但在敦刻爾克豐戰役之後,希牧特勒就像失去潘了智慧,屢犯池低級錯誤。希特勒前後判索若兩人之謎。
  • 二戰德軍在庫爾斯克戰役慘敗,責任到底該不該讓希特勒來背?
    李三萬 摘要:二戰蘇德戰場,1943年的庫爾斯克戰役,是個具有轉折點意義的重大戰役,德軍在戰役中慘敗,徹底喪師了在蘇德戰場上的主動權。對於這場戰役,戰後很多德軍高級將領都將責任歸咎於希特勒的瞎指揮,這個責任到底該不該讓希特勒來背?
  • 12部最經典二戰電影,連起來剛好是一部完整二戰史
    >>>>《希特勒:惡魔的崛起》超寫實主義風格,為你還原了希特勒是如何從一名男童黑化成一個「男魔」。也許有不少人的三觀還處在拋棄人道主義去崇拜這個「男魔」的階段,但這部影片深刻的揭露了一個心術不正的投機主義者是如何蠱惑人心成為大獨裁者,並讓今天的德國都無法原諒自己曾在二戰中犯下的罪行。
  • 他們是二戰德軍精英部隊,開創了特種作戰的先河,卻被電影弱化
    「本文章已經通過區塊鏈技術進行版權認證,禁止任何形式的改編轉載抄襲,違者追究法律責任」德軍傘兵都是從德國軍隊中精心挑選的優良和精銳的士兵。當這些士兵在戰場上作戰時,真正需要的是他們要有足夠的靈活力和戰鬥力,可是在正常情況下每個士兵都是需要自身裝備一些武器和食物等基本品。
  • 12部二戰最經典的電影,連起來看剛好是一部完整的二戰史
    二戰的電影,多的數都數不過來,在所有的二戰電影中,哪些是軍武菌認為最經典的呢?今天,我們就給大家推薦12部二戰片,從頭到尾連起來看更有意義,這12部片子加起來,剛好展示了整個二戰的前因後果。>>>>《希特勒:惡魔的崛起》
  • 二戰中的哈士奇行動,盟軍失敗的空降作戰,數千傘兵命喪西西里島
    英軍在東、南兩個海灘登陸,但是卻遭到了德軍的頑強抵抗。 為了打破僵局,盟軍果斷投入了傘兵進行增援。然而很不幸的,這次投入的傘兵們大多運氣不好,英國第一空降師的機降第一旅全部兩千五百人,分別乘坐有137架C47運輸機牽引的137架滑翔機直奔西西里島東部的彭德格朗大橋而去。
  • 二戰時期,德軍所向披靡,希特勒為什麼不攻打中國?原因有三
    二戰是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戰爭,這場戰爭的罪魁禍首是德國、日本和義大利三國。毋庸置疑,在德日意這三大軸心國中,德國是實力最強悍的。在二戰初期的歐洲戰場上,德軍是所向披靡的。野心勃勃的希特勒將德軍派到了蘇聯戰場、北非戰場,為什麼希特勒不打中國呢?原因大致有三點。
  • 二戰1944年阿納姆戰役英軍傘兵戰史最為黑暗的一個星期
    說到德軍第506裝甲營,其著名程度遠不及德軍第503裝甲營,因為德軍第506裝甲營組建的日期比較晚1943年7月20日,德軍第506裝甲營以德軍第9裝甲師為骨幹進行組建,組建後直接開赴前線參與庫爾斯克戰役,但抵達前線後庫爾斯克戰役德軍已經全線潰敗,8月中旬又在東線轉為了第聶伯河戰線防禦戰役,東線激戰直到1944年,德軍第506裝甲營以戰損32輛虎式坦克情況下,累計擊毀蘇軍
  • 傑布斯海姆爭奪戰:二戰法國的史達林格勒
    提到法國的二戰電影,給人的印象幾乎都是愛情片或喜劇片,內容無非是法國婦女或者抵抗運動,很少有表現法軍正面戰場的片子。畢竟法軍在1940年西線戰場作戰不到40天就舉手投降,不好意思拍也算是情有可原。,德國元首希特勒卻執意要德軍固守萊茵河以西65公裡的一個堅固橋頭堡——科爾馬,相比軍事意義,希特勒的這一決策更多的是源自他個人的固執己見。
  • 惡魔的優雅:二戰德國軍裝是史上最帥的軍裝
    有人踐之仇之,有人崇之服之,而拋開所有偏見和灼知,讓我們用理性和客觀來看看這位歷史上最有影響力的領導者之一希特勒,給世界留下的除戰爭與痛苦以外的產物——點讚至今的德國軍服如是之一。二戰初期的德軍軍服無論從設計上還是在製作的質量上都屬於上乘,式樣繁多。傘兵的服裝其精良周到的程度即使拿到現在也會令人讚嘆不已,長至過膝的傘兵短褲直到現在還很流行;各種迷彩服也已經出現在德軍的軍旅之中。
  • 小小二戰迷「登陸」諾曼第
    小學一年級的時候,因為偶然看到BBC紀錄片《廣島》中原子彈爆炸的片斷,小朋友就此一發不可收拾地迷上了二戰戰史。李叔叔常常興致勃勃地和華璋一起討論二戰軍械的優劣長短,華璋寫的每一篇二戰文章,也督促媽媽第一時間發給自己的李伯伯;在空降兵紀念館,華璋自掏零花錢給李叔叔買下一隻空降兵聯絡用的「蟋蟀」暗號,李伯伯則回贈精緻88炮模型一枚。為此,華璋小朋友親自寫下兩篇遊記《霍克角》《掛在教堂尖頂的傘兵》諾曼第我來啦!華璋小朋友從美軍登陸艇上搶灘登陸。
  • 盤點一些二戰德軍主角的電影電視劇
    2《帝國的毀滅》導演: 奧利弗·希施比格爾 主演: 布魯諾·甘茨 / 茱莉安·柯勒 / 烏爾裡希·馬特斯 類型: 傳記 / 劇情 / 歷史 / 戰爭 製片國家/地區: 德國/義大利/奧地利 年份: 2004影片講述了希特勒人生中最後的12天,其中包括蘇聯紅軍攻克柏林,希特勒同新婚妻子愛娃·布勞恩自殺於地下掩體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