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為印度文化愛好者,研究印度歷史、哲學和瑜伽多年~
「骰子」日常生活中很常見,有六個面,每個面有一個數字,孩子們用它來娛樂。
有誰會想到這小小的「骰子」在《摩訶婆羅多》中去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哪?讓無數英雄折腰、數百萬人喪命的俱盧大戰就源於一個小小的「骰子」哪?

難敵的賭局
般度兄弟在黑天的幫助下建立了天帝城,堅戰又被加冕為國王。這讓難敵嫉妒不已,每天悶悶不樂。舅舅沙恭尼(Shakuni)看出外甥的心思,就建議邀請堅戰參加一個賭局。沙恭尼是玩「骰子」的高手,他讓「骰子」是「1」,「骰子」就不能是「2」。
面對難敵的邀請,堅戰如果回絕就是失禮,碰巧自己也好玩「骰子」,於是應邀前往。
結果在賭局中,堅戰一輸再輸,先是輸了財產,然後是王國,接著把自己和四個兄弟都輸了,最後連自己的妻子——黑公主也輸掉了。其實堅戰是可以中途收手的,但他的理智被感情所困不能自拔,認定自己能夠翻本……結果就是黑公主也被輸掉了。
難敵的弟弟難降(Dusshasana)一路拉扯著黑公主的頭髮,把她拉到舉行賭局的大廳,還試圖將黑公主的衣服剝去。國外持國、毗溼摩、德羅納、難敵、迦爾納等人要麼視而不見,要麼推波助瀾,眼睜睜看著黑公主當眾受辱,沒人出來制止。甚至是整個象城,乃至整個國家都沉默了……

這是《摩訶婆羅多》高潮部分,般度族和俱盧族的矛盾到達的極點,後面很多故事都與這段故事有著直接或間接的聯繫。
到後來,難敵被怖軍打傷了大腿、迦爾納被阿周那射死、肇事者難降也被打死……所有俱盧族和般度的戰士,數百萬人沉屍荒野,留下的是啼哭的婦孺……真是「冤有頭債有主」,可謂自作自受……

說到「冤有頭債有主」,這「骰子」還有另外一個故事。
沙恭尼的「骰子」
難敵的母親甘陀利(Gandhari)是犍陀羅國王(Gandhara)妙力(Suvara)之女。在甘陀利出生以後沒多久,算命先生就說她的第一任丈夫短命,將來會成為寡婦。於是國王腦洞大開,讓女兒秘密地嫁給了一頭羊,在婚禮結束後,就把羊給殺了(卸磨殺羊)。後來甘陀利被嫁給持國,成為持國百子的母親。
可是沒有不透風的牆,這事不知怎麼著被毗溼摩知道了,認為上了犍陀羅國王的當,於是起了殺心。他把妙力一家誘騙到象城,關在一座宮殿裡,每天就給一丁點食物,根本不夠一家人吃的。
妙力自知著了毗溼摩道,但也無計可施,根據印度風俗,娘家人是不可以向女兒的婆家索要食物的,然而只要婆家提供食物,娘家人就沒有理由離開……
這都是什麼亂七八糟的風俗啊!

妙力一家餓的沒有辦法,於是就讓最小的兒子沙恭尼吃掉所有的食物,以便活下來,有朝一日可以報仇。國王臨死前囑咐兒子把自己的指骨做成骰子,保佑他在賭局中百戰百勝。
任何「行為」都會帶來「果報」,任何「果報」都有其產生的「原因」,誰也不能逃出這個圈子,這就是印度人的正法(Dharma)。
內容原創 圖片源自網際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