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子》|萬物皆有靈

2021-03-02 終南影話

《玉子》是一部由中美合拍的科幻電影,奉俊昊執導,蒂爾達·斯文頓、保羅·達諾,安瑞賢等主演。該片講述了為了緩解全球的飢餓問題,米蘭多公司研發了一種超級豬,它將配種的26種豬仔,分發到全世界各地的農民飼養,帶著使命出生的超級豬"玉子"和小主人公美子一起長大。十年後,米蘭多將舉行盛大的頒獎典禮評選最優秀的超級豬,玉子被拖回了美國紐約總部,美子便以身涉險踏上了尋找玉子的徵程,並被捲入了意想不到的陰謀。

1、 對權力的鬥爭與妥協

影片聚焦於美子、動物保護公司、米蘭多公司三方勢力,正派、反派臉譜化特徵明顯。美子作為玉子的營救者,一直致力於與米蘭多公司進行鬥爭。在營救過程中,一連串的追逐戲在成功救出玉子之後持續到了地鐵站的商業街中,美子帶領玉子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橫衝直撞,警察手持麻醉槍,被動物保護組織用雨傘攔下,奉俊昊用黑色幽默的方式將英雄主義的色彩描寫的淋淋盡致。而一直幫助玉子的動物保護組織,在與美子產生意見衝突時,卻諷刺的出現倒戈,為了自己的利益,故意翻譯錯誤的信息,他們只是一種表面的虛假的善意。

而米蘭多公司代表電影世界裡既有的權力秩序。影片開場,便是米蘭多公司負責人露西的一場高亢激的演講:「我們需要奇蹟,然後我們發現了一個跟這隻超級小豬,打聲招呼吧,他是個又漂亮又特別的小生物,是奇蹟般的在一個智利農場裡被發現的,我們將寶貴的小母豬帶回利桑那的米蘭多農場,培育出26頭奇蹟小豬,他們在地球上獨一無二」開頭這段看起激昂的演講,其目的本質上是為了將轉基因「超級豬」包裝成綠色健康的項目。

當南希接手米蘭多公司以後,取消了之前妹妹露西的實驗,將所有超級住屠宰生產,變成豬肉銷售。美子和動物保護組織趕在玉子被殺之前,用早前爺爺給他做嫁妝的小金豬買下了玉子。

影片結局雖然玉子重新和美子回到了家園,但其解決過程還是走向了一種看似平靜對權力的屈服與妥協,即美子遵守了南希的商人準則,用等價交換的方式買回了玉子。

二、「鄉村-城市」文化衝突

在影片的前半段,導演奉俊昊向觀眾呈現出一種烏託邦式的田園生活,在這座風景秀麗的深山裡,美子和爺爺遠離城市和人群,自給自足,常年的朝夕相處使玉子和美子產生了深厚的友誼。當美子從懸崖上垂下來時,玉子用自己拯救美子;玉子喜歡吃柿子,美子便將掉落在地上的柿子扔進嘴裡;在晚上,美子也會鑽進玉子的懷裡睡覺。影片前半部分用了相當一部分筆墨來描寫玉子與美子之間的感情,設計了玉子與美子不可分割的微妙情感,這種人與動物超脫的情感,賦予了玉子對美子超脫的意義。

在空間上,綠意盎然的山區和冰涼冷漠的城市,這既是現實的寫照也是孕育兩種意識思維的土壤,影片空間橫跨韓國和美國,玉子在韓國出生,被召回美國,最終回到韓國,空間的轉向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二元對立。美國洛杉磯剛硬而冰冷的工廠,代表著城市的現代文明,威嚴卻不近人情。韓國幽靜而綠色的村落,則是田園鄉村的代表,兩者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三、對於生態反思

隨著工業社會的發展與環境的惡化,越來越多的生態電影開始出現在銀幕之上。生態電影的定義為:以生態思想為主導的一切反思人類生存現狀的電影。《玉子》的海報主體由一個女孩牽著一隻巨型豬的剪影構成,豬的背上背著一整座工廠,整個背景呈現出灰濛濛的影調,毫無生氣,整體海報帶有濃厚的生態憂慮與生態反思意味。

米蘭達公司的:」只要便宜好吃,就有人買。」充滿了對諷刺,當社會工業發展,人口膨脹越來越嚴重,而資源卻越來越匱乏,當面對生態與發展之間的巨大矛盾,我們是選擇袖手旁觀,還是奮起反抗,試圖尋找一個平衡點?

總結

導演奉俊昊藉助於玉子,將對於社會的思考融入其中。整部影片充滿黑色幽默,探討了當下社會秩序中對於權利的鬥爭與妥協,對鄉村與城市二元對立的文化衝突以及充滿了對生態的反思。

一影一話  譜人生虛實

俱是覆舟風雨 書字可抵愁

西安建築科技大學

戲劇與影視學

終南影話  電影小組

相關焦點

  • 萬物有靈皆有愛——經典動畫《犬夜叉》穿越時空的愛戀
    動畫《犬夜叉》是根據高橋留美子所作,由小學館出版的同名漫畫改編,由日本讀賣電視臺和SUNRISE動畫公司製作,共193集,其中在2000年10月~2004年9月播出167集於2009年10月~2010年3月追加播出26集《犬夜叉完結往篇》。
  • 小閒畫畫:萬物皆有靈(第一集)
    動物園裡要開大會,動物們蹦蹦跳跳全來了,有小腦斧,小兇許, 小海疼,發福蝶,大lai流,強勁怒,大蟒鞋,大ne魚, 大西幾,小白去,陀寥,大帶許,大窮貓,大諾陀,大你魚,丹鼎貨,小烏堆, 沒發怒,大飛饢, 小猴幾,大森森,小nia幾, 大雞居,小福泥,小蜜哄, 毛毛窮……萬物皆有靈
  • 《變身特工》萬物皆有靈
    3、沃爾特雖然年輕,但是他有愛心,相信「萬物皆有靈」,認為:世界上沒有好人和壞人,只有人。所以他告訴蘭斯,鴿子有鴿子的優勢。不要看不起他們。最後寧願自己死,也要救反派機械手。我並不覺得沃爾特聖母,他點醒了蘭斯,點醒了機械手,點醒了很多人,包括我。4、蘭斯是世界上最棒的特工,所以他自負、高傲、習慣於單槍匹馬,不喜歡與人為伍。
  • 萬物皆有靈,草木亦有心。
    心如止水鑑常寧 見盡人間萬物情 萬物皆有靈,草木亦有心。
  • 萬物皆有靈,機器人也行?
    萬物皆有靈在亞洲和非洲都有跡可循,但事實上全世界都有這種思想,只不過掩蓋於傳統的官方宗教之下。實際的數字和地理覆蓋面積顯示,信仰自然神靈的人遠遠多於一神論者,畢竟一神論也只是另一種隱秘的泛靈論而已。試著在新奧爾蘭生活一段時間,那裡的巫毒文化會讓你感覺到萬物有靈論依然存在,並與天主教這種主流宗教交織在一起。
  • 萬物皆有靈,請多一點敬畏和感恩
    但是,我相信,萬物皆有靈。日本文化裡有這樣一種意識,神棲身於世界萬物。日本神道教有一個八百萬神的概念,在日本的街道上行走,你會很容易發現路旁有很多小小神社,這些小神社裡供奉著的神明各式各樣,兔子、貓狗等各種有生命的小動物都被恭恭敬敬地供奉著。無生命的東西同樣也被珍視著,比如,有這樣一個節日,人們把自己家裡用斷了的鏽了的彎了的針,插進豆腐或者魔芋裡,然後供奉在小小神社裡。
  • 萬物皆有靈,修行能看到靈魂!
    有一些機構研究靈魂,對瀕臨死亡的人稱體重,發現死後比死前的人體重減少了,多次實驗後,他們認為這個差額就是靈魂的重量,證實了靈魂的存在。有一些機構研究靈魂,用一種先進的、特殊的光學儀器,對著瀕臨死亡的人,發現死亡前有一個光亮的東西從人體中分離出去,不久,人便進入了死亡,他們認為是靈魂與人體的分離。
  • 插畫師 7leaf | 萬事萬物皆有靈
    栢哥今天想跟大家分享的這位插畫師——7leaf,有一種神奇的魔力,她可以將世間萬物都變成有靈魂的生命體,無論它本身是什麼!    對她來說,世間萬物皆有靈,看似平常的物什也有著自己的角色和靈魂。  而她則熱衷於發現這些神奇的靈魂,並以自己的筆尖構築一扇連接這個奇妙世界的大門。
  • 小閒畫畫:萬物皆有靈(第二集)不入空門,亦向佛心
    去雞窩裡逮雞,雞會又飛又跳、塵土飛揚、啊啊亂作一團,一隻雞被逮走了,剩下的雞驚魂未定,拉著長音咕咕咕咕,也許是在說:嚇死了嚇死了……又也許,是在為同伴嘆氣,這些雞每天結伴出門找食吃,傍晚結伴趕回家,天黑了睡在一個窩棚裡,它們應該是互相認識的,有感情的。萬物皆有靈,不可妄欺生,草木亦有心,靜念自生長。人為靈長,縱不入空門,當有向佛心。
  • 萬物皆有靈,人真的有靈魂嗎?
    修行的人用道法的標準要求自己,在否定自我中提高對靈魂的認識,進而達到「身神合一」,達到「靈與肉」的高度統一。人把思維的來源歸於大腦,是因為人的靈魂多數時候居住在大腦中,其實大腦是不會產生思維的,你把大腦中的所有組織進行解剖,你也找不到思維的存在。
  • 萬物皆有靈,天地不可欺,方便是修真——覺悟傳統文化興時態
    【萬物皆有靈,天地不可欺,方便是修真】——覺悟傳統文化興時態一、萬物皆有靈大自然是神聖不可冒犯的,人類只有敬畏、尊崇自然,才可避免大災大難。《史記·禮書》中曰:「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師,是禮之三本也。」人與自然的關係是血肉融合的整體關係,萬物都是由道生化演變而來,並無高低貴賤之分。而人類只有順其自然,萬物才可同生共榮,世界才能和諧發展。
  • 萬物皆有靈,寵物亦如是,你真的懂你的寵物嗎?
    人類作為萬物之靈有著自己豐富的情感,卻殊不知萬物皆有靈,動物也有著自己的情感,它們也會知道誰才是對它們好的人。寵物雖然不會說話卻用它們的獨特方式來表達對於主人的依賴和不舍。每個喜歡小動物的人,心裏面應該都會隱藏著一絲悲痛和遺憾。在我很小的時候,小到已經忘記了小時候過往的一切,卻偏偏對一隻鴿子難以忘懷。
  • 貴州遵義:萬物皆有靈,農人殺豬,狗狗卻衝過去叼走了屠刀
    沒想到大家把豬按倒要殺的時候,狗狗卻直接叼起屠刀就走,大家不禁感嘆「萬物皆有靈」!有網友惡狠狠地說「今年過年不吃豬肉,改吃狗肉!」生活在農村的朋友都知道,每當過年的時候,家家戶戶都要殺過年豬,寓意過一個肥年。
  • 天地萬物皆有靈,善待之則能天下安心,諸事和順
    人有雞犬放,則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矣。」楊伯峻先生這樣解釋:孟子說仁是人的心,義是人的路。放棄了那條正路而不走,喪失了那善良之心而不去找,可悲得很啊!一個人,有雞和狗走失了,便曉得去尋找,有善良之心喪失了,卻不曉得去尋求。學問之道沒有別的,就是把那善良之心找回來罷了。
  • 萬物皆有靈,每個生命都是珍寶
    首先,要有顆強大的心。因為,每天看到的不是萌到讓人尖叫的貓貓狗狗,而是一個個脫毛、缺胳膊斷腿、有嚴重的皮膚病……基本上都醜到爆或者慘到讓人不敢正視的小生命。其次,要很有經驗,能夠看得懂它們的情況,聽得到它們的叫聲。小動物的求助並不是直接跟你對話。
  • 「玉文化」有一枚玉,半生志趣
    然無論是蟲魚草木,風月山河,皆於玉中涅槃,讓更多的雅士,得以尋一方心之淨土,讓閒情志趣有處安放。 《禮記·玉藻》曰:「古之君子必佩玉,君子無故,玉不離身。」李白在詩中說「人非崑山玉,安得長璀錯?」、「儻辨美玉,君收白珪」等等。玉之美,在於其潤。地澤萬物,水潤四方。
  • 萬物皆有靈性,生命珍貴,請別傷害!
    為霜羽腫 - 為霜萬物有靈,大自然是神聖不可冒犯的,人類只有敬畏、尊崇自然,才可避免大災大難。《史記·禮書》中曰:「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師,是禮之三本也。」道教繼承了中華民族的這一優秀的傳統文化,並認為:「一切含識,乃至畜生、果木、石者皆有道性」。人與自然的關係是血肉融合的整體關係,萬物都是由「道」生化演變而來,並無高低貴賤之分。人類順其自然,萬物同生共榮,世界和諧發展。高士們以「道」觀物,而非以「我」觀物。
  • 品聊齋之蛇人:日久漸生情,萬物皆有靈
    話說東郡有一個蛇人以表演蛇戲為生,這個蛇人養了兩條蛇,一條叫大青,一條叫二青。所謂蛇戲,就是蛇人吹著笛子,而蛇會隨著笛聲的旋律在蛇人身上遊動,其中一條小蛇也就是二青額頭中間有個天生的小紅點,表演的時候特別的好看。也很有靈性,很乖巧,特別受人歡迎。第二年大青死了,蛇人就想再找條蛇給二青作伴,但一直都沒找到。
  • 關於萬物皆有能量
    頻率從高到低依次:無形物質:思想意識;有生命的物質:人和動物等,當然的人比動物的會更高一些;固體的物質:說花草樹木、桌子、椅子,包括像石頭,泥土啊。中國的古人講「萬物皆有靈」,無形的能量總比有形的能量更加具有威力,更具有高層次的力量和功能。這個圖是美國著名的大衛霍金斯博士,還有諾貝爾物理學獎合作者,共同經過30年臨床發現,人類各種不同的意識層次都有著其相對應的能量,振動的頻率,物理學的指數。
  • 和古燒自創「爆漿玉子燒」系列,引發玉子燒口味革新
    有一種吃貨,是無蛋不歡的雞蛋控。在萬物皆可小組的豆瓣裡,甚至有一個小組叫「我愛吃雞蛋」。正在看這篇文章的你,喜歡吃雞蛋嗎?今天,小編給大家安利好看、好吃還好玩的和古燒「爆漿玉子燒」系列。玉子,在日文裡是雞蛋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