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盤點你擁有的物品清單,小到梳子,大到電器。 你會驚奇的發現,你擁有的物品超過你想像的多。
2. 記錄某日常一天,你從早到晚經手使用過的所有物品及次數。
3. 對比第1.2點,你會發現,你每天常用的物品不超過你所有物品的20%。如果扔東西你捨不得,那就考慮為什麼留下這件東西?
4. 用100 的現金,換你即將購入標價100的物品——願意,表明你不是真正需要,不買。 用100 的現金,換你即將購入標價100的物品——不願意,表明這是必需品,可買。 必須的,再貴也買。不需要的,再便宜也不買。
5. 便宜的東西,只有在買的那一刻是開心的,用的時候沒有一天是開心的。 高質量的東西,付錢那一刻是心疼的,用的時候每天都是快樂的。
6. 不要總覺得留著以後能用上,如果近1年都沒用過,基本以後也用不上。
7. 樂器、攝影這些愛好,先嘗試起來,1個月後確定自己可以堅持,再下手買設備。
8. 不要買自己無法承受的東西。比如,毫無積蓄就想分期買車買包買最新的電子產品。
9. 別高估了自己的意志力,被物質所困。比如,花5000塊辦的健身卡,畢竟挺貴的,每天都在去和不去中糾結。
10. 逛超市有目的、列清單,就不會剁手一些自認為需要的東西。 想買的衣服、包包可以放購物車裡,等過一個星期再去看,發現並沒有強烈的購買慾了。
11. 沒有什麼是必須囤貨的(紙巾、洗髮水、面膜、沐浴露),現在網購、超市,缺的東西很快可以買到,沒那麼緊急。
12. 囤貨看似省錢了,其實,洗髮水用膩了那就多擠一點,抽紙還好多,那就一次抽2張…反而造成了浪費。
13. 買有可替換裝的產品,比如替換裝的洗衣液、替換裝的沐浴露。
14. 拒絕單一功能的物件。比如煮蛋器(鍋代替)、電燉盅(鍋代替)、廚房計時器(手機)、鬧鐘(手機)、日曆(手機)。
15. 重複功能的東西只留一件。新入一件東西時,扔掉一件已有的類似功能的物件。 放二手平臺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但是不要花太多精力,買家討價還價也費時間。
16. 要學會精簡,收納是其次,當你的筆精簡到2支,你就不會想著要買筆筒把他們收起來。
17. 能入櫃的都入櫃,不要擺在檯面上,凌亂還落灰。每個物件都有它特定的空間位置,用完放回原處會省很多時間。
18. 少點外賣,點外賣少要一次性餐具。
19. 買菜儘量傳統菜場,超市的菜包裝過度,錢都花在包裝上,而且不環保。
20. 上班沒時間買菜的可以一次性去菜場囤5天食材,過秤後直接裝自帶的帆布袋。
21. 不要為了贈品去買東西。
22. 3分鐘能搞定的事情,立即動手去做。
23. 旅遊景點的東西不要買,基本不是必需品,質量也一般。
24.不要有「來都來了,總不能啥也不買吧」的心態。
25. 不要相信營銷號「女人就該對自己好一點,然後忽悠你買買買」的話。
26. 皮膚狀態多半是天生的,單純的護膚品不要期待驚豔的效果。
27. 不要看見同事、舍友都買,就想買,你不是需要那個物品,只是欲望作祟。
28. 不要為了體現「合群」,去買一些不太需要的東西。比如,湊單。
29. 如果家人伴侶不理解你的極簡行為,那麼先從自己的空間開始,慢慢影響他們。
30. 清理通訊錄聯繫人,200個聯繫人,也比不上2個摯友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