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將見我的微笑」
△《八佰》預告片截圖
蘇州河北岸
一棟鋼筋水泥建築就是四行倉庫
它是當時上海四大銀行
設立的營業所倉庫
△1937年淞滬會戰爆發前,侵華日軍拍攝的上海閘北四行倉庫。
謝晉元接到留守四行倉庫的命令後
會同第一營營長楊瑞符少校
邊打邊撤,向倉庫集中
此時謝晉元的部下
已是第五批的補充力量
△謝晉元
他們多為湖北保安團的團員
只有十七八歲,毫無作戰經驗
於是,謝晉元把大家召集起來
問戰士們:「你們知道這是什麼地方?」
士兵有的回答「四行倉庫」
還有人說是88師的司令部
謝晉元說:「這是我們四百多人的墳墓。」
「我們每個人,只要還有一人活著,
這個倉庫就不能讓敵人佔領。
這是我們最後的陣地,是我們的墳墓!」
1937年10月27日清晨開始
展開了四個晝夜的殊死搏鬥
△進攻四行倉庫的日軍士兵
日軍偷偷潛至倉庫牆下
企圖用炸藥炸毀鐵門和牆壁
在這緊急關頭
士兵陳樹生身捆數枚手榴彈
從高處縱身躍下,拉響導火索
與敵人同歸於盡
犧牲時他只有21歲
在給老母親的遺書中
「四行孤軍浴血奮戰」
多家報紙以號外的形式紛紛報導
一名外國記者
通過英租界遞進來一張紙條
「四行倉庫守軍有多少人?」
當時謝晉元手下只有400多人
但為自壯聲勢,謝晉元答覆「800人」
「八百壯士」的稱號迅速傳揚開來
他們英勇戰鬥的故事
傳遍上海,傳遍中國
由於四行倉庫背靠租界
此後便出現了「戰爭奇觀」
英美記者在咖啡館裡看著戰爭、寫報導
租界裡的中國百姓不顧流彈橫飛
見中國軍隊消滅敵人就歡呼叫好
見敵軍偷襲便大聲喊叫
用大黑板寫字畫圖,提醒戰士們預防
戰鬥間隙,謝晉元命令
戰士給家人寫封簡短的遺書
介紹這次戰鬥的情況
「我神州半壁河山,日遭蠶食,
為國殺敵是革命軍人素志也」
「諸子長大成人,仍以當軍人」
「為父報仇,為國盡忠為宜,
讓我子孫後代,再不受此侮辱」
……
據統計
這樣的遺書在四行倉庫共留下298封
它們中有寫給父母的、有寫給妻兒的
字字血淚,飽含忠勇
4天時間
謝晉元率部在這塊彈丸之地
擊退敵軍數十次進攻,斃敵200多人
自己僅陣亡9人,傷20餘人
最後,久攻不下的日軍
向租界當局施壓
駐守在對岸租界的英軍
多次勸說謝晉元卸下武裝、退入租界
承諾保證部隊將士們的人身安全
△激戰中的四行倉庫
得知部隊要撤退時
謝晉元和戰士們十分難過
他們發過誓,要戰鬥到最後一個人
但軍令如山
1937年10月31日晚
謝晉元率部撤退進入英租界
所到之處,「八百壯士」被視作英雄
受到人們的熱烈歡迎
1938年10月12日
毛澤東在《論新階段》一文中
稱讚「八百壯士」是
國難當頭
他們挺身而出,向死而行
每一個血染的名字
每一個燃燒的忠魂
匯聚成不屈不撓的民族精神
緬懷英烈,銘記歷史
文章來源:央視新聞
聲明:「光明網」微信公號刊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歡迎致電010-58926225,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