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藍天白雲,鳥語花香,小橋流水,田園人家,在浙江嘉興海鹽,坐落著目前國內核電機組數量最多、堆型最豐富、裝機最大的核電基地,被譽為「國之光榮」的秦山核電站。本期《跑者說》用奔跑的姿態帶大家來感受中國核電的生態美,科技之光。
以下對話內容為小編速覽摘編
詳細內容見視頻
主持人
在秦山核電站周邊跑步是什麼體驗?
人民網黨委委員、監事會主席唐維紅:
這個季節來秦山正好是最美的季節,橘子紅了,稻田一片金黃,在藍天白雲的襯託下非常美,海邊的白鷺在這兒自由地飛翔。
我是第一次接觸核電,除了是綠色能源外,還和老百姓衣食住行密切相關。
中國核電事業從這裡起步,時間不長,發展很快,很多技術都是自主研發,非常自豪。
主持人
您覺得什麼樣的環境適合跑步,或者能激發您跑步的欲望?
人民網黨委委員、監事會主席唐維紅:
有一條好的賽道,有一個好的氣候。
和秦山跑友交流,能感受到一代一代核電人是通過艱苦奮鬥,不斷挑戰,才走到今天。
主持人
怎麼樣理解核電在中國包括在我們日常生活當中,它所扮演的角色和起到的重要性?
中國核電黨委副書記杜運斌:
核電是一種清潔能源。1kg鈾-235釋放的能量,相當於燃燒2700噸標準煤。過去30年裡,中國核電一共發電超過一萬億度,相當於減少燃燒標準煤3億噸,植樹造林288萬公頃。
中國實現2030年「碳達峰」、2060年「碳中和」,核電是重要的生力軍。
中國核電人對清潔能源事業是責無旁貸的。
主持人
您怎樣理解把綠色發展這樣的目標貫穿在我們整個企業的發展當中呢?
秦山核電董事長、黨委書記黃潛:
秦山核電運行29年以來,從監測數據來看,周邊的環境,都是接近於本底環境。
周邊老百姓和我們挨得很近,他們在那裡種樹、種菜、種糧食。
打造中國核電城、零碳未來城,打造成零碳排放的重要能源窗口。
主持人
人民網在很多宣傳報導當中,也有過「綠色、發展、健康、長遠」這樣發展理念的報導,能不能跟我們分享一些。
人民網黨委委員、監事會主席唐維紅:
把中國生態文明、綠色發展的故事講好,是義不容辭的職責。
把各地的生動實踐濃墨重彩地展示出來。
回應百姓的關切。
主持人
您覺得用什麼方式能夠儘快讓大家接受核電,讓大家主動地去了解這方面的知識?
人民網黨委委員、監事會主席唐維紅:
核電科技館,給大家免費開放,很多學校會把課程放在這裡,這是央企的一種擔當。
主持人
中國核電如何通過深耕技術,為綠色發展添加動能?
中國核電黨委副書記杜運斌:
中核集團,中國核電,從發展核電初期,就是走的一條自主化技術發展的道路。
經過長期不斷的科技攻關、創新,我們自己研發出具有完全獨立自主智慧財產權的「華龍一號」,享譽全球。
主持人
秦山核電站如何把安全貫徹下去,並且有哪些特別好的措施和我們分享?
秦山核電董事長、黨委書記黃潛:
秦山核電是自主設計、自主建設的核電站,我們每年都投入很大的費用,來不斷提升核電站的安全。
核電站有嚴格的安全生產責任制的落實,建立了一套很嚴密的安全生產體系。
同時,我們也培育了很好的核安全文化。
主持人
在「十四五」期間您剛才也說到要爭取領跑,我們如何實現呢?
中國核電黨委副書記杜運斌:
堅持安全發展、高效發展核電不動搖,明確核電在國家能源發展、合理利用核能的地位。
安全是發展的前提。無論是從業者、監管者,都要共同努力,確保核電安全發展。
技術的領先,科技的創新,核能的綜合利用。
關鍵還是要得到公眾的理解和支持。
主持人
黨建引領秦山核電站的發展,它其中起到怎樣的作用?
秦山核電董事長、黨委書記黃潛:
秦山一直堅持黨建引領,首先是要把「四個一切」的核工業精神灌輸給每一個人。
秦山核電堅持安全發展、創新發展,還取得了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
堅持人才強企,從秦山走出了兩位院士,還有工人院士,為各個核電站輸送骨幹。
堅持扶貧攻堅,盡社會責任。
主持人
最後一個問題想請三位能夠為我們未來描畫一下三位心目當中的低碳生活到底是什麼樣的?
人民網黨委委員、監事會主席唐維紅:
科技賦能。人工智慧和5G,可能會給包括核能、核電的發展插上更廣闊的翅膀。無論是健康醫療,還有綠色出行,可能會有更多的解決方案。
中國核電黨委副書記杜運斌:
科技打造未來核能。將來核電的領域還要不斷地拓展到各種場景應用。我們相信核能在未來的生活有更好的影響,特別是在實現綠色低碳,沒有霧霾,蔚藍的天空和綠色的世界方面,我們將承擔更多的責任。
秦山核電董事長、黨委書記黃潛:
核能還可以生產同位素,製造成藥品,為大家健康作出我們的貢獻。我相信,隨著核電的發展,這些都會很快進入尋常百姓家,這是我們的追求。
原標題:《越山向海!中國核電領跑「碳中和」》
閱讀原文