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元民間文化專欄】

2021-02-08 古州翰林書院

九關當代文壇諸家寫像詩(二十二)

李文元

題記:若非古州祖先一代代文化精英之創造與積累,便無平定''文獻名邦''之品牌;若非當代平定文壇新秀,對其內涵不斷增磚添瓦,修茸創新,此一品牌便不會延續存在。吾愛這塊生我養我之土地,更愛她哺育並成就了的文化人。此為吾寫''為九關當代文壇諸家寫像詩''之動因。然當代九關文壇之文化人物紛紛芸芸,可謂多多,以在下陋智,不可盡述矣,遂先以部分相知者為始而試謅,草成幾韻,以小遂吾願也!

在這些蹩腳詩中,難免有誇飾之嫌,姑作誇張視之可也。因任何大師大家,均相對於地域而言也。

 


詩畫賈永維先生著文

 

忘年同鄉永維君

文章邁世一才俊

杏壇執鞭有餘刃

教法理念穎脫新

一校之長篤運思

攀蟾折桂飛金鳳

場屋戰績負時譽

域外學子趨梧桐

 

憫天憂人含忠厚

家道薰陶鑄樸誠

不卑不亢嵌倔強

天性正直凝真純

 

醉心筆耕生靈感

寂寞如僧安清貧

博文強記蘊層厚

觀瞻敏銳見地精

才思驟敏激情溢

報端刊文似井噴

 

詩歌琅然響天音

散文幽奇奪人魂

小說妙構情跌宕

論文研考臻絕倫

 

萍蹤碎影彰正氣

筆酣墨飽頌國魂

飽蘸心智描鄉愁

繾眷追憶敘友情

百姓語言地氣旺

草根題材萬千景

恬淡素雅無雕飾

豪華落盡見清淳

娓娓敘事攻鋪陳

侃侃談道逼衛君

前文畫龍已牽魄

不期文末又點睛

文涵主旨立時顯

生氣煥然異彩增

看似平談藏獨絕

凡夫難效生花顰

 

長國石刻凋風韻

千年奧文玄妙深

聚文研鑿時空穿

一朝破解昭世人

 

烽火臺畔話崢嶸

對敵鬥爭塑原型

古村地靈出人傑

雖載小說事卻真

讀至英雄罹難處

悲情決壩涕泗湧

壯士受戮景慘烈

儼然孝孺懟皇兇

喪心病狂還鄉團

頑敵終蹈覆滅運

 

引人入勝迷不知

文窮仿覺一夢醒

妙作靈動意趣橫

讀罷其書思不窮

 

老朽緣交西家丘

美文旦晚怡吾神

每每觀文文皆好

及賞標格勝於文

胸懷豁達虛若谷

心湖見底一望澄

錦篇繡帙涵演廣

青峰一脈屹晉東

 


註:

1.「杏壇執鞭」六句:賈先生早年從平定師範畢業後,回石門口鄉中任教,因其有獨到的教學理念,在實踐中大有發揮,很快成為該校的教學骨幹,旋又升為該校校長。從而推行其獨特的教學方式,使該校中考成績分外優異,聲名在外,引得不少域外學子慕名前來就學。

2.攀蟾折桂:成語。喻一一攀登蟾宮,折取月桂。封建社會喻科舉登第。此則喻在賈先生任校長期間,石門口鄉中的中考成績每每在全縣名列前矛,使升入高中者大幅度陡增。

3.場屋戰績:「場屋」,本意為在打穀場上或院內蓋的供人休息或盛放農具的小屋。後借指科舉時代試士的場所。宋.王禹稱《謫居感事》詩:「空拳入場屋,拭目看京師」之句。此則借指今學生參加考試事。

4.「萍蹤碎影」句:指賈先生集詩歌、散文、雜文和紀實文學為一體的第一本著作一一《萍蹤碎影》。

5.衛君:指晉代學問家、道學家衛玠。《世說新語.賞譽》:「王平子邁世獨傲,少所推服,每聞衛玠言,輒嘆息絕倒。」劉孝標註:「玠別傳曰:玠,少有名理,善通莊老。琅邪王平子高氣不群,邁世獨傲,每聞玠之語議,至於理會之間,要妙之際,輒倒於坐。前後三聞,為之三倒。時人遂曰:衛君談道,平子三倒。」

此則喻賈先生於文中談論人間正道,條理分明,鞭闢入理,視角獨具,頭頭是道,且別有意趣,媲於衛玠。

6.「長國石刻」四句:「長國」,指平定縣石門口村307國道旁建於北齊時期的,歷史攸久的長國寺。寺內有當時大書法家燕州釋仙所撰書的(魏碑體)《李清報德造像碑》,此碑在國內有關金石典籍中多有著錄。賈在釋譯該碑文基礎上,進行了全方位的考證研究,並撰成《長國寺文化考記》之文,收入其所著《烽火臺》一書中。

7.「烽火臺畔」句:永維先生為平定縣石門口村小橋鋪村人。村以建於金正隆年間的小橋故名。該村乃一文化古村,人傑地靈,地處通京大道。村東北、西南各有烽火臺一座。1947年平定解放前夕,其村民兵組織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展開了一場與代表當時地主階級的反動組織一一還鄉團殘酷而複雜的殊死鬥爭,並最終取得勝利。故,賈先生以此為素材創作了一部中篇小說《烽火臺》,並以此為書名出版了集小說、散文、詩歌和考據論著為一體的文集《烽火臺》一書。

8.「儼然孝孺」句:孝孺,指明建文帝時曾「以侍講學士直文淵閣」之官的方孝孺。明靖難之變後,舉兵取勝的明成祖朱棣,命人從獄中召方孝孺,令其草擬即位詔書,孝孺不從,說:「死即死,詔不可草。」朱棣道:「即死,獨不顧九族乎?」方孝儒怒聲道:「便十族奈我何!」朱棣大怒,遂喪心病狂,下旨處死方孝孺親友門生十族共873人,此案駭人聽聞,慘絕人寰。方孝孺死法最慘,「先命人將孝孺的嘴割裂至兩耳,並割下舌頭,隨後處以凌遲之刑。」賈先生《烽火臺》中所描繪的本村民兵英雄劉寶堂被還鄉團抓住逼供時之不屈表現和被殺過程,堪媲方孝孺被戮時之慘況。

9.「西家丘」句:丘,孔子之名。傳說孔子西鄰不知其東鄰大學問家孔子之事。後用以比喻,在身邊就有學問淵博之人。此則化用成語「東家之丘」為「西家丘」,以喻我家鄉橋頭村西的小橋鋪村的賈永維先生,是一位學問廣博之人。

10.標格:猶規範、楷模、風度、風範等。唐.杜甫《奉贈李八丈判官》詩:「早年見標格,秀氣衝星鬥」之句。

11.錦篇繡帙:乃一成語。指華美的篇章。清.李漁《閒情偶寄.演習.選劇》有:「遂傳錦篇繡帙,沉埋瓿甕之間」句。

 

丁酉仲夏八灣山人

草於聚蘭齋








作者:李文元,號八灣山人,堂號為野村草堂、聚蘭齋,山西省平定縣橋頭村人。長期從事音樂創作和對鄉土傳統民俗民間文化的挖掘、搶救、整理、研究工作。音樂作品、文章散見於省、市、縣各類刋物。現為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三晉文化研究會、中國音協山西分會等會會員,平定縣民間藝術家協會名譽主席。


編輯:凡夫俗子



相關焦點

  • 【李文元老師民間文化專欄】
    >                   平定故事火                        李文元
  • 李文元【詩歌】​春怨
    平臺圖片部分來自網絡,如涉侵權,聯繫我們刪除如有疑問,請點擊《涼城文苑》公眾號「聯繫我們」查看詳情作者近期作品:李文元【散文】漫道拓跋珪公園
  • 王明倫:嶗山民間文化的傳承者
    王 明 倫> 嶗山民間文化的傳承者 <作為土生土長的嶗山人,王明倫對民間傳統文化有著與生俱來的熱愛。出生於60年代的他,童少年時代唯一的文化生活是大約一個月才能看上一回的露天電影。尤其是他的父親,更是裝了滿肚子故事,這讓他從小便得到了民間文化的薰陶。可惜這些優美的民間傳說都是口口相傳,精彩的故事往往隨著傳承者的逝去而銷聲匿跡。如何讓這些寶貴的文化遺產傳承下去?也就是從那時起,王明倫產生了用筆記錄下來的想法。從此他便處處留意,悉心搜集那些流傳於民間的故事傳說。這種積土成山的原始積累,為他後來從事民間文學工作打下了堅實基礎。
  • 朱立挺專欄丨「三皮絲」—解讀陝菜文化的密碼
    千百年來,文化的傳承不是空泛的。中國的四大發明創造了人類物質的歷史,而中國的飲食文化和文字卻創造了人類的精神歷史。歷史上的四大文明古國,僅剩下中國,原因在於文明的延續依靠的是文化和精神,依靠的是具體的民俗活動和日常生活。腸胃的記憶是很頑強的,是可以改變一個人的思維和信仰。
  • 文化祈新:關於疫後在線公共文化服務平臺建設的思考|專欄
    文化無法輸出,文化只能吸引。各級政府文化旅遊主管單位積極推出「在線公共文化服務」,充分利用各自便利條件,進行文化藝術創作、開展在線服務,豐富市民居家期間的精神文化生活,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今天我們的話題是探討政府主導下的「在線公共文化平臺」的場景構築問題,如何能夠讓線上公共文化服務更加深入人心,從而真正地實現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的目標?
  • 鼠來寶:鼠文化中的民間煙火
    灘頭年畫揭開了中國民間鼠文化可愛的面紗。現實中人人喊打的「害人精」,在民俗文化中變成靈性、富有生命力的象徵。 「鼠咬天開」出自中國古代瑞鼠文化,傳說天地混沌,老鼠騰空一躍,將天咬開縫隙,一道光撕開蒼穹,天,亮了。 古人崇拜瑞鼠,將它封為「倉神」「大耗星君」,每到年末,輪番祭祀。「老鼠嫁女」就起源於民間正月祀鼠的習俗,與浙江「打老鼠眼」、貴州毛南族「送鼠節」一樣,都是祈求鼠退人安,確保來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 舞出民間文化魅力記辛躍清晉中民間舞名家工作室
    在晉中這片廣褒的土地上,不同的生產方式、生活習慣、思想意識和審美情趣造就了不同地區形式豐富、品種繁多、奼紫嫣紅的民間舞蹈。發掘、傳承、發揚這些獨具特色和魅力的民間舞蹈便是辛躍清晉中民間舞名家工作室成立的初心和使命。「晉中民間舞蹈,源遠流長、多姿多彩,是數千年文化、藝術與美學的結晶。」
  • 白劍波專欄丨鏡糕
    據說這小小的鏡糕秦朝已有,始為宮廷食品,後流傳於民間。可見鏡糕的「祖籍」就在西安。到了清代初期,西安已有挑擔經營鏡糕者。當時陝西詩人王弘慶還有一首《詠鏡兒糕》詩:「柳蔭槐下清晝嘗長,鏡糕擔子亦生香。童稚兒女共笑語,且牽阿母欲一嘗。」從詩中不難看出,小朋友喜愛鏡糕也有久遠的歷史了。
  • 王子輝專欄 五千年前有煎餅
    關中夏收後,民間有一種用麥麵攤成的餅,卷著肉絲、土豆等葷素菜餚,現做現食的小吃,叫做煎餅,老少都愛吃。近來流行民間菜,「煎餅屋」不僅在西安飲食市場大行其道,就連賣煎餅果子的車攤也來往於大街小巷。王仁湘回顧說:「是1980年和1981年,先後在兩處仰韶文化遺址,發掘到數量較多一種形狀特殊的陶器,呈紅色和灰色,陶土加沙,上為圓形平面,下有三足或四足,底面有煙炱。發掘者稱這種器皿為『乾食器』,以為是『做烙餅用的鐵鏊的始祖』。」
  • 呂光東:博白縣民間文化藝術忠誠的保護者傳承者
    ▌呂光東:博白縣民間文化藝術忠誠的保護者傳承者堅守,是個情感色彩很重的詞彙,對某一個人或某一件事情的堅守,從選擇的初心到最終的不離不棄,是一個非常漫長而艱辛的過程。有一個人,堅守博白縣民間文化藝術保護和傳承30年,他就是博白縣民間文化藝術保護傳承和展演中心主任—呂光東。作為一名新時代藝術從業者,在堅守藝術行業的30年中,呂光東總說:「在藝術行業中,沒有看見自己的成績,只能說明我還需要繼續前行,默默堅守。」2018年,呂光東組織編排了桂南採茶戲《綠珠女》,以戲帶人、以戲帶功,一戲一傳承,讓桂南採茶戲立得住、傳得開。
  • 中國民間的觀音信仰是中印文化交融的結果
    ,它歸屬於中國的民間宗教信仰體系,不為正統佛教所認可,是印度大乘佛教文化(以顯教為主體)與中國儒家文化和道教文化對話的結果。在這種觀音信仰體系中,中國文化對印度佛教文化進行了徹底的改造,成為一種以中國文化為主體的觀音信仰體系。 在中國民間信仰的領域裡,儒道文化同印度佛教文化在觀音信仰方面的對話是通過不同於正統佛教領域的許多不同方式來進行的。
  • 高忠嚴:中國民間謎語的源流特徵與文化價值
    民間謎語本身包含的各種知識也是地域文化的承載、民眾集體記憶的表達,具有豐富的社會文化價值。一、謎語、民間謎語、燈謎相關概念辨析。朱自清在《中國歌謠》中指出中國謎語是一部「天物志疏」,可見謎語包含範圍之廣。
  • 王子輝專欄 | 伊尹故裡在合陽
    『有莘』,是當時一個小國,其地舊日民間相傳即在今夏陽。好多年前,我舌耕合陽,曾遊夏陽,還見過刻有『伊尹耕處』字樣的石碑」。看到楊春霖教授文章後,又查了當時出版的《河南菜譜》序言裡提出「伊尹是河南陳留人」的說法後,兩相對照,分歧明顯。為了弄清真相,立刻轉請合陽縣飲食公司的同志進行考察,並拍了一組照片,搜集了些傳說,存錄待考,就正於海內學者。
  • 靖遠的民間文化——黃河戰鼓
    作為一種古老的傳統民間藝術,黃河戰鼓的主要器具有鑼、鼓等,配合道具有門旗、彩旗、令旗、鼓車、四龍黃河戰鼓表演等。黃河戰鼓以叨喳子的形勢口傳。北灣鎮高崖村李臺社李乃興,早年在他外爺家裡讀私塾,李乃興的外爺是現在天字劉家先祖,曾經任蘭州永登縣縣令,後移居到天字村,並建有劉家大花園,當時各地名流途徑北灣居住他家。李乃興小時耍社火,也學了黃河戰鼓。
  • 優秀的鄉賢文化人才——民間文化的熱心人、原公鎮鄉賢文化促進會副會長尚志龍
    尚志龍,城固縣原公鎮農民,原公鎮鄉賢文化促進會副會長,城固民間文化熱心人2000年自費走出陝西到四川樂山進行文化交流學習。
  • 民間戲曲文化,構成了獨具特色的雕塑藝術
    戲劇臉譜雕塑,彩繪雕塑,廣場雕塑唱戲人物雕塑,傳統文化雕像,人物銅雕像戲曲對於中國文化,意義尤其重大:不僅一般地形成中國文化的價值體系,而且最終鑄成中國文化的詩性特徵和人格魅力。戲曲文化雕塑,國粹雕塑,彩繪雕塑
  • 海陸豐民間「虎獅」以及武術文化
    民間武術與民間獅舞、麒麟舞等緊密結合集中體現在春節舞「虎獅」、「盤五彩」之中,是汕尾民間文化的一大特色。本文在深入調查的基礎上,結合作者多年習武、傳授民間武術的實踐經驗,初步考證了汕尾市民間武術傳承至今的主要拳種的風格和特點,介紹了汕尾武術界在傳承的基礎上創新的兩種拳種:黃氏子母韌拳和莫家拳。為進一步弘揚汕尾民間武術文化,團結武林中人,創建和諧社會服務。
  • 利用民間故事,在家庭教育中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民間故事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藝術瑰寶,曾是家庭生活中日日流傳的文學形態,然而在全球化浪潮的衝擊下,民間故事在社會進步的同時卻被遺落了下來,尤其在家庭教育領域。讓民間故事回歸家庭教育,從依託繪本講述民間故事,遊戲互動表演民間故事,動畫影音再現民間故事,走親訪友搜集民間故事四個方面重拾遺落的民間文學,在家庭教育中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民間故事因其表達的口語化,內容的傳奇幽默性,與幼兒生活結合密切等特點,而深受幼兒喜愛。
  • 創雅文化古典音樂免費專欄段召旭第一講《獻給愛麗絲》
    創雅文化在你的印象中,古典音樂是什麼樣子的呢?我們將對感興趣的夥伴們免費開放古典音樂基礎知識分享專欄 歡迎訂閱!創雅文化古典音樂專欄段召旭鋼琴家、中央音樂學院博士、北京師範大學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三聯中讀古典音樂專欄籤約作家
  • 科普 | 潔淨與危險:民間文化中的月經羞恥
    在一些民間文化中認為,女性經血是汙穢的、危險的,因而女人的身體也是骯髒的、會招來災禍的,所以在這種影響之下,月經已然變成了一種「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