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這青梅酒,吃小龍蝦再也不愁辣了

2021-02-08 飲識分子

曹操這一生和青梅有不解之緣。

先是在出兵討伐張繡時,士卒口渴,於是曹操傳令說:前方有梅林,梅子酸甜解渴。將士們聽得口舌生津,便解了口渴。

至於另一件事,當然就是聞名天下的「青梅煮酒論英雄」了。「今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

不過很可能,《三國演義》裡整幕煮酒論英雄,只有那句經典臺詞是真實發生過的(因為只有它見諸《三國志》);至於青梅啊、煮酒啊,全是羅貫中給添油加醋加上去的。

另外雖然「青梅煮酒論英雄」已成俗語,在《三國演義》小說原文裡卻不是真的把青梅泡在酒裡,而是一邊賞梅,一樽煮酒,再用一盤青梅下酒。

(老版三國演義電視劇裡煮酒論英雄這一幕,直接把青梅放酒裡煮,其實不符合原著。)

古人喝酒前常要「煮」,即把酒加熱。

那是因為彼時的釀酒工藝並不成熟,因此酒體裡往往會殘留少量諸如甲醇這樣的有害物質,喝了不僅會頭疼,更有可能把眼睛弄瞎。而古人發現把酒加熱後再喝就不會有這樣的問題,於是煮酒成了常規操作。

——實際上,那是因為酒裡面像甲醇這樣的有害物質,大都是高揮發性的,稍微加熱一下就揮發掉了。

至於為什麼佐酒要用青梅,而不是用肉或者現做的下酒菜呢?那就不得而知了。

我個人猜測是:仍然是因為兩千年前,釀酒工藝不成熟,酒的發酵程度並不深,因此成酒的殘餘糖分較多,味道偏甜,用酸酸的梅子來搭配,正好。

千年以後,陸遊有詩篇「煮酒青梅次第嘗,啼鶯乳燕佔年光」,也是這個意思:煮過的酒和青梅要「次第嘗」,喝一口酒,吃一口梅,再喝一口酒,再吃一口梅,越吃越口舌生津,越喝越思緒飄然,還有鶯鶯燕燕的啼聲助興,好不快活。

哪位要問了,何必一口酒一口梅子這麼麻煩,還不如直接把梅子泡在酒裡得了,現代的梅子酒,不都是這樣嗎?

實際上還真是如此,現代青梅酒的工藝確實發源於中國,而且歷史悠久;並且,和中國的米酒一樣,在漫長的歷史過程中向東傳到朝鮮半島和日本去。

現在,飲用青梅酒在日本早已蔚然成風。不僅有很多專門釀造梅子酒的廠家,而且幾乎所有的酒廠,不論是清酒廠、燒酒廠還是威士忌酒廠,都會「不務正業」地推出梅子酒產品。

少量高端貨甚至會用到大吟釀清酒作為梅子酒的基酒,又或者像山崎那樣,用昂貴的橡木桶來陳釀梅子酒後再出廠;中端的日本梅子酒則往往會用普通清酒又或者乙類燒酒(罐式蒸餾器蒸餾)為基酒;更便宜一點的,則直接用釀造酒精或者甲類燒酒(連續式蒸餾器蒸餾)。

此外,家釀青梅酒也很常見。在日本文藝片大神是枝裕和的《海街日記》中,女神綾瀨遙和幾個如花似玉的妹妹一起做家作梅子酒的情景,讓人印象深刻。

那麼,中國的青梅酒是什麼情況呢?

青梅酒在中國屬於露酒。其實國產的品牌相當多,但目前並沒有很有名的大牌子;另一個遺憾則是,更多廠家習慣於用食用酒精作為基酒——這當然說不上有什麼錯,但是中國的國產酒品種本來十分豐富,從不同甜度和工藝的黃酒,到各種香型的白酒,都很有做基酒泡青梅的潛力,值得探索一番。

「梅見」就在青梅酒的基酒上做出很多探索,並最終確定以高粱酒作為其基酒。眾所周知,雖然中國白酒的香型眾多,工藝各有不同,但高粱幾乎是所有主流香型的核心原料(或之一)。

(紅皮高粱和不鏽鋼蒸餾器搭配,蒸出的中國傳統高粱酒,就是梅見的基酒。)

再加上鮮有別國以高粱釀出美酒,因此以高粱酒作為國產梅子酒的基酒,也頗有最炫民族風之意。

至於青梅酒的另一個靈魂——青梅,梅見採用的是廣東普寧的青梅。

普寧的青梅種植歷史過兩百年,此地的青梅果粒大、肉厚、核小,而且酸味豐富、梅香濃鬱,獲得過國家地理標誌產品認證。

梅子採摘以後,必須在72小時以內去蒂,然後加入冰糖醃漬90天以上,浸出帶有清爽梅香、酸甜平衡的青梅汁。

最後把這青梅汁與甘甜柔順的小曲固態發酵高粱酒糅合起來,便有了這款純國產青梅酒——

梅見。

目前梅見有原味和煙燻風味這兩款,前者酸甜清爽,後者風味濃鬱醇厚。

白色酒標的原味「梅見」青梅酒在2019香港國際葡萄酒與烈酒大賽(HKIWSC)中斬獲銀獎,出師大捷。

而且這一款還很適合用來配餐。

青梅本身富含大量酸味物質,比如有機酸,可促進睡液分泌,有利腸道消化,在餐前飲用有助開胃;此外還有枸櫞酸,能促進體內代謝,因此也可以於餐後飲用幫助消化。

但更重要的還是味道:它帶有淡雅的梅子香和花果香氣,口感酸甜清爽,在配餐中很容易成為不同風味菜餚之間的最大公約數。

我們特地嘗試用梅見搭配了很多不同類型的菜餚,以驗證這個假設,事實也並沒有讓人失望。

第一道菜是清蒸膏蟹,它的蟹黃非常豐腴,香濃到極致,甚至接近當季的大閘蟹,膩得封喉;所以很多人吃膏蟹或者大閘蟹時,喜歡蘸醋解膩;而一杯冰鎮的梅見則全方位覆蓋了醋起到的作用, 喝一口就能讓口腔清爽,而關鍵是,梅子的清香還能烘託蟹肉的鮮甜。

接下來則是魚肉。廣東人喜歡清蒸魚,因為這能保留魚肉的鮮甜味和嫩滑口感。我們在吃魚之前先喝一口梅見,此時留存在舌尖上的酸甜果香,能進一步烘託出魚肉的鮮甜味,相得益彰。

吃完清爽鮮美的菜式,我們決定給梅見一些更高難度的挑戰,於是又點了風味極為霸道的酸甜排骨。這道菜在酸甜中夾雜著豬肉的香味,還有一些油脂感,而梅見同樣酸甜交織的香味,跟酸甜排骨的風味非常融合,還有驅除膩感的作用。

最後,我們還嘗了飯桌上的大殺器——小龍蝦,還是麻辣的。

這麻辣小龍蝦吃著真香,可是越吃越辣,吃興正濃的時候,卻不得不停下來緩一緩,喝口水什麼的。所以我們在梅見裡加些冰塊,冰冷的口感可以緩解辣感,而酸甜的梅香又能平衡麻辣味,吃一隻蝦喝一口梅見,超級開胃。

而且,在許多人一起圍坐大塊朵頤小龍蝦的時候,梅見也是非常合適的配餐選擇,因為它清爽、酸甜的特質,平易近人,非常接近最大公約數的效果,讓不同口味的人都能接受。

這樣以高粱酒搭配普寧梅的純中國配方青梅酒,或許就是解鎖千變萬化中國菜的配餐密鑰了。

酒足飯飽以後,酒興正酣,正合適一個酒鬼喃喃自語道:好久沒見,好酒,梅見。

全文完。

【飲識分子】系美酒專欄作家黃山運營的自媒體,旨在以有趣的方式普及酒知識。

相關焦點

  • 青梅煮酒亦能煮蝦,九江美女又把小龍蝦做出新花樣!
    不過今天我們要說的這家店,把小龍蝦做出了新花樣!青梅酒燒龍蝦,給你不一樣的味覺體驗,讓我們的舌尖來感受一下吧!▶文末有驚喜福利◀來來來,重點來了喲~被這種做法的龍蝦,深深套頭。就算看到圖片,還不停能回憶起這濃鬱芬芳的味道。
  • 白鶴清酒、Cass啤酒、梅見青梅酒……怎麼選適合的佐餐酒?
    不知道你們注意過沒,雖然世界各地飲酒文化各異,但相同的是,都喜歡在吃飯的時候來上一杯。不同美食有不同特點,佐餐酒往往會根據美食的特點來搭配,讓美食與美酒的口感有最大程度的發揮。世界各地的美食如何挑選佐餐酒呢?讓我們來一探究竟。
  • 自己釀的青梅酒,全宇宙第一!超全梅酒整理文,你的疑問在這裡都有解答.
    不過寫了比較多心得,希望對各位新手老手都有參考價值!這篇文章一共會分為5個部分,每一塊都有較多內容,建議大家按需跳讀,有時間有耐心的朋友也很感激可以看完我寫的全部心得和經驗~先提前謝謝大家的支持與參與!
  • 半個娛樂圈pick過的梅見青梅酒,我是真香了
    再加上她自己收購了好幾個酒莊,做起了酒玩家,對酒的品質要求,那是極高的。對酒的講究,光從吃就得出來。薇姐說吃小龍蝦,喝5瓶梅見都不夠,簡直深入我心。熱辣鮮香的小龍蝦,配上清爽酸甜的梅見,滿分!一不小心,就擁有了明星同款,必須稱讚下無限回購的梅見,真香!
  • 吃小龍蝦時,喝什麼酒,才能彰顯王者風範?
    疫情期間,小龍蝦們盤踞著我們的內心,久久不能忘懷,想著等放我們出去後就吃它個底朝天!!五月末六月初,剛好迎來小龍蝦最肥美的季節,相信我們大中國也會戰勝疫情!肯定會有一堆葡萄酒老饕們暗暗盤算:各種口味的小龍蝦到底該配的啥酒嘞?小編這就來告訴你,小龍蝦配啥酒才最好恰!
  • 青梅酒、冰鎮毛豆、杏子醬,這樣的夏天我能過一輩子...
    「她喜歡拍有溫度的照片,用心過著自己的小日子,家裡有咖啡香也有廚房的煙火氣,目光所及處都是自己喜歡的,這便是小小的幸福。」 · 她推薦的夏天治癒美食——青梅酒她最期待每年5月青梅上市,吹著初夏的風,音響裡放著海街日記的插曲,花一天的時間約上三五好友,一起釀個酒,生活裡的儀式感便是如此。# 如何製作 原材料:青梅、冰糖、酒
  • 四月是青梅果期,教你做青梅酒,留住此物的美好,常喝能調節腸胃
    青梅是我國亞熱帶特產水果,一般都是生長在海南,廣東,福建等地區,而後來由於各國文化的交融,也慢慢地傳入了日本和東南亞地區。青梅果實營養豐富,口味清酸,果肉中還含有多種維生素,蘋果酸和多種礦物質元素,吃青梅對人的身體也有一定的好處。但是一過了四五月份,青梅也就慢慢的下市了,如果想要留住此物的美好,那應該怎麼做呢?今天小編就來教大家用青梅做青梅酒。
  • 這就是C位出道的梅見青梅酒,口感測評亮了!
    口感酸甜、酒精度適中的青梅酒在現代人士生活中的滲透力越來越強,眾多的青梅酒品牌也開始不斷現身市場,如何選擇到好喝的青梅酒成為了擺在大家面前的一個棘手問題。口感是評判一款青梅酒品質高低最為重要的因素,地道的青梅酒口感酸甜,並且會有較為濃鬱的果香味道,事實上,很多青梅酒都達不到這一標準,這是因為青梅酒的釀造過程環節複雜,只要有一個關節把握不好,都會導致其口感出現偏差。
  • 吃小龍蝦還不會搭配酒?還不快進來學習
    那今天就以小龍蝦為例,一方面檢驗一下「小甜水」與小龍蝦是否搭配,另一方面讓大家了解一下義大利侍酒師的餐酒搭配體系。首先,我簡單介紹一下義大利侍酒師的餐酒搭配原則。那為什麼這是相反性的搭配呢?眾所周知:食物的甜感和脂膩感,都需要清爽的感覺,酸的感覺來平衡,而單寧和酒精都可以給人帶來乾澀的感覺,恰恰可以中和汁水和油水。
  • 記憶中的這瓶酒----青梅煮酒說沙城酒廠
    縣政府接收了原「玉成明」等六家私營缸房,成立了國營沙城製酒廠,有職工30人,生產飲料酒321噸,其中白酒136噸、果酒185噸,實現產值35.3萬元,佔全縣工業總產值的25.3%。雖然提高了生產率,但是酒的質量大為下降,並失去了獨特風味。同年,察哈爾酒業專賣公司將生產果露酒的設備和人員遷往張家口市,後又遷往宣化,因水源影響,酒質下降,產品銷路不暢。1956年,省工業廳提出「恢復地方名牌與土特產品生產」,釀酒業重新恢復了傳統的釀酒方法,生產果露酒的設備和人員又遷回沙城。
  • 潮汕特產「青梅」,果酸含量多,果香濃鬱,你吃過嗎?
    潮汕特產「青梅」,果酸含量多,果香濃鬱,你吃過嗎?中國青梅有很多個產區,浙江、廣東、福建,福建的詔安和廣東的普寧都有中國青梅之鄉的稱號,兩廣地區和福建人可以將青梅吃出很多種風格。記得小時候,每當青梅上市時,媽媽總會買回來好多,加入白酒釀成青梅酒,釀成後的青梅酒酒精度都被青梅吸收掉了,剩下的酒呈琥珀色,微甜,連小孩子都忍不住小喝幾口。又或者加入鹽醃製成鹹梅,鹹梅是越放越香,夏天舀兩顆加一點點白糖兌些開水,冰鎮之後,酸甜可口,最是消暑解渴。初食青梅果,滿嘴酸澀,再飲一口青梅酒、嘗一口鹹梅,卻是甘甜,令人回味無窮。
  • 喝一杯青梅酒,每個女生都是王祖賢
    淡黃色的酒汁感覺就像鮮榨的柚子汁一樣,淡淡酒香中混雜著清新的柚子皮香氣,喝起來既有柚子肉的甜,又有柚子皮的苦,冷藏加冰後微澀的酸甜口感讓人慾罷不能。江小白水蜜桃味別驚訝,就是你知道的那個江小白。只是這款水蜜桃味,只有23% vol。打開瓶蓋,空氣中瀰漫著淡淡的水蜜桃清香,突然有種戀愛的甜蜜感。入口順滑舒適,有淡淡的果香回味。因為度數比普通小甜水高一些,所以多喝也不會齁,幾杯後慢慢開始微醺,這種感覺剛剛好。
  • 選梅見青梅酒就對了!
    那餐前酒和餐後酒到底是什麼呢?一杯酒打開你的胃口——餐前酒。餐前酒就是在正式進餐前喝的酒,可以刺激人的食慾,達到打開胃口的效果。糖分容易讓人有飽腹感,酒精容易影響味覺,因此高糖分和高酒精度的酒都不適宜餐前飲用,而不會給味蕾帶來過多負擔,酒體輕盈、高酸度的酒是餐前酒的好選擇。
  • 釀上一壇青梅酒,蒸上一籃青團,這個春天就算沒白過了
    但今年,花吃姐姐就決定就好好地呆在家啦,不給國家添麻煩!但是還是想抓住春天的尾巴,在家裡面搗騰點什麼。誒這不,可愛的青團們最近都紛紛上市啦,外面的網紅青團們花吃姐姐是屢吃屢翻車,甜得發膩,過於粘口,餡料奇葩...
  • 青梅煮酒,不論英雄
    歷經多年,我們也忘了到底是青梅先掛上枝頭,還是雨季先到來人間。三毛說,雨季不再來。恐怕她那裡是沒有青梅的,如果有,雨季一定還會來。它是詩歌中不可磨滅的意象。文人墨客將其寫成詩,是一川煙雨,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是借問落梅凡幾曲,從風一夜滿關山。
  • 梅見青梅酒主題曲《青梅》清爽上線,「房東的貓」傾情演繹
    近日由「房東的貓」演唱的梅見青梅酒主題曲《青梅》清新加盟夏日檔,急速上升的播放量充分展示了這首透著酸甜味道的新曲所擁有的獨特魅力。「這樣的歌我們循環播放一整天」、「就想聽著它,這麼靜靜地坐著,生活本來應該這麼舒服!」……上線短短幾天的時間裡,《青梅》的評論區便被類似的評論聲持續霸屏。
  • 房東的貓獻唱青春,新歌梅見青梅酒主題曲《青梅》上線發布
    「我把回憶釀成了酒,把你寫進詩的最後。」7月10日,人氣唱作組合房東的貓演唱的梅見青梅酒主題曲《青梅》在網易雲音樂、抖音上線,緩緩道出青梅酒般酸酸甜甜的想念。  《青梅》以清新的木吉他為主基調,佐以歡快的手鼓、別致的拇指琴與悠揚的中提琴,細膩地講述了青春時期裡懵懵懂懂的情感,以及分別多年後時「好久沒見」的想念。恰逢畢業時期,《青梅》裡清新溫暖的旋律和主唱柔和淡雅的嗓音都讓人想到大學畢業季裡的那個TA,追憶起那段青梅般青澀的往事,想和好久沒見的人,喝一杯好酒梅見,感懷青春的美好,預謀一場未來的相遇。
  • 青梅酒,在庭下如積水空明的夏日夜晚,很美?
    一段清明和青梅酒的故事悄然而至到你的眼前:大學的某一年,我和好朋友一起回了她家的小山村過清明節,在她的家中我度過了最開心的清明節,還喝到了那個時候我認為我最好喝的青梅酒,鄉野山村的夜晚總是繁星漫天,每當夜晚的時候,我和她吃完晚飯後,總是會捧著一杯她們自家釀的青梅酒「對夜長吟」,輕輕地抿上一口青梅酒,把它放到月光之下,竟然有了一種清清淡淡的
  • 一杯梅見青梅酒 於天涯深處尋故鄉味道
    他沒有繼續採用泡製的方式釀造本格梅酒,而是選擇了配製酒工藝,針對不同人群、口味推出了不同甜度、不同風味、不同酒精度的舒適款梅酒,其中甚至有酒精度數高達38度,完全無糖的青梅酒。糖漬青梅工藝是普寧的百年傳統工藝,也是與時間賽跑的過程,為了存貯初夏的第一縷梅香,梅農必須在72小時內完成對新鮮青梅的處理,再用糖醃製至少90天出汁,以此平衡青梅的高酸度。漫長的時間中,青梅鮮果在糖的浸漬中緩緩乾癟,溢出飽滿酸甜的梅汁,梅的精華便在這晶瑩中提煉、萃取。
  • 吃過廣東瀨尿蝦,你就再也看不起小龍蝦
    是啊,廣東人嘴刁得很,佔據著地理優勢的廣東人來說,這裡的海鮮天天不重樣,還看得上小龍蝦嗎?廣東「蝦界」流傳著這麼一句話:廣東人不愛小龍蝦,獨愛瀨尿蝦。所謂人外有人,蝦外有蝦,瀨尿蝦究竟是何方神蝦?有經驗的人能夠完美地避開殼上的刺,美美地在吃蝦前吸上一口蝦殼上面的汁。而沒經驗的人,不小心就被被蝦殼扎到手——別忘了瀨尿蝦出道之前有一段連豬都嫌棄的歷史:太扎嘴了!然而人民的智慧是無窮的,更何況是吃貨人民的智慧?為了吃到這海鮮美味,廣大吃貨網友們發明了「筷子剝蝦法」「剪刀剝蝦法」「手撕皮皮蝦」等剝蝦大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