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劇之父埃斯庫羅斯

2020-12-24 江山52

埃斯庫羅斯 (前525/524一前456/455)出生在雅典貴族家庭。 在他的青年時代 ,正逢希臘人反抗外族侵略者的希波戰爭,他親身參加了這場保衛祖國自由獨立的鬥爭,並寫下了許多充滿戰鬥激情和英雄氣概的愛國詩篇。這些經歷對他創作有很大影響。

埃斯庫羅斯一生共寫過 90部悲劇 和 "羊人劇",但流傳下來的只有 7部悲劇 :《乞援人》、《波斯人》、《七將攻忒拜》、 《被縛的普羅米修斯》、《阿伽門農》、《奠酒人》、《報仇神》。在這 7部作品中 ,有 6部的素材取自神話,而後 3部則是今天見到的希臘悲劇唯一完整的"三部曲",總名為《俄瑞斯武亞》。他一生中有52部劇獲獎,其中13部獲頭獎。他奠定了悲劇的基礎,被恩格斯稱為「悲劇之父」。

《被縛的普羅米修斯》中的普羅米修斯是一個破壞舊秩序的革新者。他盜火給人類的原始動機是為了反抗神界的暴君——宙斯的壓迫力量,破壞神界的舊有秩序。這種行為,必然要受到以宙斯為代表的統治力量的鎮壓。宙斯派火神赫淮斯託斯帶領威力神和暴力神把普羅米修斯用鐵鏈鎖在高加索山的峭壁之上,並讓鐵匠神用沉重的鐵錘敲打他的胸膛。河神俄克阿諾斯來看他,勸他與宙斯和解,他拒絕了。普羅米修斯顯然是被埃斯庫羅斯塑造成了為人類造福的最偉大的英雄,作者在這一人物形象中寄予了極大的熱情。這是一出英雄悲劇,是「歷史的必然要求和這個要求的實際是不可能實現。」

《俄瑞斯忒亞》源於一個古老的「血親復仇"故事。阿特柔斯的弟弟誘姦了他的妻子。為了報仇雪恨,阿特柔斯殺死了他弟弟的兩個兒子,並做成人肉宴席來款待他弟弟,後來又娶了弟弟的女兒,並收養了弟弟的另一個兒子埃吉斯託斯。他的這些行為觸怒了眾神。阿特柔斯的兒子阿伽門農後來擔任了特洛伊戰爭中希臘大軍的統帥,為了平息神怒,保證順利東徵,他不得不殺死自己的女兒用來獻祭,但這一行為又激起了他的妻子克呂泰墨斯特拉的憤怒。悲劇的第一部《阿伽門農》就是寫特洛伊戰爭結束之後,阿伽門農攜帶被俘的特洛伊公主卡珊德拉平安歸來,卻被他的妻子及其姦夫——阿特柔斯弟弟的兒子埃吉斯託斯合謀殺害的故事。第二部《奠酒人》寫數年之後,阿伽門農的兒子俄瑞斯忒亞得到阿波羅令他為父報仇的神示,秘密還鄉,殺死了他的母親及其姦夫埃吉斯託斯的流血事件。在第三部《報仇神》中,因為殺死了自己的母親,俄瑞斯忒亞被復仇女神們緊追不放,他逃往德爾斐神廟,阿波羅為他洗清罪名。莎士比亞《哈姆雷特》就有這個故事的影子。從這裡可以看出戲劇的傳承性。也可看出戲劇的衝突、緊張、曲折。引起恐懼和憐憫。戲劇的要素:衝突、曲折情節、個性人物都由埃斯庫羅斯的悲劇形成、展開了,所以說他是悲劇之父。(原創)

相關焦點

  • 新雅實踐 |《埃斯庫羅斯悲劇集》:奧瑞斯提亞與弒母的審判
    以下兩個主題的解讀整理自陳中梅譯《埃斯庫羅斯悲劇集》和西蒙·戈德希爾著《奧瑞斯提亞》1、 「對」與「對」的抗爭    希臘悲劇的精髓在於戲劇化地凸顯了道德力量在一定範圍內的「對」與「對」的抗爭。希臘悲劇不是「壞人」戰勝了「好人」,而是「對」與「錯」根本無從判斷,「善」與「惡」彼此包含交融,因而展現出來的是「對」與「對」的抗爭。    在埃斯庫羅斯悲劇中,「對」與「錯」(同樣,「公正」與「邪惡」)並不是孤立和封閉的概念,因為「對」中往往包含「錯」的基因,而「錯」也往往具備一定程度上的「對」的理由。
  • 埃斯庫羅斯被高空墜物砸死,胡兀鷲嘴裡叼得是啥,秘密揭開是這樣
    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埃斯庫羅斯是古希臘史上最偉大的悲劇作家,素來有「悲劇之父」的美譽,代表作有《被縛的普羅米修斯》、《阿伽門農》、《善好者》等。作為古希臘城邦中的名人,埃斯庫羅斯受到了平民的歡迎,他每去一個地方,都有大量的崇拜者跟隨。可即便如此,埃斯庫羅斯還是在心底有一絲不可名狀的隱憂,於是他專門拜訪了希臘城邦中最著名的佔卜者。
  • 希臘三大悲劇作家之埃斯庫羅斯
    古希臘三大悲劇作家分別是:埃斯庫羅斯(Aeschylus)、索福克勒斯(Sophocles)和歐裡庇得斯(Euripides),他們創作了很多劇本,這些劇本中的人物很多就取材於古希臘神話,但是切入點可能會和古希臘神話不一樣。劇本中的主角主要不再是神,而是人,所以了解一下他們的作品對我們理解古希臘神話中的人間大有裨益。
  • 古希臘三大悲劇詩人分別是誰?
    1、埃斯庫羅斯(古希臘悲劇之父):創作70部悲劇,只留下7部①《波斯人》:現存希臘悲劇中唯一取材於現實生活的一部作品
  • 古希臘三大悲劇大師了解一下-9月23日-聊個今天
    他與埃斯庫羅斯、索福克勒斯合稱古希臘三大悲劇作家,作品被稱為愛情創奇悲劇。他的悲劇懷疑神,鼓吹平等,呼籲女性地位,在當時不僅不符合觀眾的口味,也不被當局容忍。本期扮演中,丁主播出演歐裡庇得斯演繹三位大師的不同風格。今天的節目時長大概22分鐘,適合上學路上或臨睡前家長和小朋友一起收聽。
  • 悲劇並不是「悲劇」:藝術明珠古希臘悲劇到底想表達什麼?
    1、埃斯庫羅斯埃斯庫羅斯是古希臘悲劇詩人,與索福克勒斯和歐裡庇得斯一起被稱為是古希臘最偉大的悲劇作家,有"悲劇之父"、"有強烈傾向的詩人"的美譽。他在悲劇史上的地位與價值是舉足輕重的,他對於悲劇有許多首創性的貢獻,奠定了悲劇的發展範式。
  • 不知如何欣賞希臘悲劇想離場?專家教你這三招!
    今後,如果再看希臘悲劇,只會哭,那才是悲劇!認作者首先要知道古希臘有三大悲劇詩人——並非指他們的人生是悲劇,而是他們的作品!這三個人分別是埃斯庫羅斯、索福克勒斯和歐裡庇得斯。 古希臘三大悲劇詩人(圖片來源於網絡) 實在記不住三個人,埃斯庫羅斯一定要記住。他有「悲劇之父」的美譽,代表作有《普羅米修斯》和《阿伽門農》等等。
  • 《黨同伐異》:默片時代的巔峰之作與古希臘悲劇的內在聯繫
    之前,他一直在電影公司擔任攝影和編劇工作,最喜歡作家是狄更斯,他將大量的小說改編成為電影,被後世譽為「電影創作之父」。 《黨同伐異》是格裡菲斯電影拍攝生涯中,耗資巨大,花費心力無數的一部。拍攝時間長達一年半,200萬美元的製作費,動用6萬多名演員,原版時長480分鐘,成片220分鐘。
  • 加繆 | 我們的時代恰逢文明的一場悲劇
    我認為恰恰相反,探討現代悲劇在情理之中,理由有二。第一個理由:悲劇藝術的偉大時期,在歷史中處於相交的世紀,處於人民的生活同時承受光榮和危險的重負,現時悲慘而前途未卜的時刻。歸根結底,埃斯庫羅斯(古希臘悲劇詩人,他曾參加希臘和波斯戰爭,在馬拉松戰役中負傷,後來還參加過兩次戰役)是兩次戰爭的戰士,而莎士比亞也經歷了一系列的恐怖事件。
  • 你看那希臘悲劇雄偉的氣魄!
    我年輕的時候,最愛誇誇其談,便不知深淺地背出他在商務印書館出版的三大悲劇家埃斯庫羅斯、索福克勒斯、歐裡庇得斯的作品,居然在他面前班門弄斧起來。「你讀過希臘喜劇作家阿里斯多芬的作品嗎?」「沒有。」「亞里斯多德的《詩學》呢?」「還沒有。」
  • 《奧瑞斯提亞》:古希臘悲劇的奠基之作 | 薦書
    [英]西蒙·戈德希爾 著 顏荻 譯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2018-02ISBN: 9787108060471 定價:42.00元埃斯庫羅斯的三連劇《奧瑞斯提亞》是古希臘悲劇的奠基之作主要研究領域包括:古希臘悲劇、古希臘後期文學、古希臘文學接受史等,在古典學界享有崇高聲譽,其著作已被譯為十餘種語言出版。2009年當選為美國人文藝術與科學學會院士;2010年被任命為劍橋大學人文社科研究院John Harvard名譽教授;2016年當選英國社會科學院院士;現任劍橋大學人文社科研究院主席。
  • 薦讀 淺析莎士比亞的四大悲劇
    悲劇往往具有其獨特的魅力,古希臘時代的劇作家,如索福克勒斯、埃斯庫羅斯都以悲劇而揚名。一部《俄底浦斯王》被後人研究了幾千年也不能窮盡其中的奧妙,哲學、心理學、宗教觀念、人倫觀念各種啟示層出不窮。莎士比亞的悲劇是繼古希臘悲劇以來的又一高峰,他的作品猶如源源不絕的甘泉,總能使讀者從中得到知識的濟養和生命哲學的啟發。
  • 尼採:悲劇的誕生(1872) (一)
    體現在日神身上的同一個衝動,歸根到底分娩出了整個奧林匹斯世界,在這個意義上,我們可以把日神看做奧林匹斯之父。一個如此光輝的奧林匹斯諸神社會是因何種巨大需要產生的呢?誰要是心懷另一種宗教走向奧林匹斯居民,竟想在他們身上尋找道德的高尚,聖潔,無肉體的空靈,悲天憫人的目光,他就必定悵然失望,立刻掉首而去。
  • 顏荻評《閱讀希臘悲劇》《奧瑞斯提亞》︱悲劇為何要被閱讀?
    此標題似乎是說:悲劇是用來「閱讀」,而非「演繹」或者「觀看」的。這個與戈德希爾熱火朝天的舞臺事業看上去頗為矛盾的書名不免讓人疑惑:他為什麼認為希臘悲劇是要被「閱讀」的?他對悲劇的「閱讀」和他對戲劇作為表演藝術的熱衷又有什麼關係?要回答這兩個問題,我們需要先從戈德希爾對悲劇語言的持續關注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