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李榮華,今年44歲,是鎮遠縣金堡鎮羊滿哨村人,家庭人口7人,家庭主要收入依靠夫妻2人。我有三個孩子,其中老大就讀於凱裡市第一中等職業學校,老二就讀於金堡鎮中學,老三是學齡前兒童。 由於我沒有什麼文化,缺乏技術,加上要照顧年幼的孩子和年邁的父母,導致家庭經濟十分困難。2014年,經過本人的申請,村、鎮兩級評議,我成為了建檔立卡貧困戶。
李榮華家的新居
我為人勤勞老實,我經常對我家的幫扶幹部說,成為貧困戶並不是一件光榮的事情。現在黨和國家的政策這麼好,我們普通老百姓更應該自力更生,不能在家坐享其成,別人給的始終沒有自己勞動得來的心裡踏實。我在追求美好日子的道路上,始終沒有停下勤勞的腳步。 在幫扶幹部的幫助下,我充分利用農閒時間,學習養雞技術,向村委申請規範用地,積極參加鎮裡組織的養殖培訓,默默地盤算著想通過養雞實現脫貧致富。但啟動資金是個大難題,家裡面光靠我微薄的收入,夢想只能被扼殺於「搖籃」。
李榮華在自家粉館裡勞動
正在我一籌莫展之際,幫扶幹部來了,他結合脫貧攻堅政策,為我家制定了脫貧計劃。同時,我也得到了村委會的大力支持,將村裡的10畝山地承包給我養殖林下雞。2015年初,我家的林下養雞場全面建成,有扶貧工作隊和幫扶幹部的技術指導和幫我找銷路,當年我家的養殖純收入達到了4萬多元。2016年,禽流感在縣內外蔓延,各地家禽養殖受到了影響,我家的養殖場也遭到了嚴重的損失,養雞致富夢由此破滅。 儘管我養殖夢想破滅,但我並沒有灰心,後來我鼓勵愛人去縣城的粉館裡學習技術。得益於幫扶幹部的出謀劃策,2019年,我和愛人在金堡鎮集鎮中心開了一家羊肉粉館,當年我家人均收入達到8000多元。如今,我家住上了新磚房,也購買了小轎車,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善。 自力更生,脫貧致富。現在我家實現了脫貧致富,十分感謝黨和政府對困難群眾的關心,感恩脫貧攻堅的好政策以及鎮村幹部和駐村工作隊的引導幫助,今後繼續自力更生,用自己的雙收創造美好的明天。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徐偉 整理
編輯 徐然
編審 楊儀 施昱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