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19坎城最佳影片公布到那張主演的眼睛都被打上了白條黑條的海報,就開始期待奉俊昊導演的《寄生蟲》(又名寄生上流)。幾個月過去,終於看到完整版本,兩個多小時的電影,看完只有驚豔和五味雜陳的感覺。坎城最佳電影實至名歸。這部集結了優質導演和實力演技派演員,再加一個犀利又耐人尋味的故事,構成整部電影的優質基礎,看完只有四個字要說:一定要看。
演員的名字代表著自己的一種影片風格,宋康昊主演過的大部分影片都有一個非常明顯的特點,那就是深刻。這部《寄生蟲》同樣深刻,故事情節各種出奇不易,讓人在一種完全沒有準備的情況下跟著電影的引導一步又一步朝著最深處體驗了一把人生中的各種味道。這些味道,在生活中斷斷續續、錯綜複雜同時又揮之不去。這些味道像擺脫不掉的苦辣酸,即使再偽裝再從容,有些別人看不見的東西,還是可以通過味道散發出來。
宋康昊演的爸爸對孩子是慈愛的,只是生活中慈愛不等於能力和經濟實力,生活有時候迫使一個人不得不看起來無能又窩囊。一家四口住在半地下室裡,給人最直觀的壓抑之處是兄妹兩個人在電影一開始就滿屋找信號,最後在一處十分不恰當的廁所角落找到了一點信號,從而繼續他們為披薩店摺紙箱的工作。另外的一幕就是,總有一個醉漢半夜站他們半個窗戶外頭撒尿;這裡的味道不是尿味,而是窮困之味。
這樣一個家,遇到一個可以矇混到上流生活中的機會,於是,接二連三帶四,一家四口以不同的身份、用不同的近乎卑劣的欺騙手段進去。這裡的味道除了辛辣還有為了生活不擇手段的邪惡之味,像劇中的媽媽所說,如果我有錢我也會善良。但是,那只是如果。不過,儘管他們用偽造的身份、偽裝的博學有用的樣子,在成功之後良心上的不安還是有所表現的。
尤其是宋康昊飾演的爸爸,流露著對別人的抱歉的樣子,憨厚又害怕失去,小心翼翼,人性之味。當另外一個以寄生的狀態寄生在李善均飾演的社長地下室的兩口子出現,兩家人的窘迫火拼一起,除了互相的威脅還有同病相憐的苦澀。在一種溝通不暢的狀態,一場惡戰。最後在雨夜,用了一種蟑螂怕見光的驚悚緊張味道暫時結束一場鬧劇。
寄生在別人豪宅裡的六個人,像影片中說的那樣,主人不在,他們可以各種幻想,主人突然回家,他們則得像見光的蟑螂一樣到處鼠竄藏好。這一幕在劇中用了一種特別的尷尬又極其危險的鏡頭呈現出來。宋康昊飾演的爸爸帶著崔宇植飾演的兒子以及女兒躲在茶几下,李善均飾演的男主人和趙茹珍飾演的女主人在沙發上親熱。這裡最尷尬也最無處躲藏的尷尬的味道…
最後,讓整部電影的詭譎又合乎常理的地方是一種窮人身上的味道。這種味道在影片中比較明顯的出現過四次,一次是家裡的小少爺聞到了宋康昊飾演的爸爸身上的味道和其妻子的味道甚至包括女兒的味道都一樣。第二次出現在男主人跟女主人沙發上親熱前聊起來的味道。第三次出現在女主人乘坐豪車時。第四次是致命的,就是在地下室精神失常的人出來殺人後,男主人拿車鑰匙味道了他不喜歡的味道。
這一種是整個影片的推動點。那種揮之不去的味道是窮人的味道,只有一種洗衣粉的味道,帶著半地下室擁擠又潮溼的味道,是種長年累月滲透到身體裡的窮困味道;也是讓人擺脫不掉的偽裝不了的自卑的味道…於是,當宋康昊飾演的爸爸,在女兒被捅傷後跟精神失常者打鬥。結果,因為男主的掩鼻子動作,讓他惱羞成怒,積怨已久爆發了不理性的殺意。
整部電影呈現出來的故事,像九曲十八彎,跌宕起伏,連環精彩,意想不到的鏡頭和情節像珠子一樣鑲嵌在電影中。比如詭異的地下室,比如低矮空間裡的馬桶,比如那塊有象徵意味的轉運石頭。也是影片最後,才以自己的視角看懂了《寄生蟲》海報中演員們為什麼會用白馬賽克和黑馬賽克擋住眼睛。
也許是生活用眼睛看到的和看不到的是完全不同的,生活在白色裡的人格生活在黑色裡的人在意的東西也是不同的。當兩者戲劇化的出現同一個空間,各種悲劇會在不經意間演變著…最佳影片的確很有味道,能在其中看見某種意義上的自己,箇中掙扎,讓人在不吃力的狀態下想的很多。好影片都這樣,不強行讓你更懂,只讓隱約的東西在心裡隱約的出現一下,好提醒自己該怎樣得到自己想要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