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像碧玉一般珍貴!
原創文章、新書資訊、必讀書單等,伴你成長
昨天晚上十一點半,朋友小A讀完斯·茨威格的《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之後,火速微信轟炸我,吐槽到凌晨一點。之後我們得出統一的一個結論——不愛自己的人擁有愛情是一場災難。
茨威格筆下的這個女人,從還是女孩的豆蔻年華到為人母的艱辛歲月,R作家都像趕不走的執念一樣牢牢地抓著女人的心——還是女孩的時候,讀書寫作、苦練鋼琴是為了引起他的注意;成年以後獨自回到維也納,日日在作家住所附近徘徊,是為了能見他一面;神魂顛倒的三日過後選擇離開,擔心自己的一腔愛意成為作家的累贅與負擔;為了與作家的孩子能有好的教育,委身於一個個有錢男人的身下;一生拒絕愛慕者的求婚,只為保持自由之身以便當作家想起她時,可以不顧一切地奔到他的身邊……在女人的愛情裡,只有R作家,根本沒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女人的一身力氣全部獻給作家,不論是年少時讓自己變優秀的力量,還是中年生活的動力。她的人生沒有什麼留給了自己,就連愛,也沒有分給自己一點點。我想對那個無聲無息、痴痴地愛了作家一輩子的女人說——先學會用愛澆灌自己,讓自己成為一個美好的人,才能夠吸引同樣溫暖的人,讓自己的生活幸福。投入更多的愛和熱情在自己的生活,生活才會回饋你更多的美好。以浪漫又文藝的眼光來看,女人以一腔孤勇無聲無息地愛了作家一輩子,直至彌留之際寫下的一封信也僅僅只是讓作家回憶起一些情感上似有似無的蛛絲馬跡。以我或許稍有些現實的觀點來看,這樣的愛情一點也不美麗。在女人的世界裡,僅僅是R作家的一個眼神,她在這場感情裡整整唱了十幾年的獨角戲。這樣近乎狂熱的感情讓她看不到生活的別的可能。難道女人的生活不能有別的可能嗎?曾經的她是一個擅長寫作和鋼琴的美麗少女,如果不回到維也納,她的人生不會急轉直下。就算是在生下與作家的孩子以後,她也有機會去迎接穩定的生活,可是為了作家她又放棄了。在這樣一次又一次的選擇中,她或許是得了一種病,一种放不下心中執念、以至於不知自愛的病,成為了一個偏執地追求心頭「白月光」的病人。看過一本書,是這樣說的:人的一生就像一個杯子,杯子裡的水是給自己的愛,只有當杯子裡的水裝滿了,溢出來的部分才應該是用來愛別人的。身邊的很多女性朋友,年紀說大不大,但也不是學生的懵懂時期,天天在朋友圈發著:我的戀愛什麼時候來敲門?就算是虐戀情深也可以啊!怎麼我的愛情還在迷路?我沒有直接在動態下面回復,但是心裡有些想法:親愛的姑娘,先別著急你的愛情,看看你的生活吧——小小的房間裡,衣服、化妝品堆得亂七八糟;深夜不睡,白天不醒;永遠在社交平臺上羨慕著別人的光鮮,焦慮自己的不足;健身視頻全都在收藏夾落灰;偶爾有的興趣愛好都是三分鐘熱度。生活就像地上的落髮,簡單瞟一眼好像還過得去,定睛一看,一地的凌亂。男孩女孩們追求明媚燦爛的感情時所帶有的活力和元氣,永遠會讓我感到美好。但我也時刻想著:如果自己的生活都沒過明白,就著急把另一個人拉進生活裡,這不是添亂嗎?小A一直是我生活中相當佩服的女孩。她總是認真且富有熱情地過好每一天——組裡的採訪、撰稿、編輯她樣樣都拿得出手;自己運營的公眾號也有模有樣;每個星期有固定的閱讀時間,還會認認真真地寫好讀書扎記;最近又報了個瑜伽班,有空了就去健身房揮汗如雨。這樣的她在我看來或許每天都忙得腳不沾地,但是一天的晚些時候還能看見她和異地的男友視頻,氣氛甜蜜。小A的男友當然不是發朋友圈求來的。一次跨省交流會上,我們這些旁觀者看得清楚,小A結束了臺上的發言以後,這個男生趕忙問工作人員要了發言女孩的聯繫方式。我的朋友經常跟我說,總是能在網絡的任何一個社交平臺上感受到大家對於「單身狗」濃濃的惡意。我說我還能感受到「單身狗」對於自己深深的擔憂和焦急。也許是社交平臺內容的影響,「單身狗」身邊的氛圍就是——全世界都在甜蜜蜜地談戀愛,除了你自己。這樣的情況無疑更加加深了他們對於一份感情的期盼程度。不是說這樣的期盼不好。追求美好是人們的天性。同時,對於心之所向的勇敢追求和不懈努力,也是人性中閃閃發光的一塊寶石。所以,我總是能看到男生或是女生著急脫單的發言,就像是茨威格的故事中的女人一樣,他們也在追求著一份讓人沉醉的感情。我想說:別急,先讓自己沉靜下來,變得優秀,再去遇見另一個配得上你的人。你可以去健身、可以去學畫畫、可以簡單的做手帳、可以重新拿起學生時代沒看完的書,或者是下班之後買一束小小的滿天星,這都是愛生活、愛自己。雖然很簡單,但都是對自己的珍惜。也只有這樣,渾身充滿溫暖的你才會遇見一個同樣陽光的人。《初戀那件小事》是我很喜歡的一部泰國電影,劇中的女主角因為自己對學長的喜歡,做了很多自己不擅長的事,取得了從前根本想都不敢想的成就,成為了更加優秀的自己。我喜歡你,但我更喜歡我自己。在任何熱切的情感面前都不要忘了自己的重要性。本文為「碧讀好書」原創,好書像碧玉般珍貴!提供原創文章、新書資訊、必讀書單等,伴你成長!👇點擊「閱讀原文」進入人生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