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主義」是近年來最熱門的詞之一,廣泛出現在成功學和各種雞湯裡,尤其在投資圈中。
恍惚之間,人們似乎認定了長期主義才是值得提倡的、最佳的理性選擇。但現實很可能並沒有這麼簡單。
我們隨便舉個例子。
史蒂芬·庫裡(Stephen Curry)是NBA當前首屈一指的三分手。假如你有機會和庫裡比賽三分投籃,假設你居然還想贏,那麼在公平的規則下,怎麼比你的勝算才最大?
要不,咱就比一個?弄不好你就投進了,然後他碰巧沒進呢。這樣獲勝的概率固然也很小,但總有點點機會。
要是你們非得按三分大賽的賽制,或者比拼投個100球之類的,那麼你必輸無疑。事實上,投的球越多,你贏的概率就越小,無限趨近於0。
我們再舉個例子。
假設你來到一個賭場,需要靠賭博來改變命運,那麼你的最佳策略是什麼?
要知道,在賭場中遊戲規則基本是明牌,不同玩法,你的勝率有大有小,但下注後的收益的數學期望值肯定是負的。記住,「久賭必輸」。假如你分多次下注,一直玩下去,那麼你只會無可挽回地、甚至是穩定地最終輸光。
想靠賭博翻身(而非小賭怡情的娛樂),你最好的機會,就是一次性全部押上,「孤注一擲」,接受命運的裁決。多半還是會輸,但起碼有機會大贏。
大多數失意的賭徒,敗就敗在「長期主義」上,他們頻繁地、堅持不懈地參與一個負期望值的遊戲,最終通過大數定律獲得了一個妥妥的負期望值結果。考慮到心理失衡,以及容易本金不足甚至負債纍纍,賭博引起的悲劇實在很多。
什麼時候我們才需要長期主義?答案是:當概率在我們一邊的時候。
在足球比賽中,領先的一方往往喜歡打成功率,增加控球,減少進攻次數。如果面對實力更強的對手,這樣選擇應該是合理的;但如果對手比自己弱,更好的策略應該是保持甚至提高進攻頻率。
如果你想穩,減少了進攻次數,雖然也減少了對手的進攻次數,但對方跟你孤注一擲,難免會有翻盤的時候。足球比賽的很多精彩時刻就是這麼來的。
假如概率在你的一邊,那麼就沉住氣,慢慢來,讓概率和大數定律發揮作用,別去賭運氣。這就是「長期主義」的根基。這才是理性選擇。
但「長期主義」並非總是最佳的理性選擇。假如概率不在你一邊,你就越應該碰運氣。選擇短期行為並不代表不理性。既然你沒有資源/水平/優勢,大概率輸,長期必敗,那當然不如博短線。
為什麼中國股市短期炒作多,長期投資少呢?原因有很多,但會不會也有以下這個:在一個信息不對稱、監管不夠給力、「七輸二平一贏」的市場,散戶基本上長期必輸;那麼,雖然短炒也大概率輸,但很多人還是有了賭一番運氣的理由。
所以究竟什麼才是可以選擇「長期主義」的投資方式呢?就是價值投資。
什麼是價值投資?就是投資有價值的東西。
只要你投資的東西有價值,你的收益的數學期望是正值,你和大概率站在了一邊,那麼你就無需太過畏懼短期的波動,你便可以安心讓時間去發揮它的作用。
前提是,你得確定概率站在你的一邊。投資本來就是長期的事情,如果總是不確定概率在哪邊,那你就別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