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們會說「買東西」,而不說「買南北」?
是啊,為什麼我們會用「東」「西」這兩個詞來代表一切事物呢?今天在《半小時漫畫中國史》中看過了一個有關「東西」這個詞的傳說。
在唐朝的時候,長安是一個大都市,相當繁盛。在當時的長安,有兩個商業中心,一個是東市,一個是西市。
東市住的都是大官有錢人,賣的奢侈品居多。西市則比較平民化,油鹽醬醋茶等什麼都賣。所以,人們就會說「買東」或者「買西」,久而久之,就有了「買東西」這一說。
看完了書中的這個傳說之後,我又自己去上網搜索了一下,確實有這種說法。不過還有一種說法,是五行之說。東方屬木,西方屬金,二者合體,進而代表一切事物。
這是我看的第二套「半小時漫畫**」系列的書。第一套是和經濟學有關的,當時看那套書的時候,就覺得很有意思,覺得書中用比較幽默的漫畫,幫我們了解了一些難懂的經濟學知識。
這套「半小時漫畫中國史」系列的書也是一樣,讓我們用輕鬆的方式去了解歷史,不再讓我們有上學時的牴觸情緒。以史為鏡,讓我們更好地理解過去、現在和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