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與電商同價,這家線下書店過得怎麼樣?

2021-01-08 青瞳視角

2020年1月2日,「神獸之間」書店在上海市8號橋創意園區內開業。圖書售價與京東等電商同價、放棄童書市場謝絕小孩進入是這家線下書店的鮮明特色,也意味著它放棄了兩大利潤板塊。開業一年來,這家書店活得怎麼樣?

與電商同價:放棄利潤,贏得自由

在書籍的定價上,「神獸之間」的售價選擇參考京東自營,線下與線上同價。對於這個決定,「神獸之間」的創始人蔣巍告訴北青-北京頭條記者,其實這是他不得不做的一件事。「對於服飾、化妝品等等的線下消費來說,很多消費者默認在線下買也不會有很大的價格差距,但對於書籍的購買,消費者的認知卻並非如此,多認為線下買書更貴。」

消費者在線上往往能以原價七八折的折扣購買書籍,例如原價109元的《現代漢語詞典》(第七版)在京東上的售價僅為93元,趕上活動時更便宜。這樣的對比常常使消費者「不敢」在書店買書,蔣巍想做的,正是要消除這份顧慮。

儘管放棄這份利潤,卻給蔣巍帶來了自由和口碑。「現在上架的書籍暢銷與否對我來說其實差別不大,」蔣巍說,「因為這本書沒有給我帶來什麼額外的利潤,也就不用考慮這本書的銷量情況,我只要考慮這本書的內容就好。從這一點來說,我們可以很自由、很純粹地幫讀者推薦我們認可的書,挺好的。」而從反饋來看,線上線下同價使本來沒有注意到價格的消費者感到驚喜,也讓更多的人對「神獸之間」感到好奇,吸引更多的人去了解「神獸之間」。

這樣的逆向思維,可能也是「神獸之間」選擇疫情期間開業的原因之一:在這個電子書籍越來越普及、人們愈發依賴線上的時代,線下體驗的價值正在凸顯出來;在大家因為疫情不得不待在家中的日子裡,人們對線下空間的渴望達到了頂峰。「這正反襯出線下活動的吸引力」,蔣巍說。

目標客戶:放棄童書市場,聚焦青年文化

現在很多書店都專門設立兒童閱讀區,而「神獸之間」卻選擇放棄童書市場。

「作為一個家長,我很理解那種希望閱讀和書籍可以頂替掉手機在孩子心中的娛樂地位的心情」,蔣巍解釋道,「但對於年輕人來說,如果閱讀空間中有孩子跑來跑去,或者發出一些聲音,那麼閱讀的體驗感一定會下降的。」

「神獸之間」附近其實有很多居民區,節假日常有家長要帶孩子來書店玩,但蔣巍和他的團隊決定放棄掉童書市場。「很多家長發現這邊有一個書店,就默認這是一個可以帶孩子來玩的地方,但當他發現我們店的書籍可能並不適合小孩子之後,可能就不會再來了,這也是我們想達到的感覺。」因此,「神獸之間」內始終是一群年輕人佔據其中。

書籍擺放:最顯眼的不是暢銷書

與其他書店的陳列不同,「神獸之間」的書架上,顯眼之處並非只有最近的暢銷書,而是選擇搭建了一個包含16門邏輯性學科的知識框架階梯。書架被分為「好奇」「進階」「深入」三個梯度,所包含的學科囊括了哲學、經濟學、社會學、技術等多個方面。

「人們很多時候是會對自己不了解的領域感興趣的,」蔣巍說,「我們這樣劃分書籍就是為了更好地引導人們去接觸自己不熟悉的領域。」例如一個繪畫工作者想了解一些基本的經濟學知識,他通過網絡搜索或者去一般的書店的暢銷書區,所得到的往往只是營銷層面的結果。「神獸之間」希望能通過空間陳列的設置,讓讀者和消費者覺得這家書店是值得選擇和信賴的。「我們希望能與讀者建立信任感,即便無法保證每一個人都覺得這些書是『好的』,但上架的每一本書的選擇都是有誠意的。」

利潤之外:探索書店「新玩法」

談及書店的收入,蔣巍表示放棄書籍售價的毛利對於整體的營業額影響並不太大。「利潤肯定會少一些」,但目前這部分的利潤僅佔書店收入的三分之一,其他的兩塊來自售賣飲品和會員。而付費制度的會員,正是他們想做起來的。「很多書可能並不值得買來收藏,看完了還回去就好,這可能也是一種比較健康的模式。」為此,他給會員設計的一個核心權益就是借書。

另一會員權益則是「神獸之間」高頻舉辦的文化活動,蔣巍特地在書店中留了一塊地方作為活動空間,命名為Poor Theater(質樸戲劇),借用的是波蘭戲劇理論家格洛託夫斯基的理念:演員和觀眾是好戲劇的根本元素,而非繁複舞臺布景和服裝。藉由這個理念,「神獸之間」希望打造一個門檻低且多元的體驗場地。「下決心看本書,其實是要花很多時間的,」蔣巍說,「但是參加一場一兩小時的活動的門檻卻低很多,也不會那麼耗精力。」

2020年的疫情讓「神獸之間」這家新開業的書店一度經營艱難,不過,蔣巍表示,最差的時候已經過去了,「神獸之間」也稍微熬過來了。「月底線下的客流剛剛恢復時,『神獸之間』在大眾點評上成為為上海書店的第一名,我還是挺驚喜的。」

2021年,蔣巍正在計劃著開分店,同時,也嘗試著跟一些獨立的咖啡師、調酒師建立合作。「書籍是『神獸之間』的立身之本,飲品方面,我們需要把短板補足,與優秀的咖啡師、調酒師進行品牌共建。這既是商業層面的考慮,也是希望能讓年輕人感興趣的飲食文化在『神獸之間』立足。而能探索出一個『新玩法』,也是我們始終在做的事情。」

「神性代表知識與遠見,獸性代表審美與感悟,而神性與獸性之間的張力則為人性之美。」這是店名「神獸之間」的由來。以書籍為立足點,選擇青年文化、電商同價、圖書借閱、開放空間等理念,創建一個文化空間,是蔣巍的旨趣所在。

文/北青-北京頭條實習生 王潤祺

內容來自北京頭條客戶端

[ 北京頭條客戶端 ]

相關焦點

  • 圖書與電商同價 這家線下書店過得怎麼樣?
    「神獸之間」2020年1月開業 謝絕兒童專注青年人  圖書與電商同價 這家線下書店過得怎麼樣?  2020年1月2日,「神獸之間」書店在上海市8號橋創意園區內開業。圖書售價與京東等電商同價、放棄童書市場謝絕小孩進入是這家線下書店的鮮明特色,也意味著它放棄了兩大利潤板塊。
  • 不直播的書店不是好書店?線上線下融合或將成為實體書店著力的方向
    3月9日晚,小童以嘉興海鹽烏託邦書店創始人身份做了第一場直播。與他同場直播的,還有杭州曉風書屋創始人朱鈺芳等。直播並非為了賣貨――2月25日,烏託邦書店已發布公告,將於5月1日前後結業,庫存圖書皆以「盲盒」形式出售。公告發出24小時內,盲盒售出上千份;一周,售出3000多份。
  • 自我革命 蘇寧線上線下同價「玩很大」?
    新年伊始,它經歷了成立23年來最徹底的一次變革,更名蘇寧網,闡述了「雲商」新模式的內涵,「雲商蘇寧既要做線上,也要做線下;既要做店商,也要做電商」,通過「店商+電商」的模式共建零售服務商。」張近東說。近日,蘇寧發布全國實施「雙線同價」公告,宣布從6月8日起,全國所有蘇寧門店、樂購仕門店銷售的所有商品將與蘇寧易購實現同品同價,開啟了全國大型零售商全面推行線上線下同價的先例。一系列變革的背後,足見蘇寧欲重拾輝煌的決心,這個以傳統門店發家的家電零售企業巨頭似乎很享受與對手周旋的過程,而實現線上線下的完美融合也成了它的終極目標。
  • 圖書外賣,會是救活實體書店的妙藥麼?
    為了走出困境,實體書店正在謀求發展轉型,嘗試線下與線上業務融合發展,也開始了外賣之路。從此,你的外賣不止是美食,還有可能是精神食糧。「疫」下尷尬的實體書店實體書店與外賣平臺看似八竿子打不著,最後卻神奇地走在一起。究其原因,在於實體書店想自救的決心實在太強。從大環境來看,實體書店一直都危機四伏。缺乏運營層面的創新,加上電商的衝擊等,讓實體書店不堪重負。
  • 價格戰蔓延至蘇寧國美實體店 稱線上線下同價
    昨日,蘇寧國美均表示要以不同形式實現線上線下產品同價。電商價格戰的戰火由線上蔓延至線下。  「戰火燒到線下是好事」  此前,蘇寧電器對電腦通信產品實行線上線下同價,傳統家電並未納入線上線下同價範圍。
  • 電商平臺出「直播教程」,助力圖書行業
    而部分電商平臺,如京東圖書,當當網也整理了「直播教材」,吸引並指導大家開直播,此外,京東圖書也推出「安心書店保障計劃」以及京東物流TC到倉服務等,希望幫助到圖書行業。京東TC站點電商平臺指導商家直播去年少部分出版機構嘗試通過直播進行營銷活動,在疫情之後,直播則成為許多編輯的工作重心,相比於抖音、快手等偏重於娛樂消遣的平臺,電商平臺因其文化氛圍較重,可以直接導入圖書的銷售頁面,且原本就有一些與平臺黏合度高的讀者群,因而成為線上營銷的首選。
  • 想開書店?或許這家獨立書店的經營模式能給你一些啟發-虎嗅網
    廖宇:剛畢業那兩年做的都是本專業相關的工作,下過車間、待過工地,也幹過銷售和管理。對於後來辭掉工作、自主創業,也經受各種波折和坎坷,當然邁出這一步最關鍵的還是最終說服了父母並得到了他們的支持。像當我謀劃開家書店的時候,已是足足做了兩年的準備,比如用開書吧每個月的盈餘來囤書,當書店正式開業時,店內的幾千冊圖書幾乎都是平時攢出來的,這樣便省下了很大一批進貨的開銷。再比如我每天泡電商平臺,瀏覽各家出版社和出版商的書目,以此建立自己的版本目錄學知識。
  • 沃爾瑪線上線下同價,玩轉O2O不要命?
    5月26日,繼1號店之後,沃爾瑪正式啟動線上線下門店的O2O整合戰略,並率先在深圳推出APP「速購」平臺;無獨有偶,當天同一時間,亞馬遜也高調宣布入局中國生鮮市場,並正式上線「生鮮館」。儘管落後於阿里巴巴、京東商城等本土電商在中國市場的拓展步伐,但由於這兩家商業大鱷在全球零售版圖舉足輕重的地位,沃爾瑪和亞馬遜的一舉一動還是牽動業界同行的高度關注。
  • 72家北京實體書店首批進駐美團平臺,打通線上線下促進讀者共享
    進駐企業中,既有北京發行集團所屬的北京圖書大廈等大型綜合性書城和新華書店中小門店,也有老字號品質書店如涵芬樓、三聯韜奮書店,還有中信書店、鍾書閣、全民暢讀、建投書局、言幾又等「北京最美書店」,更有一批經營理念先進、選品特色突出的特色書店如小眾書坊、碼字人書店和雨楓書館等。
  • 實體書店如何花樣「自救」?美國:亞馬遜從線上開到線下
    美國:亞馬遜從線上開到線下自2017年開始,美國零售業開始進入「大潰敗」時期,不計其數的商家因業績大幅下滑而破產、關店、裁員,圖書零售業也被認為是首當其衝的行業之一。實體書店的困境不僅在於線下購物的日漸衰微,紙張減產、印刷業萎縮、批發商減少使傳統出版業舉步維艱,也給紙質書的零售造成巨大衝擊。
  • 疫情下獨立書店老闆們:線上直播興起,線下社群帶貨
    這導致李蘇皖的書店營收不錯,但實際利潤並沒有增加。圖:海子紀念活動抖音直播,左為嘉賓:《海子抒情詩選》評註典藏版評註作者陳可抒,右為李蘇皖在上海有著兩家分店的「樂開書店」店主蝸牛選擇了坦然擁抱變化。2月10號,線下復工計劃落空,五天後,蝸牛迎來了第一次直播。
  • 疫情來襲,線下書店轉戰線上突圍
    現狀:遭遇「凜冬」營業額斷崖式下滑已過驚蟄,氣溫漸升,但對於福州大多數的實體書店來說,依然經歷著「凜冬」的陣痛。「還得再觀望一段時間,現在開業上座率、銷售額也不會高。」受疫情影響的遠不止民營書店,國營書店的日子同樣不好過。13日,位於鼓樓區的新華書店鰲峰坊書城,讀者依舊寥寥。「這段時間,我們的經營壓力也很大,拋開門店租金不算,一個月其他固定成本支出也要近20萬元。」書店經理嶽志剛告訴記者,疫情之下,書店營業收入遭遇斷崖式下滑,單2月份的圖書營業額便下降了近八成。
  • 斥資上億元開店、停業80多天,如今這家書店怎麼樣了?
    甚至在檢索」卓爾書店」時,看到更多的是「24小時書店點亮城市」以及書店與人的感人故事,讓人疑惑,難道這又只是一家「販賣情懷」的書店嗎?對於這個問題,卓爾書店圖書運營經理高璐璐在接受出版商務周報採訪時給出了答案。對於這家成立7年的文化綜合空間而言,書店經營似乎才剛剛走過了「蹣跚學步」階段。
  • B站紀錄片「殺入」線下開書店 坐標上海靜安大悅城
    如今,《但是還有書籍》在上海靜安大悅城9層開出線下實體店。紀錄片「變身」書店,對於國內實體商業而言,實屬罕見。與此同時,《但是還有書籍》實體書店還與上海新華傳媒跨界合作,線上聯名書店也即將上線。   這家書店到底長啥樣?已經在網上獲得好口碑,為什麼還要試水線下,開設不被看好的實體店? 下面,贏商網為你一一解惑。
  • 高溫天、施工中、賣門票,這家奇怪的二手書店為何讓上海人趨之若鶩
    2017年,二手書交易平臺多抓魚上線,成為一家「開在微信裡的二手書店」。只要掃一下書封上的條形碼,多抓魚平臺就會告訴你,這是不是它們同意接收的二手書,然後在平臺上約定快遞上門時間寄出,由平臺負責評估定價,翻新、消毒、包裝,然後再次出售。目前,多抓魚線上日均銷售圖書2萬冊。安福路300號,一家「施工中」的快閃書店開了9天,今晚(8月9日)剛剛落幕。
  • B站殺入線下書店,這設計果然不走尋常路!
    如今,《但是還有書籍》在上海靜安大悅城9層開出線下實體店。紀錄片「變身」書店,對於國內實體商業而言,實屬罕見。與此同時,《但是還有書籍》實體書店還與上海新華傳媒跨界合作,線上聯名書店也即將上線。 這家書店到底長啥樣?已經在網上獲得好口碑,為什麼還要試水線下,開設不被看好的實體店?
  • 當網絡改變消費習慣:實體書店發展如何打破空間界限?
    賣書:實體書店渠道、網店渠道哪個強?日前,開卷公布的《2020上半年整體圖書零售市場報告》引發關注。數據顯示,隨著疫情形勢好轉,國內圖書市場也逐漸回暖。2020年上半年,整體圖書零售市場同比依然呈現負增長,下降9.29%,但較一季度降幅收窄。
  • 「逆勢增長」的新式書店,與它的市場邏輯
    一、逆勢增長的「樣板」1、網際網路潮下,「逆增長」的線下化網際網路經過20多年發展,當年人們高舉一切互聯化、一切線上化。於是零售電商、文娛乃至當下連續誕生百億美金公司的教育公司,均是純線上化產物。然而,當一切線上化後,人們對線下消費場景的需求,並沒有完全被線上替代。
  • 書萌書店行——武漢獨立書店行
    立光書店的名字是靖思起的,她自己特別喜歡這個名字。靖思是一個由內到外,由書本滋養長大的女孩子。她從小在圖書批發市場裡長大,小時候唯一的玩具就是書。那時候,在書與書之間,小小的她,特別願意捧著書,坐在臺階上讀。想像一下,十幾年前的小靖思,如果不仔細看,怕是在書堆裡找不到人的。正像一首古詩裡說的那樣,「人心如良苗,得養乃滋長」。
  • 2020年,那些消失和新生的書店
    疫情之前,實體書店探索的主要方向是混合業態,以圖書營造文化氛圍,帶動文創、餐飲等周邊商品的「高溢價」。然而,書盟的調查結果卻顯示,大多數書店的「混業」探索都並不成功,高達98%的書店收入主要來源仍是圖書。 連續幾個月的關門,讓書店對實體空間商業可能性的探索戛然而止,不得不紛紛走到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